一种花木修剪剪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3620发布日期:2020-05-22 20:1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木修剪剪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花木修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木修剪剪刀。



背景技术:

花木“七分管、三分剪”,这是一条重要的养花经验。通过剪去不必要的杂技,病虫枝或为新芽的萌发而适当处理枝条,可以节省养分、减少消耗,保证营养集中供应所需的枝叶或促进开花,达到多开花、多结果的目的。并且还可以调节树势,使花木的枝条分布均匀,控制徒长,保证花木的株形整齐、优美。此外,修剪还可以使花木达到理想的高度和粗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提尚花木成活率。

目前,在修剪花木工作时,往往会遇到光线不足的情况,导致修剪质量无法达到合格标准,严重时还会导致修剪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并且在修剪观赏型花木时,时常需要修剪为水平面效果,只通过人力观察难以达到水平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花木修剪剪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花木修剪剪刀,对剪刀添加照明装置,使其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使用;对剪刀添加激光检测装置,使其可以检测修剪面是否水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花木修剪剪刀,包括投线激光灯、水平仪、第一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第一充电电池、第二充电电池、第一刀杆和第二刀杆,所述第一刀杆与所述第二刀杆铰接,所述第一刀杆连接处一端和所述第二刀杆连接处一端分别焊接有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杆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刀杆另一端分别焊接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一刀杆连接处设有四个第一led灯,所述第二连接柱与第二刀杆连接处设有四个第二led灯,所述第一连接柱内侧设有第一led灯控制按钮,所述第一充电电池位于第一连接柱内部,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设置于第一连接柱内侧,所述第二连接柱内侧设有投线激光灯控制开关与第二led灯控制按钮,所述第二充电电池位于第二连接柱内部,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设置于第二连接柱内侧,所述第一连接柱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柱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水平仪设置于第二把手末端,所述投线激光灯设置于第二把手一侧;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第一充电电池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led灯控制按钮与第一充电电池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led灯控制按钮与第一led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第二充电电池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投线激光灯控制开关与第二led灯控制按钮均与第二充电电池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投线激光灯控制开关与投线激光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led灯控制按钮与第二led灯电性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第一充电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为第一充电电池充电,第一充电电池为第一led灯供电,第一led灯控制按钮用于控制第一led灯的点亮与熄灭,第一led灯可以在工作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提供照明,这样能使工作人员看清花木外形,从而提高修剪质量;第二充电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为第二充电电池充电,第二充电电池为投线激光灯和第二led灯供电,第二led灯控制按钮用于控制第二led灯点亮与熄灭,第二led灯可以补充第一led灯没有照射到的区域,并增强与第一led灯的共同照射区域的亮度,这样可以减少照射死角,使工作人员更容易看清花木外形,从而进一步提高修剪质量;投线激光灯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投线激光灯的打开与关闭,使用时,通过投线激光灯控制开关控制投线激光灯开启,手持第二把手保持竖立,通过观察水平仪调整投线激光灯射出的激光角度,再用激光去检测修剪后的修剪面是否平整,这样方便工作人员检验修剪效果是否水平;本实用新型对现有花木修剪剪刀作出改进,对剪刀添加照明装置,使其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使用;对剪刀添加激光检测装置,使其可以检测修剪面是否水平。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连接柱内侧和第二连接柱内侧设有一对防撞块。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在闭合剪刀时两手相撞。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外侧均设有防滑套。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把手在使用时滑落,并且还能提升握持感。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连接柱外侧设有提手。这样的结构,便于手提剪刀。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刀片上侧设有刻度尺凹槽。这样的结构,便于工作人员测量修剪尺寸。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刀片外侧设有锯齿。这样的结构,便于锯掉难以剪断的枝丫。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第一led灯可以在工作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提供照明,这样能使工作人员看清花木外形,从而提高修剪质量;

2、第二led灯可以补充第一led灯没有照射到的区域,并增强与第一led灯的共同照射区域的亮度,这样可以减少照射死角,使工作人员更容易看清花木外形,从而进一步提高修剪质量;

3、用激光去检测需要修剪为水平面的花木是否水平,这样方便工作人员检验修剪效果是否水平。

4、剪刀上设置刻度尺凹槽,便于工作人员测量修剪尺寸。

5、第二刀片外侧设有锯齿,便于锯掉难以剪断的枝丫。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花木修剪剪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花木修剪剪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投线激光灯1、水平仪11、第一充电接口12、第二充电接口13、第一刀杆2、第一刀片21、防撞块211、刻度尺凹槽212、第一连接柱22、第一led灯23、第一led灯控制按钮25、第二刀杆3、第二刀片31、锯齿311、第二连接柱32、提手321、第二led灯33、投线激光灯控制开关34、第二led灯控制按钮35、第一把手4、防滑套411、第二把手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花木修剪剪刀,包括投线激光灯1、水平仪11、第一充电接口12、第二充电接口13、第一充电电池、第二充电电池、第一刀杆2和第二刀杆3,第一刀杆2与第二刀杆3铰接,第一刀杆2连接处一端和第二刀杆3连接处一端分别焊接有第一刀片21和第二刀片31,第一刀杆2另一端和第二刀杆3另一端分别焊接有第一连接柱22和第二连接柱32,第一连接柱22与第一刀杆2连接处设有四个第一led灯23,第二连接柱32与第二刀杆3连接处设有四个第二led灯33,第一连接柱22内侧设有第一led灯控制按钮25,第一充电电池位于第一连接柱22内部,第一充电接口12设置于第一连接柱22内侧,第二连接柱32内侧设有投线激光灯控制开关34与第二led灯控制按钮35,第二充电电池位于第二连接柱32内部,第二充电接口13设置于第二连接柱32内侧,第一连接柱22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柱32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把手4和第二把手5,水平仪11设置于第二把手5末端,投线激光灯1设置于第二把手5一侧;第一充电接口12与第一充电电池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led灯控制按钮25与第一充电电池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led灯控制按钮25与第一led灯23电性连接,第二充电接口13与第二充电电池输入端电性连接,投线激光灯控制开关34与第二led灯控制按钮35均与第二充电电池输出端电性连接,投线激光灯控制开关34与投线激光灯1电性连接,第二led灯控制按钮35与第二led灯33电性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第一充电接口13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为第一充电电池充电,第一充电电池为第一led灯23供电,第一led灯控制按钮25用于控制第一led灯23的点亮与熄灭,第一led灯23可以在工作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提供照明,这样能使工作人员看清花木外形,从而提高修剪质量;第二充电接口13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为第二充电电池充电,第二充电电池为投线激光灯1和第二led灯33供电,第二led灯控制按钮35用于控制第二led灯33点亮与熄灭,第二led灯33可以补充第一led灯23没有照射到的区域,并增强与第一led灯23的共同照射区域的亮度,这样可以减少照射死角,使工作人员更容易看清花木外形,从而进一步提高修剪质量;投线激光灯控制开关34用于控制投线激光灯1的打开与关闭,使用时,通过投线激光灯控制开关34控制投线激光灯1开启,手持第二把手5保持竖立,通过观察水平仪11调整投线激光灯1射出的激光角度,再用激光去检测修剪后的修剪面是否平整,这样方便工作人员检验修剪效果是否水平;本实用新型对现有花木修剪剪刀作出改进,对剪刀添加照明装置,使其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使用;对剪刀添加激光检测装置,使其可以检测修剪面是否水平。

优选第一连接柱22内侧和第二连接柱32内侧设有一对防撞块211。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在闭合剪刀时两手相撞。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能防止工作人员在闭合剪刀时两手相撞的结构。

优选第一把手4和第二把手5外侧均设有防滑套411。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在使用剪刀时,不易脱落,并且还能提升握持感。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能防止把手在使用时滑落,并且还能提升握持感的结构。

优选第二连接柱32外侧设有提手321。这样的结构,便于手提剪刀。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能便于手提剪刀的结构。

优选第一刀片21上侧设有刻度尺凹槽212。这样的结构,便于工作人员测量修剪尺寸。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能便于工作人员测量修剪尺寸的结构。

优选第二刀片31外侧设有锯齿311。这样的结构,便于锯掉难以剪断的枝丫。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能便于去掉难以剪断的枝丫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