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秸秆预处理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6506发布日期:2020-06-05 18:3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麦秸秆预处理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麦秸秆预处理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每年夏收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秆,成为“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掉的“废弃物”,据了解,秸秆回收可用于农业种植养殖、生物质发电等领域,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还能给农民带来额外收入。

秸秆回收后的第一步便需要对秸秆进行初步裁切,以利于后续的制备,传统秸秆裁切大多使用粉碎机直接对秸秆进行粉碎处理,传统粉碎机大多是电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来达到搅碎秸秆的目的,但由于只有一个叶轮工作,有时秸秆没被粉碎由于叶轮高速旋转也会被甩出,此外,传统粉碎机只能对秸秆粉碎不能对秸秆裁切尺寸加以控制,会出现长短不一的现象,增加了后续制备的难度,还有传统粉碎机大多需要人工不停进行上料,劳动强度大,且大多没有保护措施,增加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麦秸秆预处理裁切装置,具有粉碎效果好、尺寸固定、劳动强度低、安全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粉碎效果好、尺寸固定、劳动强度低、安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麦秸秆预处理裁切装置,包括机身、电机架,所述机身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机架,所述机身的正面活动套接有贯穿至其背面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机身内腔的粗切叶片,所述固定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机身正面的粗切齿轮,所述机身的正面活动套接有贯穿至其背面的细化传动轴,所述细化传动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细化叶片,所述细化传动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机身外部的细化齿轮,所述机身的正面活动套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粗切传动齿轮,且传动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粗切传动齿轮正面的细化传动齿轮,所述机身侧面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导向槽,且导向槽中卡接有筛网,所述机身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筛网电机,所述筛网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曲柄,所述曲柄通过销钉活动套接有连杆,所述筛网一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与连杆的一端活动套接,所述电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安装板左侧的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位于固定轴与细化传动轴的中部,所述粗切齿轮、固定轴、细化齿轮、细化传动轴、粗切叶片、细化叶片数量均为两个,且关于传动轴呈镜像分布,所述粗切传动齿轮外沿与粗切齿轮相啮合,所述细化传动齿轮外沿与细化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机身为底部镂空的四棱台形状,且机身顶端的宽度大于底端的宽度,两个所述粗切叶片的直径值大于两个所述细化叶片的直径值,且粗切叶片、细化叶片与机身内壁距离为一厘米。

优选的,所述机身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粗切叶片上方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顶部为斜面,且导向板关于传动轴呈镜像分布,所述机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围栏。

优选的,所述电机架位于机架的左侧,且电机架的右侧通过方管与机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筛网为曲面镂空结构,且规格为二百目每平方米,所述筛网的长度大于机身的长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麦秸秆预处理裁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麦秸秆预处理裁切装置,通过粗切传动齿轮带动粗切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粗切叶片对秸秆进行以及粉碎,经过初步粉碎的秸秆会落入细化叶片中,细化传动齿轮带动细化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细化叶片对秸秆进行二次粉碎,该装置实现了对秸秆的二次粉碎,降低了秸秆粉碎不完全的概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在机身内侧加装导向板,使秸秆直接进入两个粗切叶片之间,降低了秸秆未被粉碎而直接落下的概率,而且在机身顶部加装围栏,工作时可以直接将秸秆放置在围栏中,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工作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

2、该麦秸秆预处理裁切装置,筛网电机带动曲柄转动,从而带动连杆转动,进而带动筛网前后移动对粉碎的秸秆进行筛选,尺寸未达到要求的秸秆会被留在筛网内侧继续被细化叶片粉碎,该装置实现了秸秆粉碎尺寸相同,降低了后续制备的难度,此外筛网长度大于机身长度,不会出现筛网前后移动,筛网与机身底部出现空隙,使未粉碎的秸秆流出,保证了秸秆粉碎尺寸相同,降低了后续制备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裁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筛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机架;3、固定轴;4、粗切齿轮;5、粗切传动齿轮;6、细化传动齿轮;7、传动轴;8、细化齿轮;9、细化传动轴;10、细化叶片;11、筛网;12、粗切叶片;13、导向板;14、固定板;15、筛网电机;16、曲柄;17、连杆;18、固定销;19、导向槽;20、电机架;21、安装板;22、驱动电机;23、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麦秸秆预处理裁切装置,包括机身1、电机架20,机身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机架2,机身1的正面活动套接有贯穿至其背面的固定轴3,其中,机身1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粗切叶片12上方的导向板13,导向板13顶部为斜面,且导向板13关于传动轴7呈镜像分布,机身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围栏,导向板13为斜面保证了秸秆会被顺利卷进粗切叶片12中,不会从机身1内壁落入筛网11上,堵塞筛网,加装围栏可以将秸秆直接放进围栏,降低了劳动强度,固定轴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机身1内腔的粗切叶片12,固定轴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机身1正面的粗切齿轮4,机身1的正面活动套接有贯穿至其背面的细化传动轴9,细化传动轴9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细化叶片10,其中,机身1为底部镂空的四棱台形状,且机身1顶端的宽度大于底端的宽度,两个粗切叶片12的直径值大于两个细化叶片10的直径值,且粗切叶片12、细化叶片10与机身1内壁距离为一厘米,粗切叶片12直径大有利于对未经处理的秸秆进行粉碎,不会出现秸秆缠绕卡死粗切叶片12的现象,细化叶片10直径小有利于对初步粉碎的秸秆进行二次粉碎,不会因为秸秆尺寸小而粉碎不到,造成秸秆尺寸部同一,增加后续制备难度,粗切叶片12与细化叶片10紧贴机身内壁,降低了秸秆从空隙处落下的概率,进一步保证了秸秆的尺寸统一,细化传动轴9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机身1外部的细化齿轮8,机身1的正面活动套接有传动轴7,传动轴7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粗切传动齿轮5,且传动轴7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粗切传动齿轮5正面的细化传动齿轮6,其中,传动轴7位于固定轴3与细化传动轴9的中部,粗切齿轮4、固定轴3、细化齿轮8、细化传动轴9、粗切叶片12、细化叶片10数量均为两个,且关于传动轴7呈镜像分布,粗切传动齿轮5外沿与粗切齿轮4相啮合,细化传动齿轮6外沿与细化齿轮8相啮合,驱动电机22带动传动轴7转动,进而带动粗切传动齿轮5转动,从而带动粗切齿轮4转动然后带动粗切叶片12转动,传动轴7带动细化传动齿轮6转动,从而带动细化齿轮8转动,进而带动细化叶片10转动,该装置使用一个驱动电机22带粉碎装置,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使用齿轮传动,传动效果更好,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机身1侧面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导向槽19,且导向槽19中卡接有筛网11,其中,筛网11为曲面镂空结构,且规格为二百目每平方米,筛网11的长度大于机身1的长度,镂空结构保证了粉碎后的秸秆能顺利落下,同时也阻拦了未被粉碎的秸秆落下,此外筛网11长度大于机身1长度,不会出现筛网11前后移动,筛网11与机身1底部出现空隙,使未粉碎的秸秆流出,保证了秸秆尺寸的同一,降低了后续制备的难度,机身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4,且固定板14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筛网电机15,筛网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曲柄16,曲柄16通过销钉活动套接有连杆17,筛网11一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销18,固定销18与连杆17的一端活动套接,筛网电机15带动曲柄16转动,从而带动连杆17转动,进而带动筛网11前后移动对粉碎的秸秆进行筛选,符合尺寸的秸秆会被筛落,而不符合的将继续在被细化齿轮8粉碎,直至符合尺寸,进一步保证了秸秆尺寸的统一,电机架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1,其中,电机架20位于机架2的左侧,且电机架20的右侧通过方管与机架2固定连接,安装板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与传动轴7固定连接,电机架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安装板21左侧的控制面板23。

综上所述,该麦秸秆预处理裁切装置,使用时,检查各结构是否良好,确认正常后,将待处理秸秆放进机身1顶部围栏中,操控控制面板23,启动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带动传动轴7转动,从而带动粗切传动齿轮5转动,进而带动粗切齿轮4转动,然后带动粗切叶片12转动,粗切叶片12向内卷动秸秆,进行初步粉碎,经过初步粉碎的秸秆落入细化叶片10中,传动轴7带动细化传动齿轮6转动,从而带动细化齿轮8转动,进而带动细化叶片10转动,细化叶片10转动对秸秆进行二次粉碎,经过粉碎的秸秆落入筛网11上,筛网电机15带动曲柄16转动,从而带动连杆17转动,进而带动筛网11前后移动对粉碎的秸秆进行筛选,符合尺寸的秸秆会被筛落,而不符合的将继续在被细化齿轮8粉碎,直至符合尺寸,待围栏中秸秆处理完毕后,继续投放秸秆,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