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长时间诱捕鱼虾的地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6576发布日期:2020-08-21 14:47阅读:20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长时间诱捕鱼虾的地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业资源捕捞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长时间诱捕鱼虾的地笼。



背景技术:

地笼,也称为地笼网,主要用于捕捞鱼虾等,适合在湖泊、水库、小溪等浅水区域使用,在养殖业发达的区域被广泛使用。

现有的地笼通常包括地笼骨架和包覆于地笼骨架上的渔网组成,渔网上开有若干诱捕通道,地笼骨架和渔网之间通过编织线连接,平常可以收叠放置。在地笼使用过程中,将地笼拉直后将地笼内部投放诱捕饵料,然后将地笼抛掷水中,通过其自身的重力下沉至水底,通过诱捕饵料的吸引鱼虾通过诱捕通道进入地笼内实现鱼虾的捕捞。

由于诱捕饵料是直接投放于地笼内的,部分进入地笼内的鱼虾会很快叫饵料吃完,饵料一旦吃完后,地笼的诱捕功能大大降低;由于水底地势复杂,很容易导致地笼倾斜,使得饵料翻滚至地笼侧边,水里的鱼虾甚至不用进入地笼内即可吃完饵料,进一步降低地笼的诱捕效果。为了使地笼保持长时间的诱捕效果,使用者一般采用向地笼内投掷大量饵料,此种做法极大的提高了鱼虾捕捞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长时间诱捕鱼虾的地笼,以优化现有地笼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长时间诱捕鱼虾的地笼,包括:地笼主体以及用于放置诱捕饵料的置料机构;

所述地笼主体包括若干地笼骨架和覆于地笼骨架外周的渔网,所述地笼骨架为矩形或方形结构,所述地笼骨架之间等距设置,所述渔网和地笼骨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地笼骨架之间的渔网的侧面开有诱捕通道,所述诱捕通道延伸至地笼内部;

所述置料机构设于地笼主体内部,所述置料机构包括置料筒和置料盖,所述置料筒和置料盖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置料筒的底部和地笼骨架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置料机构还包括置弹性件以及放置诱捕饵料的托料盘,所述弹性件的底部和置料筒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顶部和托料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托料盘的直径等于置料筒的内径,所述置料盖的顶面开有多个贯穿置料盖的出料口,在弹性件的作用力下,托盘保持向置料盖一端运动的趋势,并将托盘上的饵料向置料盖一端挤压,处于上层的饵料从出料口渗出,进入地笼内的鱼虾可以食用从出料口渗出的饵料,由于饵料慢慢被挤出,可以极大的延长饵料消耗的时间,使地笼保持长时间的诱捕功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圆柱弹簧,所述圆柱弹簧的底部和置料筒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弹簧的顶部和托料盘的底面固定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置料筒的侧面外壁向侧面内壁开有若干通孔,诱捕饵料的香味可以通过通孔向外散出,吸引水里的鱼虾向地笼靠近并进入地笼,提高地笼的诱捕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地笼还包括悬浮气囊,所述悬浮气囊的底部通过绳体与置料盖顶面连接,悬浮气囊收到水的浮力向上运动并通过绳体对置料机构施加向上的拉力,置料机构同时受到地笼主体向下的拉力以及自身的重力,使得置料机构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会倾倒,通过此设置能够防止饵料从置料机构中洒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地笼主体的底面靠近侧边的位置设有多个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和渔网之间固定连接,配重块对地龙主体产生向下的压力,地笼能够完全沉入水底。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以长时间诱捕鱼虾的的地笼,包括地笼主体以及置料机构,所述地笼主体包括地笼骨架和渔网,所述置料机构包括置料筒、置料盖、弹性件以及托料盘,置料盖的顶面开有多个出料口,通过设计置料机构放置诱捕饵料,使诱捕饵料从出料口缓慢渗出以供进入地笼的鱼虾进食,降低饵料的消耗速度,提高地笼的诱捕时间和诱捕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长时间诱捕鱼虾的地笼诱捕饵料消耗速度慢,极大提高地笼的诱捕时间长,同时降低鱼虾的捕捞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置料机构和悬浮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置料机构和悬浮气囊的剖视图。

图1至图3各处标记分别为:地笼主体10、地笼骨架11、渔网12、诱捕通道121、置料机构20、置料筒21、环形连接部211、通孔212、置料盖22、出料口221、环形扣222、托料盘23、弹性件(圆柱弹簧)24、悬浮气囊30、绳体40、配重块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经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现有的地笼通常包括地笼骨架和包覆于地笼骨架上的渔网12组成,渔网上开有若干诱捕通道,地笼骨架和渔网之间通过编织线连接,平常可以收叠放置。在地笼使用过程中,将地笼拉直后将地笼内部投放诱捕饵料,然后将地笼抛掷水中,通过其自身的重力下沉至水底,通过诱捕饵料的吸引鱼虾通过诱捕通道进入地笼内实现鱼虾的诱捕。由于诱捕饵料是直接投放于地笼内的,部分进入地笼内的鱼虾会很快叫饵料吃完,饵料一旦吃完后,地笼的诱捕功能大大降低;同时,由于水底地势复杂,很容易导致地笼倾斜,使得饵料翻滚至地笼侧边,水里的鱼虾甚至不用进入地笼内即可吃完饵料,进一步降低地笼的诱捕效果。而为了使地笼保持长时间的诱捕效果,使用者一般采用向地笼内投掷大量饵料,此种做法极大的提高了鱼虾捕捞的成本。

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长时间诱捕鱼虾的地笼,包括:地笼主体10以及用于放置诱捕饵料的置料机构2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地笼主体10包括若干地笼骨架11和覆于地笼骨架11外周的渔网12。其中,地笼骨架11为矩形或方形结构,地笼骨架11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避免因长时间浸泡水中导致地笼骨架11腐蚀;同时,地笼骨架11之间等距平行设置,所述渔网12和地笼骨架11之间固定连接,现有技术中一般利用编织线将地笼骨架11和渔网12手工编织连接;并且,任意两个相邻的地笼骨架11之间的渔网12的侧面开有诱捕通道121,诱捕通道121采用渔网12相同材质制成,诱捕通道121延伸至地笼内部,为了防止进入地笼内的鱼虾从地笼内跑出去,诱捕通道121延伸至地笼内的一端的口径小于诱捕通道121和渔网12连接一端的口径,通过此设置能够使得鱼虾轻松的从诱捕通道121进入地笼,并难以从地笼内跑出,诱捕通道121延伸至地笼内的一端通过编织线拉直绷紧,该编织线与地笼骨架11连接。

结合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的置料机构20设于地笼主体10内部。其中,置料机构20包括置料筒21和置料盖22,置料筒21和置料盖22之间可拆卸连接,置料筒21的侧面外壁靠近顶部的一端舍友外螺纹,置料盖22的侧面内壁靠近底部的一端设有内螺纹,置料筒21和置料盖2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当需要添置诱捕饵料时,将置料盖22旋出,向置料筒21内添置饵料,添置完成后,将置料盖22和置料筒21重新旋转,使二者连接;所述置料筒21的底部和地笼骨架11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置料筒21的底部设有连环形连接部211,利用编织线将连接部和地笼骨架11的底边连接,编织线的一端系与连接部上,编织线的另一端系于地笼骨架11上,实际运用中,可以先将饵料添置于置料机构20中,再将置料机构20从诱捕通道121放入地笼内,通过编织线将置料筒21和地笼骨架11连接在一起。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置料机构20还包括置弹性件24以及放置诱捕饵料的托料盘23,弹性件24的底部和置料筒2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弹性件24的顶部和托料盘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24采用圆柱弹簧24,由于市面上的圆柱弹簧24种类较多,同时价格便宜,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成本增加有限,圆柱弹簧24的底部和置料筒2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弹簧24的顶部和托料盘23的底面固定连接,如果置料机构20和托料盘2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可以将圆柱弹簧24与置料筒21以及托盘焊接固定,如果置料机构20和托料盘23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可以将圆柱弹簧24的两端分别于置料筒21以及托盘胶体连接;托料盘23的直径等于置料筒21的内径,实际运用中,托料盘23的直径可以略小于置料筒21的内径;置料盖22的顶面开有多个贯穿置料盖22的出料口221,添置饵料后,饵料占据托料盘23和置料盖22之间的空间,使得托盘向远离置料盖22的一端移动并使弹性件24收到挤压变形,而弹性件24由于受到挤压变形会产生反向的作用力,在弹性件24的作用力下,托盘保持向置料盖22一端运动的趋势,并将托盘上的饵料向置料盖22一端挤压,处于上层的饵料从出料口221渗出,利用地笼诱捕鱼虾时,渗出的饵料发出香味吸引鱼虾进入地笼,进入地笼内的鱼虾可以食用从出料口221渗出的饵料,由于饵料慢慢被挤出,鱼虾只能慢慢实用饵料,从而极大的延长饵料消耗的时间,使地笼保持长时间的诱捕功能。

由于从出料口221渗出的饵料数量有限,导致饵料的味道散发的范围有限,为了提高饵料香味的扩撒范围,进而提高地笼诱捕鱼虾的效果,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置料筒21的侧面外壁向侧面内壁开有若干通孔212,诱捕饵料的香味可以通过通孔212向外散出,吸引水里的鱼虾向地笼靠近并进入地笼,以此提高地笼的诱捕效果。

由于水下地形复杂,在地笼沉入水底后很难保持水平状态,这种情况会导致置料机构20倾倒,而置料机构20倾倒会使饵料从置料筒21中洒出,为了防止置料机构20倾倒,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地笼还包括悬浮气囊30,其中悬浮气囊30的底部通过绳体40与置料盖22顶面连接,置料盖22顶面设有环形扣222,绳体40的一端系于环形扣222上,绳体40的另一端系于气囊的底部。悬浮气囊30收到水的浮力向上运动并通过绳体40对置料机构20施加向上的拉力,置料机构20同时还受到地笼主体10对其向下的拉力以及自身的重力,这些作用力使得置料机构20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会倾倒,从而能够防止饵料从置料机构20中洒出。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用泡沫替代悬浮气囊30,以降低成本。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了使地笼沉于水底,本实施例总的地笼主体10的底面靠近侧边的位置设有多个配重块50,所述配重块50和渔网12之间固定连接,配重块50对地龙主体产生向下的压力,地笼能够完全沉入水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长时间诱捕鱼虾的地笼通过设计置料机构20放置诱捕饵料,使诱捕饵料从出料口221缓慢渗出以供进入地笼的鱼虾进食,降低饵料的消耗速度,提高地笼的诱捕时间和诱捕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长时间诱捕鱼虾的地笼诱捕饵料消耗速度慢,极大提高地笼的诱捕时间长,同时降低鱼虾的捕捞成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