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22182发布日期:2020-08-21 14:32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类促熟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的方法,属于海洋生物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irradians原产于墨西哥湾沿岸和美国东海岸,自1982年引入中国以来,逐渐成为中国北方海水贝类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近年来海湾扇贝增养殖产业出现一系列产业性问题,如种贝人工积温促熟技术不稳定、受精卵孵化率低、养成规格小、个体大小不匀、活体重偏低等。在我国,作为目前完全依靠人工手段获得苗种的海湾扇贝增养殖业,苗种生产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直接关乎海湾扇贝养殖产业的兴衰。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技术、提升受精卵孵化率,是海湾扇贝高效制种和工厂化人工育苗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建立高效、健康、绿色的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体系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方法,现阶段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1)积温;2)饵料;3)换水和充气。技术要素中,对于3月上旬入池的种贝,积温要求较高(440-480℃·d),历时较长(25-30天)。种贝饵料以活体单胞藻为主且成分较为单一,主要包括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等;代用饵料为辅(活体单胞藻不够时,适当投喂代用饵料),如大型海藻(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磨碎液、螺旋藻、可溶性淀粉、蛋黄(煮熟后用260或300目筛绢搓碎过滤)和酵母等。倒池和换水较为频繁,如水温10℃之前每天倒池换水一次,换水量1/2;22℃恒温待产之前,每天早上换水1/2,晚上倒池一次;22℃恒温待产之后,采用流水或者轻柔换水的方式改善水质,每天3-4次,每次1/3左右。目前的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方法投入高、效率低,而且往往效果不佳,工艺流程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饵料中单胞藻比例较高,鲜活藻类的扩繁成本高(饵料车间占地、耗能和人工);2)控制和改善水质只能单纯依靠换水和倒池,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3)频繁的人为操作多(倒池、换水等),易造成种贝出现早产和流产现象,进而导致种贝怀卵量少,受精卵孵化率低、幼苗变态率低等;4)操作过程使用较多的消毒剂和抗生素,导致排放海水一定程度的污染。可见,现有的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方法工厂化生产占地多、能源和人工投入大,并且海湾扇贝人工制种和扩繁生产实践的可控性差。因此,标准化、低成本、绿色高效的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方法,是促进海湾扇贝增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实践生产中亟待建立和完善。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的方法,在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以往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方法改进和技术提高,显著增加海湾扇贝的种贝怀卵量、受精卵孵化率和幼虫变态率。本发明在实现海湾扇贝种贝繁殖性能效果提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种贝促熟期间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将其应用于海湾扇贝高效制种和规模化苗种生产,可以弥补现阶段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过程中的不足,实现海湾扇贝的高产和稳产。本发明建立了一种标准化、低成本、绿色高效的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的新方法,为海湾扇贝的高效制种和工厂化人工育苗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的方法,挑选肥满、健壮、壳高>6cm、贝体上附着生物少的海湾扇贝作为种贝,培育池10~30m3、水深1.1~1.5m(培育用的水体符合ny5052的规定),培育密度80-100个/m3,促熟过程采用多层网笼或单层浮式网箱为培育容器;其特征在于:海湾扇贝的种贝于2月上旬进入培育池中,在整个促熟过程中缓慢升高水温:在自然水温的基础上,水温日升温1℃,在22-25天升温至20℃恒温待产为止。积温是以已报道的海湾扇贝性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6.6℃为基数,将每日温度累积相加,有效积温180-200℃·d;在整个促熟过程中,种贝以鲜活的单胞藻、代用饵料作为饵料,投喂方式为单胞藻和代用饵料间隔投喂;饵料投喂量根据水温和种贝性腺发育状况逐渐增加:水温在12℃以前,每天投喂6次;水温12℃以上时,逐渐增加投喂次数;水温升至18℃时,每2小时投喂一次;水温在20℃恒温待产时,保持每2小时投喂一次;在整个促熟过程中,全程不倒池,并且对水质进行调节改善:水温在18℃以前每天换水两次,每天换水后使用微生态制剂对水质进行调节,水温从18℃升至20℃恒温待产期间,采用流水的方法稳定水质;水温20℃之前,采用连续微量充气方式改善水质,20℃恒温待产期间,控制充气量或者不充气。上述技术方案中,海湾扇贝的种贝于2月上旬进入培育池中,在自然水温的基础上,水温日升温1℃,分别于水温8℃、12℃、15℃和18℃时恒温两天,在22-25天升温至20℃恒温待产为止;积温是以海湾扇贝性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6.6℃为基数,将每日温度累积相加,有效积温180-200℃·d,历时22-25天。水温是影响贝类性腺发育和成熟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湾扇贝性腺的发育程度与怀卵量、产卵量、受精卵孵化率、幼虫的成活率和变态率有直接的关系。上述技术方案中,饵料是海湾扇贝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基础,饵料的种类和数量对种贝性腺的发育有显著影响,所述的单胞藻指的是三角褐指藻和/或小新月菱形藻,所述的代用饵料指的是大型海藻磨碎液、螺旋藻、海洋红酵母或蛋黄;所述的大型海藻磨碎液指的是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和/或马尾藻(sargassum)等的磨碎液。上述技术方案中,水温在12℃以前,每天投喂6次,单胞藻和代用饵料间隔投喂:投喂单胞藻时,每次投喂(2-4)×104个单胞藻细胞/ml水体;投喂代用饵料时,以大型海藻磨碎液、螺旋藻和酵母为主,三者质量比为1:4:1,投喂量为10-20mg/l水体,同时,每25m3水体配1个蛋黄/天;鸡蛋煮熟后取出蛋黄用260或300目筛绢搓碎过滤后再投喂。上述技术方案中,水温12℃以上但未到18℃时,逐渐增加投喂次数,每天投喂8-10次,单胞藻和代用饵料间隔投喂:投喂单胞藻时,每次投喂(2-4)×104个单胞藻细胞/ml水体;投喂代用饵料时,以大型海藻磨碎液、螺旋藻和酵母为主,三者质量比为1:4:1,投喂量为10-20mg/l水体,同时,每25m3水体配1个蛋黄/天;鸡蛋煮熟后取出蛋黄用260或300目筛绢搓碎过滤后再投喂。上述技术方案中,水温18℃以上但未到20℃时,每2小时投喂一次,单胞藻和代用饵料间隔投喂:投喂单胞藻时,每次投喂(2-4)×104个单胞藻细胞/ml水体;投喂代用饵料时,以大型海藻磨碎液、螺旋藻和酵母为主,三者质量比为1:4:1,投喂量为10-20mg/l水体,同时,每25m3水体配1个蛋黄/天;鸡蛋煮熟后取出蛋黄用260或300目筛绢搓碎过滤后再投喂。上述技术方案中,水温升至20℃恒温待产时,每2小时投喂一次,单胞藻和代用饵料间隔投喂:投喂单胞藻时,每次投喂(8-10)×104个单胞藻细胞/ml水体;投喂代用饵料时,以大型海藻磨碎液、螺旋藻和酵母为主,三者质量比为1:4:1,投喂量为40-60mg/l水体,同时,每25m3水体配1个蛋黄/天;鸡蛋煮熟后取出蛋黄用260或300目筛绢搓碎过滤后再投喂。上述技术方案中,水温在18℃以前每天换水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换水1/4、每天换水1/2;水温从18℃升至20℃恒温待产期间,采用流水的方法稳定水质,每天2次,每次1/4;每天换水或者流水前,吸底一次。正常情况下40-60分钟对流1方的水体,对于25方的池子换水量1/4(即6方左右),一般需要对流4-6小时。上述技术方案中,每天换水后使用环境友好型微生态制剂em菌(effectivemicroorganisms,是一种混合菌,主要包括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类)对水质进行调节;换水后按10-20g/m3水体投放,保证水体中的溶解氧do>4ml/l,nh3—n<150×10-12,ph在7.8~8.3之间,化学需氧量cod<2mg/l。上述技术方案中,水温20℃之前,采用100号或120号散气石以连续微量充气的方式改善水质,提高种贝的摄食量,增加水中溶解氧浓度;20℃恒温待产期间,控制充气量或者不充气,以免引起刺激造成种贝早产和流产。本发明建立了一种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的新方法,流程简单易操作,大幅度减少工厂化生产种贝促熟期间的人力(人工投入)和物力(饵料车间占地和耗能等)成本;环境友好型微生态制剂em菌的使用,不但可以减少换水量,节约人工和水电成本,同时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减少排脏海水对环境的污染,符合无公害健康养殖的理念。本方法能够为高效、健康、绿色的海湾扇贝规模化制种和工厂化人工育苗提供方法指导。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描述内容:本发明通过对现有的海湾扇贝种贝积温促熟期间的积温、饵料、水质和充气等技术方法进行改进,构建了标准化、低成本、绿色高效的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技术体系。申请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期间,保证种贝有效积温、改善饵料组成和投喂方式、少量换水和投放em菌等工艺调整,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实现种贝繁殖性能的显著提升,而且能够有效调节种贝促熟期间的水质,减少排污量。下面以海湾扇贝种贝性能(排卵量、受精卵孵化率、幼虫变态率)为指标评价,对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效果进行评估,并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进行阐述:实施例1:一种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的方法,挑选肥满、健壮、壳高>6cm、外壳的附着生物清除干净的海湾扇贝作为种贝,培育池25m3、水深1.5m(培育用的水体符合ny5052的规定),培育密度80个/m3,促熟过程采用单层浮式网箱为培育容器,促熟包括以下处理:(1)积温:海湾扇贝的种贝于2月上旬进入培育池中,在自然水温下暂养2天使其适应室内环境;在自然水温(3.2℃)的基础上,水温日升温1℃,分别于水温8℃、12℃、15℃和18℃时恒温两天,至20℃恒温待产5天为止;积温是以海湾扇贝性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6.6℃为基数,将每日温度累积相加,有效积温195.2℃·d,历时23天。(2)饵料:种贝以鲜活的单胞藻(三角褐指藻和小新月菱形藻)、代用饵料(大型海藻磨碎液、螺旋藻、海洋红酵母、蛋黄;其中,大型海藻磨碎液为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和马尾藻sargassum的磨碎液)作为饵料。水温在12℃以前,每天投喂6次,单胞藻和代用饵料间隔投喂:投喂单胞藻时,每次投喂3×104个单胞藻细胞/ml水体;投喂代用饵料时,以大型海藻磨碎液、螺旋藻和酵母为主,三者质量比为1:4:1,投喂量为15mg/l水体,同时,每25m3水体配1个蛋黄/天;鸡蛋煮熟后取出蛋黄用260目筛绢搓碎过滤后再投喂。水温12℃以上但未到18℃时,逐渐增加投喂次数,每天投喂8次,投喂方式和单次投喂量同上。水温18℃以上但未到20℃时,每2小时投喂一次,投喂方式和单次投喂量同上。水温升至20℃恒温待产时,每2小时投喂一次,投喂方式不变,增加单次投喂量:投喂单胞藻时,每次投喂10×104个单胞藻细胞/ml水体;投喂代用饵料时,投喂量为60mg/l水体,蛋黄投喂量不变还是每25m3水体配1个蛋黄/天。(3)水质调节和充气:在整个促熟过程中,全程不倒池。水温在18℃以前每天换水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换水1/4、每天换水1/2。水温从18℃升至20℃恒温待产期间,采用流水的方法稳定水质,每天2次,每次1/4(正常情况下40-60分钟对流1方的水体,对于25方的池子换水量1/4,即6方左右,一般需要对流4-6小时)。每天早晚换水或者流水前,各吸底一次。每天换水后使用环境友好型微生态制剂em菌(effectivemicroorganisms,是一种混合菌,主要包括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类)对水质进行调节;换水后按15g/m3水体投放,保证水体中的溶解氧do>4ml/l,nh3—n<150×10-12,ph在7.8~8.3之间,化学需氧量cod<2mg/l。水温20℃之前,采用100号散气石以连续微量充气的方式改善水质,提高种贝的摄食量,增加水中溶解氧浓度;20℃恒温待产期间,控制充气量或者不充气,以免引起刺激造成种贝早产和流产。(4)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新方法效果评价:从采用上述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新方法和传统方法培育的海湾扇贝中(烟台海益苗业有限公司),各随机挑选300枚,分为本方法组(n=300)和传统法组(n=300),每种组内各设置3个平行组(n=100)。采用阴干升温刺激方法(阴干30分钟,产卵水温24℃),诱导上述海湾扇贝生产,统计每枚海湾扇贝的排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幼虫变态率(表1),以验证本发明方法在海湾扇贝种贝积温促熟中的应用。表1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方法效果评价统计表分组产卵量(万/枚)孵化率(%)变态率(%)本方法(n=300)96.77±4.85**52.01±4.86**29.94±1.49*传统法(n=300)73.00±7.4937.11±7.0923.31±1.91注:*表示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有极显著差异(p<0.01)。本方法和传统法各300枚海湾扇贝种贝的积温促熟方法效果显示,种贝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幼虫变态率的组间比较均为本方法优于传统法,且组间具有显著(t检验,p<0.05)或极显著(t检验,p<0.01)差异,大幅度提升海湾扇贝种贝的繁殖性能,验证了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新方法的可靠性。本方法流程简单易操作,工厂化生产中种贝促熟期间的人力(人工投入)和物力(饵料车间占地和耗能等)成本减低30%以上,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在海湾扇贝种贝室内人工积温促熟实践中,单位水体内的生物量十分密集,种贝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排泄物,残余饵料腐烂分解,易导致海水中氨浓度的升高,总氨浓度和ph值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导致未解离氨的增加。每天换水后向培育水体中投入em菌,代替消毒剂和抗生素,可以有效调节水质。em菌中的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可以有效分解有机物,降低氨、硫化氢的含量。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可以形成种群优势,抑制其它致腐致病细菌的繁殖生成,达到防病的目的。为了更好的验证本发明方法的准确性,2020年3月在烟台海益苗业有限公司和乐平水产育苗车间内进行实验。对不同厂区、不同批次,按本方法进行人工积温促熟的海湾扇贝种贝进行繁殖性能测定,包括统计种贝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幼虫变态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通过本方法促熟的种贝繁殖性能较传统方法具有显著提升。结果表明,本发明可以实现标准化、低成本、绿色高效的海湾扇贝种贝人工积温促熟,为海湾扇贝的高效制种和工厂化人工育苗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为我国扇贝增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