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9253发布日期:2020-07-24 15:23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空气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属真菌门子囊菌纲麦角菌科虫草属,原生于云贵高原、青康藏高原等地。基于蛹虫草的经济价值,人们将蛹虫草移植至其他地域,便于种植。但是其他地域和原生地相比,气候和环境均存在差异,而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过大,会导致虫草生长遭受环境逆境而受限。目前普遍简易做法是在室内安装排风扇,作为简单换气。但是上述做法难以满足蛹虫草的原生态生长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循环装置,主要目的是模拟蛹虫草的原生态生长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循环装置,该装置包括:种植部、循环部和调节部;

所述种植部包括种植室和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种植室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循环部包括第一抽气机构、第二抽气机构和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抽气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端侧,用于使空气进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抽气机构安装于所述隔板的上端侧,用于使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空气进入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排气孔设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用于使所述第二腔室和外界连通;

所述调节部包括温度调节机构和湿度调节机构,所述温度调节机构和所述湿度调节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温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空气温度,所述湿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空气湿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气孔设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下端侧。

可选的,所述循环部还包括第三抽气机构,所述第三抽气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排气孔处,用于将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空气抽出。

可选的,所述循环部还包括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下端侧,用于使所述第一腔室和外界连通。

可选的,所述循环部还包括第四抽气机构,所述抽气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排气孔处,用于将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含尘空气抽出。

可选的,所述调节部还包括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和紫光灯。

可选的,所述第二腔室的一半容积等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容积。

可选的,所述第一抽气机构的进口设有双层的过滤棉。

可选的,所述循环部还包括折流部件,所述折流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抽气机构和所述第二抽气机构之间,用于使进入所述第一腔室的空气经历折流过程。

可选的,所述折流部件包括多个折流板,多个所述折流板交错排列。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在较干旱地区,外界空气中的含尘量都较大。而在本装置中,第一抽气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端侧,所以外界空气经所述第一抽气机构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内后,空气中的灰尘在第一腔室内经历一个沉降的过程,沉降净化后的上层空气经第二抽气机构流出至第二腔室,为第二腔室中种植的蛹虫草营造一个相对洁净的空气环境,流通至第二腔室的空气经蛹虫草吸收利用后,进一步经第一排气孔流出,进而形成空气流动的完整流通通道。而且第一腔室中还设有温度调节机构和湿度调节机构,便于控制洁净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趋于稳定,有利于蛹虫草的生长。特别是对于干燥的空气来说,增加空气湿度,也就增加了空气中灰尘的水分含量,增加了灰尘的密度,增加了灰尘沉降的速度,提高了空气净化的效率。综上所述,本装置通过控制空气的含尘量、温度和湿度,来模拟蛹虫草的原生态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循环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循环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隔板1、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第一抽气机构4、第二抽气机构5、第一排气孔6、温度调节机构7、湿度调节机构8、第三抽气机构9、第二排气孔10、第四抽气机构11、二氧化碳检测仪12、紫光灯13、过滤棉14、折流板15、栽培槽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循环装置,其包括:种植部、循环部和调节部;

种植部包括种植室和隔板1,隔板1将种植室分隔为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循环部包括第一抽气机构4、第二抽气机构5和第一排气孔6,第一抽气机构4安装于第一腔室2的上端侧,用于使空气进入第一腔室2,第二抽气机构5安装于隔板1的上端侧,用于使第一腔室2内的空气进入第二腔室3,第一排气孔6设于第二腔室3的侧壁,用于使第二腔室3和外界连通;

调节部包括温度调节机构7和湿度调节机构8,温度调节机构7和湿度调节机构8均设置于第一腔室2内,温度调节机构7用于调节第一腔室2内的空气温度,湿度调节机构8用于调节第一腔室2内的空气湿度。

空气循环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较干旱地区,外界空气中的含尘量都较大。而在本装置中,第一抽气机构4安装于第一腔室2的上端侧,所以外界空气经第一抽气机构4进入第一腔室2内后,空气中的灰尘在第一腔室2内经历一个沉降的过程,沉降净化后的上层空气经第二抽气机构5流出至第二腔室3,为第二腔室3中种植的蛹虫草营造一个相对洁净的空气环境,流通至第二腔室3的空气经蛹虫草吸收利用后,进一步经第一排气孔6流出,进而形成空气流动的完整流通通道。而且第一腔室2中还设有温度调节机构7和湿度调节机构8,便于控制洁净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趋于稳定,有利于蛹虫草的生长。特别是对于干燥的空气来说,增加空气湿度,也就增加了空气中灰尘的水分含量,增加了灰尘的密度,增加了灰尘沉降的速度,提高了空气净化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本装置通过控制空气的含尘量、温度和湿度,来模拟蛹虫草的原生态生长环境。

具体的,第二腔室3内设有栽培槽16,用于种植蛹虫草。

具体的,在第一腔室2中,和隔板1相对的侧壁为第一侧壁,第一抽气机构4安装于第一侧壁上端侧。

具体的,第一抽气机构4和第二抽气机构5的型号均为dfbz(xbdz)壁式防爆轴流通风机。

具体的,第一抽气机构4和第二抽气机构5不相对设置,充分利用第一腔室2内的空间,使第一抽气机构4和第二抽气机构5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大,使进入第一腔室2内的灰尘充分沉降。

具体的,温度调节机构7采用伴热带和伴热设备,伴热设备电连接于伴热带伴热,伴热带贴附于第一腔室2的内侧,对第一腔室2的内部空气进行加热。湿度调节机构8采用加湿器,向第一腔室2内喷入水雾,以增加第一腔室2内的空气湿度。所以本装置特别适合中国西北部干旱、寒冬季节较长的地域种植蛹虫草。

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排气孔6设于第二腔室3的下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在第二腔室3中,和隔板1相对的侧壁为第二侧壁,第一排气孔6设于第二侧壁的下端侧,便于进入第二腔室3内的空气经蛹虫草吸收代谢后,再经第一排气孔6流出。其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量是44,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为28.96,所以二氧化碳的沉降速度较空气中其他气体快,所以蛹虫草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基本位于第二腔室3的下部,所以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经第一排气孔6较快排出,以便蛹虫草的生长与呼吸作用持续进行。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循环部还包括第三抽气机构9,第三抽气机构9安装于第一排气孔6处,用于将第二腔室3内的空气抽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三抽气机构9的型号为dfbz(xbdz)壁式防爆轴流通风机。第一抽气机构4、第二抽气机构5和第三抽气机构9的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变频电机的输出功率,改变第一抽气机构4、第二抽气机构5和第三抽气机构9的抽气速率。其中,第三抽气机构9的抽气速率小于第一抽气机构4和第二抽气机构5的抽气速率,以便使第二腔室3维持正压状态,避免外界空气经第一排气孔6进入第二腔室3。

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循环部还包括第二排气孔10,第二排气孔10设于第一腔室2的下端侧,用于使第一腔室2和外界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由于灰尘持续沉积于第一腔室2的底部,所以第二排气孔10设于第一腔室2的下端侧,便于进入第一腔室2的部分空气经第二排气孔10泄出,以带动沉降的灰尘经第二排气孔10排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循环部还包括第四抽气机构11,抽气机构安装于第二排气孔10处,用于将第一腔室2内的含尘空气抽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四抽气机构11的型号为dfbz(xbdz)壁式防爆轴流通风机,而且其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便于根据使用本装置的当地空气的含尘情况,来调整第四抽气机构11的抽气速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调节部还包括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和紫光灯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二氧化碳检测仪12和紫光灯13均安装于第一腔室2内,便于时时监测第一腔室2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调整第一抽气机构4、第二抽气机构5和第四抽气机构11的抽气速率,协同控制第一抽气机构4、第二抽气机构5和第四抽气机构11,在空气进入第二腔室3之前,保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蛹虫草原生地的二氧化碳含量相似,为蛹虫草的生长提供最好的生存环境。同时紫光灯13安装于第一腔室2内,便于杀灭第一腔室2内的细菌,以降低进入第二腔室3内的空气的细菌含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腔室3的一半容积等于第一腔室2的容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本装置通过第一腔室2预处理进入第二腔室3的空气。第一腔室2可以填装的空气体积为第二腔室3的一半容积,单位时间内,第一腔室2预处理的空气量大于第二腔室3所需的空气补充量,保证了蛹虫草接触到的空气符合原生地空气的要求。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抽气机构4的进口设有双层的过滤棉14。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过滤棉14安装于第一抽气机构4的进口,在外界空气进入第一腔室2之前,先行滤除空气中的大部分灰尘,减轻第一腔室2的处理负荷。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循环部还包括折流部件,折流部件设置于第一抽气机构4和第二抽气机构5之间,用于使进入第一腔室2的空气经历折流过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折流部件设置于第一抽气机构4和第二抽气机构5之间,将第一腔室2分隔为不同的、彼此相同的空间,增加了第一腔室2中空气流动的行程,提高了空气中灰尘沉降的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折流部件包括多个折流板15,多个折流板15交错排列。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块折流板15分别为第一折流板15和第二折流板15,第一折流板15的上端和第一腔室2的顶壁相连接,第二折流板15的下端和第一腔室2的底壁相连接,多个折流板15交错排列于第一抽气机构4和第二抽气机构5之间,使第一腔室2内形成气体折流通道,使空气中的灰尘在折流通道内多次沉降的过程中,均匀加湿,提高了空气净化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