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番茄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防治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即西红柿,是管状花目、茄科、番茄属的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辐状,花冠辐状,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发病田块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甚至绝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属于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因该属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只能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又被称为粉虱传双生病毒,是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植物dna病毒,在番茄作物上能造成毁灭性危害,作为日光温室番茄主要栽培茬口,秋延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非常严重;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通常为在番茄的育苗期和栽培期,当番茄在苗期和生长期感染黄化曲叶病毒病,不能及时处理,容易导致番茄的存活率以及生产率降低,且番茄中期防治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杀虫剂,污染环境且残留的杀虫剂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不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防治的新方法,以解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通常为在番茄的育苗期和栽培期,当番茄在苗期和生长期感染黄化曲叶病毒病,不能及时处理,容易导致番茄的存活率以及生产率降低,且番茄中期治理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杀虫剂,污染环境且残留的杀虫剂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防治的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用抗ty番茄品种育苗,番茄定植行距50cm、株距30cm;
番茄定植前对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的通风口使用防虫网,番茄定植前3~5天,关闭通风口,密闭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施用异丙威烟剂消灭棚内烟粉虱及卵、蛹,番茄定植后在叶面及防虫网喷施烟粉虱趋避剂17%氟吡呋喃酮可溶性液剂。
优选的,番茄叶面及防虫网喷施烟粉虱趋避剂。
优选的,育苗时,番茄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1-2h,然后捞出番茄种子置于温水浸泡,水温为50-55℃,时间为15min,随后搅拌种子。
优选的,覆盖地膜可选用黑白地膜、透明地膜或银灰地膜。
优选的,播种时,温室大棚下部风口处使用60目防虫网,上部风口处使用40目防虫网。
优选的,栽培时,将黄板置于番茄作物行间,均匀悬挂于植株上方,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大致相平,每隔7-10d涂一次机油。
优选的,趋避剂17%氟吡呋喃酮在番茄叶面喷施间隔7天一次,防虫网喷施3天1次。
优选的,后期番茄若感染病毒,立即用黄化曲叶病毒灵b2000~3000倍液灌根,3-4d喷一次黄化曲叶病毒灵a或黄化曲叶病毒疫苗,连喷4-5次。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防治措施是环境友好型方法,在番茄的选种、育苗、栽培以及后期均具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预防和治理,防虫网以及番茄喷涂趋避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试验结果可指导田间实践,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合理利用,可预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生和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防治的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用抗ty番茄品种育苗,番茄定植行距50cm、株距30cm;
番茄定植前对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的通风口使用防虫网,番茄定植前3~5天,关闭通风口,密闭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施用异丙威烟剂消灭棚内烟粉虱及卵、蛹,番茄定植后在叶面及防虫网喷施烟粉虱趋避剂17%氟吡呋喃酮可溶性液剂。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番茄叶面及防虫网喷施烟粉虱趋避剂。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育苗时,番茄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1-2h,然后捞出番茄种子置于温水浸泡,水温为50-55℃,时间为15min,随后搅拌种子,番茄喜温,将番茄置于清水浸泡可提高番茄的发芽率,置于温水中搅拌浸泡已达到预防致病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覆盖地膜选用黑白地膜。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播种时,温室大棚下部风口处使用60目防虫网,上部风口处使用40目防虫网,铺设防虫网以减少温室大棚内部烟粉虱的数量。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栽培时,将黄板置于番茄作物行间,均匀悬挂于植株上方,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大致相平,当黄板上烟粉虱数量超过3头时,释放丽蚜小蜂捕杀烟粉虱。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趋避剂17%氟吡呋喃酮在番茄叶面喷施间隔7天一次,防虫网喷施3天1次,可进一步提高番茄的病毒抗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后期番茄若感染病毒,立即用黄化曲叶病毒灵b2000~3000倍液灌根,3-4d喷一次黄化曲叶病毒灵a或黄化曲叶病毒疫苗,连喷4-5次,灌根剂一瓶500m1灌2000-2500株,用注射器抽灌根剂6-7m兑15kg水灌30株,灌根时间选择早晚。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防治的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用抗ty番茄品种育苗,番茄定植行距50cm、株距30cm;
番茄定植前对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的通风口使用防虫网,番茄定植前3~5天,关闭通风口,密闭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施用异丙威烟剂消灭棚内烟粉虱及卵、蛹,番茄定植后在叶面及防虫网喷施烟粉虱趋避剂17%氟吡呋喃酮可溶性液剂。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番茄叶面及防虫网喷施烟粉虱趋避剂。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育苗时,番茄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1-2h,然后捞出番茄种子置于温水浸泡,水温为50-55℃,时间为15min,随后搅拌种子,番茄喜温,将番茄置于清水浸泡可提高番茄的发芽率,置于温水中搅拌浸泡已达到预防致病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覆盖地膜选用透明地膜。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播种时,温室大棚下部风口处使用60目防虫网,上部风口处使用40目防虫网,铺设防虫网以减少温室大棚内部烟粉虱的数量。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栽培时,将黄板置于番茄作物行间,均匀悬挂于植株上方,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大致相平,当黄板上烟粉虱数量超过3头时,释放丽蚜小蜂捕杀烟粉虱。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趋避剂17%氟吡呋喃酮在番茄叶面喷施间隔7天一次,防虫网喷施3天1次,可进一步提高番茄的病毒抗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后期番茄若感染病毒,立即用黄化曲叶病毒灵b2000~3000倍液灌根,3-4d喷一次黄化曲叶病毒灵a或黄化曲叶病毒疫苗,连喷4-5次,灌根剂一瓶500m1灌2000-2500株,用注射器抽灌根剂6-7m兑15kg水灌30株,灌根时间选择早晚。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防治的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用抗ty番茄品种育苗,番茄定植行距50cm、株距30cm;
番茄定植前对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的通风口使用防虫网,番茄定植前3~5天,关闭通风口,密闭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施用异丙威烟剂消灭棚内烟粉虱及卵、蛹,番茄定植后在叶面及防虫网喷施烟粉虱趋避剂17%氟吡呋喃酮可溶性液剂。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番茄叶面及防虫网喷施烟粉虱趋避剂。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育苗时,番茄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1-2h,然后捞出番茄种子置于温水浸泡,水温为50-55℃,时间为15min,随后搅拌种子,番茄喜温,将番茄置于清水浸泡可提高番茄的发芽率,置于温水中搅拌浸泡已达到预防致病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覆盖地膜选用银灰地膜。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播种时,温室大棚下部风口处使用60目防虫网,上部风口处使用40目防虫网,铺设防虫网以减少温室大棚内部烟粉虱的数量。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栽培时,将黄板置于番茄作物行间,均匀悬挂于植株上方,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大致相平,当黄板上烟粉虱数量超过3头时,释放丽蚜小蜂捕杀烟粉虱。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趋避剂17%氟吡呋喃酮在番茄叶面喷施间隔7天一次,防虫网喷施3天1次,可进一步提高番茄的病毒抗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后期番茄若感染病毒,立即用黄化曲叶病毒灵b2000~3000倍液灌根,3-4d喷一次黄化曲叶病毒灵a或黄化曲叶病毒疫苗,连喷4-5次,灌根剂一瓶500m1灌2000-2500株,用注射器抽灌根剂6-7m兑15kg水灌30株,灌根时间选择早晚。
根据实施例1-3三十天不同地膜上黄板诱集烟粉虱数量以及番茄发病率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实施例1数据分析得出影响番茄发病的物理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地膜、防虫网、最优组合为铺设黑白地膜和设置防虫网,本发明采用的防治措施是环境友好型方法,在番茄的选种、育苗、栽培以及后期均具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预防和治理,防虫网以及番茄叶片喷涂趋避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试验结果可指导田间实践,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合理利用,可预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生和危害。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