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地生姜与高杆玉米间作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15541发布日期:2021-01-12 10:2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露地生姜与高杆玉米间作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露地生姜与高杆玉米间作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生姜种植以露地栽培该最为广泛,无论北方还南方露地种植生姜在盛夏季节均会因太阳强光灼伤而造成植株叶片边缘和叶尖干枯的普遍现象,加之伏旱的伤害,引起减产减收。生姜具有喜半阴不耐强光的生物学特性,因此,露地生姜栽培地在盛夏季节合理的间作高杆玉米作物遮挡部分太阳光,可有效地避免盛夏季太阳强光对生姜植株叶片的伤害,保障生姜正常生长,且增产增效。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的生姜种植受到盛夏季节强光对生姜植株叶片严重伤害,影响了植株的生长正常,降低了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露地生姜与高杆玉米间作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露地生姜与高杆玉米间作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所述露地生姜与高杆玉米间作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包括:

施用底肥,在待种植生姜地清除杂物、措施生物有机肥洋粪、菜子饼肥和复合肥;

土壤耕作,对施好底肥的土地进行机械耕作,姜田地块四周开边沟,深耕锄犁田,细耕土壤深,备用;

选种催芽,把上年准备好的姜种在晴天进行选种、瓣种、晒种、消毒、装网袋,暗条件下催芽;

播种定植姜种,把催芽好的姜种定植于试先准备好的播种沟里,覆盖农膜保温保湿;

生姜地里间作玉米,在露地生姜地里种植一行高杆玉米,通过玉米植株遮挡盛夏季的太阳强光;

田间管理。

进一步,施用底肥,在待种植生姜地清除杂物、措施生物有机肥洋粪1000kg/亩、菜子饼肥100kg/亩和100kg复合肥;

土壤耕作,在清明节前15天对施好底肥的土地进行机械耕作,姜田地块四周开边沟70cm深、宽50cm,深耕锄犁田50cm深,细耕土壤深40cm2次,备用。

进一步,选种催芽,把上年准备好的姜种在晴天进行选种、瓣种、晒种、消毒、装网袋,在20℃-28℃暗条件下催芽15-20天。

进一步,生姜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到5月上旬。

进一步,在气温达到16℃以上时把催芽好的姜种进行播种定植。

进一步,姜种播种定植株距25cm、行距50cm。

进一步,5月中旬到5月下旬在露地生姜种植地里每隔7行生姜种植一行高杆玉米。

进一步,到7月中旬玉米株高可达1.6m至2m。

进一步,生产田间种植的盛夏季节能明显避免太阳强光对生姜植株叶片造成的严重伤害,减轻叶片灼伤率70%以上。

进一步,播种定植姜种,把催芽好的姜种按照株距25cm、行距50cm定植于试先准备好的播种沟里,覆盖农膜保温保湿;

生姜地里间作玉米,在5月中旬至5月下旬在露地生姜地里每间隔3米种植一行高杆玉米,到7月中旬玉米株高可达1.6m至2m,通过玉米植株遮挡盛夏季的太阳强光。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到7月中旬玉米株高可达1.6m至2m,通过玉米植株遮挡盛夏季的太阳强光。生产田间种植的盛夏季节能明显避免太阳强光对生姜植株叶片造成的严重灼伤,减轻叶片灼伤率70%以上,有利用于生姜植株很正常生长。生姜与高杆玉米间作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提高生姜根际土壤的ph值,促进生姜根系对土壤中n和有机质的吸收利用率提高分别8.64%、16.72%,土壤中有益微生物am真菌的种类增多3种。显著地改善优化土理化性、微生物种群结构,每亩明显提高了生姜产量260kg、增产16%、增加经济效益1560元/亩。本发明中生姜与高杆玉米间作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能明显避免盛夏季节强光对生姜植株叶片造成的严重灼伤,保障植株生长正常,提高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一种露地生姜与高杆玉米间作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能明显避免盛夏季节太阳强光对生姜植株叶片造成的严重灼伤,显著地改善优化土理化性、微生物种群结构,提高生姜根际土壤的ph值,促进生姜根系对土壤中n和有机质的吸收,土壤中有益微生物am真菌的种类增多,明显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露地生姜与高杆玉米间作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露地生姜与高杆玉米间作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露地生姜与高杆玉米间作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包括:

s101:施用底肥,在待种植生姜地清除杂物、措施生物有机肥洋粪1000kg/亩+菜子饼肥100kg/亩+100kg复合肥;

s102:土壤耕作,在清明节前15天对施好底肥的土地进行机械耕作,姜田地块四周开边沟70cm深、宽50cm,深耕锄犁田50cm深,细耕土壤深40cm2次,备用;

s103:选种催芽,把上年准备好的姜种在晴天进行选种、瓣种、晒种、消毒、装网袋,然后在20℃-28℃暗条件下催芽15-20天;

s104:播种定植姜种,把催芽好的姜种按照株距25cm、行距50cm定植于试先准备好的播种沟里,覆盖农膜保温保湿;

s105:生姜地里间作玉米,在5月中旬至5月下旬在露地生姜地里每间隔3米种植一行高杆玉米,到7月中旬玉米株高可达1.6m至2m,通过玉米植株遮挡盛夏季的太阳强光;

s106:田间管理。

在本发明中,生姜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到5月上旬。

在本发明中,在气温达到16℃以上时把催芽好的姜种进行播种定植。

在本发明中,姜种播种定植株距25cm、行距50cm。

在本发明中,5月中旬到5月下旬在露地生姜种植地里每隔7行生姜种植一行高杆玉米。

在本发明中,到7月中旬玉米株高可达1.6m至2m,通过玉米植株遮挡盛夏季的太阳强光。

在本发明中,生产田间种植的盛夏季节能明显避免太阳强光对生姜植株叶片造成的严重伤害,减轻叶片灼伤率70%以上,有利用于生姜植株很正常生长。

在本发明中,生姜与高杆玉米间作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减轻灼伤病明显,提高生姜根际土壤的ph值,促进生姜根系对土壤中n、p和有机质的吸收利用率,土壤中微生物am真菌孢子种类增加了3种。

在本发明中,显著地改善优化土理化性、微生物种群结构,提高了生姜产量260kg/亩,增产16%,增加经济效益1560元/亩。

表1生姜-玉米间作共生对土壤理化性质、am真菌孢子类型以及生长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