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华绒螯蟹超大规格亲本生态育苗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17791发布日期:2020-10-23 19:1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华绒螯蟹人工苗种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华绒螯蟹超大规格亲本生态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俗称河蟹,是中国传统的经济养殖物种,近几十年来,河蟹的育苗产量在逐年提升,但是目前市场上繁殖所用的亲本也是鱼龙混杂,良种利用率较低,规格小,导致河蟹种质衰退,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成蟹养殖,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几千年来追求“大”的祖先印记也逐渐出现在河蟹消费领域,消费者不满足于有蟹可食的现状,爆发出强烈的食生态大蟹的需求。然而目前现有的繁殖技术应用于超大亲本的繁殖过程中,具有如下不足之处:效果并不理想,亲本的抱卵率低,越冬成活率低,幼体成活率低,最终由于前期的缺陷导致后期扣蟹、成蟹养殖效益低。目前打破中华绒螯蟹大规格亲本繁殖过程中的困局,满足消费需求,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使中华绒螯蟹产业可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华绒螯蟹超大规格亲本生态育苗的方法,能够优化亲本暂养、交配期间的操作,提高了抱卵率;强化了越冬期间的营养管理,以及水质调控提高了亲本的越冬成活率;细化了幼体培育期间的营养管理,提高幼体的变态成活率,抗应激能力;建立了一套成熟的中华绒螯蟹超大规格亲本繁殖的技术体系。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华绒螯蟹超大规格亲本生态育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中华绒螯蟹亲本挑选、暂养:十一月上旬开始挑选亲本,要求亲本的附肢健全、活力强、背甲颜色深、底板干净,且雌蟹的腹脐遮盖整个腹部,雄蟹的螯足粗壮,绒毛茂盛;再将亲本暂养在内壁光滑的水泥池中,确保雌蟹的暂养密度是4-5只/平方米,雄蟹的暂养密度是3-4只/平方米,水泥池中放有供亲本躲避的网片,暂养期间保证循环水增氧,在每天傍晚投喂亲本体质量的1-1.5%的冰鲜饵料,雌蟹暂养时间为7天左右,雄蟹暂养时间为12天左右;

(2)中华绒螯蟹亲本交配、越冬:

交配:亲本交配和越冬在同一个池塘里,池塘面积为2-2.5亩,亲本在池塘内的放养密度为600-650只/亩,雌雄比例为2-2.5:1;

越冬:亲本进入池塘起,若水温高于5℃,每天傍晚按照亲本体重的1.5-2%投喂冰鲜饵料;若水温低于5℃,每两天傍晚按照亲本体重的1-1.5%投喂冰鲜饵料;每天清晨按照亲本体重的0.2-0.5%投喂熟制紫薯;

(3)抱卵蟹挂笼:

挂笼前暂养:在第二年的三月中旬前后,排干越冬池水,挑选抱卵蟹放进暂养池,暂养池规格为10m*30m*1.5m的土池塘,暂养密度为1500-1800只/亩,每天早、中、晚各肉眼观察一次受精卵卵黄颜色并且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受精卵内心跳,当发现卵黄颜色发灰发白,且心跳次数超过150下/每分钟,说明受精卵发育达到挂笼条件;

育苗池准备:育苗池提前10-15天用漂白粉全池带水消毒,漂白粉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40-50千克;在预计挂笼时间前3天,每天早、中、晚各检查一次育苗池余氯含量,如果余氯超标达0.01mg/l以上时,使用硫代硫酸钠(大苏打)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8-10千克;

挂笼:抱卵蟹经过消毒后装进蟹笼,每笼8-10只挂于育苗池,最终挂笼密度为35-40只/亩,每天夜间取水样观察抱卵蟹排卵情况,大约三天后收笼;

(4)幼体培育:

溞状幼体培育:挂笼后,育苗池内接种海水小球藻,溞ⅰ期前两天投喂酵母和虾片,之后至溞ⅴ期,均投喂轮虫;

大眼幼体淡化:当溞ⅴ期变态整齐为大眼幼体后的第七天开始大眼幼体的淡化,大眼幼体入池前,向淡化池内泼洒维生素c,淡化池规格为4m*5m*2m的内壁光滑的水泥池,每池淡化量为100-110kg,淡化池内每隔3小时投喂一次轮虫,每次投喂量为2kg,每隔6小时排水并加注淡水,每次降低盐度6-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优化亲本暂养、交配期间的操作,提高了抱卵率;强化了越冬期间的营养管理,以及水质调控提高了亲本的越冬成活率;细化了幼体培育期间的营养管理,提高幼体的变态成活率,抗应激能力;建立了一套成熟的中华绒螯蟹超大规格亲本繁殖的技术体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挑选的亲本雌蟹体质量大于250克,雄蟹体质量大于350克;暂养方式为雌、雄蟹分池暂养,用于暂养亲本的水泥池底覆盖5cm厚度的细沙。超大规格亲本指的是雌蟹体质量大于250克,雄蟹体质量大于350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先将雌蟹放入交配的池塘,5-7天后再将雄蟹放入交配的池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越冬的池塘水深始终保持在1.5米,每隔10-15天,排出底层水30-40厘米,并补入等量的新水,然后泼洒生物底改产品生物酵素。采用新水替换旧水,保持水质新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和(2)中,冰鲜饵料为小黄鱼和南美白对虾按2: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饵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亲本挂笼前一天,向暂养池内泼洒维生素c,在挂笼前用新洁尔灭对暂养池消毒半小时,浓度为200-250pp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中,在溞状幼体溞ⅰ期至溞ⅴ期,每隔5天,向育苗池内泼洒发酵乳酸菌,每期幼体在变态前投喂维生素c和食用葡萄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中,溞ⅴ期幼体全部变态为大眼幼体后,轮虫投喂量每隔一天减一半,至变态整齐后的第三天停止投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中华绒螯蟹超大规格亲本生态育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中华绒螯蟹亲本挑选、暂养:十一月上旬开始挑选亲本,要求亲本的附肢健全、活力强、背甲颜色深、底板干净,且雌蟹的腹脐遮盖整个腹部,雌蟹体质量大于250克,雄蟹的螯足粗壮,绒毛茂盛,雄蟹体质量大于350克;再将亲本暂养在内壁光滑的水泥池中,暂养方式为雌、雄蟹分池暂养,确保雌蟹的暂养密度是4-5只/平方米,雄蟹的暂养密度是3-4只/平方米,水泥池中放有供亲本躲避的网片,水泥池底覆盖5cm厚度的细沙,暂养期间保证循环水增氧,在每天傍晚投喂亲本体质量的1-1.5%的冰鲜饵料,冰鲜饵料为小黄鱼和南美白对虾按2: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饵料;雌蟹暂养时间为7天左右,雄蟹暂养时间为12天左右;

(2)中华绒螯蟹亲本交配、越冬:

交配:亲本交配和越冬在同一个池塘里,池塘面积为2-2.5亩,先将雌蟹放入交配的池塘,5-7天后再将雄蟹放入交配的池塘,亲本在池塘内的放养密度为600-650只/亩,雌雄比例为2-2.5:1;

越冬:亲本进入池塘起,若水温高于5℃,每天傍晚按照亲本体重的1.5-2%投喂冰鲜饵料;若水温低于5℃,每两天傍晚按照亲本体重的1-1.5%投喂冰鲜饵料,冰鲜饵料为小黄鱼和南美白对虾按2: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饵料;每天清晨按照亲本体重的0.2-0.5%投喂熟制紫薯;越冬的池塘水深始终保持在1.5米,每隔10-15天,排出底层水30-40厘米,并补入等量的新水,然后泼洒生物底改产品生物酵素;

(3)抱卵蟹挂笼:

挂笼前暂养:在第二年的三月中旬前后,排干越冬池水,挑选抱卵蟹放进暂养池,暂养池规格为10m*30m*1.5m的土池塘,暂养密度为1500-1800只/亩,每天早、中、晚各肉眼观察一次受精卵卵黄颜色并且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受精卵内心跳,当发现卵黄颜色发灰发白,且心跳次数超过150下/每分钟,说明受精卵发育达到挂笼条件;

亲本挂笼前一天,向暂养池内泼洒维生素c,在挂笼前用新洁尔灭对暂养池消毒半小时,浓度为200-250ppm;

育苗池准备:育苗池提前10-15天用漂白粉全池带水消毒,漂白粉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40-50千克;在预计挂笼时间前3天,每天早、中、晚各检查一次育苗池余氯含量,如果余氯超标达0.01-0.05mg/l时,使用硫代硫酸钠(大苏打)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8-10千克;

挂笼:抱卵蟹经过消毒后装进蟹笼,每笼8-10只挂于育苗池,最终挂笼密度为35-40只/亩,每天夜间取水样观察抱卵蟹排卵情况,大约三天后收笼;

(4)幼体培育:

溞状幼体培育:挂笼后,育苗池内接种海水小球藻,溞ⅰ期前两天投喂酵母和虾片,之后至溞ⅴ期,均投喂轮虫;在溞状幼体溞ⅰ期至溞ⅴ期,每隔5天,向育苗池内泼洒发酵乳酸菌,每期幼体在变态前投喂维生素c和食用葡萄糖;

大眼幼体淡化:溞ⅴ期幼体全部变态为大眼幼体后,轮虫投喂量每隔一天减一半,至变态整齐后的第三天停止投喂;当大眼幼体变态整齐后的第七天开始大眼幼体的淡化,大眼幼体入池前,向淡化池内泼洒维生素c,淡化池规格为4m*5m*2m的内壁光滑的水泥池,每池淡化量为100-110kg,淡化池内每隔3小时投喂一次轮虫,每次投喂量为2kg,每隔6小时排水并加注淡水,每次降低盐度6-10‰。

2019年11月20日,进行了两种中华绒螯蟹超大规格亲本的池塘生态育苗,2020取得了很好的育苗效果,具体如下表1。

表1中华绒螯蟹超大规格亲本的池塘生态育苗效果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