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点石斑鱼的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12266发布日期:2020-09-04 15:12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点石斑鱼的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方法。



背景技术:

褐点石斑鱼又称老虎斑,是高经济价值的海水鱼品种,其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适温范围为15.0-34.0℃,最适合水温为22.0-28.0℃,适盐度范围较广,可在盐度10‰以上海域生存。褐点石斑鱼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其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随着城市消费水平提升,以及电商的快速发展,鲜活褐点石斑鱼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褐点石斑鱼由于保活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在保活运输过程中死亡率较高。目前,褐点石斑鱼的保活方法主要有药物麻醉保活、低温海水保活和二氧化碳麻醉保活等;其中:药物麻醉的缺点是容易存在药物残留,不符合绿色食品消费需求;低温海水保活需要携带大量的海水,存在降温时间长、能耗高和成本大等缺点;虽然二氧化碳麻醉保活能够快速的麻醉褐点石斑鱼,但是由于褐点石斑鱼麻醉状态存在个体差异,容易从麻醉状态中苏醒,特别是在无水运输过程中苏醒,其存活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褐点石斑鱼的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方法,保证运输过程中存活率高且安全有效,利于褐点石斑鱼的鲜活流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褐点石斑鱼的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麻醉前处理:褐点石斑鱼在初始温度为22.0-28.0℃和溶解氧浓度为8.0-12.0mg/l的暂养海水中停喂暂养12-24h,暂养过程中海水温度缓慢降至21.5-22.5℃;

(2)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将步骤(1)暂养后的褐点石斑鱼置于麻醉用海水内,伴随麻醉用海水一起进入绝缘材质环状管道,保证所述绝缘材质环状管道内部充满麻醉用海水,接通电源通电30-60s,褐点石斑鱼在所述绝缘材质环状管道的麻醉用海水中总停留时间为80-90s,直至达到侧翻不动即进入麻醉状态;其中,

所述绝缘材质环状管道的内部沿轴向呈螺旋状对称布置一组棒状钛合金金属电极,且所述棒状钛合金金属电极分别接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

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为30-45v、电流为0.05-0.20a。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麻醉用海水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得到:

①在室温环境下,将12-15mpa的液态氧气降压至0.2-0.3mpa的气态氧气后与平均直径为0.5-1.0mm的固态二氧化碳颗粒混合,形成0.2-0.3mpa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流体;

②通过特殊喷嘴将所述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流体注入盐度为25‰-35‰的海水中,直至海水的溶解氧浓度为10.0-15.0mg/l、二氧化碳浓度为20.0-30.0mg/l,同时调节海水温度为20.0-22.0℃,得到麻醉用海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还包括麻醉后的褐点石斑鱼保温苏醒的步骤,具体为:将麻醉后的褐点石斑鱼置于温度为23.0-25.0℃、溶解氧浓度为8.0-11.0mg/l和盐度为25‰的流动新鲜海水中,新鲜海水的流速为0.75-1.00m/s,在水流和温度的刺激下,褐点石斑鱼从麻醉状态复苏,复苏时间为3-1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将电麻醉与二氧化碳麻醉结合可以快速实现褐点石斑鱼的麻醉,麻醉后的褐点石斑鱼只需放入常温新鲜流动海水中,即可在3-15min内游泳恢复正常状态。麻醉保活方法安全、高效且无毒副作用,保证褐点石斑鱼实现稳定的麻醉效果,相较于单独二氧化碳麻醉或电麻醉,其保活效果好且存活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目前,褐点石斑鱼的保活方法主要有药物麻醉保活、低温海水保活和二氧化碳麻醉保活等;其中:药物麻醉容易存在药物残留,不符合绿色食品消费需求,低温海水保活需要携带大量的海水,存在降温时间长、能耗高和成本大等缺点;虽然二氧化碳麻醉保活能够快速的麻醉褐点石斑鱼,但是由于褐点石斑鱼麻醉状态存在个体差异,无水运输过程中容易从麻醉状态中苏醒,影响其长途运输和存活率。

本发明提出的麻醉用海水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得到:①在室温环境下,将12-15mpa的液态氧气降压至0.2-0.3mpa的气态氧气后与平均直径为0.5-1.0mm的固态二氧化碳颗粒混合,形成0.2-0.3mpa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流体;②通过特殊喷嘴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流体注入盐度为25‰-35‰的海水中,直至海水的溶解氧浓度为10.0-15.0mg/l、二氧化碳浓度为20.0-30.0mg/l,同时调节海水温度为20.0-22.0℃,得到麻醉用海水。

本发明提出的褐点石斑鱼的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方法,包括步骤:

(1)褐点石斑鱼麻醉前处理,和

(2)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具体为:

将褐点石斑鱼在初始温度为22-28℃和溶解氧浓度为8.0-12.0mg/l的暂养海水中停喂暂养12-24h,暂养过程中海水温度缓慢降至21.5-22.5℃。暂养后的褐点石斑鱼置于麻醉用海水内,伴随麻醉用海水一起进入绝缘材质环状管道,保证绝缘材质环状管道内部充满麻醉用海水,绝缘材质环状管道的内部沿轴向呈螺旋状对称布置一组棒状钛合金金属电极,棒状钛合金金属电极分别接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接通电源,在电压为30-45v、电流为0.05-0.20a的条件下通电30-60s,褐点石斑鱼在绝缘材质环状管道的麻醉用海水中总停留时间为80-90s,直至达到侧翻不动即进入麻醉状态。

上述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方法可以处理规格为750-1500g/尾的褐点石斑鱼。麻醉后的褐点石斑鱼可以从捕捞地到目的地的保活处理和保活运输,至目的地后,将麻醉后的褐点石斑鱼置于温度为23.0-25.0℃、溶解氧浓度为8.0-11.0mg/l和盐度为25‰的流动新鲜海水中,新鲜海水的流速为0.75-1.00m/s,利用水流和温度刺激,促使褐点石斑鱼从麻醉状态中复苏,褐点石斑鱼在新鲜海水中的复苏时间通常为3-15min,苏醒后褐点石斑鱼即可恢复正常鲜活状态,满足电商平台对其鲜活运输的需求,大大提高其长途运输的存活率,保证鲜活品质。

实施例1

海水石斑鱼的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具体方法如下:

(1)选100尾体型大小均匀的褐点石斑鱼(平均重量为916g),将褐点石斑鱼于初始温度为25.1℃和溶解氧浓度为10.5-11.5mg/l的暂养海水中停喂暂养18h,暂养过程中海水温度缓慢降至21.9℃;

(2)制备麻醉用海水:在室温环境下,将13.5的液态氧气降压成0.25mpa的气态氧气,将其与平均直径为0.5-1.0mm的固态二氧化碳颗粒混合,形成0.26mpa的混合流体,通过特殊喷嘴将混合流体注入盐度为32‰的海水中,直至海水的溶解氧浓度为13.6mg/l、二氧化碳浓度为26.5mg/l,同时调节海水温度为21.5℃;

(3)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将暂养结束后的褐点石斑鱼置麻醉用海水内,伴随麻醉用海水一起进入绝缘材质环状管道,保证绝缘材质环状管道内部充满麻醉用海水,棒状钛合金金属电极分别接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直流电源的参数为:电压42.3v、电流0.16a,通电时间为43s,褐点石斑鱼在绝缘材质环状管道的麻醉用海水中总停留时间为75s,经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达到侧翻不动即进入麻醉状态;

(4)将麻醉后的褐点石斑鱼置于保活容器中,采用喷淋雾化海水保活,雾化海水的温度在19.2-19.6℃,环境温度控制在19.0-19.8℃,环境湿度为99%-100%,保活时间为9.5h,保活结束后将褐点石斑鱼置在温度为23.5℃、溶解氧浓度为9.6mg/l和盐度为25‰的流动新鲜海水中,新鲜海水的流速为0.76m/s,在水流和温度的刺激下,褐点石斑鱼的平均苏醒时间为6.8min,存活率为96%。

对比例1

海水石斑鱼单独二氧化碳麻醉,其主要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褐点石斑鱼不采用电麻醉,在绝缘材质环状管道内总停留时间为812s,褐点石斑鱼的平均苏醒时间为5.6min,存活率为89%。

对比例2

海水石斑鱼单独电麻醉,其主要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制备麻醉用海水时不添加固态二氧化碳颗粒,海水中不额外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褐点石斑鱼的平均苏醒时间为7.1min,存活率为67%。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方法不采用任何有害试剂,是一种安全、高效且无毒副作用的麻醉保活方法,可以保证褐点石斑鱼实现稳定的麻醉效果,比单独二氧化碳麻醉或电麻醉的保活效果更好、存活率更高,极大保证了褐点石斑鱼运输过程中和食用的安全性和鲜活品质。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容易的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原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