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内部线的可伸缩钓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4415发布日期:2021-07-23 21:0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带内部线的可伸缩钓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钓鱼领域,特别是一种带内部线的可伸缩钓竿。

传统上,可伸缩钓竿设置有外环,以便接收和引导线。

专利fr2666721描述了一种伸缩式钓竿,其具有配装在彼此内的截头锥体部段以及配装在所述部段中的某些部段内部的直径增大的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这些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在各部段缩回到彼此中时相互配合,使得当使用者展开钓竿时,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在各部段中移动并一个接一个地楔入在一起。

在本申请中,应当理解,“部段直径”有时将被宽松地用于指代部段的(圆形或非圆形)横截面的尺寸范围。例如,如果部段a的横截面和部段b的横截面具有使得部段a可以接收部段b达至少部段b的长度的30%、有利地达多于部段b的长度的70%的数值范围内的尺寸,则可以说部段a与部段b相比具有更大的直径。

就装置的用户舒适度和紧凑性而言,有利的是进行将线侧向地插入穿过位于具有径向分量的方向上的开口,同时允许限定所述开口的部段接收其他部段。文件ep0711499描述了这种竿。

然而,需要一种下述的可伸缩钓竿,该可伸缩钓竿具有内部线、允许侧向线插入,并具有可缩回到限定线输入通道的部段中的部段,这将使得线插入更容易。

提供了一种钓竿,包括至少三个部段(有利地是截头锥体)的组件,这些部段能够配装在彼此内,所述组件包括称为部段n0的第一部段、称为稍端的最后部段、以及在第一部段与稍端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部段的子组,所述子组包括至少一个中间部段,在所述子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中间部段中称为(n0+1)的具有最大直径的中间部段能够配装在部段n0内,以及所述子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中间部段中的具有最小直径的中间部段能够接收稍端。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方式,第一部段可沿其周缘限定位于具有径向分量的方向上的线输入通道。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方式,该竿被布置成能够从所述组件的所有部段配装在彼此内的完全缩回位置运动到其中所述组件的所有部段相对于彼此展开的展开位置,并且还能够采用被称为线输入位置的半缩回位置,在该半缩回位置中,部段(n0+i)相对于部段n0展开并且稍端在部段(n0+i)内,其中i等于或大于1。

在半缩回位置,部段n0、...、n0+i相对于彼此展开且部段n0+i+1、...、直到稍端缩入部段n0+i中。

部段n0与部段(n0+i)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部段,即i=2、3或更多。

替代性地,i=1,即,在半缩回位置中部段(n0+1)接收所有其他直径较小的部段。

有利地并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竿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一保持装置,以便在半缩回位置中当稍端被例如以小于10n的力朝向部段n0推动时抵靠稍端,从而相对于部段(n0+i)保持稍端并防止稍端到达线输入通道,以及

-第二保持装置,用于在半缩回位置中当稍端受到小于10n的倾向于将稍端移离部段n0的力时将稍端保持到与第一保持装置邻接而相对应的位置或将稍端保持至距离与第一保持装置邻接的位置小于30厘米、有利地小于百分之二十、有利地小于10厘米(或替代性地,至小于部段n0+1的长度的30%、有利地小于20%、有利地小于10%)的位置处。

这被理解为意味着:

-第一保持装置可以被布置成使得例如在半缩回位置,它们抵靠稍端以相对于部段(n0+i)保持稍端并防止稍端到达线输入通道,只要稍端受到小于10n的趋向于将稍端朝向部段n0推动的力时即如此;特别是,当该力小于极限值时,这种保持可能发生;这个第一极限值可以是10n或更大,例如15n或20n;稍端可以设计成以大于该极限值的力到达线输入通道;并且

-第二保持装置布置成在半缩回位置中将稍端保持在与第一保持装置邻接相对应的位置或将稍端保持在距离与第一保持装置邻接的位置小于30厘米、有利地小于百分之二十、有利地小于10厘米(或替代性地,小于部段n0+1的长度的30%、有利地小于20%、有利地小于10%)的位置处,-只要稍端受到小于10n的倾向于将稍端移离部段n0的力时即如此。特别地,当该力小于第二极限值时这种保持可能发生,当该力超过该第二极限值时该稍端可能不再被保持。该第二极限值可以是10n或更大,例如15n、20n或30n。

本发明不限于第一保持装置的特定实施方式。

例如,第一保持装置可以包括:

-附接到部段(n0+i)的较大直径端的线导引元件,所述元件限定了用于线的开口,所述开口由当稍端被朝向部段n0推动时延伸到足以抵靠稍端或附接到稍端的元件的边缘界定;

-稍端的在较窄端处的脊,当稍端受到趋向于使稍端靠近部段n0的力时,该脊抵靠至少一个其他部段的端部,并保持悬垂的稍端,如文献ep0711499中所述;和/或

-其他。

第二保持装置防止或限制相反的运动,特别是当竿以使其较窄直径端低于其较大直径端的方式竖向地放置时。

因此,稍端在半缩回位置的可能运动可以被限制在例如30厘米、20厘米或10厘米的范围内,从而可以将竿设计成:当处于半缩回位置时,线被更好地朝向稍端的较大直径入口引导。因此可以极大地方便线插入。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方式,钓竿还可包括:

-对于为截头锥形的至少一个中间部段,在所述中间部段中的一组至少一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所述组中的每个元件具有在所述中间部段的内径范围内的外径并限定线开口。

自然地,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类型的开口。可以设置具有例如圆形或方形基部的圆柱形孔,或者具有可变横截面的孔,例如以便引导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中间部段的子组中的每个中间部段接收一组至少一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中间部段的子组的至少一个中间部段没有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

例如,紧接在稍端前的中间部段可以没有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特别是在用于远洋钓鱼的钓竿的情况下。例如,没有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的该部段可以比其他部段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竿制作得更坚固。

例如,部段(n0+1)可以没有任何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竿可以没有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提供适当的塞子,并且/或者部段的较大直径端(或附接到部段的所述端部的元件)可以设计为在半缩回状态下配装在彼此内,从而在两个方向上保持稍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部段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其他部段之前。

例如,可以在部段n0之前的部段上安装线轴。

有利地,竿可以被布置成使得该一个部段或这几个其他部段的位置可以相对于部段n0进行调整。

有利地,可以在部段n0与紧接在前的部段之间设置弹性环形接头,并且如果可适用的话在部段n0之前的各部段之间设置弹性环形接头,从而允许调整该部段或部段n0之前的这些部段的位置。

替代性地,第一部段的较大直径端对应于钓竿的一端。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第一保持装置可以布置成使得在半缩回位置,它们还保持所述至少一组的至少一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以防止当稍端被朝向部段n0推动时稍端到达线输入通道。

因此,在半缩回位置,当稍端被推向第一部段时,竿元件彼此抵靠,从而防止横截面小于部段(n0+i)的横截面的一个或多个部段通过该部段(n0+i)并进入部段n0。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竿可布置成使得,在半缩回位置,例如当稍端经受小于10n的趋向于将稍端移离第一部段的力时,至少一个(并且优选地每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距离另一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或部段入口小于5cm,有利地小于2cm,有利地小于1cm。部段的长度和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的长度可以被修改。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方式,竿可布置成使得在半缩回位置,例如当稍端受到小于10n的趋向于将稍端移离第一部段的力时,对于接收一组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的至少一个中间部段,所述组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每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附接到另一较大直径的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或部段入口。以这种方式,接收到该中间部段中的该组的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抵靠下一部段。因为部段入口以及限定在这些可移动的导引元件中的入口彼此对齐,形成短隧道,线的通过于是特别容易。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方式,竿可被布置成使得在半缩回位置,例如当稍端受到小于10n的趋向于将稍端移离第一部段的力时,对于至少一个中间部段,接收到该中间部段中的较小直径的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被附接(可移除或不可移除)到下一部段。

例如,截头锥形的中间部段可以接收单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当竿处于半缩回状态时,该元件可以有利地例如通过可移除的手段附接到下一部段,并且有利地也可以例如通过附接到中间部段的较大直径入口的入口元件而附接到中间部段本身。当竿被展开时,至该输入元件的附接被解除并且可移动的元件被下一部段拉到抵靠该部段的内壁的楔入位置,该楔入破坏了至下一部段的附接。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对于至少一个中间部段,接收到所述中间部段中的该组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

有利地并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竿可以布置成使得在半缩回位置,例如当稍端受到小于10n的趋向于将稍端移离第一部段的力时,对于至少一个中间部段,接收到所述中间部段中的所有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以可解除的方式彼此附接。

因此,当从展开位置收起时,部段(n1+1)看到接收到部段n1中的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变得一个接一个地附接到其端部。于是,从接收到部段n1中的那些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中的较大直径的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朝向部段(n1+1)插入线相对容易,导引元件的通道形成隧道。

有利地,竿可以布置成使得这些可解除的附接抵抗小于10n的力。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方式,竿可以布置成使得,在半缩回位置,例如在稍端受到小于10n的趋向于将稍端移离第一部段的力的情况下,对于至少一个中间部段,接收到所述中间部段中的那些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中的较大直径的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可移除地附接到所述中间部段,例如通过附接(例如螺纹连接或楔连接)到该中间部段的较大直径入口的或作为该中间部段的较大直径的入口的一体的部分的固定的线导引元件。

在接收在该中间部段中的那些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中的较小直径的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进一步附接到下一部段的情况下,则在半缩回位置中,该中间部段和该下一部段通过借助于线引导元件的这些附接保持在一起。

在中间部段中存在多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的情况下,这些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可以附接至彼此。

因此,第二保持装置可以集成到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中和所述部段中,因为这些可逆附接允许将接收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的相邻中间部段保持在一起。

当所有中间部段都接收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线元件时,这些附接允许从部段(n0+i)到稍端的所有部段保持在一起。

因此,以有利的方式,第二保持装置可以包括所述至少一组的至少一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

在无任何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的中间部段的情况下,第二保持装置还可以包括在每个无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的中间部段与下一个中间部段或稍端之间的配合的装置。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方式,可以布置竿,并且可以选择稍端具有以下长度:使得在半缩回位置并且当稍端受到小于10n的倾向于将稍端移离部段n0的力时,稍端的自由端相对于一个或多个中间部段的较小直径端形成突出部(延伸超出中间部段的较小直径端),从而便于其抓握以过渡到竿使用的展开位置。

当中间部段子组包括接收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的多个中间部段时,所述多组线导引元件可以形成例如从稍端(或从稍端之前的并且无可移动的线导引件的中间部段)延伸到最靠近第一部段的中间部段的较大直径入口、延伸到较大直径的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或其他物件的隧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保持装置可以包括插塞装置,该插塞装置旨在用于稍端的自由端并且被布置为将稍端和直到部段(n0+i)的各部段保持在一起,而独立于第一部段(即,插塞装置不会阻止如此地保持在一起的部段(n0+i)、…、稍端一起相对于部段n0移动)。因此,该插塞装置可以防止稍端相对于前一部段展开,并且如果适用,防止中间部段从彼此展开。

该插塞装置可以包括,例如,旨在出现在稍端的较小直径端部和所涉及的中间部段前面的底部,以及旨在与中间部段(n0+i)的端部部分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进行接触的有利的柔性周壁。

有利地,插塞装置还可被布置成当钓竿处于缩回位置时能够将稍端、中间部段的子组和第一部段保持在一起。

因此,在缩回位置和半缩回线输入位置中使用相同的插塞装置来防止竿展开。

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限于第二保持装置,该第二保持装置包括通过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将部段(n0+i)附接到稍端的装置。例如,在仅包括塞子的第二保持装置的情况下,竿可以布置成使得较大直径的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直接与它被接收到其中的中间部段附接。因此,当塞子被移除并且竿被翻转时,该部段(n0+i)之后的下一部段——诸如在三个部段的竿的情况下的稍端——出来,从而有利于其被用户握持以过渡到展开位置。

还提供了一种钓竿,该钓竿包括:

-至少三个部段的组件,所述至少三个部段可以可伸缩地配装在彼此内,所述组件包括称为部段n0的第一部段、称为稍端的最后部段、以及在第一部段与稍端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部段的子组,所述子组包括至少一个中间部段,所述子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中间部段中称为(n0+1)的具有最大直径的中间部段能够配装在部段n0内,并且所述子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中间部段中具有最小直径的中间部段能够接收稍端。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方式,第一部段可沿其周缘限定位于具有径向分量的方向上的线输入通道,竿被布置成使得线通过稍端中的位于稍端的称为线出口端的较小直径端处的开口出来。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该竿被布置成能够从所述组件的所有部段配装在彼此内的完全缩回位置运动到其中所述组件的所有部段相对于彼此展开的展开位置,并且还能够采用被称为线输入位置的半缩回位置,在该半缩回位置中,部段(n0+i)相对于部段n0展开并且稍端在部段(n0+i)内,其中i等于或大于1。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该竿还可包括用于线出口端的插塞装置,所述插塞装置包括:

-独立于部段n0将部段(n0+i)、…直至稍端附接的第一附接装置,所述第一附接装置被布置成防止稍端和直至部段(n0+i)的各部段相对于彼此展开,同时允许部段(n0+i)相对于部段n0移动,以及

-将组件中所有部段附接的第二附接装置,所述第二附接装置被布置成防止组件的各部段相对于彼此展开。

因此,该插塞装置可以将从部段(n0+i)直到稍端的所有部段保持在一起,特别是当竿处于半缩回位置时。在具有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的竿的情况下,这些附接装置可以包括之前描述的第二保持装置或成为其一部分,因为在半缩回的竿翻转时,它们防止稍端相对于部段n0移动。

可以使用相同的插塞装置将竿保持在完全缩回位置。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方式,钓竿还可包括:

-对于至少一个截头锥形的中间部段,在所述中间部段中的一组至少一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所述组中的每个元件具有在所述中间部段的内径范围内的外径并限定线开口。

替代性地,竿可以无任何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

有利地,当从展开位置过渡到半缩回位置时,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可以附接到其他(可移动或固定的)线导引元件,从而使其能够参与稍端保持。

当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形成隧道时,附加性地便利了线的引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插塞装置可包括:

-底部(实心或非实心),该底部的尺寸设计为可覆盖部段(n0+i)直至稍端的开口,

-第一周壁,该周壁有利地为柔性的,从底部突出并且尺寸设计为与部段(n0+i)的端部部分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进行接触,以及

-第二周壁,该第二周壁有利地为柔性的,具有比第一周壁更大的直径并且尺寸被设计为与部段n0的端部部分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进行接触。

第一壁和第二壁可以是同心的。

第二壁可以从或不从底部延伸。例如,可以存在相对于第一壁的偏移。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方式,第一壁可以从底部延伸大于第二壁的长度的长度,这可以有助于从完全缩回位置过渡到半缩回位置。

还提供了一种钓竿,该钓竿包括:

-至少两个部段的组件,所述至少两个部段可以可伸缩地配装在彼此内,所述组件包括至少称为部段n0的第一线入口部段以及称为稍端的最后部段。

部段n0限定了在部段组件中的线输入通道,例如在部段n0的一个端部处的具有较大直径的开口,或在部段n0中限定的径向开口,并且竿被布置成使得线通过稍端中的在被称为线出口端的稍端的较小直径端处的开口出来。

钓竿还包括插塞装置,该插塞装置布置成将至少两个部段的组件中的各部段保持在缩回位置(并且在组件包括至少三个部段的情况下有利地保持在半缩回位置)。

该插塞装置包括两个可动的插塞元件,当插塞装置安装在线出口端时,所述两个可动的插塞元件可以绕竿的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转动地运动,每个插塞元件限定了供线穿过的通孔。

插塞装置被布置成使得插塞元件可以根据第一构型布置,在该第一构型中,所述孔至少部分地重叠,使得线可以被卷绕或放出,并且还根据第二构型布置,在该第二构型中,两个孔的相应的位置不同。

有利地并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竿还可以包括在第一部段与稍端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部段的子组,所述子组包括至少一个中间部段,在所述子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中间部段中的称为(n0+1)的具有最大直径的中间部段能够配装在部段n0内,并且所述子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中间部段中的具有最小直径的中间部段能够接收稍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构型中孔的重叠小至足以防止线在其线性方向上移动(例如卷入)。通过这种方式,线可以通过简单的旋转运动被锁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孔中的每个孔均延伸到对应的插塞元件的端部边缘。因此,在一个构型中,孔的重叠可以延伸到这些元件的边缘,从而不论线是否存在均可以使用简单的侧向运动从部段移除(或安装)塞子。

替代性地,可以设置不到达边缘的长方形孔,以便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元件的相对旋转引起从允许线移动的构型(特别是当用户卷入线时)与线被锁定的构型的简单过渡转变。

作为变体,可以设置延伸到端部边缘并穿过中点的孔,以便通过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元件的相对旋转简单地实现从允许移除插塞装置的构型到仅允许线在卷入的情况下通过的构型的过渡转变。

还提供了一种钓竿,该钓竿包括:

-至少两个部段的组件,所述至少两个部段可以可伸缩地配装在彼此内,所述组件包括至少称为部段n0的第一线入口部段以及称为稍端的最后部段。

部段n0限定了径向线入口通道,并且竿被布置成使得线通过稍端中的在称为线出口端的稍端的较小直径端处的开口出来。

竿被布置成能够从完全缩回位置过渡到展开位置,在该完全缩回位置中,所述组件的所有部段可伸缩地配装在彼此中,在展开位置中,所述组件的所有部段相对于彼此展开。

该竿还包括:

-至少一第一防旋转部件,所述至少一第一防旋转部件与部段n0(或位于部段n0之前的部段)或部段(n0+j)中的一者形成为一体,且径向和纵向地延伸,j等于或大于1,

-至少一第二防旋转部件,所述至少一第二防旋转部件与部段n0(或位于部段n0之前的部段)或部段(n0+j)中的另一者形成为一体,并且能够在竿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抵靠第一防旋转部件。

因此,当竿缩回时,部段n0+j相对于部段n0(或前一部段)的旋转受到限制,从而防止线变得缠结。

有利地,可以提供布置在第二防转部件的两侧的两个第一防转部件以限制其行进。

第一防旋转部件和第二防旋转部件被设计尺寸和布置成使得第一防旋转部件在小于20°的范围上、有利地在小于10°的范围上限制第二防旋转部件的切向行进。

可以设置多个第一防旋转部件和/或第二防旋转部件。

防旋转部件可包括例如彼此啮合的齿、凹槽、突出柱和孔系统或其他物件。

有利地并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除了被称为部段n0的第一部段和被称为稍端的最后部段之外,竿还可以包括在第一部段与稍端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部段的子组,所述子组包括至少一个中间部段,所述子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中间部段中称为(n0+1)的具有最大直径的中间部段能够配装在部段n0内,并且所述子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中间部段中具有最小直径的中间部段能够接收稍端。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该竿还被布置成采用被称为线输入位置的半缩回位置,在该半缩回位置中,部段(n0+i)相对于部段n0展开并且稍端被接收到部段(n0+i)中,其中i等于或大于1。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钓竿还可包括:

-对于部段n0和/或至少一个截头锥形的中间部段,在所述部段中的一组至少一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所述组中的每个元件均具有在所述部段的内径范围内的外径并限定用于线的开口。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元件(和/或第二元件)在其被集成至的部段的长度的至少75%上纵向地延伸,有利地在该部段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因此在从半缩回位置过渡到完全缩回位置时可以防止旋转。

在第二元件的两侧上有两个第一元件的情况下,因此可以通过例如燕尾榫组件之类的滑动连接件来防止旋转。

当i严格大于1时,即,在部段n0与部段n0+i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部段时,该第一元件(或第二元件)可以不仅在部段n0的至少75%的长度上纵向地延伸而且在部段n0与部段n0+i之间的一个或多个部段的至少一部分上纵向地延伸。

如果第一元件在部段的75%的长度上纵向地延伸,其中第一元件是该部段的一体的部分,则第二元件可以有利地在例如小于该部段的长度的10%的短得多的长度上纵向地延伸,反之如果第二元件在部段的75%的长度上纵向地延伸,其中第二元件是该部段的一体的部分,则第一元件可以有利地在例如小于该部段的长度的10%的短得多的长度上纵向地延伸。这将有利于制造。

该较短的长度可以小于3厘米,有利地约为1厘米。

在较短的长度上延伸的第二元件或第一元件(如果适用)可以附接到环形元件或成为环形元件的一体的部分,其中环形元件(通过螺纹或楔入)附接到部段n0+j的较大直径入口;或者在较短的长度上延伸的第二元件或第一元件(如果适用)可以成为附接到部段n0+j的较大直径入口的一体的部分或成为部段n0+j的较大直径入口的一体的部分的一体的部分。

以这种方式,可以更容易地制造这个或这些防旋转部件,特别是在环形元件通过机械加工或模制制造的情况下。

在第一元件纵向延伸并且是截头锥形部段的一体的部分的情况下,其径向方向上的厚度(或深度)可以随着纵向位置而变化,以适应部段的截头锥形性质。

在竿包括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的情况下,该环形元件可以包括附接(诸如通过螺纹联接或楔入)到该部段n0+i的较大直径入口或与该部段n0+i的较大直径入口一体地形成的固定的线导引元件。该固定的线导引元件可以布置成与或不与该部段n0+i中接收的较大直径的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配合。

部段n0(或位于部段n0之前的部段)和部段(n0+j)中的一者可以限定例如具有在径向和纵向延伸的平面中的两个导引表面的凹槽,为例如直角凹槽或v形凹槽。

部段n0(或位于部段n0之前的部段)或部段(n0+j)中的另一者可以限定榫头,例如,以配合到凹槽中。

例如,部段n0(或位于部段n0之前的部段)可以在其内壁上纵向地限定凹槽,并且附接到部段n0+j的环形元件可以限定接收在该凹槽中的几厘米长或更短的突出部。

根据另一示例,部段n0(或位于部段n0之前的部段)可在其内壁上限定例如在部段n0的(或部段n0之前的部段的)整个长度上纵向延伸的凸片。

例如,附接到部段n0+1的环形元件可以限定几厘米长或更短的凹槽,该凹槽的径向深度足以接收凸片的一部分并在两侧上纵向地出来,并与凸片一起形成滑动连接。

在截头锥形部段n0(或其前部段)的情况下,可以使凸片的厚度(在径向方向上)沿着该部段n0或其前部段变化,以适应该截头锥形形状。以此方式,当部段n0+j相对于该截头锥形部段n0或其前部段移动时,凸片与限定在环形元件中的凹槽之间的配合几乎不受影响。

还提供了一种钓竿,该钓竿包括:

-至少两个部段的组件,所述至少两个部段可伸缩地配装在彼此内,所述组件包括至少称为部段n0的第一线入口部段和称为稍端的最后部段。

部段n0限定了径向线入口通道,并且竿被布置成使得线通过稍端中的在被称为线出口端的稍端的较小直径端处的开口出来。

竿被布置成能够从完全缩回位置过渡到展开位置,在该完全缩回位置中,所述组件的所有部段可伸缩地配装在彼此中,在展开位置中,所述组件的所有部段相对于彼此展开。

该竿还包括用于部段n0+k的保持装置,其中k从1到3变化,在部段n0中,所述装置被布置在完全缩回的位置以抵抗小于阈值的趋向于将部段n0+k带出部段的力,同时允许线在线的纵向方向上的运动。

该阈值可以等于或小于10n。

该保持装置可包括,例如,至少一个纵向和径向延伸的肋,所述肋通过其边缘附接到部段n0(或前一部段)或部段n0+k中的一者,并且定形状和布置成使得,当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该肋的与该附接边缘相反并纵向延伸的一个边缘抵靠与部段n0(或前一部段)或部段n0+k中的另一者附接的元件楔入(或直接抵靠部段n0(或前一部段)或部段n0+k中的另一者楔入)。

因此,该肋或这些肋可界定用于线的通道,而该楔入将部段n0+k保留在部段n0(或前一部段)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这些肋可以在部段(n0+k)的外壁与部段n0或(前一部段)的内壁之间径向地延伸。

例如,部段n0可以在其较大直径端附近配备这些肋。这些肋诸如通过粘合剂结合附接到部段n0(或前一部段)的内壁,并且当部段n0+k被接收到部段n0(或前一部段)中时,这些肋的内边缘摩擦部段n0+k的外壁。线可以穿过由部段n0和部段n0+k限定并由肋彼此分开的通道。

根据另一示例,肋可以诸如通过粘合剂结合或嵌套的方式附接到部段(n0+k)的外壁。当该部段(n0+k)被接收到部段n0(或前一部段)中时,这些肋的外边缘被抵靠部段n0(或前一部段)楔入。在该示例中,当从完全缩回位置过渡到半缩回位置时,该楔入继续,但这可能是有利的,因为这样可以相对于部段n0调整部段n0+k的位置。这使得能够避免在部段n0之前具有一个或多个部段,因此于是在展开部段n0+k时提供了这种长度调整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这些肋可以在部段(n0+k)的内壁与附接到部段n0(前一部段)或接收到部段(n0+k)中的元件的外壁之间径向地延伸。

例如,肋可以附接到部段n0+k并从部段(n0+k)的内壁延伸到竿的内部。如此可以提供抵靠附接到部段n0(或到前一部段)的中央突出柱的楔入。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肋抵靠其楔入的部件可以包括中央突出柱,该中央突出柱附接到或一体地集成到与部段n0附接并且封闭竿的端部元件。

一个或多个肋可以附接到环形元件,该环形元件附接(诸如通过螺纹或楔入)或集成至部段n0+k的较大直径入口。

在完全缩回位置,该突出柱可被接收到该环形元件中。通道然后由突出柱、环形元件的内壁和肋限定。

根据另一示例,肋可以附接到突出柱并且抵靠部段(n0+k)的内壁楔入。

有利地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钓竿还可包括:

-对于至少一个截头锥形中间部段,在所述中间部段中的一组至少一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所述组中的每个元件均具有在所述中间部段的内径范围内的外径并限定线开口。

在竿包括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的情况下,该环形元件可以包括附接(诸如通过螺纹或楔入)或集成到部段(n0+k)的较大直径入口的固定的线导引元件,所述固定的线导引元件能够布置成与或不与接收到该部段(n0+k)中的较大直径的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配合。

提供了一种钓竿,该钓竿包括:

-至少两个部段的组件,所述至少两个部段可伸缩地配装在彼此内,所述组件包括至少称为部段n0的第一线入口部段和称为稍端的最后部段。

-对于所述组件的截头锥形的至少一个部段,一组至少三个线导引元件,所述至少三个线导引元件中的两个线导引元件在所述截头锥形部段中是可移动的,每个线导引元件对应于在该截头锥形部段的内径范围内的相应的外径,当通过所述截头锥形部段的较大直径端插入时,该组至少三个导引元件通过增大外径排序,并且每个线导引元件包括限定用于线的通道的本体,并包括

-第一刚性本体部分,该第一刚性本体部分的外径是所述导引元件的外径,

-比第一本体部分更具柔性的第二本体部分。

每个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还包括

-第三本体部分。

第二本体部分位于第一本体部分与第三本体部分之间。

该组被定形状为使得用于大直径的导引元件除外的每个导引元件:

-该导引元件的第一部分可以接收更大直径相邻导引元件的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的外壁与该第一部分的内壁被布置为彼此配合,

-该导引元件的第二部分可以无间隙地接收更大直径相邻导引元件的第二部分。

因此,当该组的导引元件嵌套在彼此内时,除了第一个(直径较大的)和最后一个(直径较小的)导引元件外,该组的所有其他导引元件的第二部分均以下述方式被保持:

-一方面,通过更小直径相邻导引元件的第一部分经由配合装置被保持,

-另一方面,通过更大直径相邻导引元件的第三部分,无间隙地被保持。

有利地,通过比相邻线导引元件之间的该嵌套更强的连接,例如大于50n的连接阻力(例如,使用螺纹或粘合剂结合),最后的导引元件可以附接到接收到该截头锥形部段中的部段。

事实证明,在导引元件沿其周缘抵靠将导引元件接收在内的截头锥形部段楔入的情况下,这种布置使得能够将该元件与其他相互嵌套的元件而不是另一元件断开连接。

不希望受理论束缚,在另一元件存在的情况下,有可能的是元件的柔性第二部分与相邻元件的第一刚性部分之间的连接通过该第二部分与该另一相邻元件的第三部分的无间隙连接而得到加强;并且,对于该组嵌套元件的较大直径元件,其第二部分与相邻元件的第一部分之间的连接没有加强(缺少相邻元件的第三部分)使这种连接更加比其他连接更脆弱,结果是这个直径较大的元件与其他元件分离。

在该组的导引元件组的较小直径端,可以提供具有与最小可移动元件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配合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元件,例如,该端元件进一步附接至或集成到相邻部段。

现在将参照所附的非限制性附图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a示出了处于完全缩回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竿的示例。

图1b示出了处于半缩回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竿的示例。

图2a是处于缩回位置时的竿的该示例的较大直径端部部分的视图。

图2b是处于缩回位置时的竿的该示例的较大直径端部部分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3是处于半缩回位置的该竿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4是处于缩回位置时的竿的该示例的较小直径端部部分的视图。

图5是竿的该示例的插塞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6是竿的该示例的插塞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7是处于缩回位置时的竿的该示例的较大直径端部部分的视图。

图8是用于竿的该示例的部段n0+1的端部元件的立体图。

图9是竿的该示例的端部元件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被接收到竿的截头锥形部段中的一组线导引元件的非常示意性的图示。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组四个导引元件的示例的分解图。

图12是一组嵌套的导引元件的该示例的立体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有序的导引元件,仅示出了所述导引元件的一半。

从一幅图到下一幅图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参照图1a,竿10包括多个部段的组件,所述多个部段在此处为可伸缩地配装在一起的四个部段11、12、13和14。

部段11,被称为第一部段或线入口部段,具有较大的直径,能够接收部段12。

部段14,具有较小的直径,被称为稍端,被接收到部段13中。

部段12和13,被称为中间部段,是截头锥形的,即它们的横截面直径从较大直径的入口到较小直径的出口连续地变化。

部段11和14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截头锥形。

稍端14限定了未示出的内部线导引元件。这些元件是固定的。

中间部段12和13接收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105a-105e、110a-110e,它们的外径从一个元件到下一个元件减小,并且当竿展开时,这些元件抵靠部段12和13的内壁被一个接一个地楔入。

这些图中未示出完全展开的位置,但很容易理解所有部段相对于彼此展开,导引元件105a-105e和110a-110e沿部段12和13分布。

插塞装置200如图1a所示地在缩回位置中将部段11-14保持在一起,以及如图1b所示地在半缩回位置中保持部段12-14。

在半缩回位置,如图1b和图3所示,第一保持装置107、110a-110e、106、105a-105e和16保持稍端14以防止其到达限定在第一部段11中的线输入通道15,即使在稍端被以10n或更小的适当的力推向该入口15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入口15限定在部段11的壁内,也就是说,线是侧向插入的,而不是在部段11的端部处。这对用户来说会更舒适,因为可以在该部段11的壁上或在用作把手的未示出的前一部段的壁上安装线轴(未示出)。

在半展开状态下,部段11的干涉配合部分150具有比部段11的其余部分更窄的横截面,干涉配合部分150的内壁与部段12的外壁轻微摩擦,足以抵抗趋向于使可伸缩地配装到部段11中的部段12-14的组件缩回的小于10n的力,防止可伸缩地配装在彼此内的部段12-14进一步进入部段11中,部段12-14进一步进入部段11中将阻碍线插入到入口15中。

第一保持装置防止部段13和14通过部段12并阻塞入口15。

第一保持装置包括部件107、110a-110e、106、105a-105e和16,这些部件嵌套在彼此内并因此将部段14附接到部段12。

因此,当处于半缩回状态的竿竖向地放置使得插塞装置面朝上时,重力不会致使部段12-14的组件收起到部段11中,也不会致使部段13-14落入部段11中。

另外,当竿被翻转180°时,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是竖向的(根据重力矢量的方向),使得插塞面朝下时,第二保持装置200、17、105a-105e、106、110a-110e和107防止稍端14和部段13穿过较小直径端部从部段12中出来。

这些第二保持装置包括:

-插塞装置200,其布置成将部段12-14保持在一起。

-元件17、105a-105e、106、110a-110e和107的组件,这些元件在半缩回状态下相互配合,并且端部元件17、106和107分别附接(或集成到)部段12、部段13和稍端14。这些元件17、105a-105-d、106、110a-110f和107的组件因此将稍端14保持在部段12中。

此外,参照关于完全缩回状态的附图2a和2b,部段11包括在其整个长度上延伸并附接或集成到部段11的管体的凸片18。该凸片径向地延伸几毫米并与限定在环形元件16中的凹槽配合。

该凹槽19可以足够深(径向)以能够接收凸片的一部分。凹槽19在两侧上纵向地敞开,以便它可以在凸片18上滑动。

环形元件16的尺寸设计成使得只有在凹槽19接收凸片18的一部分的情况下,部段12才能插入到部段11中。对于不同的角距离,部段12不能插入到部段11中。

如果,在正确定位后,部段12相对于部段11移动,则该凹槽19/凸片18的配合继续,从而防止部段12相对于部段11的任何旋转,这在线已经由入口15和部段12的端部开口插入时特别有用15。实际上,旋转运动可能会使线缠结。

当从缩回位置过渡到半缩回或展开位置时,凸片18/凹槽19系统用作导引件,反之当从半缩回或展开位置过渡到缩回位置时,凸片18/凹槽19系统也用作导引件,从而防止部段12相对于部段11的相对旋转。

另外,在缩回状态下,该凸片18/凹槽19系统进一步防止了部段12相对于部段11的相对旋转。

参照图4、图5和图6,插塞装置200包括将部段12-14附接在一起的第一附接装置201和将部段11-14附接在一起的第二附接装置202。

更具体地,插塞装置200包括具有足够大的直径以覆盖部段11的端部的圆形底部203。

第一附接装置包括从底部203突出的第一柔性周壁201,该第一柔性周壁201具有大致圆筒形形状,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其内径或外径等于(或接近于)部段12的端部的外径或内径。

第二附接装置包括从底部203突出的第二、有利地为柔性的周壁202,该第二柔性周壁202具有大致圆筒形形状,具有圆形横截面和等于(或接近于)部段11的端部的外径的内径。

这两个壁201和202是同心的。

壁201延伸超过壁202,使得当从缩回位置过渡到半缩回位置时,部段11容易与插塞装置200分离,留下由壁201保持的其他部段12-14。

在该实施方式中,底部203为双底部,即,底部203包括第一底部204和位于该底部204的顶部上的未在图中示出的第二底部,壁201和202从该底部延伸出。

更具体地,插塞装置包括第一插塞元件和第二插塞元件,该第一插塞元件包括底部203,该第二插塞元件包括未图示出的底部以及壁201和壁202。

每个插塞元件可以是单个部件。

各插塞元件分别限定用于插入线的相应通孔205、206。

各插塞元件可动地安装以相对于彼此旋转,从而对于一定的角距离,两个孔205和206重叠,从而允许将线卷入。

当第一插塞元件旋转直到其抵达另一角距离值时,孔的重叠面积可以变为零,即该线于是被锁定。

注意,这些孔205和206延伸到插塞装置的端部边缘。当这些孔对齐时,重叠区域到达这些边缘,尽管存在线,仍允许通过简单的侧向移动以相对容易的方式移除/安装插塞装置。

参照图7、图8和图9,可以注意到,竿的该示例还包括用于将部段12保持在部段11中的保持装置16、30,该保持装置16、30能够抵抗在竿处于完全收起状态时当线被卷入时由线引起的力。实际上,该线于是施加倾向于将部段12从部段11中拉出的力。

附接到部段11、例如楔入或拧到竿的端部的端部元件30为此目的包括朝向稍端纵向地延伸的突出柱31。

附接到部段12、例如楔入或拧到部段12的端部上限定用于线通过的开口20的环形元件16限定径向延伸的内部肋32。

当突出柱31进入该开口时,这些肋32楔入抵靠突出柱31的外壁,这足以抵抗由线施加的任何力。

肋32在肋32、突出柱31和环形元件16的圆筒形壁之间限定通道33,线可以穿过所述通道33并自由移动。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被接收到竿的截头锥形部段中的一组线导引元件的示意图。

在这个高度示意性的图中,截头锥形的形状被夸大了,部分元件之间的连接用双箭头表示。

一组配装到彼此中的线导引元件110a-110f被接收到截头锥形部段109中。

每个线导引元件110a-110f限定了供未示出的线通过的开口。当这些线导引元件处于彼此中时,这些开口彼此对齐并形成线的隧道。

每个线导引元件110a-110f均包括本体,该本体包括:

-第一刚性部件111a、111b、111c、111d、111e和111f,旨在楔入抵靠管109的内壁,

-第二更柔性的部分112a-112f,在可移动的元件110a-110e的情况下,旨在接收在下一元件的第一部分111b-111f中,以及在固定的线导引元件110f的情况下,旨在诸如通过螺纹附接至下一较小直径部段109’。

可移动的线导引元件110a-110e还包括第三部分113a-113e,该第三部分113a-113e旨在被接收到下一元件的第二部分112b-112f中。

所述元件被成形为使得这些插入产生倾向于将这些元件以嵌套在彼此内的方式保持在一起的力。

更具体地,每个第三部分113a-113e被无间隙地接收在下一元件的第二部分112b-112f中。

“无间隙”意味着精确的尺寸或轻微的负间隙,因此所述元件不得不被迫将第三部分嵌入到下一元件的第二部分中。

并且每个第二部分112a-112e与下一元件的第一部分111b-111f配合,例如通过夹子、楔入或其他方式。

这些连接在图中用双箭头示出。

由于第二部分的柔性,第三部分的存在加强了至对应的第一部分的连接。

楔入部分114a-114f附接到第一对应部分111a-111f或为第一对应部分111a-111f的一体的部分。

该楔入部分114a-114f限定了对应的线导引元件110a-110f的外径。例如,这可以是冰鞋状件、裙状件或第一部分本身(特别是对于诸如图10中的元件110f之类的较小直径的元件而言)。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或第三部分从一个元件到下一元件具有相同的尺寸,这些元件在其楔入部分上不同。

图11至图13示出了较少示意性的导引元件105a-105d的示例。

每个导引元件105a-105d包括第一部分151a-151d、限定诸如160a-160d之类的夹紧装置的更柔性的第二部分152a-152d以及第三部分153a-153d。

在该示例中,第二部分152a-152d的柔性是通过在该第二部分上的开口工作获得的。限定在第二部分152a-152d中的开口161a-161d使其壁更具柔性。

在该示例中,夹紧装置包括脊160a-160d,脊160a-160d旨在与限定在第一部分的内壁上的凹槽配合。这里,凹槽163b-163d接收对应的脊160a-160c;凹槽163a和脊160d与两个对应的固定线导引元件(未示出)配合。

楔入部分162a-162d是本体的一体的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