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地培育闽楠容器壮苗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67143发布日期:2020-09-11 20:4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植物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露地培育闽楠容器壮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闽楠[phoebebournei(hemsl.)yang]俗称楠木,又名金丝楠,属樟科、楠属常绿阔叶乔木,为国家二级主要栽培珍贵树种。闽楠木材通直圆满、纹理美观、结构细致、质韧难朽、其香不衰,是建筑、家具、雕刻的上等良材;闽楠树形优美、枝叶繁茂、树冠舒展,又具有隔音、驱虫、净化空气等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庭院观赏及园林绿化。因此,大力培育闽楠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采用1年生闽楠裸根苗和容器苗上山造林,因根系弱、植株小,抵御自然界恶劣环境条件的能力差,造林成活率低、生长量小;而采用2年生以上闽楠容器壮苗造林,不仅可以提高成活率,而且可以节约抚育成本,提高林分质量。因此,2年生以上闽楠容器壮苗在标准化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现有技术培育2年生以上闽楠容器壮苗多从播种育苗开始,为了防止2年生以下闽楠苗木遭受高温日灼与低温冻害,目前均采取搭建阴棚和安装喷灌的设施培育,这样不仅增加了育苗成本,生产周期也较长,不利于生产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旨在公开一种露地培育闽楠容器壮苗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露地培育闽楠容器壮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方法包括圃地选择;整地作床;基质配方;选苗、套袋与摆放;填土埋袋;水肥管理;修剪;移苗断根;低温防冻;常规抚育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圃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层较肥沃的平原或山谷地带的耕作地作圃地;

2)整地作床:整地在秋季或冬季进行,深翻土层30±2cm,翌春用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虫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圃地整平后作低床,床面宽1.2±0.2m,苗床深10±2cm,步道宽30~40cm,深10~15cm,圃地四周开深沟;

3)基质配方:黄心土或森林表土:有机肥:泥炭土以体积比5:3:2混合后,然后向每立方米混合物中添加3.0±0.5kg的低磷缓释肥;

4)选苗、套袋与摆放:春季萌芽前选用1年生容器壮苗,并采用美植袋进行套袋和填充所述基质,套好袋的苗木随即摆放在苗床上,苗木摆放要求:第一排6个,相邻容器间隔5cm,第二排5个,紧靠前一排错开成品字形摆放,第三排又紧靠第二排摆放6个,同样错开成品字形排列,后面重复操作;

5)填土埋袋:在苗木摆放同时,将堆放在步道上的圃地表土填入容器袋间的空隙内,埋袋厚度为袋高的2/3~3/4,并适度压实;

6)水肥管理:苗木摆放好后,要及时浇透水,以后再根据天气及苗床情况进行不定期田间灌溉,保持基质长期湿润,夏季高温季节应适度增加土壤含水量,进入秋冬季后则需控制水分;苗木生长速生期应配合浇水适时追肥;

7)修剪:生长期及时剪除主干1/3以下的枯叶、侧枝及萌蘖枝;

8)移苗断根:秋季苗木进入休眠期,搬动容器袋1次,将伸出容器外的根系断除,然后放回苗床;

9)低温防冻:在霜冻低温来临前1~2天叶面喷施浓度为10mmol/l的水杨酸溶液,施药量以叶片溶液欲滴为准;在结冻之前2~3天以灌冻水为宜;

10)整个培育期间,均按照现有闽楠容器苗培育技术进行常规抚育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进一步地,选苗、套袋与摆放的步骤中,所述1年生容器壮苗的要求:苗高30cm以上、地径0.3cm以上、顶芽饱满、苗干挺直、根系发达。

进一步地,选苗、套袋与摆放的步骤中,选用规格为15cm×15cm的美植袋进行套袋。

进一步地,苗木生长速生期应配合浇水适时追肥,前期以施水溶性氮肥为主,浓度以1mol/l为宜;后期以施水溶性含磷、钾元素的复合肥为主,以基质浇施或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为宜。

进一步地,所述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虫杀菌剂包括福尔马林、硫酸亚铁、多菌灵。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选择1年生容器壮苗为移栽苗,结合实施配套技术措施,可有效解决闽楠1年生小苗在露地条件下遭受强光照射、高温日灼以及低温冻害等技术难题,培育的2年生闽楠容器苗,顶芽饱满、叶色翠绿、树干挺直,而且由于露地培育充足的全光照,使得苗木光合产物偏向于地下部分分配,地径、根系指标增大,根冠比上升,与现有技术相比,苗木质量得到更大提升。

2)采用本发明技术培育容器壮苗,成本低廉,当年即可出圃造林,极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利于生产推广与快速育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露地培育闽楠容器壮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圃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层较肥沃的平原或山谷地带的耕作地作圃地。

2)整地作床:整地在秋季或冬季进行,深翻土层30±2cm,翌春再浅翻细耙,用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虫杀菌剂,如福尔马林、硫酸亚铁、多菌灵等进行土壤消毒;圃地整平后作低床,床面宽1.2±0.2m,苗床深10±2cm,步道宽30cm~40cm,深10cm~15cm,圃地四周开深沟。

3)基质配方:黄心土或森林表土:有机肥:泥炭土以体积比5:3:2混合,然后向每立方米混合物中添加3.0±0.5kg的低磷缓释肥,其中有机肥为腐熟的农家肥。

4)选苗、套袋与摆放:春季萌芽前选用1年生容器壮苗进行套袋并填充上述配制好的基质,套好袋的苗木随即摆放在苗床上。其中,1年生容器苗要求:苗高30cm以上、地径0.3cm以上、顶芽饱满、叶色正常、苗干挺直、根系发达;容器套袋规格为15cm×15cm的美植袋;苗木摆放要求为:第一排6个,相邻容器间隔5cm,第二排5个,紧靠前一排错开成品字形摆放,第三排又紧靠第二排摆放6个,同样错开成品字形排列,后面重复操作。

5)填土埋袋:在苗木摆放同时,将堆放在步道上的圃地表土填入容器袋间的空隙内,埋袋厚度为袋高的2/3~3/4,并适度压实。

6)水肥管理:苗木摆放好后,要及时浇透水,以后再根据天气及苗床情况进行不定期田间灌溉,保持基质长期湿润,夏季高温季节应适度增加土壤含水量,进入秋冬季后则需控制水分;苗木生长速生期应配合浇水适时追肥,前期以施水溶性氮肥为主,浓度以1mol/l为宜;后期以施水溶性含磷、钾元素的复合肥为主,以基质浇施或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为宜。

7)修剪:生长期及时剪除主干1/3以下的枯叶、侧枝及萌蘖枝。

8)移苗断根:秋季苗木生长进入休眠期,搬动容器袋1次,将伸出容器外的根系断除,然后放回苗床。

9)低温防冻:在霜冻低温来临前1~2天,叶面喷施浓度为10mmol/l的水杨酸溶液,施药量以叶片溶液欲滴为准;在结冻之前2~3天,以灌冻水为宜。

10)整个培育期间,均按照现有闽楠容器苗培育技术进行常规抚育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效果例

2019年2月,分别选择符合本发明技术质量要求的1年生闽楠小苗各1万株,采用本发明技术与现有技术开展育苗试验,于第二年春季出圃前各随机选择50株苗木测量苗高、地径(见表1),同时再从中各随机选择5株苗木,称量鲜重,计算一级侧根数和进行根系粗度、长度及根系生物量直观比较。最后依据苗木质量指数公式估算其大小,并进行质量比较。

表1:两种不同技术培育闽楠苗生长指标

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技术培育的闽楠苗木比现有技术培育的苗木更矮、更粗,生物量更大。通过求平均数,本发明培育苗木一级侧根数为57根;现有技术培育苗木一级侧根数为41根。通过根系直观比较,本发明培育苗木的侧根粗度、长度及根系生物量明显大于现有技术培育的苗木。从试验数据与观察结果分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苗木的生物量、茎高比、根冠比增大,苗木质量得到了更大提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