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8794发布日期:2020-08-28 15:1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材种植是中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中药种植和栽培技术一般有选地、选种育苗、移栽、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中草药生长期间每一步骤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草药生长不良,尤其是名贵中药材。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从而降低了对中药材进行培育的质量,从而降低了中药材的幼苗的成活率,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旨在改善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包括培育箱本体、设置在培育箱本体设内的隔板、设置在培育箱本体一侧的储水筒以及设置在储水筒与培育箱本体之间的进水组件,进而便于通过培育箱本体对中药材进行培养,且便于通过进水组件对培育箱本体内的中药材进行浇灌;

进水组件包括设置在储水筒上端的水泵、与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接的进水管、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接的出水管、与出水管相连接的第一输水管以及与第一输水管相连接的第二输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对中药材进行培育的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中药材幼苗的成活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较佳的,培育箱本体内还设置有隔板,隔板设置在培育箱本体的中上部,且隔板的外周与培育箱本体的内腔固定连接,隔板将培育箱本体的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培育腔和水培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隔板将培育箱本体设置为培育腔和水培腔,从而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中药材进行培育,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培育箱本体对中药材进行培育的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较佳的,水泵通过连接法兰与储水筒相连接,且连接法兰通过固定螺钉与储水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水泵与储水筒相连接的稳定性。

较佳的,进水管设置在储水筒内,进水管通过连接卡扣与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接,且进水管与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进水管与水泵相连接的气密性。

较佳的,出水管通过连接卡扣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接,且出水管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出水管与水泵相连接的气密性。

较佳的,第一输水管通过连接轴套与出水管相连接,且第一输水管远离与出水管相连接的一端贯穿于水培腔且设置在水培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第一输水管对水培腔进行供水;

较佳的,第二输水管通过三通阀与第一输水管相连接,第二输水管设置为“l”型,第二输水管的垂直端通过连接轴与培育箱本体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连接轴对第二输水管进行固定。

较佳的,第二输水管的水平端的末端设置有喷头,喷头设置为增压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喷头对培育腔内的中药材进行浇灌;

较佳的,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控制阀门设置为手动阀,从而便于通过控制阀门对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进行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进行开关,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性;

较佳的,还包括设置在培育腔上端的指示部,指示部与培育腔一体成型,指示部设置为感光变色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光变色材料通过紫外线照射来改变颜色,当紫外线消失,颜色会停留一小会缓慢的变回原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包括培育箱本体、设置在培育箱本体设内的隔板、设置在培育箱本体一侧的储水筒以及设置在储水筒与培育箱本体之间的进水组件,进而便于通过培育箱本体对中药材进行培养,且便于通过进水组件对培育箱本体内的中药材进行浇灌,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对中药材进行培育的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中药材幼苗的成活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整体结构的半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中的图1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育箱本体、11-培育腔、111-指示部、12-水培腔、2-隔板、3-储水筒、4-水泵、5-进水管、6-出水管、7-第一输水管、8-第二输水管、9-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包括培育箱本体1、设置在培育箱本体1设内的隔板2、设置在培育箱本体1一侧的储水筒3以及设置在储水筒3与培育箱本体1之间的进水组件,进而便于通过培育箱本体1对中药材进行培养,且便于通过进水组件对培育箱本体1内的中药材进行浇灌,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对中药材进行培育的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中药材幼苗的成活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请参照图2和图3,培育箱本体1内还设置有隔板2,隔板2设置在培育箱本体1的中上部,且隔板2的外周与培育箱本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隔板2将培育箱本体1的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培育腔11和水培腔12,进而便于通过隔板2将培育箱本体1设置为培育腔11和水培腔12,从而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中药材进行培育,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培育箱本体1对中药材进行培育的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请参照图1和图3,隔板2上设置有致密的微孔,微孔设置为贯穿性,进而便于中药材的根系通过微孔与水培腔12内的培养水进行接触,且有效的提高了中药材幼苗的成活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进水组件包括设置在储水筒3上端的水泵4、与水泵4的进水端相连接的进水管5、与水泵4的出水端相连接的出水管6、与出水管6相连接的第一输水管7以及与第一输水管7相连接的第二输水管8,水泵4通过连接法兰与储水筒3相连接,且连接法兰通过固定螺钉与储水筒3连接,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水泵4与储水筒3相连接的稳定性;进水管5设置在储水筒3内,进水管5通过连接卡扣与水泵4的进水端相连接,且进水管5与水泵4的进水端相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进水管5与水泵4相连接的气密性;出水管6通过连接卡扣与水泵4的出水端相连接,且出水管6与水泵4的出水端相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出水管6与水泵4相连接的气密性;第一输水管7通过连接轴套与出水管6相连接,且第一输水管7远离与出水管6相连接的一端贯穿于水培腔12且设置在水培腔12内,进而便于通过第一输水管7对水培腔12进行供水;第二输水管8通过三通阀与第一输水管7相连接,第二输水管8设置为“l”型,第二输水管8的垂直端通过连接轴与培育箱本体1相连接,进而便于通过连接轴对第二输水管8进行固定,第二输水管8的水平端的末端设置有喷头9,喷头9设置为增压喷头9,进而便于通过喷头9对培育腔11内的中药材进行浇灌;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第一输水管7和第二输水管8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控制阀门设置为手动阀,从而便于通过控制阀门对第一输水管7和第二输水管8进行控制,进而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第一输水管7和第二输水管8进行开关,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性;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还包括设置在培育腔11上端的指示部111,指示部111与培育腔11一体成型,指示部111设置为感光变色材料,感光变色材料通过紫外线照射来改变颜色,当紫外线消失,颜色会停留一小会缓慢的变回原色。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培育箱本体1、设置在培育箱本体1设内的隔板2、设置在培育箱本体1一侧的储水筒3以及设置在储水筒3与培育箱本体1之间的进水组件,进水组件包括设置在储水筒3上端的水泵4、与水泵4的进水端相连接的进水管5、与水泵4的出水端相连接的出水管6、与出水管6相连接的第一输水管7以及与第一输水管7相连接的第二输水管8通过培育箱本体1对中药材进行培养,且便于通过进水组件对培育箱本体1内的中药材进行浇灌,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对中药材进行培育的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中药材幼苗的成活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现有技术中的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从而降低了对中药材进行培育的质量,从而降低了中药材的幼苗的成活率,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中药种植用育苗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