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鲤鱼苗高产、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67599发布日期:2020-09-11 20:44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鲤鱼苗高产、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鲤鱼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鲤鱼苗高产、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鲤鱼,中文别名鲤拐子、鲤子、毛子,红鱼。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褐色鱼,学名cyprinuscarpio。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杂食性。鲤鱼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

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很高,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并含有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人体所需元素,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因此,多吃鱼可以健康长寿,鲤鱼肉每百克蛋白质17.6克,脂肪4.1克,维生素a25微克,核黄素0.09克,尼克酸2.7毫克,维生素总e1.27毫克,钾334毫克,镁33毫克,锌2.08毫克,硒15.38毫克,氨基酸含量完全,由此可见,食用鲤鱼有助于人体的身体健康。

目前的鲤鱼苗培育方法,在对鲤鱼苗进行培育时,由于其鲤鱼苗培育方法不当而导致培育的鲤鱼苗的产量及成活率低下。传统培育方法,鲤鱼苗的成活率仅为20-30%,而产量与鱼苗的成活率成正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鲤鱼苗高产、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鲤鱼苗高产、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选定的培育池内铺设淤泥深度至池深的7.5%-10%;

s2、消毒培育池、往池内注水并添加生物肥水素;

s3、投入2-3cm长的鲤鱼苗,且控制鱼苗密度为240-320尾/亩;

s4、控制池内含氧量在4.5-5.0mg/l,并利用含氧量控制培育池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cm;根据培育时间调节池水深度;

s5、以捕捞方式辅助含氧量和透明度的维持;

s6、根据鲤鱼苗平均体长调配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并进行投喂的步骤;

s7、预防鲤鱼苗生病的步骤。

所述步骤s4中,鲤鱼苗入培育池时,池水深度为0.6m;培育7-15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1m;培育15-30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3m;培育30-60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6m;培育60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8m。

所述生物肥水素的浓度为1kg/亩。

所述步骤s6具体为:在鲤鱼苗平均体长<5cm时,投喂的饲料中蛋白含量为42-45%;平均体长≥5且<7cm时,饲料中蛋白含量为35-38%;平均体长≥7且<10cm时,饲料中蛋白含量为33-35%;平均体长≥10cm时,饲料中蛋白含量为33-32%。

前期日投喂量为鱼苗平均体重的7-8%,日投喂5次,中期日投喂量为鱼苗平均体重的4%、日投喂4次,后期日投喂量为鱼苗平均体重的3%、日投喂3次。

所述步骤s7具体为:随时清理培育池内的死鱼、病鱼和畸形鱼,每半月对池水消毒一次,每月泼洒一次敌百虫,每月投喂一个疗程的药饵。

所述步骤s5中采用捕捞装置完成,所述捕捞装置包括支撑框体、捕捞网、外套杆、内套杆、梅花螺栓和套环,所述支撑框体上安装有捕捞网,所述支撑框体上安装有外套杆,所述外套杆采用梅花螺栓与内套杆锁紧,所述内套杆上安装有套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鲤鱼苗高产、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其优点在于,在保持培育池内透明度及含氧量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鲤鱼苗控制其摄入的蛋白含量及合理的喂养方式,可有效保证鲤鱼苗快速的生长,提高鲤鱼苗的产量及成活率。随时清理培育池内的死鱼、病鱼和畸形鱼,每半月池水消毒一次,每月泼洒一次敌百虫,防止寄生性鱼病,同时每月投喂一个疗程的药饵,以增强鲤鱼苗体质,提高鲤鱼苗的抗病能力,通过设计合理的鲤鱼苗培育方法,可有效提高鲤鱼苗的产量及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捕捞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捕捞装置状态变化示意图,内套杆收纳至外套杆内。

图中:1、捕捞装置;11、支撑框体;12、捕捞网;13、外套杆;14、内套杆;15、梅花螺栓;16、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所述鲤鱼苗高产、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培育池选择:鲤鱼苗培育池面积选用5亩,池深2m,池底淤泥为15-20cm。培育池外形优选为长方形状、东西走向。环境优选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环境安静、四周无高大树木及建筑物。池岸整齐、堤坝牢固、池底平坦、不渗不漏,有效保证鲤鱼苗在培育池内培育且不会从培育池内游出。

放养鲤鱼苗前的准备:培育池消毒,鲤鱼苗放养前7天,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采用干法消毒。尽量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混合均匀,以杀灭虫害、致病菌源和敌害生物。培育池内注入生活用水,用于培育鲤鱼苗。培育池内添加生物肥水素,生物肥水素是一款为了平衡池塘中营养元素的优质配方肥。富含大量硅酸盐、可溶性磷酸盐、生物促长因子、有效碳源等可以科学的结合并利用培育池内的大量废氮。为硅藻、小型绿藻等优质藻类提供平衡的营养元素及大量的矿物质元素。对增强水草的草茎韧劲起到了良好的营养提供,提高培育池内产氧率,增加氧气分布深度。使水质更加肥活嫩爽,使鲤鱼苗吃得多消化好,饵料转化率高,降低饵料系数,可真正的提高效益。

放养鲤鱼苗:选择2-3cm体质健康且规格整齐的鲤鱼苗品种放养在培育池内,培育池内放置鲤鱼苗1200-1600尾,控制培育池内鲤鱼苗的密度,有效保证鲤鱼苗的生存空间。

培育池内水质调节:配备增氧机增氧,确保培育池内水含氧量达到4.5-5.0mg/l,增加水体活力,提高浮游生物的增殖率。培育池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cm,使培育池内水质好,为鲤鱼苗的培育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培育池内水质清理:采用捕捞装置1及时打捞出培育池内水质表面上残留的杂质垃圾,保持培育池内水质的透明度及含氧量。

鲤鱼苗的喂养:在鲤鱼苗平均体长<5cm时,投喂的饲料中蛋白含量为42-45%;平均体长≥5且<7cm时,饲料中蛋白含量为35-38%;平均体长≥7且<10cm时,饲料中蛋白含量为33-35%;平均体长≥10cm时,饲料中蛋白含量为33-32%。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鲤鱼苗控制其摄入的蛋白含量,可有效保证鲤鱼苗快速的生长,提高鲤鱼苗的产量;

预防鲤鱼苗生病:随时清理培育池内的死鱼、病鱼和畸形鱼。每半月池水消毒一次,每月泼洒一次敌百虫,防止寄生性鱼病。同时每月投喂一个疗程的药饵,以增强鲤鱼苗体质,提高鲤鱼苗的抗病能力。

其中,培育池消毒具体为除去培育池底和培育池边的杂草,鲤鱼苗放养前7天,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采用干法消毒。尽量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混合均匀,以杀灭虫害、致病菌源和敌害生物,避免放入培育池内的鲤鱼苗生病。

培育池内注入生活用水具体为培育池消毒3天后,采用水泵等组件向培育池内加注生活用水50~60厘米,用于培育鲤鱼苗。

培育池内添加生物肥水素的方法为在混合盆内添加每亩1千克的生物肥水素与培育池内水混合,采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后装进喷壶内。通过喷壶均匀喷洒在培育池内,生物肥水素可5-7天添加一次。可适当的配合em菌,增加水体溶解氧,有效提高鲤鱼苗的产量及成活率。

培育池内水质的深度为鲤鱼苗入培育池时,池水深度为0.6m。培育7-15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1m。培育15-30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3m。培育30-60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6m。培育60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8m,同时每隔15天换水一次,且每亩泼洒生石灰10-20kg进行消毒。药效消失后,泼洒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净化水质,保持池水生态平衡,避免鲤鱼苗坏死。

参阅图1-2,捕捞装置1包括支撑框体11、捕捞网12、外套杆13、内套杆14、梅花螺栓15和套环16。支撑框体11上安装有捕捞网12,支撑框体11上安装有外套杆13。外套杆13采用梅花螺栓15与内套杆14锁紧,内套杆14上安装有套环16。通过捕捞装置1可捕捞垃圾或捕捞鲤鱼,外套杆13采用梅花螺栓15与内套杆14锁紧。使外套杆13和内套杆14组成的握把长度可调节,其适用范围广,可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求。不使用时,内套杆14可收纳至外套杆13内,使捕捞装置1的整体体积变小。便于收纳存放,避免了传统的捕捞装置1由于其握把长度不能调节而导致的使用不便及收纳不便的问题。

鲤鱼苗的饲料为鲤鱼苗专用料,前期日投喂量为体重的7-8%,日投喂5次,中期日投喂量为体重的4%、日投喂4次,后期日投喂量体重的3%、日投喂3次,具体的投喂量还应根据天气、鱼类吃食情况及水质情况灵活调整,通过合理的喂养方式,可有效保证鲤鱼苗的成活率。所述的前期为鲤鱼苗平均体长<5cm时,中期为平均体长≥5且<7cm时,后期为平均体长≥7cm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鲤鱼苗高产、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能杀灭虫害、致病菌源和敌害生物,避免放入培育池内的鲤鱼苗生病。添加生物肥水素增加水体溶解氧,有效提高鲤鱼苗的产量及成活率。及时打捞出培育池内水质表面上残留的杂质垃圾,保持培育池内水质的透明度及含氧量。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鲤鱼苗控制其摄入的蛋白含量及合理的喂养方式,可有效保证鲤鱼苗快速的生长,提高鲤鱼苗的产量及成活率。随时清理培育池内的死鱼、病鱼和畸形鱼,每半月池水消毒一次,每月泼洒一次敌百虫,防止寄生性鱼病。同时每月投喂一个疗程的药饵,以增强鲤鱼苗体质,提高鲤鱼苗的抗病能力。通过设计合理的鲤鱼苗综合培育方法,可有效提高鲤鱼苗的产量及成活率。最终能达到鲤鱼苗成活率40-50%,相比传统技术成活率差不多翻倍增长,产量也呈正比增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