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蛇驯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0658发布日期:2020-07-24 15:3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蛇驯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养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海蛇驯养系统。



背景技术:

海蛇,隶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眼镜蛇科,是生活在海洋中各种海蛇的总称。鉴于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以及进化上的重要性,海蛇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另外,海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物种。但是目前海蛇的人工驯养几乎为零。成功的室内养殖,对于开展其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养殖都具有重要意义。就海蛇驯养的迫切性而言,设计具有一定异质性的适宜环境以确保动物在饲养条件下能够顺利生存和繁殖,是当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蛇驯养系统,该海蛇驯养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海蛇驯养环境不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蛇驯养系统,包括驯养箱、通过管道从所述驯养箱废水口导入废水的生物滤池、用于净化所述生物滤池内有机物的蛋白分离器、用于对流经液体内砂子过滤的第一砂滤器、用于对流经液体杀菌的第一紫外杀菌器和用于对流经液体控温的温控仪,所述第一砂滤器、所述第一紫外杀菌器和所述温控仪依次连接,所述生物滤池可以过滤水中的杂质,所述生物滤池内上设置有第一泵体,以泵送液体进入到所述第一砂滤器,所述温控仪出水口连通所述驯养箱。

在该海蛇驯养系统中,在应用时,只需要在驯养箱内搭建海蛇生存环境,然后随着运行,定期通过废水口,将驯养箱内部分海水排入生物滤池中,然后经过生物滤池、蛋白分离器、第一砂滤器、第一紫外杀菌器和温控仪后,再次导入至驯养箱,以实现对驯养箱内海水进行净水的效果,以保证海蛇驯养效果,同时因为是海水循环使用,首先节约水资源,同时有利于保持驯养箱内海水环境稳定,避免海水环境变化过大而导致海蛇不适应的问题。综上所述,海蛇驯养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海蛇驯养环境不好的问题。

优选地,还包括淡水供给箱和用于向所述驯养箱内喷洒液体的喷洒头,所述淡水供给箱内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喷洒头供给液体的泵体。

优选地,所述生物滤池内设置有用于向所述蛋白分离器下端入口泵送液体的第二泵体,所述蛋白分离器上端出口的出水通过管道导入至所述生物滤池中。

优选地,所述淡水供给箱内还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生物滤池内泵入液体的泵体。

优选地,所述驯养箱内铺设有细砂以及置于细砂上的珊瑚礁石,所述驯养箱的顶部设置有全光谱灯,所述驯养箱的口部设置有防逃网罩。

优选地,所述驯养箱为玻璃箱,所述驯养箱中的所述细砂上表面形成一定的梯度。

优选地,所述废水口位于所述驯养箱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废水口处设置有用于将水体泵出的泵体。

优选地,包括依次连接的海水箱、第二砂滤器和第二紫外杀菌器,所述海水箱内设置有用于将海水泵入至第二砂滤器内的泵体,所述第二紫外杀菌器的出水口连通至所述生物滤池。

优选地,所述驯养箱包括多个分别用于驯养海蛇的分箱体,各个所述分箱体分别设置有所述废水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蛇驯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驯养箱1、生物滤池2、蛋白分离器3、第一砂滤器4、第一紫外杀菌器5、温控仪6、第一泵体7、细砂8、喷洒头9、淡水供给箱10、第二泵体11、全光谱灯12、防逃网罩13、废水口14、海水箱15、第二砂滤器16、第二紫外杀菌器17。

其中箭头指的是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海蛇驯养系统,以有效地解决目前海蛇驯养环境不好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蛇驯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蛇驯养系统,以用于对海蛇进行驯养。具体的,该海蛇驯养系统包括驯养箱1、生物滤池2、蛋白分离器3、第一砂滤器4、第一紫外杀菌灯和温控仪6。

其中驯养箱1,即为海蛇容器,具体的箱腔应当能够用来搭建海蛇生存环境,一般来说驯养箱1可以是一种方形箱体容器,也可以是一种圆柱型箱体容器,而具体的大小,应当根据驯养数量,以及海蛇大小来进行相应性设计。驯养箱1主要是用于放置海水,以使得海蛇至少具有海水环境。其中驯养箱1应当对应设置有废水口14,以排出驯养箱1内部内。

其中生物滤池2通过管道从驯养箱1废水口14导入废水,生物滤池2培养有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可以除去污水中的有害氮化物,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其中生物滤池2根据短期需要的蓄水量进行相应设计容量,而对于形状则不过多要求,一般为圆柱型容器或方型容器。

其中蛋白分离器3用于净化所述生物滤池2内有机物,即具体的,该蛋白分离器3采用充氧设备或旋涡泵产生大量的气泡,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的污垢以及可溶性的有机物,将海水净化。这些气泡全部集中在水面形成泡沫,将吸附了污物的泡沫收集在水面上的容器中,它就会化为浑浊的液体被排除。

其中第一砂滤器4用于对流经液体内砂子过滤,以降低流经液体的砂子数量。其中第一紫外杀菌器5用于对流经液体杀菌,即通过紫外线对细菌杀死,以保证水体的洁净,其中紫外线杀菌方式以及原理均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其中温控仪6用于对流经液体控温,以使得流经的液体温度满足要求,具体的温度,应当根据驯养箱1海蛇所适宜的温度相适应。

其中第一砂滤器4、第一紫外杀菌器5和温控仪6依次连接,且生物滤池2内上设置有第一泵体7以泵送液体进入到第一砂滤器4,而其中温控仪6出水口连通驯养箱1,以使得,生物滤池2净化水质后,通过第一泵体7以泵送到第一砂滤器4中,通过第一砂滤器4过滤固体颗粒物,然后第一紫外杀菌器5再次杀菌消毒,最后再通过温控仪6控温后,以保证温度满足的水进入到驯养箱1中,进而使得驯养箱1中的水得以循环使用。

在该海蛇驯养系统中,在应用时,只需要在驯养箱1内搭建海蛇生存环境,然后随着运行,定期或连续通过废水口14,将驯养箱1内部分海水排入生物滤池2中,然后经过生物滤池2、蛋白分离器3、第一砂滤器4、第一紫外杀菌器5和温控仪6后,再次导入至驯养箱1,以实现对驯养箱1内海水进行净水的效果,以保证海蛇驯养效果,同时因为是海水循环使用,首先节约水资源,同时有利于保持驯养箱1内海水环境稳定,避免海水环境变化过大而导致海蛇不适应的问题。综上所述,海蛇驯养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海蛇驯养环境不好的问题。

进一步的,考虑到海蛇虽然生活在海水环境中,但海蛇饮用水主要为淡水,所以需要为海蛇供给淡水。如何有效地向海蛇供给海水比较麻烦,一种较为简单的办法是设置淡水区,但是容易与海水混合,以造成不适宜海蛇饮用。基于此,此处优选还包括淡水供给箱10和用于向驯养箱1内喷洒液体的喷洒头9,淡水供给箱10内设置有用于向喷洒头9供给液体的泵体,以通过喷洒头9喷洒出淡水液体,造成雨天环境,同时形成汇流地,进而方便海蛇自然饮水。其中淡水供给箱10用于储存淡水,具体的储水量与驯养箱1容量相适应设计。

如上所述的,其中蛋白分离器3用于净化生物滤池2内有机物,可以是将生物滤池2中的水全部一次性通过蛋白分离器3,进而实现净化生物滤池2内的有机物,但是这种操作效率比较低。基于此,此处优选其中生物滤池2内设置有用于向蛋白分离器3下端入口泵送液体的第二泵体11,蛋白分离器3上端出口的出水通过管道导入至生物滤池2中,即实现连续性降低生物滤池2中有机物含量,进而起到净化的作用。

进一步的,考虑到在长期循环过程中,很可能会导致海水盐分含量比较高,如箱体是非封闭环境,存在水份的散失、盐度升高的情况。基于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调节整个循环系统中,此处,淡水供给箱10内还设置有用于向生物滤池2内泵入液体的泵体。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适应海蛇生存,此处优选驯养箱1内铺设有细砂8以及置于细砂8上的珊瑚礁石,通过细砂8以及珊瑚礁石为海蛇提供庇护所。以使驯养箱1内模拟野外环境,符合海蛇的生活习性,提高了海蛇在人工养殖下的适合度。其中驯养箱1的顶部设置有全光谱灯12,通过全光谱灯12帮助制造合适的光周期,使得海蛇的活动具有节律性,还可以是使其中驯养箱1为玻璃箱,以使得通过玻璃箱透明的箱壁向光照中补光。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海蛇串出整个驯养箱1,同时优选在驯养箱1的口部设置有防逃网罩13,其中防逃网罩13,可以是金属丝网,也可以是尼龙丝网。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方便海蛇生存,此处优选驯养箱1中的细砂8上表面形成一定的梯度,即从一侧至另一侧,细砂堆上表面逐渐升高,以方便海蛇逐渐向水面靠近。

进一步的考虑到,对于水中物质来说,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沉入水底,一部分混入水中,一部分漂浮在水面,因为本实施例为循环清洁,为了更为有效地清洁,此处优选其中废水口14位于驯养箱1的上部,且优选位于液面相近位置,以使得上部水,尤其液面水即液面杂质均会尽快通过废水口14排出,以使得取得更为高效的清洁效果。进一步的考虑到,若驯养箱1中海水过于浑浊,过于不利于海蛇居住,为了加快海水清洁,此处优选其中废水口14处设置有用于将水体泵出的泵体。

进一步的,考虑到海水蒸发散失、排污等问题,可能会降低会整个循环系统中海水量。基于此,此处优选包括依次连接的海水箱15、第二滤砂器16和第二紫外杀菌器17,其中海水箱15内设置有用于将海水泵入至第二砂滤器16内的泵体,第二紫外杀菌器17的出水口连通至生物滤池2,以通过第二滤砂器16和第二紫外杀菌器17进行初步滤沙杀菌后,再进入到生物滤池2中,且与生物滤池2中已存在的循环海水混合,然后再依次经过第一砂滤器4和第一紫外杀菌器5,进行滤砂和杀菌后,再经过温控仪6实现控温,以使海水温度满足要求,进而使得补充海水过程中,对驯养箱1内已有的环境刺激非常小,同时外部海水先经过一次滤沙和杀菌再进入到循环系统,有利于保证整个循环系统中海水洁净。

进一步的,考虑到海蛇情况不同,为了避免出现病毒传染,此处优选驯养箱1包括多个分别用于驯养海蛇的分箱体,各个分箱体分别设置有废水口14,以分别进入到生物滤池2中,同样的温控仪6用于向各个分箱体分别排入净化后的海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