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东海银鲳鱼的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03342发布日期:2021-01-01 18:1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东海银鲳鱼的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东海银鲳鱼的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银鲳作为海洋养殖的重要候选品种之一,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开展银鲳规模化养殖符合我国海水养殖中远期规划,其意义重大。银鲳鱼养殖过程中,需要投喂饵料,传统的投喂方式是直接将饵料从养殖池上方向下投放,随着饵料的缓慢下沉,银鲳鱼进行觅食,这种投喂方式饵料的利用率低,很多时候饵料没有被吃完就已经下沉到池底了,不仅造成了饵料的浪费,而且饵料的长时间沉积会污染养殖池的养殖环境,不利于银鲳鱼的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银鲳鱼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利用率低,饵料长时间下沉到池底污染养殖环境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东海银鲳鱼的养殖系统,东海银鲳鱼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利用率高,避免饵料长时间下沉在池底从而污染养殖环境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东海银鲳鱼的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安装在养殖池内的喂养筒,喂养筒下部设有若干出饵嘴,出饵嘴开口端安装单向盖片,单向盖片弹性盖合在出饵嘴开口端,喂养筒内安装挤饵活塞,喂养筒上部安装活塞缸,活塞缸伸缩杆与挤饵活塞连接,喂养筒外壁上连接进料管,挤饵活塞上设有轴向贯通的通气孔,挤饵活塞下端通气孔位置连接单向阀片;喂养筒外壁上下部位置转动连接转动环,转动环上连接诱鱼漂浮条,活塞缸伸缩杆和转动环之间传动连接联动机构;喂养筒下方安装饵料收集斗,饵料收集斗下端连接清理管。

东海银鲳鱼进行喂养时,先将挤饵活塞向上移动到进料管上方,然后通过进料管向喂养筒内装入流质状的饵料,在饵料中加水搅拌成流质状,还可以在饵料中加入拉丝粉以增加饵料的粘度。然后活塞缸伸缩杆向下移动带动挤饵活塞向下移动,将喂养筒内的流质状的饵料通过出饵嘴挤出到养殖池内,供鱼群觅食。活塞缸伸缩杆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联动机构带动转动环转动,使诱鱼漂浮条在水中漂动,引诱鱼群来觅食,有利于提高饵料利用率。活塞缸伸缩杆间歇缓慢向下移动,使饵料通过出饵嘴间歇缓慢挤出,直到挤饵活塞移动到喂养筒底部。定期对清理管进行抽水,将沉积在饵料收集斗上的饵料随水流一起抽出。

挤饵活塞向下移动,将挤喂养筒内的饵料像挤牙膏一样缓慢从出饵嘴挤出,避免所有饵料同步投入养殖池内,来不及觅食而下沉到池底,大大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挤出的饵料挂在出饵嘴上,便于觅食。长时间未被吃掉的饵料从出饵嘴掉下,下落到饵料收集斗上,定期对清理管进行抽水,将沉积在饵料收集斗上的饵料随水流一起抽出,清理方便。挤饵活塞向上移动时,出饵嘴上安装的单向盖片密封盖合出饵嘴,防止养殖池内的水流被抽入喂养筒内,同时单向阀片开启便于通气。挤出饵料时,饵料挤出将单向盖片向外推开。东海银鲳鱼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利用率高,避免饵料长时间下沉在池底从而污染养殖环境的问题。

作为优选,喂养筒内挤饵活塞和活塞缸伸缩杆之间安装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上活塞、下活塞、安装在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的缓冲弹簧,下活塞上连接定位杆,定位杆活动插装在上活塞上,定位杆上端连接定位头,上活塞抵接在定位头上。

挤饵活塞在向下移动挤出饵料的过程是间歇性的,当活塞缸伸缩杆不动时,缓冲弹簧的缓冲弹力能够作用在下活塞上,对挤饵活塞继续向下推动,使饵料能够继续缓慢挤出,避免出现饵料断供现象。

作为优选,联动机构包括转轴、传动带、从动轴,转轴转动安装在喂养筒上部,转轴上安装传动齿轮、主动带轮,从动轴安装在喂养筒外壁上靠近转动环位置,从动轴上安装从动带轮、锥齿轮,转动环上设有锥齿圈,锥齿轮与锥齿圈啮合传动,传动带连接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活塞缸伸缩杆上设有齿条,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

活塞缸伸缩杆移动,通过齿条和传动齿轮的啮合传动,带动转轴转动,通过传动带实现从动轴的转动,从动轴转动带动转动环转动,联动机构结构简单,运转平稳可靠。

作为优选,单向阀片和挤饵活塞之间连接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螺帽端和单向阀片之间安装预紧弹簧。预紧弹簧对单向阀片起到了一定的预紧作用,使单向阀片盖合到挤饵活塞端面上密封性好。

作为优选,单向盖片和出饵嘴之间连接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螺帽端和单向盖片之间安装预紧弹簧。预紧弹簧对单向盖片起到了一定的预紧作用,使单向盖片盖合到出饵嘴端面上密封性好。

作为优选,进料管倾斜设置,进料管上端连接料斗。这种结构设置便于将饵料装入喂养筒中。

作为优选,挤饵活塞的轴向长度大于最上方的出饵嘴到喂养筒底部的距离。这种结构设置使挤饵活塞下端滑过出饵嘴后,出饵嘴不会与挤饵活塞上方的喂养筒内腔连通,避免此时水流通过出饵嘴进入喂养筒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东海银鲳鱼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利用率高,避免饵料长时间下沉在池底从而污染养殖环境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养殖池,2、喂养筒,3、支架、4、出饵嘴,5、单向盖片,6、挤饵活塞,7、活塞缸,8、进料管,9、料斗,10、通气孔,11、单向阀片,12、转动环,13、诱鱼漂浮条,14、饵料收集斗,15、清理管,16、上活塞,17、下活塞,18、缓冲弹簧,19、定位杆,20、定位头,21、连接杆,22、转轴,23、传动带,24、从动轴,25、传动齿轮,26、主动带轮,27、从动带轮,28、锥齿轮,29、锥齿圈,30、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种东海银鲳鱼的养殖系统(参见附图1),包括养殖池1、安装在养殖池内的喂养筒2,养殖池上安装支架3,喂养筒安装在支架上,喂养筒下部设有若干出饵嘴4,出饵嘴开口端安装单向盖片5,单向盖片弹性盖合在出饵嘴开口端,喂养筒内安装挤饵活塞6,喂养筒上部安装活塞缸7,活塞缸伸缩杆与挤饵活塞连接,喂养筒外壁上连接进料管8,进料管倾斜设置,进料管上端连接料斗9。挤饵活塞上设有轴向贯通的通气孔10,挤饵活塞下端通气孔位置连接单向阀片11,单向阀片盖合在通气孔下端;喂养筒外壁上下部位置转动连接转动环12,转动环上连接诱鱼漂浮条13,活塞缸伸缩杆和转动环之间传动连接联动机构;喂养筒下方安装饵料收集斗14,饵料收集斗下端连接清理管15。

活塞缸采用气缸,活塞缸内设有活塞腔,活塞腔内适配安装活塞,活塞缸伸缩杆与活塞连接,活塞缸伸缩杆上套装复位弹簧,向活塞腔内充气推动活塞移动,活塞腔放气,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活塞回位。

喂养筒内挤饵活塞和活塞缸伸缩杆之间安装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上活塞16、下活塞17、安装在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的缓冲弹簧18,下活塞上连接定位杆19,定位杆活动插装在上活塞上,定位杆上端连接定位头20,上活塞抵接在定位头上。上活塞与活塞缸伸缩杆连接,下活塞与极耳活塞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1。

联动机构包括转轴22、传动带23、从动轴24,转轴转动安装在喂养筒上部,转轴上安装传动齿轮25、主动带轮26,从动轴安装在喂养筒外壁上靠近转动环位置,从动轴上安装从动带轮27、锥齿轮28,转动环上设有锥齿圈29,锥齿轮与锥齿圈啮合传动,传动带连接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活塞缸伸缩杆上设有齿条30,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

单向阀片和挤饵活塞之间连接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螺帽端和单向阀片之间安装预紧弹簧。单向盖片和出饵嘴之间连接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螺帽端和单向盖片之间安装预紧弹簧。挤饵活塞的轴向长度大于最上方的出饵嘴到喂养筒底部的距离。

东海银鲳鱼进行喂养时,先将挤饵活塞向上移动到进料管上方,然后通过进料管向喂养筒内装入流质状的饵料,在饵料中加水搅拌成流质状,还可以在饵料中加入拉丝粉以增加饵料的粘度。然后活塞缸伸缩杆向下移动带动挤饵活塞向下移动,将喂养筒内的流质状的饵料通过出饵嘴挤出到养殖池内,供鱼群觅食。活塞缸伸缩杆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联动机构带动转动环转动,使诱鱼漂浮条在水中漂动,引诱鱼群来觅食,有利于提高饵料利用率。活塞缸伸缩杆间歇缓慢向下移动,使饵料通过出饵嘴间歇缓慢挤出,直到挤饵活塞移动到喂养筒底部。定期对清理管进行抽水,将沉积在饵料收集斗上的饵料随水流一起抽出。

挤饵活塞向下移动,将挤喂养筒内的饵料像挤牙膏一样缓慢从出饵嘴挤出,避免所有饵料同步投入养殖池内,来不及觅食而下沉到池底,大大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挤出的饵料挂在出饵嘴上,便于觅食。长时间未被吃掉的饵料从出饵嘴掉下,下落到饵料收集斗上,定期对清理管进行抽水,将沉积在饵料收集斗上的饵料随水流一起抽出,清理方便。挤饵活塞向上移动时,出饵嘴上安装的单向盖片密封盖合出饵嘴,防止养殖池内的水流被抽入喂养筒内,同时单向阀片开启便于通气。挤出饵料时,饵料挤出将单向盖片向外推开。东海银鲳鱼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利用率高,避免饵料长时间下沉在池底从而污染养殖环境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