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果树栽培土壤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03260发布日期:2020-11-20 11:5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改良果树栽培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改良,是指运用土壤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排除或防治影响农作物生育和引起土壤退化等不利因素,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创造良好土壤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统称,土壤改良工作一般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逐步实施,以达到有效地改善土壤生产性状和环境条件的目的,应用于果树栽培的土壤对于品质要求度较高,直接关系到成果的产量及质量等;目前的果树栽植土壤在一定使用时长后土质肥力下降,进行土壤改良的成本较高,土壤使用时抗病虫害能力不足,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果树栽培土壤的方法,该改良方法改良的果树栽培土壤成本低,病虫害防治效果好,果实产量高,可以有效解决
背景技术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良果树栽培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待改良土壤进行整体翻耕,翻耕深度为100-120cm,并将土块敲碎,保持规格的均匀统一;步骤二:对上述翻耕后的碎土掺入改良肥料,并再次翻耕,将其拌匀,其掺加量为2000kg/亩,静置15日;步骤三:对步骤二中静置后的土壤进行再次翻耕,并开沟垄,开沟深度15-25cm,保持行间距1.5-2m;步骤四:对上述沟垄进行过水测试,检验其水沟的排畅度及栽植垄的坚固度,检验后对栽植土壤自然风干;步骤五:对上述开沟垄后的果园土壤进行表面喷浇,喷浇水源中掺加溶解的土壤消毒剂,单亩果园土壤喷浇水量在1.5-2mm即可,喷浇完成后土层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8-10日后揭膜;步骤六:步骤五中揭膜后待气体挥发,挥发时长为2-3日;步骤七:开挖栽植穴,进行果树苗栽植。优选的,步骤二中的改良肥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秸秆25-35份,草炭10-15份,熟石灰10-15份,鸡粪15-25份,蚯蚓粪15-25份,发酵菌4-6份,剩余组分为水。优选地,步骤二中改良肥料的主要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秸秆30份,草炭12.5份,熟石灰12.5份,鸡粪20份,蚯蚓粪20份,发酵菌5份,剩余组分为水。优选地,所述鸡粪的制备方法为,步骤八:对鸡粪原料中加入清水搅混,粪水使用比例为1:1,待鸡粪溶解,保持颗粒度的均匀一致;步骤九:对上述含水鸡粪进行干燥,干燥至其湿度保持8-12%;步骤十:对步骤二中的干燥鸡粪进行造粒,保持颗粒大小在80目,即得到所需鸡粪。优选地,所述秸秆的制备方法为,步骤十一:将秸秆原料进行切段并打碎,得到秸秆碎粒;步骤十二:将上述秸秆碎粒进行干燥,使其含水率不高于5%;步骤十三:对步骤二中干燥后的秸秆碎粒进行进一步造粒,使其颗粒大小保持120目,即得到所需秸秆。优选地,步骤五中土壤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福尔马林,所述福尔马林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200。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改良的果树栽培土壤适应多类果树的栽植,对于提升成果品质以及成果的产量等均有较大帮助。本发明方法改良的果树栽培土壤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果树种植过程中对农作药物等的需求量少,有效提升实用安全性。本发明方法改良的果树栽培土壤改良成本低,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适合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实用发明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改良果树栽培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待改良土壤进行整体翻耕,翻耕深度为100-120cm,并将土块敲碎,保持规格的均匀统一,便于对果树苗进行栽种维持稳定;步骤二:对上述翻耕后的碎土掺入改良肥料,并再次翻耕,将其拌匀,其掺加量为2000kg/亩,静置15日,增加土壤肥力,有助于果树苗的吸收和生长;步骤三:对步骤二中静置后的土壤进行再次翻耕,并开沟垄,开沟深度15-25cm,保持行间距1.5-2m,便于栽种以及后期的采收工作;步骤四:对上述沟垄进行过水测试,检验其水沟的排畅度及栽植垄的坚固度,检验后对栽植土壤自然风干,确保排水通畅,便于进行浇灌和排涝;步骤五:对上述开沟垄后的果园土壤进行表面喷浇,喷浇水源中掺加溶解的土壤消毒剂,单亩果园土壤喷浇水量在1.5-2mm即可,喷浇完成后土层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8-10日后揭膜,对土壤进行消毒,有助于果树苗的后期生长;步骤六:步骤五中揭膜后待气体挥发,挥发时长为2-3日,对毒素进行挥发,提升安全性;步骤七:开挖栽植穴,进行果树苗栽植。其中,步骤二中的改良肥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秸秆25-35份,草炭10-15份,熟石灰10-15份,鸡粪15-25份,蚯蚓粪15-25份,发酵菌4-6份,剩余组分为水。其中,步骤二中改良肥料的主要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秸秆30份,草炭12.5份,熟石灰12.5份,鸡粪20份,蚯蚓粪20份,发酵菌5份,剩余组分为水。其中,鸡粪的制备方法为,步骤八:对鸡粪原料中加入清水搅混,粪水使用比例为1:1,待鸡粪溶解,保持颗粒度的均匀一致;步骤九:对上述含水鸡粪进行干燥,干燥至其湿度保持8-12%;步骤十:对步骤二中的干燥鸡粪进行造粒,保持颗粒大小在80目,即得到所需鸡粪。其中,秸秆的制备方法为,步骤十一:将秸秆原料进行切段并打碎,得到秸秆碎粒;步骤十二:将上述秸秆碎粒进行干燥,使其含水率不高于5%;步骤十三:对步骤二中干燥后的秸秆碎粒进行进一步造粒,使其颗粒大小保持120目,即得到所需秸秆。其中,步骤五中土壤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福尔马林,福尔马林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200。实施例2针对于本发明方法改良的果树栽培土壤的果树栽种效果测试,取本发明方法改良的栽培土壤试验田3块,其中,改良肥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秸秆30份,草炭12.5份,熟石灰12.5份,鸡粪20份,蚯蚓粪20份,发酵菌5份,剩余组分为水,分别另取9块普通试验田,种植对象分别为苹果、毛桃和石榴,其中本发明改良土壤试验田表示为a组,普通3块试验田分别表示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对照组3,在果树果实成熟后,分别对果品的单颗平均大小,食用口感以及果实的每亩产量进行对比评测,果品的平均大小和产量采用称重制,果品的食用口感采用评分制(满分10分),评测后各组别表现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一为各组别在栽种苹果时的整体表现情况:组别单颗重量(g)食用口感亩产(kg)对照组12358.641247对照组23267.871444对照组33077.121426a组4148.751785由表一可知,本发明方法改良的果树土壤在进行苹果栽种时的单颗重量及产量较比普通种植田均有一定优势,苹果的食用口感也保持在较高的得分水平,本发明方法改良的土壤适宜苹果种植。表二为各组别在栽种毛桃时的整体表现情况:组别单颗重量(g)食用口感亩产(kg)对照组11877.361747对照组2987.102008对照组33248.651263a组3058.752335由表二可知,本发明方法改良的果树土壤在进行毛桃树的栽种时对于毛桃产量有较大提升,食用口感也有保障,适合种植推广。表三为各组别在栽种石榴时的整体表现情况:组别单颗重量(g)食用口感亩产(kg)对照组13747.581771对照组23218.091330对照组32758.681575a组3509.141836由表三可知,本发明方法改良的果树土壤在对于石榴种植时的食用口感上较其他普通试验田时具有较大优势,本发明的改良土壤适应栽植出品质优异的石榴品种。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