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养蜂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3364发布日期:2020-09-18 18:0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养蜂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蜂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养蜂箱。



背景技术:

蜜蜂是一种群居性的飞行昆虫,分为有人工养殖蜂和自然野蜂,蜜蜂是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物,在采蜜过程中对花朵进行授粉,使得农作物和各种植物能够进行繁殖,由于对自然野蜂的捕捉能力有限,现大多数均是通过人工用养蜂箱进行养殖和培育蜜蜂。

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对蜜蜂的打理是非常至关重要的,重点不在于蜜蜂的产蜜能力,而在于蜜蜂养殖时的生存率和死亡率,传统的养蜂箱大多数的四周为密封的,无法做到快速的对养蜂箱内进行通风散热,导致蜜蜂养殖时的死亡增加和造成蜂蜜产蜜较少的情况,因此需要在该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创新,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养蜂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传统的养蜂箱大多数的四周为密封的,无法做到快速的对养蜂箱内进行通风散热,导致蜜蜂养殖时的死亡增加和造成蜂蜜产蜜较少的情况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养蜂箱,该装置中设置有活动槽、隔蜂网、散热抽杆、干冰放置槽、散热槽、吸热孔和排热管,在干冰放置槽内预先放置固体干冰,将散热抽杆安置于活动槽中,若养蜂箱内热量较多,其固体干冰刚好吸热融化,把内部热量聚集在一起,经吸热孔吸入到散热槽内,由散热抽杆外端的排热管将其热量排出,干冰放置槽、散热槽和吸热孔设置在养蜂箱内,这样会增大箱内的散热面积,达到快速吸热后再排热出去,解决箱内较为密封的,无法做到快速的对养蜂箱内进行通风散热的问题,进而降低蜜蜂养殖的死亡,提高蜜蜂产蜜,且隔蜂网设置于活动槽外侧,可防止箱内蜜蜂从活动槽内向外飞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养蜂箱,包括养蜂箱、散热抽杆和制冷箱,所述养蜂箱顶部中间活动连接有散热抽杆,所述养蜂箱左侧下方嵌入设置有制冷箱;

所述养蜂箱包括隔王板和活动槽,所述隔王板均嵌入设置在养蜂箱内部中间的上下两侧,所述活动槽嵌入设置在隔王板之间;

所述散热抽杆包括磁块、干冰放置槽、散热槽、排热管和进气管,所述磁块嵌入设置在散热抽杆底部,所述干冰放置槽嵌入设置在磁块上方,所述散热槽嵌入设置在干冰放置槽上方,所述排热管贯穿设置在散热抽杆上方右侧,所述进气管贯穿设置在散热抽杆上方左侧;

所述制冷箱包括加冰口、储冰槽、冷气出管、隔热层和排水管,所述加冰口贯穿设置在制冷箱顶部右侧,所述储冰槽嵌入设置在制冷箱内部中间,所述冷气出管贯穿设置在制冷箱顶部左侧,所述隔热层嵌入设置在制冷箱内部内圈层,所述排水管贯穿设置在制冷箱下方中部。

优选的:所述活动槽与散热抽杆呈配套设置,其散热抽杆下方活动连接在活动槽内,且活动槽正面设有隔蜂网、内部底端设有磁性区。

优选的:所述磁块与磁性区为异性磁块组合,且磁块与磁性区相互磁合。

优选的:所述干冰放置槽内部盛放有固体干冰吸热剂。

优选的:所述散热槽上设有多个吸热孔,且散热槽、干冰放置槽和排热管之间为导通的。

优选的:所述冷气出管内端管口位于储冰槽上方左侧,其冷气出管外端管口与进气管连接处设有活动套头,且冷气出管与进气管通过活动套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内端管口贯穿于储冰槽内部,且排水管外部管体上设有开关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活动槽、隔蜂网、散热抽杆、干冰放置槽、散热槽、吸热孔和排热管,在干冰放置槽内预先放置固体干冰,将散热抽杆安置于活动槽中,若养蜂箱内热量较多,其固体干冰刚好吸热融化,把内部热量聚集在一起,经吸热孔吸入到散热槽内,由散热抽杆外端的排热管将其热量排出,干冰放置槽、散热槽和吸热孔设置在养蜂箱内,这样会增大箱内的散热面积,达到快速吸热后再排热出去,解决箱内较为密封的,无法做到快速的对养蜂箱内进行通风散热的问题,进而降低蜜蜂养殖的死亡,提高蜜蜂产蜜,且隔蜂网设置于活动槽外侧,可防止箱内蜜蜂从活动槽内向外飞出。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磁块和磁性区,散热抽杆放在活动槽内后,磁块会与活动槽内的磁性区磁稳,避免了散热抽杆会发生晃动的情况,保证了散热抽杆放置平稳。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冷气出管、储冰槽和进气管,在储冰槽内放满冰块后,其冰块慢慢融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气,经冷气出管排入到相接的进气管中,由于冷气气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即依次从进气管、散热槽和吸热孔排入冷气到养蜂箱内进行降温,达到内部温度下降一些,活动套头的设置便于将冷气出管和进气管安装和拆卸,且通过冰块产生冷气传输降温的方式,非常方便户外养殖散热。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排水管和开关阀,储冰槽内冰块融化后的水会存于槽中,将开关阀打开后,经排水管放出来还可以再次使用,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养蜂箱与活动槽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养蜂箱、活动槽与散热抽杆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中:养蜂箱1、隔王板101、活动槽102、散热抽杆2、磁块201、干冰放置槽202、散热槽203、排热管204、进气管205、制冷箱3、加冰口301、储冰槽302、冷气出管303、隔热层304、排水管30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隔王板101、活动槽102、散热抽杆2、磁块201、干冰放置槽202、散热槽203、排热管204、进气管205、制冷箱3、储冰槽302、冷气出管303、隔热层304和排水管305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养蜂箱,包括养蜂箱1、散热抽杆2和制冷箱3,养蜂箱1顶部中间活动连接有散热抽杆2,养蜂箱1左侧下方嵌入设置有制冷箱3;

养蜂箱1包括隔王板101和活动槽102,隔王板101均嵌入设置在养蜂箱1内部中间的上下两侧,活动槽102嵌入设置在隔王板101之间;

散热抽杆2包括磁块201、干冰放置槽202、散热槽203、排热管204和进气管205,磁块201嵌入设置在散热抽杆2底部,干冰放置槽202嵌入设置在磁块201上方,散热槽203嵌入设置在干冰放置槽202上方,排热管204贯穿设置在散热抽杆2上方右侧,进气管205贯穿设置在散热抽杆2上方左侧;

制冷箱3包括加冰口301、储冰槽302、冷气出管303、隔热层304和排水管305,加冰口301贯穿设置在制冷箱3顶部右侧,储冰槽302嵌入设置在制冷箱3内部中间,冷气出管303贯穿设置在制冷箱3顶部左侧,隔热层304嵌入设置在制冷箱3内部内圈层,排水管305贯穿设置在制冷箱3下方中部。

本实施例优选的,活动槽102与散热抽杆2呈配套设置,其散热抽杆2下方活动连接在活动槽102内,且活动槽102正面设有隔蜂网、内部底端设有磁性区,其活动槽102的设置便于散热抽杆2活动安装在养蜂箱1内,且隔蜂网能防止箱内蜜蜂从活动槽内向外飞出;磁块201与磁性区为异性磁块组合,且磁块201与磁性区相互磁合,其散热抽杆2放在活动槽102内后,磁块201会与活动槽102内的磁性区磁稳,避免了散热抽杆2会发生晃动的情况,保证了散热抽杆2放置平稳;干冰放置槽202内部盛放有固体干冰吸热剂,若养蜂箱1内热量较多,其固体干冰刚好吸热融化,把内部热量聚集在一起,达到将热量吸附;散热槽203上设有多个吸热孔,且散热槽203、干冰放置槽202和排热管204之间为导通的,在固体干冰吸热时,经吸热孔吸入到散热槽203内,由散热抽杆2外端的排热管204将其热量排出,干冰放置槽202、散热槽203和吸热孔设置在养蜂箱1内,这样会增大箱内的散热面积,达到快速吸热后再排热出去,解决箱内较为密封的,无法做到快速的对养蜂箱1内进行通风散热的问题;冷气出管303内端管口位于储冰槽302上方左侧,其冷气出管303外端管口与进气管205连接处设有活动套头,且冷气出管303与进气管205通过活动套头活动连接,在储冰槽302内放满冰块后,其冰块慢慢融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气,经冷气出管303排入到相接的进气管205中,由于冷气气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即依次从进气管205、散热槽203和吸热孔排入冷气到养蜂箱1内进行降温,达到内部温度下降一些,活动套头的设置便于将冷气出管303和进气管205安装和拆卸,且通过冰块产生冷气传输降温的方式,非常方便户外养殖散热;排水管305内端管口贯穿于储冰槽302内部,且排水管305外部管体上设有开关阀,其储冰槽302内冰块融化后的水会存于槽中,将开关阀打开后,经排水管305放出来还可以再次使用,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工作原理: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养蜂箱时,首先,在干冰放置槽202内预先放置固体干冰,将散热抽杆2安置于活动槽102中,若养蜂箱1内热量较多,其固体干冰刚好吸热融化,把内部热量聚集在一起,经吸热孔吸入到散热槽203内,由散热抽杆2外端的排热管204将其热量排出,干冰放置槽202、散热槽203和吸热孔设置在养蜂箱1内,这样会增大箱内的散热面积,达到快速吸热后再排热出去,同时,在储冰槽302内放满冰块后,其冰块慢慢融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气,经冷气出管303排入到相接的进气管205中,由于冷气气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即依次从进气管205、散热槽203和吸热孔排入冷气到养蜂箱1内进行降温,最后,储冰槽302内冰块融化后的水会存于槽中,将开关阀打开后,经排水管305放出来还可以再次使用,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