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曝气增氧水质循环净化的鱼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3759发布日期:2021-01-15 11:3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曝气增氧水质循环净化的鱼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塘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曝气增氧水质循环净化的鱼塘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通常采用养殖池进行,而水产养殖池由于其闭合性,从而导致池内的水无法进行有效循环,这样环境下进行养殖,饲料残渣和鱼的排泄物无法排出,导致养殖池内的水质变劣,酸碱度失衡,从而会造成池内的水严重受到污染,时间一长甚至造成池内鱼类的死亡,给养殖带来极大的损失。

采用人工排污的方式,排污效率低且排污效果不理想。在水产品养殖中,高密度淡水养殖鱼塘底部鱼类粪便、饲料残渣积累过多,进而造成的亚硝酸、氨氮等有害物质偏高。

此外,为保证养殖鱼塘内含氧量通常需要对鱼塘内进行曝气,而高密度淡水养殖鱼塘中曝气装置需同时对多个养殖水槽进行曝气,存在曝气溶氧不均问题;同时养殖鱼塘内饲料残渣和鱼的排泄物可能会使曝气装置的曝气孔发生堵塞,从而使养殖鱼塘内含氧量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曝气增氧水质循环净化的鱼塘系统,曝气溶氧单元推进水体定向流动,使养殖水槽溶氧充足而实现高密度养殖;同时,曝气头可进行自动清洁,防止曝气头发生堵塞。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曝气增氧水质循环净化的鱼塘系统,包括曝气溶氧单元、养殖水槽、微生物降解池单元和自然净化生态池;

所述曝气溶氧单元产生的气流由养殖水槽的上游进入养殖水槽,并形成定向水流;所述曝气溶氧单元包括进气总管和多个与进气总管连通的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总管的直径沿气体流通方向逐渐减小;每个所述进气支管的侧壁上设有多根曝气管,每个曝气管上开设有多个向外凸出的气孔,单位面积的气孔的数量由养殖水槽顶部向养殖水槽底部逐渐减少;每个气孔内设有曝气头,曝气头顶部设有多个曝气孔,曝气头曝气管之间设有与曝气头连接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控制曝气头在气孔内的伸缩;当伸缩机构处于拉升状态时,所述曝气头顶部伸出气孔,气体从曝气孔喷出;当伸缩机构处于压缩状态时,曝气头做远离气孔运动,曝气头与气孔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体从气流通道喷出同时对曝气头进行清洁;

所述养殖水槽的下游底部设置有吸污槽;所述吸污槽的靠近下游一侧设置有挡水板;

所述微生物降解池单元将吸污槽底部的废水降解处理后出水进入自然净化生态池;

所述自然净化生态池养殖有虑食性鱼类,水面上设有浮萍;用于与养殖水槽内的水体循环净化。

进一步,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下拉组件和复位弹簧;所述下拉组件包括设置在曝气头底部的磁铁块和设置在曝气管底部的电磁模块,电磁模块通电后产生吸和磁场对磁铁块进行吸和,使曝气头做远离气孔运动;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曝气头底部、曝气管底部相连接,复位弹簧使曝气头做靠近气孔运动。

进一步,所述气孔为锥形气孔,所述曝气头为锥形曝气头,锥形气孔的锥度大于锥形曝气头的锥度;所述锥形曝气头顶端的直径小于锥形气孔的孔口直径。

微生物降解池单元包括污水泵、沉淀区、好氧湿地区、缺氧湿地区、淋溶池和好氧微生物降解池;

进一步,所述污水泵将吸污槽底部的废水输送至沉淀区进行沉淀和曝气;沉淀区的出水一部分流经好氧湿地区进行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和硝化,另一部分通过淋溶池浸出液补充水体中的碳源;好氧湿地区和淋溶池流出的水混合后,流经缺氧湿地区进行反硝化脱氮;缺氧湿地区流出的水流入好氧微生物降解池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好氧微生物降解池的出水进入自然净化生态池;

进一步,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有若干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在沉淀区内形成弯折流通路径;所述沉淀区的流通路径设置有若干跌水堰;所述若干跌水堰沿水流方向高度逐个降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沉淀物用于农田肥料。

进一步,所述淋溶池包括植物秸秆滤水层和布置在植物秸秆滤水层下方的集水槽;所述淋溶池进水喷淋在植物秸秆滤水层上,水流通过植物秸秆后形成浸出液渗出并收集于集水槽;集水槽流出的水与好氧湿地区流出的水混合,并一同流入缺氧湿地区。

进一步,所述缺氧湿地区出水从侧壁顶部溢流跌水落入好氧微生物降解池;好氧微生物降解池设置有上下排布的多层介质填料,所述介质填料上附着有好氧微生物,对水中厌氧处理分解不彻底的产物进一步氧化分解;水流依次穿过介质填料后由好氧微生物降解池流入自然净化生态池。

进一步,所述好氧湿地区和缺氧湿地区种植有挺水植物;缺氧湿地区底部沿水流方向设置有坡降。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曝气溶氧单元使养殖水槽内的鱼体产生水气泡,推进水体定向流动,养殖水槽溶氧充足而实现高密度养殖;且因为鱼体全天候逆水游动,鱼体线形好、肉质紧、品质佳;进气总管的直径沿气体流通方向逐渐减小,保证各养殖水槽的曝气溶氧量一致;养殖水槽顶部的曝气管的气孔密,有利于水体定向流动,养殖水槽底部的曝气管的气孔稀疏,有利于污染物沉降;伸缩机构可控制曝气头与气孔的相对位置,使曝气头与气孔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中气体可对曝气头进行自动清洁,防止曝气头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降解池单元通过沉淀区、好氧湿地区、缺氧湿地区、淋溶池和好氧微生物降解池,高效去除养殖水槽的污染水体;使养殖水槽与自然净化生态池的水体实现可持续、无污染的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曝气溶氧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机构处于拉升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机构处于压缩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水槽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污槽的截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降解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好氧微生物降解池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曝气增氧水质循环净化的鱼塘系统,包括曝气溶氧单元1、养殖水槽2、微生物降解池单元3和自然净化生态池4。

所述曝气溶氧单元1产生的气流由养殖水槽2的上游进入养殖水槽2,曝气溶氧,产生水气泡,推进水体定向流动,养殖水槽2溶氧充足而实现高密度养殖;且因为鱼体全天候逆水游动,鱼体线形好、肉质紧、品质佳。

如图2,所述曝气溶氧单元1包括进气总管101和多个与进气总管101连通的进气支管102;所述进气总管101的直径沿气体流通方向逐渐减小;每个所述进气支管102的侧壁上设有多根曝气管103,每个曝气管103上开设有多个向外凸出的气孔104,单位面积的气孔104的数量由养殖水槽2顶部向养殖水槽2底部逐渐减少。进气总管101的直径沿气体流通方向逐渐减小,保证各养殖水槽2的曝气溶氧量一致;养殖水槽2顶部的曝气管103的气孔104密,有利于水体定向流动,养殖水槽2底部的曝气管103的气孔104稀疏,有利于污染物沉降。

如图3和图4,每个气孔104内设有曝气头105,曝气头105顶部设有多个曝气孔106,曝气头105与曝气管103之间设有与曝气头105连接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控制曝气头105在气孔104内的伸缩;当伸缩机构处于拉升状态时,所述曝气头105顶部伸出气孔104,气体从曝气孔106喷出;当伸缩机构处于压缩状态时,曝气头105做远离气孔104运动,曝气头105与气孔104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体从气流通道喷出同时对曝气头105进行清洁,防止曝气头发生堵塞。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下拉组件和复位弹簧107。如图4,所述下拉组件包括设置在曝气头105底部的磁铁块108和设置在曝气管103底部的电磁模块109,电磁模块109通电后产生吸和磁场对磁铁块108进行吸和,使曝气头105做远离气孔104运动,曝气头105与气孔104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体从气流通道喷出同时对曝气头105进行清洁。如图3,复位弹簧107的两端分别与曝气头105底部、曝气管103底部相连接,复位弹簧107使曝气头105做靠近气孔104运动,曝气头105顶部伸出气孔104,气体从曝气孔106喷出。

所述气孔104为锥形气孔,所述曝气头105为锥形曝气头,锥形气孔的锥度大于锥形曝气头的锥度;所述锥形曝气头顶端的直径小于锥形气孔的孔口直径。

如图5,所述养殖水槽2的下游底部设置有吸污槽201;所述吸污槽201的靠近下游一侧设置有挡水板202。本实施例中,养殖水槽2设置有前后布置的两个吸污槽201,养殖水槽2内的排泄物以及鱼料残饵会经前侧的挡水板202沉淀在前侧的吸污槽201底部,污水经过了第一次净化;水流继续向前流动,排泄物以及鱼料残饵会经过后侧的挡水板202沉淀在后侧的吸污槽201,污水经过了二次净化。

如图7,微生物降解池单元3包括污水泵301、沉淀区302、好氧湿地区303、缺氧湿地区304、淋溶池305和好氧微生物降解池306。

如图6,所述污水泵301将吸污槽201底部的废水输送至沉淀区302进行沉淀和曝气。

沉淀区302的出水一部分流经好氧湿地区303进行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和硝化,另一部分通过淋溶池305浸出液补充水体中的碳源;好氧湿地区303和淋溶池305流出的水混合后,流经缺氧湿地区304进行反硝化脱氮;缺氧湿地区304流出的水流入好氧微生物降解池306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好氧微生物降解池306的出水进入自然净化生态池。

所述沉淀区302内设置有若干折流板302a;所述折流板302a在沉淀区302内形成弯折流通路径;所述沉淀区302的流通路径设置有若干跌水堰302b;所述若干跌水堰302b沿水流方向高度逐个降低;所述沉淀区302的底部沉淀物用于农田肥料。

所述淋溶池305包括植物秸秆滤水层和布置在植物秸秆滤水层下方的集水槽;所述淋溶305池进水喷淋在植物秸秆滤水层上,水流通过植物秸秆后形成浸出液渗出并收集于集水槽;集水槽流出的水与好氧湿地区303流出的水混合,并一同流入缺氧湿地区304。淋溶池305的浸出液保证水体碳源充足,补充缺氧湿地区304的反硝化反应时所需的碳源,保证反应充分,提升缺氧湿地区304的处理能力。

所述缺氧湿地区304出水从侧壁顶部溢流跌水落入好氧微生物降解池306。如图8,好氧微生物降解池306设置有上下排布的多层介质填料306a,所述介质填料306a上附着有好氧微生物,对水中厌氧处理分解不彻底的产物进一步氧化分解;水流依次穿过介质填料306a后由好氧微生物降解池306流入自然净化生态池4。

所述好氧湿地区303和缺氧湿地区304种植有挺水植物。缺氧湿地区304底部沿水流方向设置有坡降,使水靠重力流淌,减少氧气含量。微生物降解池单元3通过好氧湿地区303和缺氧湿地区304形成好氧和缺氧的微生物生存条件,分别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处理各类氮磷污染物。

自然净化生态池4用于净化从养殖水槽2通过的被污染的水流以及从微生物降解池单元3处理过的循环水。自然净化清水区内养殖了虑食性鱼类花白鲢,同时在水面上设有燕尾草等多年生草本浮萍增强自然净化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