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裸岩陡坡少工程多植物生态恢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64597发布日期:2021-02-26 12:3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大面积裸岩陡坡少工程多植物生态恢复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生态恢复方法领域,具体涉及大面积裸岩陡坡少工程多植物生态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漠视,在露天矿山、采石场、修路等地段,由于其施工扰动面积大,导致山体石岩裸露,形成了大面积裸岩陡坡,易诱发水土流失、坡面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损坏自然景观。
[0003]
原有的陡坡保护方法多是采用浆砌片石挡墙、混凝土、支护、台拱、锚杆、挂网、胶泥、彩色喷涂或喷浆覆盖护坡等硬性工程措施对陡坡进行固定,工程量大的同时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陡坡的生态问题。同时由于这些保护措施缺乏防护,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容易风化脱落,造成安全隐患。
[0004]
现有一种采用水泥和防护网固定陡坡表面后,在其上覆盖土壤种植草本植物的新型陡坡生态恢复方法。这种方法对水泥与植土的配比要求较高,水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坡面固定产生不利影响,施工方法难度高。同时由于植土层厚度有限,只能种植草本植物,对环境的改造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大面积裸岩陡坡生态恢复方法的不足,提出大面积裸岩陡坡少工程多植物生态恢复方法。
[0006]
本发明解决其方法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方案是:
[0007]
大面积裸岩陡坡少工程多植物生态恢复方法,在裸岩陡坡坡脚处建设有一定高度的挡土墙,挡土墙中填有种植基,挡土墙内侧坡脚处按一定株距种植乔木,乔木下方种植灌木,近坡脚处种植藤本植物,坡面上种植有固土植物。
[0008]
所述挡土墙高度为1-3米。
[0009]
所述片石挡土墙底部留有渗水孔。
[0010]
所述种植基为有机肥和客土的混合物。
[0011]
所述乔木株距为4-8米。
[0012]
所述藤本植物株距为0.3-1米。
[0013]
所述藤本植物为节节生根的葛藤、紫藤、爬山虎、油麻藤、常春藤等耐瘠、耐旱、生长速度快、爬坡攀附能力极强的藤本植物。
[0014]
所述固土植物为芭茅、狗尾巴草、结萎草、松树、柏树、刺槐、紫穗槐、构树等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的植物。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建立了稳固且具有生态效应的植被结构防护体系,坡前下部种植的乔木、灌木种植带,可以起到减缓减少风力对坡面的打击冲刷;藤本植物节节生根,在坡面上行成一张纵横交错的防护网络。在本发明中的生态恢复方法中,陡坡上种植的
乔灌木成活率达到98%,藤本和草本植物的成活率均为100%,在对坡高为25-45米的硬岩陡坡进行生态恢复时,植物覆盖率在施工当年可达到40%,第二年即可对陡坡坡面实现完全覆盖。以藤本为主,多种类植物合理组配边坡护坡植被,植物随季相变化色彩丰富,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明显,行成优美、协调的景观;投入少,简便易行,见效快;植被成活率高,覆盖面积大,而且后期管理费用低,并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得植被系统持久稳定;达到既有效地支撑加固坡体,由于藤本植物的根系发达、覆盖面积大,能在最短时间内完全覆盖坡面,在坡面行成一张根茎发达而密集防护网络,改变和减缓地表径流,减少雨水对面打击和冲刷,达到了防治水土流失和绿化美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大面积裸岩陡坡少工程多植物生态恢复方法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裸岩陡坡顶部状态图;
[0018]
图3为裸岩陡坡底部状态图;
[0019]
图4为实施生态恢复方法两年后裸岩陡坡中心状态图;
[0020]
图5为实施生态恢复方法两年后裸岩陡坡底部状态图;
[0021]
图中:1-片石挡土墙;2-种植基;3-灌木;4-乔木;5-藤本植物;6-固土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23]
实施例
[0024]
如图2-3所示裸岩陡坡,其面积大,坡度陡,质地松散,易诱发水土流失、坡面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损坏自然景观。
[0025]
如图1所示大面积裸岩陡坡少工程多植物生态恢复方法,在裸岩陡坡坡脚处根据实际坡面高度与宽度,建设有2米高左右的片石挡土墙1;片石挡土墙的底部留有渗水孔,可以将土墙内多余的水分渗出,防止土壤含水过多影响植物生长,同时设置在底部的渗水孔可以减缓渗水速度,防止渗水过快导致土壤养分流失;挡土墙1中填有用有机肥与客土混合制成的种植基2,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在挡土墙1内侧按6米株距种植有乔木4,乔木4体型高大,为底部植物提供遮蔽,有效保证坡脚处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也可作为行道树装饰道路绿化;乔木下方种植有较为低矮的灌木花草,进一步减少雨水和风力对坡脚泥土的侵蚀,紧固坡脚土质;在挡土墙1内侧距坡脚0.3米处,按0.5米株距种植有葛藤、紫藤、爬山虎、油麻藤、常春藤等生长速度快、攀附能力强的藤本植物5;坡面上种植有芭茅、狗尾巴草、结萎草、松树、柏树、刺槐、紫穗槐、构树等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的固土植物6。
[0026]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土植物6可以在陡坡上正常生长且稳固陡坡土层,同时坡脚处的藤本植物5贴着面节节生根,向四周生长速度快,每年向坡面生长可达10米左右,坡面上种植有芭茅、狗尾巴草、结萎草、松树、柏树、刺槐、紫穗槐、构树等都是耐瘠、耐旱、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的固土植物6。坡脚处的乔木4对藤本植物5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有效提升藤本植物5的成活率,藤本植物5的叶片覆盖土层,减缓了雨水冲刷和风力侵蚀,稳固陡坡土层。
[0027]
如图4-5所示,在实施大面积裸岩陡坡少工程多植物生态恢复方法两年后,裸岩陡
坡表面已经完全被绿色植物覆盖,在本方法的实施过程中乔灌木成活率达到98%,藤本和草本植物的成活率均为100%,对坡高为25-45米的硬岩陡坡进行生态恢复时,植物覆盖率在施工当年即可达到40%,第二年对陡坡坡面实现完全覆盖。
[0028]
由此可见,本发明中的大面积裸岩陡坡少工程多植物生态恢复方法不仅施工难度低,工程量少,同时绿化速度以及效果也十分显著,相较于现有方法优势明显。本方法依靠植物自然生长对陡坡地形进行修复,环境友好,维护成本低,绿化面积大,十分适合在山地陡坡地带进行推广。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