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20042005年,中国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监测工作。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81个县,国土面积仅占监测区的27.1%,而石漠化面积却占石漠化总面积的53.4%。
石漠化生成最根本的原因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最终造成植被结构简单化、生态系统简单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土壤结构完整、肥沃的地区取土壤,人工添加粘性基质,将所述土壤与所述粘性基质混合后铺设到待修复的石漠化山地地块上,形成新结构土壤地块;
s2,在s1中的新结构土壤地块上按照坡度从高到低依次挖出横向的阻流沟,在阻流沟内纵向设置有刻度的深度标杆,取s1中所述土壤与所述粘性基质混合后的混合土,与腐熟的农家肥混合后施加在阻流沟中,施加至阻流沟深度的1/2-2/3处;
s3,在阻流沟中种植乔木或灌木,在相邻阻流沟之间的区域种植适宜当地环境的经济作物,种植后浇定根水;
s4,定期检查,当沙土在阻流沟中积累到其深度的3/4以上时及时清理,定期收取和管理经济作物。
优选的,s1中,人工添加的粘性基质为黏土。
优选的,s2中,所述阻流沟宽度为0.5-1m,深度为1.3-1.5m。
优选的,s3中,所述乔木为柏木、黑弹树和构树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s3中,所述灌木为杠香藤、红毛悬钩子和八角枫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阻流沟中种植植株的间距为2-3m。
优选的,s3中,所述阻流沟之间的区域种植花椒或金银花。
优选的,所述阻流沟之间的区域种植密度为100-150株/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石漠化山地上转入土壤结构完整、肥沃的土壤提供种植环境,通过人工添加粘性基质形成新的土壤结构,使得转入的土壤与本地土壤更好的结合,降低分离度,从而更好的保水保肥保气。
2、本发明通过挖阻流沟,且在阻流沟内种植乔木或灌木,促进植株对于石漠化山地的附着力,通过植株的根系增强土壤凝聚力,减少水土流失。
3、本发明中的石漠化山地种植的经济作物不仅提高了制备覆盖率,还有利于当地农民增加收益,改善了因石漠化山地导致的农民收入长期、持续降低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土壤结构完整、肥沃的地区取土壤,人工添加黏土62.6kg/亩,将所述土壤与所述黏土混合后铺设到待修复的河南省南召县的石漠化山地地块上,覆盖厚度为100-110mm,形成新结构土壤地块;
s2,在s1中的新结构土壤地块上按照坡度从高到低依次挖出横向的阻流沟,所述阻流沟宽度为0.5m,深度为1.3m,在阻流沟内纵向设置有刻度的深度标杆,取s1中所述土壤与所述粘性基质混合后的混合土,与腐熟的农家肥混合后施加在阻流沟中,施加至阻流沟深度的1/2处;
s3,在阻流沟中种植柏木和杠香藤,所述阻流沟中的植株种植间距为2m,在相邻阻流沟之间的区域种植适宜当地环境、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花椒,花椒品种为大红袍,种植后按照常规操作浇定根水,所述花椒种植密度为100株/亩;
s4,定期检查,当沙土在阻流沟中积累到其深度的3/4以上时及时清理,定期收取和管理经济作物;
在上述新结构土壤地块上,连续种植并收获经济作物。
实施例2:
一种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
s1中,每亩地人工添加黏土50kg;
s2中,阻流沟宽度为0.8m,深度为1m,取s1中新结构土壤地块的土壤,与腐熟的农家肥混合后施加在阻流沟中,施加至阻流沟深度的2/3处;
s3中,在阻流沟中种植黑弹树和红毛悬钩子,在阻流沟之间的区域种植金银花,所述金银花种植密度为100株/亩;
实施例3:
一种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
s1中,每亩地人工添加黏土80kg;
s2中,阻流沟宽度为1m,深度为1.5m;
s3,在阻流沟中种植构树和八角枫;
以上为通过本发明提供实施例1-3中的方法对石漠化山地进行生态修复,前期不稳定,因此记录第2-4年中实施例1-3中植株成活率和覆盖率(见表1),以及种植的经济作物产量及当地农民收入(见表2)。
表1植株从成活率及覆盖率
由表1可以看到,本发明实施例1-3的技术方案均对石漠化山地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在阻流沟内种植的植株存活率在第三年之后趋于稳定,阻流沟内植株存活率均达到82%以上,由于连续种植经济作物,在阻流沟之间种植的经济作物成活率逐年增加,植株成活率最高达到89.4%,最终的制备覆盖率均达到87%以上。
表2种植经济作物对当地农民收入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到,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不仅仅提高了植被覆盖率,还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收入在增加,第四年农民的收入每亩最高达到19380元,大大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方法,有效的修复了石漠化山地,第四年植被覆盖率平均达到90.27%,还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第四年农民的每亩平均收入达到16285.3元。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