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属于工厂化养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工厂化养殖的框体逐个拆分方法。
背景技术:
:蚕俗称蚕宝宝,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蚕宝宝—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颜色黝黑,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细毛即不明显了。蚁蚕出壳后,喂养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称为“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成长为二龄幼虫,蚕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家蚕养殖一般采用小竹框饲养,这种小组框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手工编织,成本低廉;家蚕养殖是一种全人工的养殖方法,从蚕卵成虫到采茧均通过人为操作实现;随之社会的发展,仅依靠家蚕养殖无法满足蚕丝需求,故工厂化养蚕应运而生,目前存在的工厂化养蚕,规模较小,同样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以配合养殖作业,如人工采茧、人工投放饲料、人工转移、清洗养殖框等,产量较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工厂化养殖的框体逐个拆分方法,针对现有小规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堆垛方式对养殖框进行集中处理、转移等,大大提升了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率及产量;为了拆分堆垛的养殖框,使其能够逐个投放到生产线,故针对性的设计了逐个拆分的方法,使得堆垛的养殖框能够以自动化方式逐个的被推送到生产线上,大大推动工厂化、大规模养殖作业的实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工厂化养殖的框体逐个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框组落位;(2)养殖框组抬起:首先通过养殖框拆盘机将养殖框组自底部第二个养殖框开始抬起,抬起到一定高度后停止,在抬起过程中分离底部养殖框与底部第二个养殖框之间的粘结蚕茧与茧笼;(3)底部养殖框送出;(4)养殖框组下降:通过养殖框拆盘机将抬起的养殖框组下降,下降至养殖框组重新落到输送机上,然后重复步骤(2)-(4)逐个的将底部养殖框拆分并送出。优选后,养殖框组进入到养殖框拆盘机的输送机上,通过感应定位装置定位到拆分位置,此时输送机停止运行;该输送机搭载在养殖框拆盘机内。本发明通过感应定位装置将养殖框组停留在拆分位置,养殖框拆盘机能够精确的爪牢养殖框组以实现抬升与下降的动作,防止因错位而发生养殖框抬起、下落倾斜的问题,整个拆分过程更为稳定。优选后,所述步骤(2)采用拆分杆分离粘结蚕茧与茧笼,具体为在抬起过程中插入拆分杆来分离粘结蚕茧,分离后拆分杆回缩。在实际拆分过程中发现,由于蚕丝具有一定的附着力,底部养殖框的蚕茧会粘附在上方的养殖框底部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力,若不断开这部分粘结力,底部养殖框的茧笼会被同步的抬起,从而影响后续的工序;针对该问题,本发明采用拆分杆来解决上述问题,拆分杆在抬升过程中与养殖框产生一个相对运动的状态,通过压住底部养殖框的茧笼来断开粘结力,从而拆分上下养殖框;该拆分设计十分巧妙,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并使用方便。优选后,所述步骤(2)的养殖框组抬起过程中:首先通过养殖框拆盘机的升降机构带动上托爪与下托爪下落到低位,在低位时,下托爪对准底部第二个养殖框,上托爪则对准对应的第二个养殖框;然后伸出上托爪与下托爪,下托爪抵住底部第二个养殖框,上托爪抵住对应的第二个养殖框;随后通过升降机构抬起上托爪与下托爪到高位,养殖框组同步的被抬起到高位,此时将底部养殖框送出。本发明的抬起动作通过托住对应养殖框实现,无需在养殖框上设置专门的抓取结构,不会影响养殖框的养殖效果,养殖框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以抓取方式实现升降,具有难定位,稳定性差的问题;而采用托住实现升降,不仅定位容易,稳定性良好,而且容错率较高。优选后,上托爪与下托爪上均设有爪齿,而养殖框的上端面设有框边,养殖框的四周等间距的布置有加强筋,相邻两个加强筋之间形成透气槽;在上托爪与下托爪伸出后,爪齿插入到对应的透气槽中,爪齿的上端抵住框边,从而托住该养殖框。爪齿能够较好的匹配透气槽,使得爪齿与框边的接触面积更大,稳定性更佳。优选后,分离粘结蚕茧的具体步骤为:在上托爪与下托爪托住养殖框组后,先通过升降机构抬起上托爪与下托爪到中位,养殖框拆盘机的拆分杆伸出到底部养殖框与底部第二个养殖框之间的位置;然后通过升降机构抬起上托爪与下托爪到高位,在该抬起过程中底部养殖框与底部第二个养殖框之间的粘结蚕茧被分离,最后拆分杆回缩。本发明以两步法来实现拆分杆拆分,在第一步抬升养殖框组后方伸出拆分杆,防止了拆分杆错插到养殖框,对于茧笼的下压时间更短,更不容易破坏蚕茧,十分巧妙。优选后,低位、中位及高位通过感应定位装置来识别定位,中位与低位的高度差为2-50cm,中位与高位的高度差为5-50cm。通过感应定位装置识别中低高位,从而实现自动化的拆分过程,达到持续拆分养殖框的目的,大大提高采茧效率。优选后,所述步骤(3)养殖框送出的具体步骤为:输送机启动,将底部养殖框完全送出,送出养殖框后输送机停止。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为一种适用于工厂化养殖的框体逐个拆分方法,针对现有小规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堆垛方式对养殖框进行集中处理、转移等,大大提升了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率及产量;为了拆分堆垛的养殖框,使其能够逐个投放到生产线,故针对性的设计了逐个拆分的方法,使得堆垛的养殖框能够以自动化方式逐个的被推送到生产线上,大大推动工厂化、大规模养殖作业的实现。其具体有益效果表现为以下几点:1、本发明包括精确的落位步骤,通过感应定位装置将养殖框组停留在拆分位置,养殖框拆盘机能够精确的爪牢养殖框组以实现抬升与下降的动作,防止因错位而发生养殖框抬起、下落倾斜的问题,整个拆分过程更为稳定。2、本发明在拆分过程中预先抬起除底部养殖框以外的所有养殖框,以抬起方式实现逐个拆分,实现方式简便,易于制造。无需在养殖框上设置专门的抓取结构,不会影响养殖框的养殖效果,养殖框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以抓取方式实现升降,具有难定位,稳定性差的问题;而采用托住实现升降,不仅定位容易,稳定性良好,而且容错率较高。3、在实际拆分过程中发现,由于蚕丝具有一定的附着力,底部养殖框的蚕茧会粘附在上方的养殖框底部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力,若不断开这部分粘结力,底部养殖框的茧笼会被同步的抬起,从而影响后续的工序;针对该问题,本发明通过压住底部养殖框的茧笼来断开粘结力,从而拆分上下养殖框;该拆分设计十分巧妙,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并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养殖框拆盘机示意图;图2为养殖框拆盘机的工作示意图;图3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托爪组件与下托爪组件的示意图;图5为拆分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适用于工厂化养殖的框体逐个拆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框组12落位:养殖框组12进入到养殖框拆盘机1的输送机10上(如图1与图2所示),通过感应定位装置定位到拆分位置,在拆分位置,养殖框拆盘机1能够准确的托起整个养殖框组12。定位完成后输送机10停止运行,该输送机10搭载在养殖框拆盘机1内;在该组养殖框组12完成拆分后,下一批养殖框组12进入到养殖框拆盘机1的输送机10并定位。本发明通过感应定位装置将养殖框组12停留在拆分位置,养殖框拆盘机1能够精确的爪牢养殖框组12以实现抬升与下降的动作,防止因错位而发生养殖框抬起、下落倾斜的问题,整个拆分过程更为稳定。(2)养殖框组12抬起:本发明以两步法抬起整个养殖框组12,首先通过养殖框拆盘机1将养殖框组12自底部第二个养殖框开始抬起,在抬起到一定高度后分离底部养殖框与底部第二个养殖框之间的粘结蚕茧与茧笼,随后完全抬起;在抬起过程用到升降机构2、上托爪4、下托爪5与拆分杆3;该升降机构2由减速电机8驱动(如图3所示),减速电机8通过传动轮传递至链条9,链条9分别连接升降机构2的上下两端,通过带动链条9运动来实现升降机构2的升降运动。上托爪4与下托爪5的机构相似(如图4所示),分别由上托爪气缸7与下托爪气缸11驱动,能够伸出与缩回。拆分杆3由拆分气缸6驱动,能够伸出与缩回。两步法具体步骤如下:a、第一步抬起:首先通过养殖框拆盘机1的升降机构2带动上托爪4与下托爪5下落到低位,在低位时,下托爪5对准底部第二个养殖框,上托爪4则对准对应的第二个养殖框(随着拆分的进行,养殖框组12的高度逐渐降低,低于上托爪4时,上托爪4不具有对应的养殖框,无需托住);然后通过上托爪气缸7与下托爪气缸11伸出上托爪4与下托爪5,下托爪5抵住底部第二个养殖框,上托爪4抵住对应的第二个养殖框,通过升降机构2抬起上托爪4与下托爪5到中位。b、第二步抬起:此时底部养殖框与底部第二个养殖框之间均在一定间距,通过拆分气缸6伸出拆分杆3,伸出到底部养殖框与底部第二个养殖框之间的位置;然后通过升降机构2抬起上托爪4与下托爪5到高位(拆分杆3不动),在该抬起过程中拆分杆3阻止底部养殖框与茧笼因粘结力而抬升,底部养殖框与底部第二个养殖框之间的粘结蚕茧被分离,最后拆分杆3回缩。本发明以两步法来实现拆分杆3拆分,一方面通过托住对应养殖框实现抬起,无需在养殖框上设置专门的抓取结构,不会影响养殖框的养殖效果,养殖框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以抓取方式实现升降,具有难定位,稳定性差的问题;而采用托住实现升降,不仅定位容易,稳定性良好,而且容错率较高。另一方面,在实际拆分过程中发现,由于蚕丝具有一定的附着力,底部养殖框的蚕茧会粘附在上方的养殖框底部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力,若不断开这部分粘结力,底部养殖框的茧笼会被同步的抬起,从而影响后续的工序;针对该问题,本发明采用拆分杆3来解决上述问题,拆分杆3在抬升过程中与养殖框产生一个相对运动的状态,通过压住底部养殖框的茧笼来断开粘结力,从而拆分上下养殖框;该拆分设计十分巧妙,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并使用方便。本发明在第一步抬升养殖框组12后方伸出拆分杆3,防止了拆分杆3错插到养殖框,对于茧笼的下压时间更短,更不容易破坏蚕茧,十分巧妙。本发明的上托爪4与下托爪5上均设有爪齿,而养殖框的上端面设有框边,养殖框的四周等间距的布置有加强筋,相邻两个加强筋之间形成透气槽,爪齿根据透气槽的形状与分布设计而成;在上托爪4与下托爪5伸出后,爪齿插入到对应的透气槽中,爪齿的上端抵住框边,从而托住该养殖框。爪齿能够较好的匹配透气槽,使得爪齿与框边的接触面积更大,稳定性更佳。低位、中位及高位通过感应定位装置来识别定位,中位与低位的高度差为2-50cm,中位与高位的高度差为5-50cm。通过感应定位装置识别中低高位,从而实现自动化的拆分过程,达到持续拆分养殖框的目的,大大提高采茧效率。(3)底部养殖框送出:输送机10启动,将底部养殖框完全送出,送出养殖框后输送机10停止。(4)养殖框组12下降:通过养殖框拆盘机1将抬起的养殖框组12下降,下降至养殖框组12重新落到链条9输送机10上,然后重复步骤(2)-(4)逐个的将底部养殖框拆分并送出。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养殖框拆分,拆分效率如表1所示时序拆分数量(只)故障停留时间(s)第1小时123320第2小时13447第3小时13267第4小时13420第5小时13518第6小时13415本发明的拆分方法故障率较低,随着机器的运行逐渐稳定,单位时间的拆分数量非常高,大大提升采茧效率。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