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维盐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03498发布日期:2021-01-01 18:11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甲维盐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甲维盐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维盐,全称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具有超高效、低毒即制剂近无毒、低残留、无公害等生物农药的特点,广泛用于蔬菜、果树、棉花等农作物上的多种害虫的防治。

微囊悬浮剂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形成核-壳结构的微小容器,以将农药包覆在其中,并悬浮在水中的农药剂型。微囊悬浮剂包括囊壁和囊芯两部分,囊芯是农药有效成分及溶剂,囊壁是成膜材料。这个剂型分为连续相和非连续相,连续相为水和助剂,非连续相是被包覆的农药微小胶囊。微胶囊悬浮剂外观是一个粘稠状流动液体,跟水乳剂及悬浮剂相似,其外形呈球形、谷粒、橄榄球形或其他形状的悬浮液体。微囊悬浮剂的主要特点是:a、接触毒性和异味大大降低,使作业者免受伤害;b、持效期长,施药后农药成分缓慢释放,起到节约药剂、节约工时,以逸待劳之功效;c、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避免了有机溶剂在生产和使用时对人及环境的危害;d、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即减少了易氧化、易见光分解、易受温度或水分影响的物质。

但是,目前的以甲维盐作为活性成分组合物的微囊悬浮剂存在包封率低、载药量小及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因此,在追求农药制剂保持防效的同时达到“减施增效”的效果,如何使微囊悬浮剂具有良好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简单化的制备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包封率高、载药量大及制备工艺简单的甲维盐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甲维盐微囊悬浮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囊材为异氰酸聚亚甲基聚亚苯基酯、甲苯二异氢酸脂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丙二胺、三乙醇胺、尿素或1,4-丁二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剂为green21溶剂、醋酸仲丁酯、酰胺类溶剂和polarclean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类分散剂、有机磷酸酯类分散剂、非离子分散剂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硅酸镁铝和白炭黑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为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吐温80、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和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甲维盐微囊悬浮剂还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防腐剂0.1份~0.5份。

一种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甲维盐加入溶剂中进行溶解操作,再加入囊材进行包合操作,得到a溶液;

将乳化剂和分散剂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操作,得到b溶液;

将固化剂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溶解操作,得到c溶液;

将所述b溶液加入所述a溶液中进行剪切乳化操作,得到d溶液;

将所述c溶液滴加至所述d溶液中进行固化操作,接着,进行搅拌操作,得到f溶液;及

将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和防腐剂加入所述f溶液中进行搅拌分散操作,得到微囊悬浮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甲维盐微囊悬浮剂中含有甲维盐,甲维盐作为农药微囊悬浮剂的有效成分,使微囊悬浮剂具有超高效、低毒即制剂近无毒、低残留和无公害的优点。此外,微囊悬浮剂还包括乳化剂、分散剂、囊材和固化剂,通过固化剂和囊材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囊材对甲维盐的包裹能力,进而提高了微囊悬浮剂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同时分散剂有较高的分子量,在水中溶解时不会增加粘度,对微囊悬浮剂中的固体粒子有极强的锚吸能力和胶体稳定能力,有效地降低了甲维盐的分解。

2、本发明甲维盐微囊悬浮剂中分布的微囊的粒径较小,因此微囊的沉降速度较慢,使微囊悬浮体系更加稳定,且通过降低微囊的粒径,提升了微囊悬浮剂中微囊在植物叶片的附着能力,耐雨水冲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实施方式的甲维盐微囊悬浮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份~5.7份;囊材0.5份~2份;固化剂0.1份~0.5份;溶剂10份~25份;分散剂4份~8份;增稠剂0.2份~1.5份;防冻剂1份~3份;消泡剂0.05份~0.2份;乳化剂1份~2份;去离子水50份~82份。

上述的微囊悬浮剂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为微囊悬浮剂的有效成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它具有超高效、低毒即制剂近无毒、无残留和无公害等生物农药的特点,与阿维菌素比较首先杀虫活性提高了1~3个数量级,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它许多害虫及螨类的活性极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触杀作用,在非常低的剂量,如0.084g/ha~2g/ha下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对益虫没有伤害,有利于对害虫的综合防治,另外扩大了杀虫谱,降低了对人畜的毒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微囊悬浮剂通过选用乳化剂、分散剂、囊材和固化剂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进行复配,如此,固化剂和囊材能够进行良好的协同作用,再同时控制固化剂和囊材的用量比例,提高了囊材对甲维盐的包裹能力,进而提高了微囊悬浮剂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一步地,分散剂有较高的分子量,在水中溶解时不会增加粘度,对微囊悬浮剂中的固体粒子有极强的锚吸能力和胶体稳定能力,有效地降低了甲维盐的分解。更进一步地,通过乳化剂的加入及对其用量的控制可以降低微囊悬浮中微囊的粒径大小,通过降低微囊的粒径,有效地减慢了微囊的沉降速度,使微囊悬浮体系更加稳定,且通过降低微囊的粒径,提升了微囊悬浮剂中微囊在植物叶片的附着能力,耐雨水冲刷。增稠剂能够提高微囊悬浮体系粘度,使微囊悬浮体系保持均匀的稳定的悬浮状态,而且增稠剂能与各种表面活性剂相配伍,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有很好的增稠功能。防冻剂可以激活生物酶,杀灭或阻止冰核细菌生成和繁殖,在降温时维持生物膜结构稳定性,减少和减轻低温对膜的破坏,降低植物细胞冰点值,增强植株保水和抗冻能力,抑制和破坏冰冻蛋白,增加热量,降低结冰能力,提高植株对低温的抵抗力。在微囊悬浮剂的制备过程中,乳化剂的添加及配制过程中产生的震荡均会导致泡沫的产生,过多的泡沫会影响配制的效率、降低产品的品质和影响溶液的均匀度。消泡剂的加入能破坏膜弹性而导致气泡破灭,消泡剂添加到泡沫体系中,会向气液界面扩散,使具有稳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难以发生恢复膜弹性的能力,从而达到消除气泡的效果。通过上述质量份数的各组分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地提升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并且还能够降低甲维盐的分解。

为了提升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囊材为异氰酸聚亚甲基聚亚苯基酯、甲苯二异氢酸脂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如此,由于异氰酸聚亚甲基聚亚苯基酯、甲苯二异氢酸脂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均具有稳定的理化性质,与药物无配伍变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进一步地,异氰酸聚亚甲基聚亚苯基酯、甲苯二异氢酸脂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还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从而能够提升微囊悬浮剂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为了提升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丙二胺、三乙醇胺、尿素或1,4-丁二醇。如此,乙二胺、丙二胺、三乙醇胺、尿素或1,4-丁二醇通过固化作用将囊壁材料固化成囊,使微囊悬浮剂中的微囊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微囊悬浮剂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乙二胺为常温固化,适用期短、粘度低并且可室温快速固化,而且乙二胺随分子量增大,粘度增加,挥发性减小,毒性减小,性能提高。尿素具有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以及安全性高的特点。更进一步地,通过固化剂与囊材协同作用,能够提高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为了提高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载药量和环保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剂为green21溶剂、醋酸仲丁酯、酰胺类溶剂和polarclean溶剂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酰胺类溶剂为酰胺类溶剂adm810。可以理解的是,传统的农药溶剂一般使用甲苯、二甲苯、dmf和环己酮,甲苯、二甲苯、dmf和环己酮具有生殖毒性、致癌性和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缺点。而本实施例中的green21溶剂、醋酸仲丁酯、酰胺类溶剂adm810和polarclean溶剂均为绿色环保溶剂,不会对农产品的安全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伤害。polarclean溶剂是一种环保型水溶性极性溶剂,除了高溶解性之外,polarclean溶剂还可作为晶体生长抑制剂,改善最终配方的低温稳定性。green21溶剂为用于农业化学配方的专有溶剂混合物,green21溶剂和酰胺类溶剂adm810对甲维盐的溶解度均大于400g/kg。醋酸仲丁酯是一种绿色环保溶剂,具有辛烷值高、无毒、无腐蚀性和氧含量低的特点。更进一步地,经实验检测,green21溶剂、醋酸仲丁酯、酰胺类溶剂adm810和polarclean溶剂对甲维盐的溶解度较高,有利于提高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载药量。而且green21溶剂、醋酸仲丁酯、酰胺类溶剂adm810和polarclean溶剂具有环保性,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类分散剂、有机磷酸酯类分散剂、非离子分散剂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聚羧酸盐类分散剂为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00,有机磷酸酯类分散剂为有机磷酸酯类分散剂emulsonagtrst,非离子分散剂为非离子分散剂pe10500和非离子聚合型分散剂tersperse2500,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为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morwetd-425。如此,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00、有机磷酸酯类分散剂emulsonagtrst、非离子分散剂pe10500、非离子聚合型分散剂tersperse2500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morwetd-425可均一地分散难溶于液体的溶质,减少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聚集的物质,并且保持分散体系的相对稳定状态。在微囊悬浮剂的制备过程中,不溶于水的油性液体在高剪切力搅拌下,会分散成很小的液珠,停搅拌后,在界面张力的作用下很快分层,因此搅拌得到的乳浊液很不稳定。而加入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00、有机磷酸酯类分散剂emulsonagtrst、非离子分散剂pe10500、非离子聚合型分散剂tersperse2500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morwetd-425并进行搅拌,则能形成较稳定的乳浊液。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选用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00,如此,由于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00为梳型的共聚物分散剂,在水中溶解时不会增加粘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对微囊悬浮剂中的固体粒子有极强的锚吸能力和胶体稳定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微囊悬浮剂的稳定性,降低甲维盐的分解。

为了提高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稳定性,降低甲维盐的分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硅酸镁铝和白炭黑中的至少一种。如此,通过增稠剂可以提高微囊悬浮体系的粘度,使微囊悬浮体系保持均匀的稳定的悬浮状态,而且黄原胶、硅酸镁铝和白炭黑能与各种表面活性剂相配伍,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有很好的增稠功能。进一步地,黄原胶具有低浓度高粘度的特性,而且对温度和ph变化不敏感、对酸碱十分稳定以及在冷水中能快速溶解。硅酸镁铝的触变值高,具有高剪切低粘度和低剪切高粘度的特性,触变指数达6以上,可极佳地改善体系的触变性和流变性。而且硅酸镁铝与有机增稠剂,如黄原胶和白炭黑等协同使用时,可减少有机增稠剂的用量20%~50%,同时可与有机增稠剂一道产生优异的协同作用,更好地提升微囊悬浮体系的性能。更进一步地,通过增稠剂与乳化剂的协同作用,在提高药物包封率的同时也提高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稳定性,降低甲维盐的分解。

为了提高微囊悬浮剂的防冻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如此,通过防冻剂可以激活生物酶,杀灭或阻止冰核细菌生成和繁殖,在降温时维持生物膜结构稳定性,减少和减轻低温对膜的破坏,降低植物细胞冰点值,增强植株保水和抗冻能力,抑制和破坏冰冻蛋白,增加热量,降低结冰能力,提高植株对低温的抵抗力。进一步地,乙二醇与水形成的溶液的冰点低,凝点更低,乙二醇的最低冰点约为-60℃,最低凝点为-75℃,因此,乙二醇防冻液的最低抗冻能力为-75℃。聚乙二醇是乙二醇的高聚物,不仅具有较好的防冻性能,聚乙二醇的水溶液还可作为助悬剂,有利于提高微囊悬浮剂的稳定性。聚乙二醇和乳化剂合用,能够增加乳化剂的稳定性。丙二醇的冰点低达-59℃,沸点高达187℃,不仅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沸性能。丙二醇防冻剂属生物可降解产品,无论在毒性还是生物降解方面都不会增加任何经济和环境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为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吐温80、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和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为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60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360,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为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500lq,聚氧乙烯醚为聚氧乙烯醚非离子cp120。可以理解的是,乳化剂的作用是将甲维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乳液,使甲维盐与水形成稳定分散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微囊悬浮剂制备过程中,若乳化剂的亲水性太强,则不利于界面吸附;若乳化剂的亲油性太强,则不能与水相很好地亲和,不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所以使乳化剂达到较好的乳化效果是提高微囊悬浮剂稳定性的关键。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500lq含有纯eo部分和纯po部分,其中,eo是亲水基,po是疏水基。也就是说,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500lq既有利于界面吸附,也能与水相很好地亲和,能够形成稳定的乳状液,进而有利于提高微囊悬浮剂的稳定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乳化剂的选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微囊粒径变小,粒径分布逐渐变窄,从而使微囊分布更均一、分散效果更好;但乳化剂选用量过大时,则会造成乳化剂的浪费,且会造成微囊粒径过大,粒径分布较宽,严重时会导致微囊发生快速的相分离,造成结块与粘连。因此,为了得到粒径较小且较匀一的微囊悬浮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甲维盐微囊悬浮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乳化剂1份~2份。

更进一步地,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601#的hlb值为13~14,浊点为60(1%aq)℃~65(1%aq)℃,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微胶囊悬浮剂体系,同时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601#还具有用量少和适用性广的特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是重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增强物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360具有较好的乳化效果,而且其基于可再生资源得到,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吐温80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分散性,吐温80可以单独使用作乳化剂,也可以与其它乳化剂共同使用,发挥协同效应,有利于提升乳化液的稳定性。聚氧乙烯醚非离子cp120具有较好的乳化效果,稳定性高,与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好,有利于提升微囊悬浮剂体系的稳定性。

为了抑制微生物的活动,防止微囊悬浮剂的腐坏,同时对农作物起到杀菌的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囊悬浮剂还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防腐剂0.1份~0.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微囊悬浮剂,包括如下步骤:将甲维盐加入溶剂中进行溶解操作,再加入囊材进行包合操作,得到a溶液;将乳化剂和分散剂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操作,得到b溶液;将固化剂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溶解操作,得到c溶液;将所述b溶液加入所述a溶液中进行剪切乳化操作,得到d溶液;将所述c溶液滴加至所述d溶液中进行固化操作,接着,进行搅拌操作,得到f溶液;将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和防腐剂加入所述f溶液中进行搅拌分散操作,得到微囊悬浮剂。

上述的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中,将所述b溶液置于所述a溶液中进行剪切乳化操作的时间为3min~7min;将所述c溶液缓慢滴加至所述d溶液的操作中,所述c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ml/min~5ml/min,搅拌速度为300r/min~500r/min,搅拌时间为50min~70min。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以下对本发明的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甲维盐加入溶剂中进行溶解操作,再加入囊材进行包合操作,得到a溶液。可以理解的是,将甲维盐加入溶剂中进行包合操作,使甲维盐溶液包合于溶剂中,有利于后续微囊的形成。

s200,将乳化剂和分散剂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操作,得到b溶液。可以理解的是,乳化剂为起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助于微囊的形成;分散剂为起分散作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悬浮液的形成。将乳化剂与分散剂与水溶液进行混合操作,得到具有乳化分散作用的b溶液,以促使微囊悬浮剂的形成。

s300,将固化剂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溶解操作,得到c溶液。可以理解的是,将固化剂加入水溶液中进行溶解操作,得到具有固化作用的c溶液以备用,在后续微囊悬浮剂的制备过程中加入c溶液,以提高微囊悬浮剂中的微囊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进而提升微囊悬浮剂的稳定性。

s400,将所述b溶液加入所述a溶液中进行剪切乳化操作,得到d溶液。

在本实施例中,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b溶液含有乳化剂和分散剂,a溶液中含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囊材,这两种不相溶的液相在界面处或接近界面处进行聚合反应,形成包囊材料。最后包囊材料就包覆在囊心物质的周围,从而形成单个的外形呈球状的半透性微胶囊。通过剪切乳化操作,将大团粒溶液破碎细化为微米级粒度的微团,得到均匀精细的微胶囊。

s500,将所述c溶液滴加至所述d溶液中进行固化操作,接着,进行搅拌操作,得到f溶液。

在本实施例中,将含有固化剂的c溶液缓慢滴加至d溶液中,并边滴加边进行搅拌操作,有利于减小微囊悬浮剂的粒径,同时提升微囊悬浮剂的包封率。所述c溶液滴加完后,继续搅拌50min~70min,使微囊悬浮剂体系分散更精细。微胶囊悬浮中分散的粒子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沉降,通过降低颗粒粒径,能够有效地减慢粒子的沉降速度,使体系更趋于稳定,且粒径越小越容易附着在植物体叶片上,耐雨水冲刷。

s600,将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和防腐剂加入所述f溶液中进行搅拌分散操作,得到微囊悬浮剂。

在本实施例中,将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和防腐剂置于f溶液中进行搅拌分散操作,得到微囊悬浮剂。增稠剂可以提高微囊悬浮体系粘度,使微囊悬浮体系保持均匀的稳定的悬浮状态,而且能与各种表面活性剂相配伍,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有很好的增稠功能。防冻剂可以激活生物酶,杀灭或阻止冰核细菌生成和繁殖,在降温时维持生物膜结构稳定性,减少和减轻低温对膜的破坏,降低植物细胞冰点值,增强植株保水和抗冻能力,抑制和破坏冰冻蛋白,增加热量,降低结冰能力,提高植株对低温的抵抗力。消泡剂的加入能破坏膜弹性而导致气泡破灭,消泡剂添加到泡沫体系中,会向气液界面扩散,使具有稳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难以发生恢复膜弹性的能力,从而达到消除气泡的效果。防腐剂的加入,能够抑制微生物的活动,防止微囊悬浮剂的腐坏,同时对农作物起到杀菌的作用。通过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和防腐剂的加入,使得到的微囊悬浮剂更加稳定、杀灭害虫的效果更强以及具有防冻、防腐的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剪切乳化操作的时间为3min~7min,如此,通过选用3min~7min的剪切乳化操作时间来进行剪切乳化操作,能够将大团粒溶液破碎细化为微米级粒度的微团,得到均匀精细的微胶囊。并且通过调节剪切乳化操作的时间控制乳液的粒径大小,以及提高微囊悬浮液的包封率。进一步地,经实验检测,所述剪切乳化操作时间在4min~6min内,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微囊悬浮剂的粒径和提高微囊悬浮剂对甲维盐的包封率,进而提高微囊悬浮剂的载药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c溶液缓慢滴加至所述d溶液中,所述c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ml/min~5ml/min。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c溶液缓慢滴加至d溶液中时,通过调节c溶液的滴加速度,其中c溶液的主要成分为固化剂,再配合囊材与固化剂的含量比例,实现对乳液的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的控制,而乳液的尺寸和粒径分布决定形成的微囊的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通过降低微囊的粒径大小,使囊芯与囊壁的接触面积增大,即提高了微囊对甲维盐的包封率和提高微囊悬浮剂的载药量,同时还提高了粒径分布的均匀性,使药物的释放得以控制,形成精确的释放体系。进一步地,经实验检测,c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ml/min~5ml/min时,可有效地控制微囊悬浮剂的粒径和提高微囊悬浮剂对甲维盐的包封率,进而提高了微囊悬浮剂的载药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c溶液缓慢滴加至所述d溶液中,边滴加边进行搅拌操作,搅拌速度为300r/min~500r/min。

在本实施例中,将c溶液缓慢滴加至d溶液中,边滴加边进行搅拌操作,搅拌速度为300r/min~500r/min。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备过程中搅拌速度的快慢对微囊的平均粒径和稳定性也有间接的影响。搅拌速度过慢,会造成壁材和芯材在乳状液体中分散不均匀,导致反应不充分,效率和效果均会降低,而且最终形成的微囊粒径过大,粒径分布较宽,严重时会导致微囊发生快速的相分离,造成结块与粘连;而搅拌速度过快,则不利于壁材在芯材周围形成较稳定的微胶囊壁,容易导致形成的胶囊破裂或搅拌只在乳液上层运动,形成的微胶囊团聚沉降,造成一定的交联,使得微囊悬浮剂的包封率降低。进一步地,经试验检测,通过300r/min~500r/min的搅拌速度与上述c溶液的滴加速度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地降低微囊悬浮剂中分散粒子的粒径,且提高微囊悬浮剂对有效成分的包封率,同时提高微囊悬浮剂的载药量和降低甲维盐的分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和防腐剂加入所述f溶液中进行搅拌分散操作,所述搅拌分散操作的时间为15min~25min。

在本实施例中,向f溶液加入预定量的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和防腐剂,进行搅拌分散操作,得到微囊悬浮剂,工艺操作简单且效率较高。进一步地,经试验检测,搅拌分散操作的时间为15min~25min时,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和防腐剂充分分散于微囊悬浮剂中,使得到的微囊悬浮剂更加稳定、杀灭害虫的效果更强以及具有防冻、防腐的功能。

实施例1

将1g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用5g的polarclean溶剂和5g的醋酸仲丁酯进行溶解,溶解后加入0.5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得到a溶液;将1g的吐温80和4g的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morwetd-425一并加入75.05g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b溶液;将0.1g三乙醇胺加入5g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溶解操作,得到c溶液;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剪切乳化3min,为d溶液;将c溶液缓慢滴加至d溶解中,滴加速度为1ml/min,打开搅拌机进行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min,滴加完后,继续搅拌50min,为f溶液;向f溶液加入1g丙二醇、2g聚乙烯醇、0.2g黄原胶、0.1g防腐剂和0.05g消泡剂,搅拌分散15min后得微胶囊悬浮剂。

实施例2

将3g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用15g的癸酰胺类adm810溶剂进行溶解,溶解后加入0.8g甲苯二异氢酸脂混合,得到a溶液;将1g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1g的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601#、5g非离子聚合型分散剂tersperse2500和1g非离子分散剂pe10500一并加入63.24g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b溶液;将0.16g乙二胺加入5g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溶解操作,得到c溶液;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剪切乳化6min,为d溶液;将c溶液缓慢滴加至d溶解中,滴加速度为4ml/min,打开搅拌机进行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度为500r/min,滴加完后,继续搅拌70min,为f溶液;向f溶液加入3g乙二醇、1g白炭黑、0.1g硅酸镁铝、0.5g防腐剂和0.2g消泡剂,搅拌分散25min后得微胶囊悬浮剂。

实施例3

将5.7g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用15g的green21和5g的醋酸仲丁酯进行溶解,溶解后加入1g异氰酸聚亚甲基聚亚苯基酯混合,得到a溶液;将2g的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500lq和5g的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00一并加入56.6g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b溶液;将0.2g尿素加入5g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溶解操作,得到c溶液;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剪切乳化5min,为d溶液;将c溶液缓慢滴加至d溶解中,滴加速度为3ml/min,打开搅拌机进行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度为400r/min,滴加完后,继续搅拌60min,为f溶液;向f溶液加入3g丙二醇、1g白炭黑、0.1g黄原胶、0.3g防腐剂和0.1g消泡剂,搅拌分散20min后得微胶囊悬浮剂。

实施例4

将5.7g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用25g的green21进行溶解,溶解后加入1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得到a溶液;将1g的聚氧乙烯醚非离子cp120、4g的有机磷酸酯类分散剂emulsonagtrst和4g的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morwetd-425一并加入50.9g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b溶液;将0.5g1,4-丁二醇加入5g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溶解操作,得到c溶液;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剪切乳化5min,为d溶液;将c溶液缓慢滴加至d溶解中,滴加速度为4ml/min,打开搅拌机进行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度为400r/min,滴加完后,继续搅拌60min,为f溶液;向f溶液加入1g聚乙二醇、1g白炭黑、0.05g黄原胶、0.3g硅酸镁铝、0.4g防腐剂和0.15g消泡剂,搅拌分散19min后得微胶囊悬浮剂。

实施例5

将5.7g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用15g的green21和5g的醋酸仲丁酯进行溶解,溶解后加入1g异氰酸聚亚甲基聚亚苯基酯混合,得到a溶液;将2g的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500lq和5g的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00一并加入56.6g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b溶液;将0.2g尿素加入30g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溶解操作,得到c溶液;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剪切乳化3min,为d溶液;将c溶液缓慢滴加至d溶解中,滴加速度为1ml/min,打开搅拌机进行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min,滴加完后,继续搅拌60min,为f溶液;向f溶液加入3g丙二醇、1g白炭黑、0.1g黄原胶、0.3g防腐剂和0.1g消泡剂,搅拌分散20min后得微胶囊悬浮剂。

实施例6

将5.7g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用15g的green21和5g的醋酸仲丁酯进行溶解,溶解后加入1g异氰酸聚亚甲基聚亚苯基酯混合,得到a溶液;将2g的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500lq和5g的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00一并加入56.6g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b溶液;将0.2g尿素加入5g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溶解操作,得到c溶液;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剪切乳化7min,为d溶液;将c溶液缓慢滴加至d溶解中,滴加速度为3ml/min,打开搅拌机进行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min,滴加完后,继续搅拌60min,为f溶液;向f溶液加入3g丙二醇、1g白炭黑、0.1g黄原胶、0.3g防腐剂和0.1g消泡剂,搅拌分散20min后得微胶囊悬浮剂。

实施例7

将5.7g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用15g的green21和5g的醋酸仲丁酯进行溶解,溶解后加入1g异氰酸聚亚甲基聚亚苯基酯混合,得到a溶液;将2g的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500lq和5g的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00一并加入56.6g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b溶液;将0.2g尿素加入5g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溶解操作,得到c溶液;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剪切乳化3min,为d溶液;将c溶液缓慢滴加至d溶解中,滴加速度为5ml/min,打开搅拌机进行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度为400r/min,滴加完后,继续搅拌60min,为f溶液;向f溶液加入3g丙二醇、1g白炭黑、0.1g黄原胶、0.3g防腐剂和0.1g消泡剂,搅拌分散20min后得微胶囊悬浮剂。

实施例8

将5.7g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用15g的green21和5g的醋酸仲丁酯进行溶解,溶解后加入1g异氰酸聚亚甲基聚亚苯基酯混合,得到a溶液;将2g的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500lq和5g的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00一并加入56.6g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b溶液;将0.2g尿素加入5g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溶解操作,得到c溶液;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剪切乳化5min,为d溶液;将c溶液缓慢滴加至d溶解中,滴加速度为5ml/min,打开搅拌机进行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度为500r/min,滴加完后,继续搅拌60min,为f溶液;向f溶液加入3g丙二醇、1g白炭黑、0.1g黄原胶、0.3g防腐剂和0.1g消泡剂,搅拌分散20min后得微胶囊悬浮剂。

在实验组中实施例3的基础上,设计对比组的对比例1和对比例2,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固化剂的不同,对比例2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乳化剂不同。

对比例1

将5.7g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用15g的green21和5g的醋酸仲丁酯进行溶解,溶解后加入1g异氰酸聚亚甲基聚亚苯基酯混合,得到a溶液;将2g的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500lq和5g的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00一并加入56.6g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b溶液;将0.2g丙二胺加入5g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溶解操作,得到c溶液;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剪切乳化5min,为d溶液;将c溶液缓慢滴加至d溶解中,滴加速度为3ml/min,打开搅拌机进行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度为400r/min,滴加完后,继续搅拌60min,为f溶液;向f溶液加入3g丙二醇、1g白炭黑、0.1g黄原胶、0.3g防腐剂和0.1g消泡剂,搅拌分散20min后得微胶囊悬浮剂。

对比例2

将5.7g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用15g的green21和5g的醋酸仲丁酯进行溶解,溶解后加入1g异氰酸聚亚甲基聚亚苯基酯混合,得到a溶液;将2g的吐温80、5g的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00一并加入56.6g的去离子水混合,得到b溶液;将0.2g尿素加入5g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溶解操作,得到c溶液;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剪切乳化5min,为d溶液;将c溶液缓慢滴加至d溶解中,滴加速度为3ml/min,打开搅拌机进行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度为400r/min,滴加完后,继续搅拌60min,为f溶液;向f溶液加入3g丙二醇、1g白炭黑、0.1g黄原胶、0.3g防腐剂和0.1g消泡剂,搅拌分散20min后得微胶囊悬浮剂。

数据结果分析

1、表1为实施例5~实施例8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考察搅拌速度、剪切时间和固化剂的滴加速度对甲维盐微胶囊悬浮剂粒径和包封率的影响:

表1

根据上述数据可知,在实施例3的工艺条件下,即搅拌速度为400r/min、剪切时间为5min和滴加速度为3ml/min时,微胶囊悬浮剂的粒径明显减小,同时包封率明显提高,此时微囊悬浮剂的载药量也明显提高。因此,本申请通过控制甲维盐微囊悬浮剂制备过程中的搅拌速度、剪切时间和固化剂的滴加速度有效地提升了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2、表2为实验组的实施例1~实施例4与对比组的对比例1~对比例2中微囊悬浮剂的热储分解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及热储稳定性的结果: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4的微囊悬浮剂的热储分解率较对比例1~对比例2的微囊悬浮剂的热储分解率低,说明利用本发明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热储稳定性较好,降低了甲维盐的分解;实施例1~实施例4的微囊悬浮剂的包封率较对比例1~对比例2的微囊悬浮剂的包封率高,说明利用本发明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包封率较高;实施例1~实施例4的微囊悬浮剂的载药量较对比例1~对比例2的微囊悬浮剂的载药量高,说明利用本发明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载药量较高。因此,本发明中的甲维盐微囊悬浮剂通过对微囊悬浮剂组分的选择以及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再配合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甲维盐微囊悬浮剂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降低甲维盐的分解。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