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豇豆长季栽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52278发布日期:2020-12-04 13:4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豇豆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豇豆长季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豇豆是中国主要栽培蔬菜之一,食之脆嫩,同时也是加工主原料,酸豆角是常见加工产品;从南到北均有栽培,生产面积大;栽培季节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栽培豇豆采摘时间都只有30天左右,产量偏低,综合全国豇豆种植情况看,亩产2000~3000kg,一般只能达到2000kg。豇豆育种单位多、育成多个市场畅销的品种,但在栽培方法研究相对薄弱,缺乏系统研究,一般为豇豆春季或秋季栽培,春秋两个栽培季节采摘时间短,产量低,相关资料也未涉及豇豆长季栽培方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豇豆长季栽培的方法,该方法打破豇豆只能春季种或秋季种,结荚上顶后就清园的传统种植模式,采用长季栽培,实现一次种植,两次收获,增产显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合豇豆长季栽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4月初~5月底的搭丰产架子期进行豇豆的选种,然后用基质育苗,整理种植地后,将育苗后得到的豇豆幼苗移栽定植,搭建用于豇豆引蔓上架的人字架,具体过程为:

s101、选种:选择种子饱满、无破皮,发芽率在≥95%的豇豆种子,并在播前进行晒种;

s102、基质育苗:于4月初在大棚内进行穴盘基质育苗,将s101中得到的豇豆种子每穴播种3粒,播种后覆盖厚度为0.5cm~2cm的育苗基质,浇透水后在穴盘上覆地膜,出苗后揭去地膜,挂黄板诱杀蚜虫,晚间在穴盘外盖上拱膜,得到豇豆幼苗;

s103、种植地: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且三年未种植过豇豆的疏松性土壤,重施底肥,开沟埋施三元复合肥,再撒施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然后按包沟为1.6m起垄,沟宽60cm的宽沟窄垄进行整地,并且每垄铺设直径为32mm的滴管带,每2个栽植穴中间插1根滴管滴箭,整地后喷施质量分数为40%的二甲戊灵·乙草胺乳油,然后盖银黑双色地膜,得到种植地;开沟的方法为:每垄沿垄长方向在垄中间开沟、沟深为15~20cm;所述有机肥为质量比为500:300:20:100:5:50:5:20的鸡粪、菌孢茹渣、茶枯、菜枯、烟碱灰、稻壳灰、枯草芽孢杆菌和碳铵的混合物;所述质量分数为40%的二甲戊灵·乙草胺乳油中二甲戊灵和乙草胺的质量比为1:3;

s104、移栽定植:当s102中得到的豇豆幼苗长至高度为7cm~10cm时,将豇豆幼苗采用错穴移栽方法移栽至s103中得到的种植地中,每垄栽2行,行距80cm、穴距30cm,移栽后浇定根水,并随水施用复配微生物菌剂,然后洒稻壳灰封住定植孔;

复配微生物菌剂均为质量比为1:1的光合菌素和哈茨木霉素的混合物;该复配微生物菌剂中的光合菌素能有效地促进根系生长、哈茨木霉素能有效防治豇豆根系受病害影响,壮根效果好;

s105、搭人字架:在豇豆抽蔓前,用竹子搭建高度为2m~2.5m的用于豇豆引蔓上架的人字架,豇豆不剪枝不抹芽;

s2、在移栽缓苗后和始花期前追肥壮根茎,在移栽后10天,喷保花剂促花芽分化,在始花期至结荚初期,每隔5天采用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并进行病虫害防控,在6月初~7月中旬达到第一结荚高峰期,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第一次采摘,采摘时留长度为0.5cm的豆荚在结荚枝上,具体过程为:

s201、早施追肥壮根茎:在移栽缓苗后和始花期前各追施尿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所述尿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中尿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5000:(50~100);

s202、喷保花剂促花芽分化:在移栽后10天,喷施保花剂的1000倍液促花芽分化;

保花剂保花剂为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和尿素的混合物,该保花剂提供了豇豆开花所需的p、k、n,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氨基酸,确保开花所需营养保持较高水平;

s203、保证肥水:在始花期至结荚初期,每隔5天采用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6月初的结荚初期至7月中旬的第一结荚高峰期尾期,每隔3天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所述三元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为质量比为5:1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兑水稀释1000倍液;

s204、综合防控:期间悬挂黄板和蓝板,安装豆荚螟性诱剂诱捕器和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器;若有病虫害发生用相应的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s205、及时采摘: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第一次采摘,采摘时留长度为0.5cm的豆荚在结荚枝上;

s3、在7月中旬~8月底植株修护期,进行补肥和沟灌,并防治病虫,每隔2天对新发侧蔓引上架,具体过程为:

s301、补肥和沟灌:于7月中旬~8月底,每隔7天进行沟灌,共沟灌6次,并且每次随水施入三元复合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所述三元复合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5:5:1的三元复合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

在此阶段,豇豆根系周边肥料已被吸收生长成商品豆荚,同时根系老化,整个树势呈衰退趋势,通过补施三元复合肥,增施尿素,保证豇豆根系周边的肥力水平不降低;使用复配微生物菌剂,促使根系抽发新须根,为豇豆继续生长提供营养保障;而常规种植在此阶段,菜农在豆角上顶后,基本放弃继续补施肥水操作,生长上等待采摘结束就拔藤清园;

s302、防治病虫保成活株:若有病虫害发生,使用相应的农药进行防治,并且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随着农药一起施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所述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中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质量比为1:1;所述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和防治药剂的质量比为100:1;

在此阶段,豇豆老叶已完成使命,达到生理落叶时期,由于结荚透支了大量的营养,整个树势偏弱,病虫害发生偏重,放弃管理豇豆自然枯死;此阶段加强管理,防治病虫害阻断豇豆因病虫危害造成死株,通过叶面喷施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促发新枝新叶;

s303、引蔓上架:每2天进行1次引蔓上架;

s4、在9月初打孔埋施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每隔3天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并将尿素掺入保花剂的1000倍液中,每隔3天喷施1次,遇到干旱进行沟灌,期间进行病虫害的防控,9月初~10月初达到第二结荚高峰期,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第二次采摘,采摘时留长度为0.5cm的豆荚在结荚枝上,具体过程为:

s401、埋结荚肥:在9月初打孔埋施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所述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中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质量比为10:1;

豇豆在9月进入第二个结荚高峰期,通过埋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直接在豇豆根系周边补充肥料,同时复配微生物菌剂在根系周边形成一个有益菌生长环境,不断长出新须根,保证了豇豆根系健康生长;根系吸肥能力强,树势强,结荚能力增强,可以有效形成产量;

s402、追肥:每隔3天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所述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同s203中的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

此阶段滴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进一步地每隔3天在豇豆根系周边补充肥料,同时复配微生物菌剂在根系周边持续地形成有益菌生长环境,促进长出新须根,保证了豇豆根系健康生长;根系吸肥能力强,树势强,结荚能力增强,更能有效形成产量;

s403、保花剂促结荚:将尿素掺入保花剂的1000倍液中,每隔3天喷施1次促花芽分化;所述尿素和保花剂的1000倍液的用量比为50g:1000ml;

通过叶面喷施尿素和保花剂,不仅给豇豆叶片补充了n元素,同时补充了p、k和豇豆生长所需的氨基酸,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叶片变厚变绿,增强叶片光合能力,使用本发明的保花剂可以有效提高9月高温天气结荚率,提高产量;

s404、遇干沟灌:当连续7天干旱时,通过沟灌保持土壤湿度,灌沟平厢保水1小时后排出余水;

s405、综合防控:期间采用s204中的综合防控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控;

s406、及时采摘: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第二次采摘,采摘时留长度为0.5cm的豆荚在结荚枝上;

s1~s4中所述三元复合肥中的n、p和k的质量分数均为17%;

s1~s4中所述复配微生物菌剂均为质量比为1:1的光合菌素和哈茨木霉素的混合物;该复配微生物菌剂中的光合菌素能有效地促进根系生长、哈茨木霉素能有效防治豇豆根系受病害影响,壮根效果好;

s2和s4中所述保花剂均为质量比:1:10:1的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和尿素的混合物;该保花剂提供了豇豆开花所需的p、k、n,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氨基酸,确保开花所需营养保持较高水平。

优选地,s103中所述质量分数为40%的二甲戊灵·乙草胺乳油的用量为100毫升/亩~150毫升/亩。

优选地,s103中埋施的三元复合肥的用量为50kg/亩;撒施的有机肥用量为500kg/亩;撒施的三元复合肥用量为25kg/亩。

优选地,s103中所述银黑双色地膜的厚度为0.012mm。

优选地,s104中所述定根水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质量比为(800~1000):1。

优选地,s201中所述尿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的用量为5kg/亩~10kg/亩。

优选地,s401中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的埋施量为50kg/亩~75kg/亩。

优选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豇豆长季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03和s402中所述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中三元复合肥的施入量均为5kg/亩。

优选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豇豆长季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01中所述三元复合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中三元复合肥的施入量为5kg/亩。

优选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豇豆长季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02中所述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中尿素的施入量为0.5kg/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打破豇豆只能春季种或秋季种,结荚上顶后就清园的传统种植模式,采用长季栽培,实现一次种植,两次收获,增产显著,长季栽培中通过建立精准栽培管理模型,对四个关键管理期即搭丰产架子期、第一结荚高峰期、植株修护期和第二结荚高峰期的进行精准栽培管理,实现了一年两季结荚,且增产显著,长季管理具有能够避免2次整地起垄、2次搭架拆架、节省1季种子的优点,节约了用工,种植成本降低明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适合豇豆长季栽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4月初~5月底的搭丰产架子期进行豇豆的选种,然后用基质育苗,整理种植地后,将育苗后得到的豇豆幼苗移栽定植,用于豇豆引蔓上架的人字架,具体过程为:

s101、选种:4月9日,选择种子饱满、无破皮,发芽率在≥95%的品种为詹豇215的豇豆种子,并在播前进行晒种;

s102、基质育苗:于4月初在大棚内进行穴盘基质育苗,将s101中得到的豇豆种子每穴播种3粒,播种后覆盖厚度为0.5cm~2cm的育苗基质,浇透水后在穴盘上覆地膜,出苗后揭去地膜,挂黄板诱杀蚜虫,晚间在穴盘外盖上拱膜,得到豇豆幼苗;

s103、种植地:在常德市汉寿县沧港镇豇豆种植基地,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且三年未种植过豇豆的疏松性土壤,重施底肥,开沟埋施用量为50kg/亩的三元复合肥,再撒施用量为500kg/亩的有机肥和用量为25kg/亩的三元复合肥,然后按包沟为1.6m起垄,沟宽60cm的宽沟窄垄进行整地,并且每垄铺设直径为32mm的滴管带,每2个栽植穴中间插1根滴管滴箭,整地后喷施质量分数为40%的二甲戊灵·乙草胺乳油,然后盖厚度为0.012mm的银黑双色地膜,得到种植地;开沟的方法为:每垄沿垄长方向在垄中间开沟、沟深为15~20cm;所述有机肥为质量比为500:300:20:100:5:50:5:20的鸡粪、菌孢茹渣、茶枯、菜枯、烟碱灰、稻壳灰、枯草芽孢杆菌和碳铵的混合物;所述质量分数为40%的二甲戊灵·乙草胺乳油中二甲戊灵和乙草胺的质量比为1:3;

s104、移栽定植:4月25日,当s102中得到的豇豆幼苗长至高度为7cm~10cm时,将豇豆幼苗采用错穴移栽方法移栽至s103中得到的种植地中,每垄栽2行,行距80cm、穴距30cm,移栽后浇定根水,并随水施用复配微生物菌剂,然后洒稻壳灰封住定植孔;所述定根水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质量比为800:1;

s105、搭人字架:4月底,在豇豆抽蔓前,用竹子搭建高度为2m~2.5m的用于豇豆引蔓上架的人字架,豇豆不剪枝不抹芽;

s2、在移栽缓苗后和始花期前追肥壮根茎,在移栽后10天,喷保花剂促花芽分化,在始花期至结荚初期,每隔5天采用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并进行病虫害防控,在6月初~7月中旬达到第一结荚高峰期,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第一次采摘,采摘时留长度为0.5cm的豆荚在结荚枝上,具体过程为:

s201、早施追肥壮根茎:在移栽缓苗后和始花期前各追施用量为5kg/亩的尿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所述尿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中尿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5000:50;

s202、喷保花剂促花芽分化:在移栽后10天,喷施保花剂的1000倍液促花芽分化;

s203、保证肥水:在始花期至结荚初期,每隔5天采用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6月初的结荚初期至7月中旬的第一结荚高峰期尾期,每隔3天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所述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中三元复合肥的施入量均为5kg/亩;所述三元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为质量比为5:1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兑水稀释1000倍液;

s204、综合防控:期间悬挂黄板和蓝板,安装豆荚螟性诱剂诱捕器和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器;若有病虫害发生,使用相应的农药进行防治,即:若有锈病发生,在锈病发病初期使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700倍液防治;若有煤霉病发生,在煤霉病发病初期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600倍液防治;若有花叶病毒病病发生,在病毒病病发病初期使用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的500倍倍液防治;若有蚜虫发生,发现蚜虫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1000倍液防治;发现豆荚螟和豆野螟使用0.3%阿维菌素乳油的1500倍液防治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2000倍液交替防治;所述20%盐酸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中盐酸吗啉胍和乙酸铜的质量比为1:1;

s205、及时采摘: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第一次采摘,采摘时留长度为0.5cm的豆荚在结荚枝上,以防碰伤结荚枝上花芽,促继续开花结荚;

s3、在7月中旬~8月底植株修护期,进行补肥和沟灌,并防治病虫,每隔2天对新发侧蔓引上架,越夏保活,防早衰、控病虫、促发新蔓新叶,具体方法为:

s301、补肥和沟灌:于7月中旬~8月底,每隔7天进行沟灌,共沟灌6次,并且每次随水施入三元复合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所述三元复合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5:5:1的三元复合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所述三元复合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中三元复合肥的施入量为5kg/亩;

s302、防治病虫保成活株:若有病虫害发生,使用相应的农药进行防治,防治药剂和方法同s204,并且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随着农药一起施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所述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中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质量比为1:1;所述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和防治药剂的质量比为100:1;所述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中尿素的施入量为0.5kg/亩;

s303、引蔓上架:每2天进行1次引蔓上架;

s4、9月初~10月初的第二结荚高峰期,在9月初打孔埋施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每隔3天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并将尿素掺入保花剂的1000倍液中,每隔3天喷施1次,遇到干旱进行沟灌,期间进行病虫害的防控,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第二次采摘,采摘时留长度为0.5cm的豆荚在结荚枝上,具体过程为:

s401、埋结荚肥:在9月初打孔埋施用量为50kg/亩的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所述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中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质量比为10:1;

s402、追肥:每隔3天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所述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及施入量同s203中的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及施入量;

s403、保花剂促结荚:将尿素掺入保花剂的1000倍液中,每隔3天喷施1次促花芽分化;所述尿素和保花剂的1000倍液的用量比为50g:1000ml;

s404、遇干沟灌:当连续7天干旱时,通过沟灌保持土壤湿度,灌沟平厢保水1小时后排出余水;

s405、综合防控:期间采用s204中的综合防控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控;

s406、及时采摘: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第二次采摘,采摘时留长度为0.5cm的豆荚在结荚枝上,以防碰伤结荚枝上花芽,促继续开花结荚;

s1~s4中所述三元复合肥均为质量比为17%:17%:17%的n、p、k的混合物;

s1~s4中所述复配微生物菌剂均为质量比为100g:100g的光合菌素和哈茨木霉素的混合物;

s1~s4中所述三元复合肥中的n、p和k的质量分数均为17%;

s1~s4中所述复配微生物菌剂均为质量比为1:1的光合菌素和哈茨木霉素的混合物;

s2和s4中所述保花剂均为质量比:1:10:1的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和尿素的混合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适合豇豆长季栽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4月初~5月底的搭丰产架子期进行豇豆的选种,然后用基质育苗,整理种植地后,将育苗后得到的豇豆幼苗移栽定植,用于豇豆引蔓上架的人字架,具体过程为:

s101、选种:4月9日,选择种子饱满、无破皮,发芽率在≥95%的品种为詹豇215的豇豆种子,并在播前进行晒种;

s102、基质育苗:于4月初在大棚内进行穴盘基质育苗,将s101中得到的豇豆种子每穴播种3粒,播种后覆盖厚度为0.5cm~2cm的育苗基质,浇透水后在穴盘上覆地膜,出苗后揭去地膜,挂黄板诱杀蚜虫,晚间在穴盘外盖上拱膜,得到豇豆幼苗;

s103、种植地:在常德市汉寿县沧港镇豇豆种植基地,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且三年未种植过豇豆的疏松性土壤,重施底肥,开沟埋施用量为50kg/亩的三元复合肥,再撒施用量为500kg/亩的有机肥和用量为25kg/亩的三元复合肥,然后按包沟为1.6m起垄,沟宽60cm的宽沟窄垄进行整地,并且每垄铺设直径为32mm的滴管带,每2个栽植穴中间插1根滴管滴箭,整地后喷施质量分数为40%的二甲戊灵·乙草胺乳油,然后盖厚度为0.012mm的银黑双色地膜,得到种植地;开沟的方法为:每垄沿垄长方向在垄中间开沟、沟深为15~20cm;所述有机肥为质量比为500:300:20:100:5:50:5:20的鸡粪、菌孢茹渣、茶枯、菜枯、烟碱灰、稻壳灰、枯草芽孢杆菌和碳铵的混合物;所述质量分数为40%的二甲戊灵·乙草胺乳油中二甲戊灵和乙草胺的质量比为1:3;

s104、移栽定植:4月25日,当s102中得到的豇豆幼苗长至高度为7cm~10cm时,将豇豆幼苗采用错穴移栽方法移栽至s103中得到的种植地中,每垄栽2行,行距80cm、穴距30cm,移栽后浇定根水,并随水施用复配微生物菌剂,然后洒稻壳灰封住定植孔;所述定根水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质量比为1000:1;

s105、搭人字架:4月底,在豇豆抽蔓前,用竹子搭建高度为2m~2.5m的用于豇豆引蔓上架的人字架,豇豆不剪枝不抹芽;

s2、在移栽缓苗后和始花期前追肥壮根茎,在移栽后10天,喷保花剂促花芽分化,在始花期至结荚初期,每隔5天采用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并进行病虫害防控,在6月初~7月中旬达到第一结荚高峰期,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第一次采摘,采摘时留长度为0.5cm的豆荚在结荚枝上,具体过程为:

s201、早施追肥壮根茎:在移栽缓苗后和始花期前各追施用量为10kg/亩的尿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所述尿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中尿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5000:100;

s202、喷保花剂促花芽分化:在移栽后10天,喷施保花剂的1000倍液促花芽分化;

s203、保证肥水:在始花期至结荚初期,每隔5天采用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6月初的结荚初期至7月中旬的第一结荚高峰期尾期,每隔3天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所述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中三元复合肥的施入量均为5kg/亩;所述三元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为质量比为5:1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兑水稀释1000倍液;

s204、综合防控:期间悬挂黄板和蓝板,安装豆荚螟性诱剂诱捕器和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器;若有病虫害发生,使用相应的农药进行防治,即:若有锈病发生,在锈病发病初期使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700倍液防治;若有煤霉病发生,在煤霉病发病初期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600倍液防治;若有花叶病毒病病发生,在病毒病病发病初期使用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的500倍倍液防治;若有蚜虫发生,发现蚜虫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1000倍液防治;发现豆荚螟和豆野螟使用0.3%阿维菌素乳油的1500倍液防治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2000倍液交替防治;所述20%盐酸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中盐酸吗啉胍和乙酸铜的质量比为1:1;

s205、及时采摘: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第一次采摘,采摘时留长度为0.5cm的豆荚在结荚枝上,以防碰伤结荚枝上花芽,促继续开花结荚;

s3、在7月中旬~8月底植株修护期,进行补肥和沟灌,并防治病虫,每隔2天对新发侧蔓引上架,越夏保活,防早衰、控病虫、促发新蔓新叶,具体方法为:

s301、补肥和沟灌:于7月中旬~8月底,每隔7天进行沟灌,共沟灌6次,并且每次随水施入三元复合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所述三元复合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5:5:1的三元复合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所述三元复合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中三元复合肥的施入量为5kg/亩;

s302、防治病虫保成活株:若有病虫害发生,使用相应的农药进行防治,防治药剂和方法同s204,并且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随着农药一起施入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所述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中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质量比为1:1;所述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和防治药剂的质量比为100:1;所述尿素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中尿素的施入量为0.5kg/亩;

s303、引蔓上架:每2天进行1次引蔓上架;

s4、9月初~10月初的第二结荚高峰期,在9月初打孔埋施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每隔3天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并将尿素掺入保花剂的1000倍液中,每隔3天喷施1次,遇到干旱进行沟灌,期间进行病虫害的防控,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第二次采摘,采摘时留长度为0.5cm的豆荚在结荚枝上,具体过程为:

s401、埋结荚肥:在9月初打孔埋施用量为75kg/亩的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所述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中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质量比为10:1;

s402、追肥:每隔3天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所述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及施入量同s203中的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稀释液及施入量;

s403、保花剂促结荚:将尿素掺入保花剂的1000倍液中,每隔3天喷施1次促花芽分化;所述尿素和保花剂的1000倍液的用量比为50g:1000ml;

s404、遇干沟灌:当连续7天干旱时,通过沟灌保持土壤湿度,灌沟平厢保水1小时后排出余水;

s405、综合防控:期间采用s204中的综合防控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控;

s406、及时采摘: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第二次采摘,采摘时留长度为0.5cm的豆荚在结荚枝上,以防碰伤结荚枝上花芽,促继续开花结荚;

s1~s4中所述三元复合肥中的n、p和k的质量分数均为17%;

s1~s4中所述复配微生物菌剂均为质量比为1:1的光合菌素和哈茨木霉素的混合物;

s2和s4中所述保花剂均为质量比:1:10:1的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和尿素的混合物。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豇豆栽培的方法,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相比的不同之处为本对比例未施用对比例中的有机肥、将实施例1中施用的保花剂替换为常用的保花剂a,将实施例1中施用的复配微生物菌剂更换为叶面喷施叶面肥,最终仅仅收获一季的豇豆,未能实现两季收获,本实施例中的叶面肥为氨基酸液,市购,保花剂a为0.1%芸苔素内酯水剂,市购;使用的三元复合肥同实施例1中的三元复合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4月初~5月底的搭丰产架子期进行豇豆的选种,然后用基质育苗,整理种植地后,将育苗后得到的豇豆幼苗移栽定植,用于豇豆引蔓上架的人字架,具体过程为:

s101、选种:同实施例1的s101;

s102、基质育苗:同实施例1的s102;

s103、种植地:同实施例1的s103,不同之处为未施用实施例1中的有机肥;

s104、移栽定植:4月25日,当s102中得到的豇豆幼苗长至高度为7cm~10cm时,将豇豆幼苗采用错穴移栽方法移栽至s103中得到的种植地中,每垄栽2行,行距80cm、穴距30cm,移栽后浇定根水,然后洒稻壳灰封住定植孔;

s105、搭人字架:同实施例1的s105;

s2、在移栽缓苗后和始花期前追肥壮根茎,在移栽后10天,喷保花剂0.1%芸苔素内酯水剂促花芽分化,在始花期至结荚初期,每隔5天采用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并喷施叶面肥,并进行病虫害防控,在6月初~7月中旬达到结荚高峰期,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采摘,采摘完成后清园,具体过程为:

s201、早施追肥壮根茎:同实施例1的s201;

s202、喷保花剂促花芽分化:在移栽后10天,喷施保花剂a的1000倍液促花芽分化;

s203、保证肥水:在始花期至结荚初期,每隔5天采用滴管随水施入用量为5kg/亩的三元复合肥,并喷施用量为0.5kg/亩的叶面肥;6月初的结荚初期至结荚高峰期尾期,每隔3天用滴管随水施入用量为5kg/亩的三元复合肥,并喷施用量为0.5kg/亩的叶面肥;

s204、综合防控:同实施例1中的s204;

s205、及时采摘: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采摘,采摘结束后清园。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适合豇豆长季栽培的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方法,不同之处为s103中未施用实施例1中的有机肥。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的适合豇豆长季栽培的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方法,不同之处为s2和s4中的保花剂为0.1%芸苔素内酯水剂,市购。

对比例4

本对比例的适合豇豆长季栽培的方法,本对比例中的叶面肥为氨基酸,市购;本实施例中的三元复合肥和保花剂同实施例1中的三元复合肥和保花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为将实施例1中施用的复配微生物菌剂更换为叶面喷施叶面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4月初~5月底的搭丰产架子期进行豇豆的选种,然后用基质育苗,整理种植地后,将育苗后得到的豇豆幼苗移栽定植,用于豇豆引蔓上架的人字架,具体过程为:

s101、选种:同实施例1中的s101;

s102、基质育苗:同实施例1中的s102;

s103、种植地:同实施例1中的s103;

s104、移栽定植:4月25日,当s102中得到的豇豆幼苗长至高度为7cm~10cm时,将豇豆幼苗采用错穴移栽方法移栽至s103中得到的种植地中,每垄栽2行,行距80cm、穴距30cm,移栽后浇定根水;

s105、搭人字架:同实施例1中的s105;

s2、在移栽缓苗后和始花期前追肥壮根茎,在移栽后10天,喷保花剂促花芽分化,在始花期至结荚初期,每隔5天采用滴管施入用量为5kg/亩的三元复合肥和喷施用量为0.5kg/亩的叶面肥,并进行病虫害防控,在6月初~7月中旬达到第一结荚高峰期,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第一次采摘,采摘时留长度为0.5cm的豆荚在结荚枝上,具体过程为:

s201、早施追肥壮根茎:同实施例1的s201;

s202、喷保花剂促花芽分化:同实施例1的s202;

s203、保证肥水:在始花期至结荚初期,每隔5天采用滴管随水施入用量为5kg/亩的三元复合肥,并喷施用量为0.5kg/亩的叶面肥;6月初的结荚初期至结荚高峰期尾期,每隔3天用滴管随水施入用量为5kg/亩的三元复合肥,并喷施用量为0.5kg/亩的叶面肥;

s204、综合防控:同实施例1中的s204;

s205、及时采摘:同实施例1中的s205;

s3、在7月中旬~8月底植株修护期,进行补肥和沟灌,并防治病虫,每隔2天对新发侧蔓引上架,越夏保活,防早衰、控病虫、促发新蔓新叶,具体方法为:

s301、补肥和沟灌:于7月中旬~8月底,每隔7天进行沟灌,共沟灌6次,并且每次随水施入用量为5kg/亩的三元复合肥和尿素的混合物;所述三元复合肥和尿素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1:1的三元复合肥和尿素,并喷施用量为0.5kg/亩的叶面肥;

s302、防治病虫保成活株:若有病虫害发生,使用相应的农药进行防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s302中的防治方法;并且在进行每种病虫害防治时随着农药一起施入用量为0.5kg/亩的尿素,同时喷施用量为0.5kg/亩的叶面肥;

s303、引蔓上架:同实施例1中的s303;

s4、9月初~10月初的第二结荚高峰期,在9月初打孔埋施三元复合肥和复配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每隔3天滴管施入用量为5kg/亩的三元复合肥,并喷施用量为0.5kg/亩的叶面肥,并将尿素掺入保花剂的1000倍液中,每隔3天喷施1次,遇到干旱进行沟灌,期间进行病虫害的防控,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进行第二次采摘,采摘时留长度为0.5cm的豆荚在结荚枝上,具体过程为:

s401、埋结荚肥:在9月初打孔埋施用量为50kg/亩的三元复合肥,并喷施用量为0.5kg/亩的叶面肥;

s402、追肥:每隔3天滴管施入三元复合肥,并喷施叶面肥,三元复合肥和叶面肥的用量同本对比例s203中的用量;

s403、保花剂促结荚:同实施例1中的s403;

s404、遇干沟灌:同实施例1中的s404;

s405、综合防控:期间采用本对比例的s204中的综合防控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控;

s406、及时采摘:同实施例1中的s406。

将实施例1和对比例1-4的栽培方法,每种方法设置3次重复,每次重复的面积为6.6m2,四周设保护行;

实施例1记为a,三次重复记为a1-a3;

实施例2记为b,三次重复记为b1-b3;

对比例1记为c,三次重复记为c1-c3;

对比例2记为d,三次重复记为d1-d3;

对比例3记为e,三次重复记为e1-e3;

对比例4记为f,三次重复记为f1-f3。

数据指标如表1所示各处理的播种日期均为4月9日,移栽日期为4月25日,始花期为5月18日,结荚起始日为6月1日,对比例1的仅为一季种植,清园日为7月5日,实施例1和对比例2-4的清园日期均为10月1日-2日。

表1实施例1-2和对比例1-4各栽培方式的豇豆指标

“-”表示豇豆苗死亡,未进行测试。

由表1可知,实施例1~2(a~b)缺株率仅为1.8%~1.9%,平均采荚天数为121~122天,平均产量为4084~4110kg/亩,第一结荚高峰期平均单株结荚数为14~15个,第二结荚高峰期平均单株结荚数为10个,尤其是第二结荚高峰期仍然能保持较高的单株结荚数,并且第二结荚高峰期前(8月20日)仍然保持较高的活株率(67.8%~68.3%),更有利于第二结荚高峰期的稳产,均优于其他各对照组。

对比例1(c):缺株率达11.2%,平均采荚天数为30天,平均产量为1905kg/亩,第一结荚高峰期平均单株结荚数为9个,7月5日死株率达到83.3%,清园。与实施例1~2相比差异显著。

对比例2(d):缺株率为5.7%,平均采荚天数为104天,平均产量为3118.3kg/亩,第一结荚高峰期平均单株结荚数为11.3个,第二结荚高峰期平均结荚数7.3个。与实施例1~2相比差异显著。

对比例3(e):缺株率为3.8%,平均采荚天数为116.7天,平均产量为3809kg/亩,第一结荚高峰期平均单株结荚数为14个,第二结荚高峰期平均结荚数8.7个。与实施例1~2相比差异显著。

对比例4(f):缺株率为6.8%,平均采荚天数为99.7天,平均产量为2865.3kg/亩,第一结荚高峰期平均单株结荚数为10个,第二结荚高峰期平均结荚数6个。与实施例1~2相比差异显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