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9122发布日期:2021-07-20 17:0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园林领域,尤其是园林植物生长领域,具体为一种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及应用。更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是一种调节乔木、灌木生长速度的营养基质及其应用。本申请的营养基质能在保证乔木、灌木存活的前提下,控制乔木、灌木的生长速度,减少后期植物的修剪成本,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对于城市绿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通过在城市种植绿色植物,能够有效治理和改善空气质量。目前,常用的城市绿化通常包括屋面绿化、道路绿化、小区绿化、景观绿化等。其中,乔木和灌木是城市绿化的主体。

在城市、小区绿化过程中,通常采用移栽乔木和/或灌木的方式,以小区原有土壤作为营养基质,对移栽的乔木和/或灌木进行培育。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如下问题:1)移栽的灌木成活后,自身成长较快,需要半年左右修剪一次;2)小区内移栽的乔木成活后,其生长二至五年后,会出现生长过剩,严重影响小区的低楼层住户光线的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剪或砍伐。另外,在屋面绿化的过程中,植物的根系发达,往往会出现窜根及增加屋面承重的问题,影响屋面的安全。而当乔木、灌木栽植于容器内,发达的植物根系可能会造成容器的破坏。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法和/或基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前述问题,发明人进行了前期的调查研究。在调查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对于植物生长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光照或营养,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其中,现有技术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的主要措施是采用土壤改良。土壤改良一般采用深翻熟化、客土改良、培土、掺沙和施有机肥等措施,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

然而,对于如何控制植物缓慢生长,则鲜有研究。发明人分析后认为,影响城市灌乔木生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光照和基质。其中,光照属于外在条件,单独控制的难度较大;因此,将基质作为解决植物生长控制的关键。由于缺乏相应的参照,发明人从零出发,基于植物根系及植物生长高度的控制出发,通过长期研究,最终得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城市绿化中移栽的乔木、灌木生长过剩,需要频繁进行修剪,工人工作量较大,而在屋面绿化、容器移栽乔木和灌木的过程中,植物根系过于发达,影响屋面或造成容器破坏的问题,提供一种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及应用。本申请通过对营养基质组分的控制,在保证植物正常存活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植物的生长速度,避免植物的过度生长,从而大幅降低工人的修剪工作量,有效减缓因植物根系过于发达,所导致的屋面或容器破坏问题。本申请的营养基质组分合理,能够实现对植物生长的有效控制,减少绿植的后续维护成本,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采用包括如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20-30份硒土、2-5份粉煤灰、0.01-0.1份微生物菌肥、0.05-0.3份抑制剂、2-10份珍珠岩、2-20份蛭石、0.05-0.2份尿素、3~5份钾长石。

所述微生物菌肥由1-2重量份复合益生菌、20-35重量份菌剂营养物和5-10重量份水混合后,室温下静置1-5天所得;所述菌剂营养物为植物淀粉。

所述菌剂营养物为马铃薯浸粉、绿豆淀粉、麦芽浸粉、玉米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复合益生菌为解钾菌、溶磷菌按照质量比1:1.2~3组成。

所述抑制剂为硝化抑制剂。

所述抑制剂为3,4-二甲基吡唑磷酸。

该基质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按配比称取各组分,混匀,即可。

前述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的应用。

将该营养基质用作乔木、灌木的生长介质。

将该营养基质用于行道树生长时,其操作如下:

(1)在待移栽区域,开挖栽培坑;

(2)向栽培坑底部平铺一层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

(3)待步骤2完成后,将待移栽的行道树放入平铺有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的栽培坑内,再向其中填充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并通过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将行道树固定;固定后,浇水,完成行道树的栽培;

后续定期浇水维护,即可。

将该营养基质用于屋顶绿植生长时,其操作如下:

(a)待屋顶设置好防护层后,在防护层的表面平铺一层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

(b)待步骤a完成后,将待移栽的绿植栽在平铺的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上,并通过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对绿植进行固定;固定后,浇水,完成绿植的栽培;

后续定期浇水维护,即可。

将该营养基质用于容器内植物生长时,其操作如下:将待移栽绿植放入容器内,并向其中填充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作为培养土,通过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为容器内的绿植提供营养,并通过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对绿植固定;固定后,浇水,完成绿植的栽培;后续定期浇水维护,即可。

针对前述问题,本申请通过一种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及应用。如前所述,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外在条件和植物生长的基质;其中,外在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水分等)较难控制,而基质就成为植物生长的关键。另一方面,营养基质的采用,还必须维持植物的正常存活,保证其必要的营养供给。因此,营养基质对于植物生长营养的供给与控制成为一个难题。

为此,发明人通过试验研究,对营养基质的组分进行了改良。本申请中,以硒土、粉煤灰、珍珠岩、蛭石为主要成分,并加入微生物菌肥、抑制剂、尿素、钾长石,混合制备出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本申请中,硒土作为基础组分,其能起到粘结剂的作用,而其中所含有的硒则能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起到预防植物病害的目的;而粉煤灰则起到抑制霉菌、消毒的作用,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珍珠岩用于调节基质板结,控制肥效和肥度,保持基质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蛭石则能起到调节土壤,保持基质润湿的作用,改善基质的结构,储水保墒,提高基质的透气性和含水性;尿素作为氮肥,其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同时,钾长石内含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等,其呈粒装,有利于保持基质的透气性,并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钾肥;抑制剂选用硝化抑制剂,其与尿素相配合,延长尿素向硝态氮转化的速度,避免短期内硝酸根离子的大量增加,且能降低钾离子在土壤中的累积,避免土壤酸化现象的发生(优选地,本申请的抑制剂选用3,4-二甲基吡唑磷酸(简称:dmpp),通过其与尿素、钾长石的配合,减缓尿素的水解进程,能够实现钾肥的缓慢释放,并抑制氨态氮向硝态氮转化,降低钾离子在土壤中的积累,控制硝化作用的发生);而钾长石、珍珠岩、蛭石所具有的吸附作用,能减少基质内营养物质的流失和挥发,提高整体的肥料利用率。另外,本申请中添加了微生物菌肥,其复合益生菌、菌剂营养物和水混合后,室温下静置1-5天后,即得;该过程中,以植物淀粉作为营养物,对复合益生菌进行培养,建立稳定的菌群。而后,将该微生物菌肥与其他组分混合均匀,得到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在基质中,解钾菌能与钾长石作用,促进难溶性的钾、磷等养分元素转化为可溶性养分,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满足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磷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作物吸收磷量与其生长有着显著关系,本申请以珍珠岩、蛭石、钾长石等为基础,辅以溶磷菌,通过相互作用,将难溶性的磷转化为可溶性养分,进而保证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磷元素;同时,通过组分之间的配合,基质能够起到保水、保肥的效果。

本申请的营养基质在植物生长前期,通过少量可溶性尿素及硒土为绿植提供营养,保证植物前期生长的需要;待植物生长稳定后,基质内的可溶性养分也被消耗掉,此时,基质与植物根部形成稳定的微生物菌落;通过微生物菌落中的微生物菌肥与珍珠岩、蛭石、钾长石相互作用,实现钾、磷等养分的缓慢释放;而硒土中的硒被植物吸收后,转化为有机硒,能够对植物桥抗病的作用,保证绿植的正常生长;抑制剂则能降低钾离子在土壤中的累积,避免土壤酸化现象的发生,维持绿植的生长环境,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含水量,减少养分运输阻力。经实际测定,本申请能大幅控制植物的生长速度,简化后续的绿植维护操作,减少人工维护成本,并能降低屋顶绿植、容器绿植根部生长速度,有效减缓因植物根系过于发达,所导致的屋面或容器破坏问题。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能够在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前提下,控制植物生长速度,减少后续绿植的维护成本;

(2)本申请的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中,土壤团粒均匀,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水、保肥效果,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3)本申请的乔灌木生长可控营养基质中,通过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能提高响应的吸附力,提高基质内养分的利用率;

(4)本申请的组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能够反复利用,具有较好的效果;

(5)本申请的组分能够减少绿植病虫害,促进植物的生长;

(6)本申请组分合理,成本低廉,能够满足城市绿化的需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7)本申请能对植物外部性状与内部生理过程进行双调控,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按如下质量份数比称取各组分:22份硒土、4份粉煤灰、0.05份微生物菌肥、0.25份抑制剂、5份珍珠岩、15份蛭石、0.15份尿素、5份钾长石。本实施例中,微生物菌肥由1.5重量份复合益生菌、30重量份菌剂营养物和10重量份水混合后,室温下静置5天所得。在复合益生菌中,解钾菌、溶磷菌的质量比为2.0;菌剂营养物选用马铃薯浸粉;抑制剂采用3,4一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实施例2

按如下质量份数比称取各组分:30份硒土、5份粉煤灰、0.08份微生物菌肥、0.20份抑制剂、9份珍珠岩、10份蛭石、0.10份尿素、4份钾长石。本实施例中,微生物菌肥由2.0重量份复合益生菌、35重量份菌剂营养物和10重量份水混合后,室温下静置4天所得。在复合益生菌中,解钾菌、溶磷菌的质量比为2.2;菌剂营养物选用马铃薯浸粉;抑制剂采用3,4一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实施例3

按如下质量份数比称取各组分:25份硒土、2.5份粉煤灰、0.08份微生物菌肥、0.28份抑制剂、10份珍珠岩、20份蛭石、0.08份尿素、4份钾长石。本实施例中,微生物菌肥由1.8重量份复合益生菌、25重量份菌剂营养物和8重量份水混合后,室温下静置3天所得。在复合益生菌中,解钾菌、溶磷菌的质量比为1.6;菌剂营养物选用马铃薯浸粉和麦芽浸粉的混合物,两者的比例为1:1;抑制剂采用双氰胺。

实施例4

按如下质量份数比称取各组分:22份硒土、4份粉煤灰、0.06份微生物菌肥、0.10份抑制剂、4份珍珠岩、8份蛭石、0.10份尿素、5份钾长石。本实施例中,微生物菌肥由1.5重量份复合益生菌、25重量份菌剂营养物和8重量份水混合后,室温下静置3天所得。在复合益生菌中,解钾菌、溶磷菌的质量比为1.5;菌剂营养物选用玉米淀粉;抑制剂采用2-氯-6-(三氯甲基)吡啶。

实施例5

按如下质量份数比称取各组分:26份硒土、2份粉煤灰、0.09份微生物菌肥、0.12份抑制剂、4份珍珠岩、15份蛭石、0.15份尿素、3份钾长石。本实施例中,微生物菌肥由1.2重量份复合益生菌、30重量份菌剂营养物和10重量份水混合后,室温下静置4天所得。在复合益生菌中,解钾菌、溶磷菌的质量比为2.0;菌剂营养物选用绿豆淀粉;抑制剂采用2-氯-6-(三氯甲基)吡啶。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选用相同高度、生长近似的铁树、柳树进行测试,所采用的对比例为普通土壤,观察周期为三年;每个样品采用二十株,取平均值。测试过程采用相同的浇水措施,不额外施加肥料。相应的影响如表1~表2所示。

表1对铁树株高的测定结果

表2对柳树株高的测定结果

同时,发明人分别对圆柏、龙柏、雪松、马尾松等行道树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申请在满足植物生长的前提下,有效实现了对植物生长高度的控制。

另外,发明人以屋顶绿植进行了测试。测试的植物高度、生长近似,单个测试面积为1.5m2,以普通土壤对照,观察周期为三年;每个测试组选用二十组。测试期间,采用本发明营养基质培育的植物均未发生窜根现象;在十五个月时,对照组出现一组植物窜根现象;二十二个月时,对照组出现七组植物窜根现象,对照组对屋顶造成破坏的绿植为二组;三十个月时,对照组出现十二组植物窜根现象,对照组对屋顶造成破坏的绿植为五组。测试结果表明:本申请在满足植物生长的前提下,能有效减缓植物根部的生长。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