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淡水虾养殖的喂料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17921发布日期:2020-10-23 19:2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淡水虾养殖的喂料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喂料车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淡水虾养殖的喂料车。



背景技术:

青虾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虾亚目,长臂虾科,沼虾属,是在中国广泛栖息的沼虾属中的一种,由于是一种纯淡水虾,几乎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河北白洋淀地区青虾、江苏高邮湖青虾、太湖青虾最为有名,在国外,只有日本有这种虾,所以学名也叫日本沼虾,青虾栖息场所不限于淡水水域,在沿海的低盐度水域中也能生存,现在该虾已经成为我国的著名淡水养殖虾,在淡水虾养殖过程中需要对虾进行喂料,则需要用到专用的喂料车来进行活动喂料。

在淡水虾养殖的喂料车进行喂料时,需要在饲料内加入混合营养饲料,若一次性倒入,与饲料的混合不均匀,需要人工自动拨动,耗费人力,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新型淡水虾养殖的喂料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淡水虾养殖的喂料车,该装置包括储存仓,所述储存仓顶端中部通过螺栓与驱动电机进行固定,所述储存仓顶部右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储存仓右侧下端固定有排料管,所述储存仓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顶部,所述底板底部四端通过螺栓与滚轮进行固定,所述底板顶部右前端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前端面右下端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底板顶部右端垂直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上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储存仓左侧上端固定有稳定加料装置,所述稳定加料装置包括支撑箱、传动电机、支板、打散箱、入料斗、挡板、间歇传动机构、转盘、插槽和打散件,所述支撑箱右侧与储存仓左侧上端相接,所述支撑箱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传动电机,并且传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支撑箱右侧上端固定有支板,所述支板右侧设置有打散箱,所述打散箱右侧上端安装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内左端活动嵌入有挡板,所述支撑箱顶部右端安装有间歇传动机构,并且间歇传动机构左侧与传动电机相接,所述打散箱内中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内开设有插槽,并且插槽内活动嵌入有打散件,所述打散箱底部与储存仓内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间歇传动机构包括箱体、异形齿轮、从动齿轮和传动轴,所述箱体内前端安装有异形齿轮,并且传动电机右侧输出轴插入至异形齿轮内中部,所述异形齿轮后端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内中部插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右侧依次贯穿箱体、支板和打散箱右侧插入至转盘内中部。

优选的,所述打散箱右侧上端开设有方形开口,并且打散箱右侧方形开口与入料斗相通。

优选的,所述挡板顶端中部固定有t型提手,并且挡板面积大于打散箱右侧方形开口面积。

优选的,所述打散箱后端设置有密封盖,并且密封盖通过螺栓与打散箱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插槽和打散件均设置有四组,并且打散件后端通过螺栓与插槽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打散件呈长条状,并且打散件内开设有六组缺口。

优选的,所述异形齿轮外径表面二分之一位置为光滑状,并且异形齿轮内设置有五组开口。

优选的,所述打散箱采用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异形齿轮采用合金钢材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淡水虾养殖的喂料车,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淡水虾养殖的喂料车,通过在储存仓顶部左端安装有稳定加料装置,稳定加料装置内的入料斗内储存需要混合进入到添加饲料,装置能安装有独立的传动电机,电机驱动间歇传动机构运动,使得转盘进行间歇转动,即可使得打散件对饲料进行稳定打散后排入进储存仓内与原有饲料进行混合,不会一次性进入到储存仓内,实现的均匀的混合,并且减少人工的操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稳定加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支撑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打散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间歇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储存仓-1、驱动电机-2、稳定加料装置-3、入料口-4、排料管-5、底板-6、滚轮-7、蓄电池-8、充电口-9、支撑架-10、控制器-11、支撑箱-31、传动电机-32、支板-33、打散箱-34、入料斗-35、挡板-36、间歇传动机构-37、转盘-38、插槽-39、打散件-310、箱体-371、异形齿轮-372、从动齿轮-373、传动轴-3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淡水虾养殖的喂料车,包括储存仓1,储存仓1顶端中部通过螺栓与驱动电机2进行固定,储存仓1顶部右端开设有入料口4,储存仓1右侧下端固定有排料管5,储存仓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6顶部,底板6底部四端通过螺栓与滚轮7进行固定,底板6顶部右前端安装有蓄电池8,蓄电池8前端面右下端设置有充电口9,底板6顶部右端垂直固定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内上端安装有控制器11,控制器11与蓄电池8电连接,控制器11与驱动电机2电连接,储存仓1左侧上端固定有稳定加料装置3,稳定加料装置3包括支撑箱31、传动电机32、支板33、打散箱34、入料斗35、挡板36、间歇传动机构37、转盘38、插槽39和打散件310,支撑箱31右侧与储存仓1左侧上端相接,支撑箱3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传动电机32,并且传动电机32与控制器11电连接,支撑箱31右侧上端固定有支板33,支板33右侧设置有打散箱34,打散箱34右侧上端安装有入料斗35,入料斗35内左端活动嵌入有挡板36,支撑箱31顶部右端安装有间歇传动机构37,并且间歇传动机构37左侧与传动电机32相接,打散箱34内中部安装有转盘38,转盘38内开设有插槽39,并且插槽39内活动嵌入有打散件310,打散箱34底部与储存仓1内相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间歇传动机构37包括箱体371、异形齿轮372、从动齿轮373和传动轴374,所述箱体371内前端安装有异形齿轮372,并且传动电机32右侧输出轴插入至异形齿轮372内中部,所述异形齿轮372后端与从动齿轮373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373内中部插入有传动轴374,所述传动轴374右侧依次贯穿箱体371、支板33和打散箱34右侧插入至转盘38内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打散箱34右侧上端开设有方形开口,并且打散箱34右侧方形开口与入料斗35相通,入料稳定,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36顶端中部固定有t型提手,并且挡板36面积大于打散箱34右侧方形开口面积,方便使用者进行稳定的提起。

进一步的,所述打散箱34后端设置有密封盖,并且密封盖通过螺栓与打散箱34进行固定,方便对内部进行检查和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39和打散件310均设置有四组,并且打散件310后端通过螺栓与插槽39进行固定,打散效果好,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打散件310呈长条状,并且打散件310内开设有六组缺口,便于对饲料进行打散,并且对其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异形齿轮372外径表面二分之一位置为光滑状,并且异形齿轮372内设置有五组开口,方便对传动齿轮373进行稳定的拨动。

进一步的,所述打散箱34采用不锈钢材质,防止长期使用导致锈化。

进一步的,所述异形齿轮372采用合金钢材质,强度高,耐久性强。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淡水虾养殖的喂料车,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当需要对设备进行使用时,首先将设备通过推动支撑架10使得底板6底部的滚轮7进行转动,然后移动到需要进行使用的位置,然后通过电源线连接到充电口9为蓄电池8进行蓄电,然后即可为设备工作提供所需的电能,并且能对设备进行控制;

第二,接着将需要进行使用的饲料倒入至入料口4内,接着启动驱动电机2控制内部的绞龙进行转动即可使得饲料由排料管5进行排出,来开始进行喂料工作;

第三,当需要在喂料的过程中加入其他饲料混合时,当饲料倒入至入料斗35内,接着启动传动电机32进行工作,接着传动电机32前端输出轴带动异形齿轮372转动,然后异形齿轮372即可使得后端的从动齿轮373进行间歇转动,接着从动齿轮373内中部的传动轴374即可带动打散箱34内部的转盘38进行转动,然后使用者对挡板36进行提起,接着饲料落入到打散箱34内,由内部的转动的打散件310稳定的拨入到底部的储存仓1内,与储存仓1内在排料过程中部的饲料进行混合。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淡水虾养殖的喂料车,通过在储存仓1顶部左端安装有稳定加料装置3,稳定加料装置3内的入料斗35内储存需要混合进入到添加饲料,装置能安装有独立的传动电机32,电机驱动间歇传动机构运动,使得转盘38进行间歇转动,即可使得打散件310对饲料进行稳定打散后排入进储存仓1内与原有饲料进行混合,不会一次性进入到储存仓1内,实现的均匀的混合,并且减少人工的操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并且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