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宜机化拱棚推拉门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24651发布日期:2020-10-02 09:55阅读:8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宜机化拱棚推拉门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设施农业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宜机化拱棚推拉门及使用方法,包括对部分拱棚骨架和拱棚推拉门的结构优化。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的大棚以及拱棚结构相对简单,建造成本较低。大棚以及拱棚内的各项农事作业,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严重影响了大棚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国农机制造水平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使用的拱棚多为单开门结构,门的跨度很小,农业机械化设备难以自由出入,并且大部分拱棚在结构性能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严重阻碍了机械化生产的进行。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拱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宜机化拱棚推拉门及使用方法,解决了大中型机械设备无法进入大棚内作业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宜机化拱棚推拉门,包括设置在拱棚骨架端部的门框,门框内沿宽度方向滑设有相互错开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两个大跨度横向推拉门分别为上述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左半部分横向推拉门为第一门体,右半部分横向推拉门为第二门体,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密封接触,第一门体上设有半开门。

本方案在拱棚骨架端部设置双向推拉门型式的结构,在有机械设备需要进入到拱棚内时,将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都移动至门框一端,给机械设备提供足够宽的通道,为棚内机械化作业提供保证;在不需要机械设备进入时,将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分别移至门框两端,利用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对门框内腔进行密封,实现棚内保温,工作人员通过第一门体上的半开门进出即可。

作为优化,所述拱棚骨架包括沿纵向依次排布的若干拱棚拱杆,以及沿纵依次排布的若干纵向拉杆,纵向拉杆与拱棚拱杆固接;拱棚骨架一端的拱棚拱杆内固设所述门框,所述门框包括与所在拱棚拱杆固接的承载杆,以及自水平承载杆的两端向下延伸的立柱。本方案的拱棚骨架和门框结构简单,对原有拱棚进行改造优化或者新建拱棚都非常方便。

作为优化,承载杆与拱棚拱杆的拱形段通过支承杆固接,支承杆与承载杆形成若干三角形单元。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支承杆将承载杆与拱棚拱杆进一步固接,每两根支承杆为一组,与承载杆形成三角形单元,提高了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作为优化,支承杆与纵向拉杆之间通过斜撑杆固接,同一个三角形单元固接的两斜撑杆与同一纵向拉杆固接。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斜撑杆,进一步提高了端部拱棚拱杆与拱棚骨架的整体性,连接更加牢固,将同一个三角形单元固接的两斜撑杆与同一纵向拉杆固接,使两斜撑的连接点整体呈三角形分布,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化,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左右两端靠近门框处设置卡簧,在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关闭时,可以将拱棚骨架上预留的塑料薄膜固定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上的卡簧处,提高保温效果。

作为优化,第一门体的上下两端和第二门体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滑轮,门框的顶部和底部固设有分别与各滑轮适配的导轨。本优化方案通过滑轮和导轨的配合,减小了门体移动摩擦阻力,操作更加灵活省力,通过设置导轨还给门体的移动提供导向。

作为优化,门框顶部和底部的导轨截面均为倒“v”字形。本优化方案,本优化方案将门框顶部的导轨截面为倒“v”字形,使其开口朝下,利用两倾斜侧边对滑轮进行限位,避免跑偏;门框底部的导轨截面为倒“v”字形,使其尖端朝上,不仅给滑轮提供导向,而且有效防止了泥土在下导轨上堆积。

本方案还提供一种宜机化拱棚推拉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方面:

1、当有大中型机械设备需要进入拱棚作业时,将第一门体推向右半部分,或者将第二门体推向左半部分,以满足大中型机械设备通过要求,给棚内机械化作业提供保证;

2、在不需要机械化作业时,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关闭,工作人员通过第一门体上的半开门进出拱棚,减小了对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3、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将拱棚骨架上预留的塑料薄膜固定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上的卡簧处,以增加拱棚保温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拱杆与承载杆之间的支承杆设计以及纵向拉杆与支承杆之间的斜撑杆设计,均采用“三角形”形状,提高了拱棚的稳定性和整体结构的韧性,增强了拱棚的抗压抗风的承载能力,使拱棚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2、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沿左右方向的滑动,让适合拱棚的农业机械化设备能够自由进出拱棚,特别是解决了耕地、起垄、覆膜、铺滴灌带等工作需要的大中型机械因无法自由出入拱棚而带来的地头难耕、机头难调的问题,还解决了自走喷杆式植保机械因喷杆过长无法进入拱棚的问题;提高了农业作业的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支出,提高了拱棚带来的经济效益;

3、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上的滑轮与导轨的配合设计,解决了下导轨泥土易堆积问题,提高了滑动性能,在机器进出更方便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更好更快的开关门,从而提高了拱棚的保温能力;

4、第一门体上的半开门的设计,采用了“门中门”的设计思路,当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固定不动时,方便平时工作人员的进出,这种设计也能够减少拱棚内部热量的散失,也能够提高拱棚的保温能力;

5、通过在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靠近门框立柱处设置卡簧,方便将预留在温室骨架上的薄膜进行固定,较好地解决了推拉门闲置时门框缝隙影响拱棚保温的问题,提高了拱棚整体的密封性,进一步提升了拱棚整体的保温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门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门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支承杆与拱杆以及斜撑杆与纵向拉杆和支承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纵向拉杆与拱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推拉门底部滑轮与导轨的配合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推拉门顶部滑轮与导轨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所示:

1、大棚拱杆,2、承载杆,3、立柱,4、纵向拉杆,5、支承杆,6、斜撑杆,7、横向推拉门,8、滑轮,9、导轨,10、半开门,11、卡簧,12、管槽卡,13、固定夹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宜机化拱棚推拉门,包括设置在拱棚骨架端部的门框,门框内沿宽度方向滑设有相互错开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两个大跨度横向推拉门7分别为上述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左半部分横向推拉门为第一门体,右半部分横向推拉门为第二门体。第一门体的宽度与第二门体的宽度之和与门框内腔宽度适配,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密封接触,可将第一门体朝向拱棚内的侧面与第二门体远离拱棚内的侧面之间的距离设为不大于2mm,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之间设置密封条,以保证保温效果。

第一门体上通过门栓14铰接一个可以自由开关的半开门10,在不需要机械设备进入棚内时,工作人员经半开门10出入。

拱棚骨架包括沿纵向依次排布的若干拱棚拱杆1,以及沿纵向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若干纵向拉杆4,纵向拉杆4与拱棚拱杆1通过固定夹圈13固接;拱棚骨架一端的拱棚拱杆1内固设所述门框,所述门框包括与所在拱棚拱杆1固接的水平承载杆2,以及自水平承载杆2的两端向下延伸的立柱3,立柱与拱棚拱杆1之间通过加强杆固接,承载杆2与立柱3焊接固定,加强杆两端分别与大棚拱杆1、立柱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承载杆2与左右两端的立柱3构成大棚推拉门的门框,第一门体的上下两端和第二门体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滑轮8,在门框的顶部和底部固定两组相互平行的导轨9,两导轨9分别与各滑轮适配,在导轨9之间放置两个相互错开的大跨度横向推拉门7,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在滑轮8与导轨9的配合运动下能够发生相对滑动。当需要有农业机械进入拱棚时,第一门体可以推向右半部分,第二门体也可以推向左半部分,这样农业机械就可以自由进出拱棚,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在平时人员进出拱棚时,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固定不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门体上的半开门10进出拱棚,充分利用了拱棚推拉门的结构,做到了结构利用最大化。

门框顶部和底部的导轨截面均为倒“v”字形,上方的滑轮与导轨之间的配合起到导向和固定推拉门的作用,下方的滑轮与导轨之间的配合起到带动推拉门运动和固定推拉门的作用,导轨采用“v”字形设计思路,较好地解决了下导轨因堆积泥土而影响滑动效果的问题。

承载杆2与拱棚拱杆1的拱形段通过支承杆5固接,支承杆5与承载杆2形成若干三角形单元,支承杆5位于承载杆2上方且与承载杆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支承杆5与拱杆1通过安装管槽卡12的方式固定,支承杆5在大棚拱杆1和承载杆2之间以大小不同的“等边三角形”形状连接,提高了拱棚的稳定性以及抗风性。支承杆5与纵向拉杆4之间通过斜撑杆6固接,同一个三角形单元固接的两斜撑杆6与同一纵向拉杆4固接。具体的,在纵向拉杆4下方通过管槽卡12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左右两组相互对称的斜撑杆6,斜撑杆6的另一端也是通过管槽卡12的方式固定在不同的支承杆5上。两组斜撑杆6在纵向拉杆4和支承杆5之间固定成相同的“等腰三角形”,是拱棚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拱棚整体骨架和横向推拉门靠近立柱3处均采用卡簧11设计,在横向推拉门7固定不动时,可以将预先预留的塑料薄膜固定到卡簧11上,起到了固定塑料薄膜的作用,提高了拱棚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通过对部分拱棚骨架和拱棚推拉门的结构优化,本实施例一种宜机化拱棚推拉门的使用方法,还包括如下方面:

1、当有大中型机械设备需要进入拱棚作业时,将第一门体推向右半部分,或者将第二门体推向左半部分,以满足大中型机械设备通过要求,解决棚内调头和地头无法机械化作业的问题;

2、在不需要机械化作业时,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关闭,工作人员通过第一门体上的半开门进出拱棚,可增加推拉门使用寿命并提高棚的保温性能;

3、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将拱棚骨架上预留的塑料薄膜固定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上的卡簧处,以增加温室保温性能。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