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将过滤缸体抽拉至缸体外部的底过滤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5789发布日期:2021-01-12 10:2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将过滤缸体抽拉至缸体外部的底过滤鱼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鱼缸、成品水族箱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能够将过滤缸体抽拉至缸体外部的底过滤鱼缸。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鱼缸各种各样,按照用途分类,包括单一缸体形式、上下两缸体形式以及带景观类型的缸体,其在实现养鱼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由于鱼缸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内外清理,以及对鱼缸进行换水等操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鱼缸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方便清理的目的,但是由于缸体与支架之间是固定的,故并不能达到将过滤缸体抽拉出来进而实现方便清理等目的。并且,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用户来说,要想操作鱼缸,更加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够将过滤缸体抽拉至缸体外部的底过滤鱼缸,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观赏性上缸体、作为底柜过滤区的下缸体,所述下缸体滑动式设置在底框架内,所述底框架两侧和/或底部对称设置滑槽,所述下缸体两侧和/或底部设有与滑槽相卡接的边框;所述过滤缸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若干仓室,所述下缸体内设有输水泵,所述输水泵通过一输水管对上缸体供水;所述下缸体底部设有若干并联连接的排水支管,所述支管与一总管连接;所述上缸体固接在底框架上端面上,且所述上缸体下部设有与过滤缸连接的水龙头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下缸体包括:

通过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以及右侧板相互连接组成的上部开口的缸体空间;

所述隔板包括横隔板以及纵隔板,所述横隔板与纵隔板的端部垂直固接,所述纵隔板与右侧板相互平行,所述横隔板与后侧板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设为条形结构,所述边框与滑槽之间设有随动件,所述随动件随着下缸体被抽拉出来而向外滑出至鱼缸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随动件上靠近滑槽的一侧设为直角z形水平镜像180度后的形状;所述随动件上靠近边框的一侧设为直角z形;

所述随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下缸体前后两侧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设为开设在底框架两侧和/或底部的卡接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框架设为通过若干方管首尾并垂直连接组成的长方体形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总管、支管以及水龙头组件上均设有手动调节阀门,所述水龙头组件包括与输水管连接的上水管、连接在上水管上的水龙头。

进一步地,所述总管上还设有伸入到下缸体内部的回水管;所述上缸体设为通过若干透明板围成的上部开口的空心长方体形状。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将下缸体底柜内部的过滤缸设置为相对鱼缸主体可抽拉的结构,达到了便于操作以及特殊人群清理等维护工作的实现的目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强;

通过在下缸体底部设置边框、随动件以及与其滑动连接的滑槽,达到了在顺利实现抽拉的基础上还能简化本装置结构,制作简单;

通过在下缸体内设置若干仓室,达到了容纳鱼饲料等物品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干湿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状态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底框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4,一种能够将过滤缸体抽拉至缸体外部的底过滤鱼缸,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观赏性上缸体1、作为底柜过滤区的下缸体2,下缸体2滑动式设置在一底框架3内,底框架3两侧和/或底部对称设置滑槽4,下缸体2两侧和/或底部设有与滑槽4相卡接的边框5;下缸体2内通过隔板6分隔成若干仓室,下缸体2内设有输水泵7,输水泵7通过一输水管8对上缸体1供水;下缸体2底部设有若干并联连接的排水支管9,支管9与一总管10连接;上缸体1固接在底框架3上端面上,且上缸体1上端设有与输水管8连接的水龙头组件。

本发明创造性地将鱼缸设置为下部可抽拉式结构,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将鱼缸底部过滤部分封闭在本体内的结构弊端,这对于一些较为肥胖或腿脚不便的用户来说,能够通过将下缸体2拉出来操作相关部件,使用较为方便,功能性强,扩大了鱼缸的使用范围。

在结构上,本装置中的下缸体2与底框架3之间抽屉式抽拉连接结构,具体为:当需要拉出下缸体2时,由于下缸体2下部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边框5,底框架3底部的内侧位置设有滑槽4,边框5能够在滑槽4内前后滑动,从而实现了下缸体2自由抽拉的目的。而且,在下缸体2的内部通过若干隔板6将其内部空间分隔成了若干隔间,用于实现放置干湿分离、对鱼缸内鱼缸水的沉淀等目的,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功能性;并且,为了实现鱼缸的定期换水以及鱼缸水的过滤,设置了若干排水用支管9以及总管10,且设置了输水泵7以及输水管8,进而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通过输水泵7以及输水管8来对上缸体1供水,而后通过下缸体2上的支管9以及总管10实现排水。在这过程中,为了实现上缸体1中的水从其下部流出并经由下缸体2排出的目的,可在上缸体1的下部设置通孔,并通过通孔连接一下放管。水龙头组件能够控制向上缸体1内的排水量,便于出水。

下缸体2包括:

通过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以及右侧板相互连接组成的上部开口的缸体空间;

隔板6包括横隔板6.1以及纵隔板6.2,横隔板6.1与纵隔板6.2的端部垂直固接,纵隔板6.2与右侧板相互平行,横隔板6.1与后侧板相互平行。

下缸体2采用的是透明玻璃材质制作而成的且外部呈长方体形状的结构,其上部开口,组成的内部缸体空间被若干横向设置的横隔板6.1以及纵向设置的纵隔板6.2隔开,从而形成若干作为不同用途的仓室。对于下缸体2的结构,其具体组成为: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以及右侧板顺次连接围成筒状结构,底板位于下缸体2的下部,并通过胶粘或连接件等形式实现相互连接,组成一个上部开口且横截面呈矩形结构的空间。

边框5设为条形结构,边框5与滑槽4之间设有随动件11,随动件11随着下缸体2被抽拉至鱼缸外部。

边框5设有两个,并分别固接在下缸体2的左右两端,且边框5的下端面与下缸体2的底端面齐平,边框5从其靠近下缸体2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带有一定宽度的板条结构,并具体可通过螺钉等连接件与下缸体2连接;而后,随动件11的作用是保证下缸体2与底框架3之间能够灵活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将下缸体2从滑槽4中顺利抽拉出来的目的。

在连接关系上,结合图1可知,随动件11的一侧卡接在滑槽4内,另一侧与边框5相互卡接,在将下缸体2抽出的过程中,随动件11随着边框5一起向外运动,在这里,随动件11即作为卡接边框5的滑道,实现顺利滑动。

随动件11上靠近滑槽4的一侧设为直角z形水平镜像180度后的形状;随动件11上靠近边框5的一侧设为直角z形;

随动件11的两端分别与下缸体2前后两侧齐平。

在本装置中,随动件11与边框5的连接形式与现有技术中抽屉结构类似,即采用抽拉式,并为了实现顺利滑动,设置了滑槽4、随动件11以及与其相互卡接的边框5。在具体结构上,边框5的横截面形状为将l字母水平镜像180度后的形状,随动件11的形状与边框5相适配,从而实现活动卡接在边框5上的目的。在具体结构上,随动件11呈条形,其横截面形状与边框5相对。

滑槽4设为开设在底框架3两侧和/或底部的卡接槽结构。

滑槽4在结构上具体为u型槽结构,并开设在底框架3的下端和/或两侧位置,从而与随动件11相互卡接。

底框架3设为通过若干方管3.1首尾并垂直连接组成的长方体形框架结构。

底框架3具体可通过将若干方管3.1进行焊接而成,组成一个能使得下缸体2能从其内部自由穿过的框架结构。

总管10、支管9以及水龙头组件上均设有手动调节阀门12,水龙头组件包括与输水管8连接的上水管、连接在上水管上的水龙头13。

为了实现将支撑并稳固总管10以及支管9,可在下缸体2的下端面向前延伸出预定宽度,形成延伸板14,且延伸板14的两端分别与下缸体2的左右两端齐平,从而达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总管10上还设有伸入到下缸体2内部的回水管14;上缸体1设为通过若干透明板1.1围成的上部开口的空心长方体形状。

最后,为了实现上缸体1与下缸体2之间的连通,在二者之间设置若干连通管,实现循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