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杉分段式全冠移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53861发布日期:2020-07-04 04:18阅读:1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杉分段式全冠移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苗木移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杉分段式全冠移植方法。



背景技术:

油杉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精神象征,深受广大中国人民的仰慕和敬重,松一直都是象征着一个人的品格与情操。油杉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云南及浙江,油杉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达1米以上,树冠塔形或圆柱形,树型美观,易于形成疏林草原,在改善气候、改良土壤、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油杉配置绿化效果严整壮观,具有耐修剪等特征,是优良绿篱材料。

由于油杉生长环境是丘陵地带的山坡,是深根系作物,其主根只有2~3根,在移植断主根的情况下,对苗木伤害比较大,容易导致移栽成活率低;对于打冠移栽时其存活率大概只有40~50%,而对于打冠80%的油杉其恢复期却需要达到4~5年。苗木打冠移植是在不保持原有树形的前提下将苗木的大部分枝叶进行疏枝、疏叶后再进行移植的一种种植形式,其可有效的减少枝叶光合作用及其挥发等所消耗的水分,从而减缓苗木的水分供求关系,但却需要苗木通过一定恢复期来生长出新的枝叶,而这对于恢复期较长的油杉而言却不适应。因此保留全部的枝和大部分的叶的全冠移植是油杉等苗木进行移植最适宜的种植方式,但移植种植时断根苗木的水分供求关系就成为高难度问题。而本发明的研究目的就是研究一种在全移植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油杉种植存活率的移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杉分段式全冠移植方法,该方法可有效的提高油杉移植存活率,并且移植时采用可保留油杉原有形态的全冠种植。

一种油杉分段式全冠移植方法,包括断根、起挖、装车、移栽、养护,所述断根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断根条件:根据油杉胸径大小预留土球,土球直径为油杉胸径大小的2~3倍;

(2)一次断根:将油杉预留土球的60~65%进行断根并向外挖开土沟,土沟的尺寸为宽×深度:60cm×100cm~65cm×105cm;

(3)一次复种:用控根器包覆断根部分,控根器与断根面保留10~12cm的空隙,在空隙中填入培养土并灌溉定根水,培养土由原始土40~50%、椰壳15~20%、松树皮10~15%、黑炭土15~20%混合搅拌制备;

(4)二次断根:一年后按步骤(2)的处理方式将油杉预留土球余下的35~40%未断根部分进行断根;

(5)二次复种:按步骤(3)的处理方式用控根器包覆二次断根部分且填入相同配比的培养土,并灌溉定根水培育一个月至2个月即可以开挖销售。

所述断根的处理时间为春、秋、冬三季,且每次断根前一周均需对根茎外30~35cm的土壤进行浇灌,每次浇灌水量控制在5l。

所述步骤(2)的一次断根是沿着预留土球的外缘向下垂直挖掘,切断预留土球相对两侧的根,相对两侧的根切断的范围大小一致且总和占据油杉预留土球的60~65%。

所述步骤(2)的一次断根和步骤(4)的二次断根均在断根处的土球表面均匀喷淋杀菌促根药水。

所述喷淋杀菌促根药水的操作之后,需在距离地面高度50cm以下的树干上挂营养液20000~25000ml。

所述营养液根据油杉胸径大小采用分若干包对称的方式挂营养液。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分期断根的移植方式,先将油杉预留土球的60~65%且相对两侧的根进行断根,保留油杉预留土球35~40%的吸收根用于油杉在原有土壤内继续种植,用于保证油杉正常的生长以及水分吸收的需求;而切断的油杉预留土球的60~65%且相对两侧的根及时喷淋杀菌促根药水后,通过控根器包覆隔离,并在10~12cm的间隙内填覆由原始土40~50%、椰壳15~20%、松树皮10~15%、黑炭土15~20%混合搅拌制备的培养土进行种植,使得断根部位继续生长或者长出新生根,并且新根均控制在移植的土球内,从而避免移植后根的再次断裂。而先切断的油杉预留土球的60~65%且相对两侧的根在一年的时间内生长出大量的新根足以使得油杉苗木在新种植穴内有足够且完整未受损的根系用于吸收水分以保障全冠苗木的水分供求关系,从而在保留苗木形态的全冠移植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移栽的存活率,存活率达到90%以上;并且这样的移植方式可明显减小土球大小,有效解决实际移植工作中较大土球对工作带来的不便。

(2)油杉等植被由于自身生长因素形成了与根部真菌共生,并且共生菌可分泌酸性物质用于溶解岩石等为植被提供养料、本发明采用由原始土40~50%、椰壳15~20%、松树皮10~15%、黑炭土15~20%混合搅拌制备的培养土和控根器的相互结合用于油杉断根部位的复种生根。在保留60~65%原始土以确保有足够的共生菌存留并且存活,用于油杉良好的促根作用;而15~20%椰壳、10~15%松皮和15~20%黑炭土三者结合,除了确保植被种植时透气、透水、保湿、传热的作用外,还可提供相应的养分以供植被吸收,用于较好地促进伤口愈合、组织细胞分裂的效果。原始土、椰壳、松树皮、黑炭土按比例搭配不仅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和足够的空间用于油杉生长,还可促进油杉切断的根部较快且大量的产生,并且控制在控根器内,从而在二次断根时和移植时保证有足够且完整未受损的根系用于吸收水分以保障全冠苗木的水分供求关系,从而在保留苗木形态的全冠移植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移栽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种植时一次断根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种植时二次断根的示意图。

图3为福建省漳州市九湖公园油杉种植图。

图4为福建省漳州市荔枝海公园油杉种植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油杉1,土球2,土壤3,土沟4,控根器5,培养土6。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油杉分段式全冠移植方法,包括断根、起挖、装车、移栽、养护,所述断根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断根条件:胸径60cm以上的油杉其断根,土球需保留胸径大小的2~3倍;所述断根的处理时间为春、秋、冬三季,且每次断根前一周均需对根茎外30~35cm的土壤进行浇灌,每次浇灌水量控制在5l;

(2)一次断根:如图1所示,将油杉预留土球的60%相对两侧的根进行断根并向外挖开,挖出宽60cm、深度100cm的土沟;断根处的土球表面均匀喷淋杀菌促根药水之后,需在距离地面高度50cm以下的树干上挂营养液20000ml并且根据油杉胸径大小采用分两包对称的方式挂营养液;

(3)一次复种:用控根器在距离土球10cm处包覆断根部分,在空隙间填入由原始土40~50%、椰壳15~20%、松树皮10~15%、黑炭土15~20%混合搅拌制备的培养土,并灌溉定根水;

(4)二次断根:如图2所示,一年后按步骤(2)的处理方式将油杉预留土球余下的40%未断根部分进行断根;

(5)二次复种:按步骤(3)的处理方式用控根器包覆二次断根部分且填入相同配比的培养土,并灌溉定根水培育一个月至2个月即可以开挖销售。

本发明通过上述的最佳实施方式将油杉移植应用于福建省漳州市的九湖公园(如图3所示)和荔枝海公园(如图4所示)的油杉移植,并且记录后续的移植情况,油杉的存活率达到了90%,比传统移植方式的存活率提升了将近一倍。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