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杀菌剂及其剂型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84511发布日期:2021-02-20 11:3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药杀菌剂及其剂型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杀菌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药杀菌剂及其剂型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植物病害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全世界的农作物每年因病害减产量约1.25亿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因某种植物病害流行而造成严重饥荒,比如马铃薯晚疫病造成的爱尔兰饥馑。使用杀菌剂是防治植物病害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0003]
早期的杀菌剂都是无机化合物,其中如硫磺粉和铜制剂(如波尔多液)至今仍在使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发出了有机硫杀菌剂:福美类、代森类(如代森锌)、三氯甲硫基二甲羧酰亚胺类、有机氯、有机汞和有机砷杀菌剂。六十年代以来,更多化学类型的杀菌剂不断出现,其中最重要的进展是内吸性杀菌剂的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机汞、有机砷和某些有机氯杀菌剂,因毒性和环境污染问题而渐被淘汰。新一代的内吸剂杀菌剂由于防治效果提高而使杀菌剂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到八十年代,杀菌剂的品种已超过200种。
[0004]
目前,杀菌剂的品种繁多,但由于长期过量使用,使得大部分药剂的药效明显下降,并且严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杀菌剂及其剂型和使用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杀菌剂药效明显,长期使用对环境的污染程低。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杀菌剂,有效成分包括氨基羧酸类螯合剂。
[0008]
优选的,所述农药的剂型包括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颗粒剂、水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剂和悬浮剂。
[0009]
优选的,所述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包括乙二酸四乙胺、氨基三乙酸及其盐和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0]
优选的,所述农药杀菌剂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包括黏着剂、分散剂、润湿剂、载体、填料、崩解剂、包膜剂和控制释放助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
所述黏着剂包括明胶;所述分散剂包括morwet efw和/或聚乙二醇;所述润湿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载体包括高岭土;所述填料包括滑石粉、陶土和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崩解剂包括羧甲基淀粉钠;所述控制释放助剂包括多糖。
[0012]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农药杀菌剂的使用方法,所述农药的使用方法包括:喷雾法、浇灌法、擦抹法、蘸根法、种子处理法或土壤处理法。
[0013]
优选的,以有效成分计,当所述农药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为喷雾法、浇灌法、擦抹法时,所述农药的使用量为0.5g/亩~300g/亩;
[0014]
当所述农药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为蘸根法时,所述农药的使用量为0.5g/亩~75g/亩;
[0015]
当所述农药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为种子处理法时,所述农药的使用量为0.5g/亩~100g/亩;
[0016]
当所述农药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为土壤处理法时,所述农药的使用量为30~120g/亩。
[0017]
优选的,当所述农药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为喷雾法、浇灌法、擦抹法时,喷雾、浇灌和擦抹的部位包括植物叶片、茎部、根部、花穗或花芽。
[0018]
优选的,当所述农药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为喷雾法、浇灌法、擦抹法时,所述农药杀菌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12~3000);
[0019]
当所述农药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为种子处理法时,所述农药与种子的药种比为1:(10~5000);所述农药与水的体积比为1:(12~3000);
[0020]
当所述农药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为蘸根法时,所述农药杀菌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12~3000);蘸根的时间为0.5~20min。
[0021]
优选的,所述土壤处理法包括喷雾法、撒粉法、撒粒法和浇灌法;当所述土壤处理法为喷雾法、撒粉法和撒粒法时,具体方式为:将杀菌剂撒施土壤中后,依次进行灌水、翻耕处理;所述翻耕的深度为5~40cm。
[0022]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农药杀菌剂在治疗和预防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所述植物病害为丝状真菌病害;所述丝状真菌病害包括镰刀菌、稻瘟病原菌和灰葡萄孢菌。
[0023]
有益效果:
[002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杀菌剂,有效成分包括氨基羧酸类螯合剂。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农药药效明显,长期使用也不会造成土地退化和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程低。由实施例记载的可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农药防治效率能够达到59%~97%,病苗率为0.001%~5%。
[0025]
而且本发明针对不同的使用方法设定了不同的条件参数(浓度、稀释比例),本发明提供的使用方法简单方便,不同的剂型的药剂均易溶于水,且极易分散均匀;不同的使用方法操作简便,便于农民田间操作;能够发挥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至最低。
[0026]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使用方法即使是长期使用也不会造成土地退化和杀菌剂残留。
附图说明
[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8]
图1为实施例1中农药杀菌剂喷施使用时对镰刀菌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杀菌剂,有效成分包括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在本发明中,所述农药杀菌剂的剂型优选包括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颗粒剂、水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剂、悬浮剂;所述颗粒剂优选包括缓释颗粒剂。本发明根据不同的剂型搭配合理的辅料,并控制辅料用量,能够发挥杀菌剂的最佳效果。
[0030]
在本发明中,所述氨基羧酸类螯合剂优选包括乙二酸四乙胺、氨基三乙酸及其盐
和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盐优选包括edtana
1-4
、dtpana
1-5
和edtak
1-4
和dtpak
1-5
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发明中,所述农药杀菌剂还优选包括辅料;所述辅料优选包括黏着剂、分散剂、润湿剂、载体、填料、崩解剂、包膜剂和控制释放助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1]
在本发明中,所述黏着剂优选包括明胶;当所述杀菌剂中含有黏着剂时,所述黏着剂与杀菌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33~200),进一步优选为1:(52~98),更优选为1:(55~95),最优选为1:(60~93)。在本发明中,黏着剂能够增加杀菌剂在固体物质表面的粘着性。
[0032]
在本发明中,所述分散剂优选包括morwet efw或/和聚乙二醇,更优选为morwet efw和聚乙二醇;当所述杀菌剂中含有分散剂时,所述分散剂与杀菌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20~200),进一步优选为1:(25~98),更优选为1:(30~94),最优选为1:(35~90)。本发明分散剂能够使杀菌剂更加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防止杀菌剂颗粒的凝聚与沉降,从而提高氨基羧酸类螯合剂的分散效果,进而提高杀菌效果。
[0033]
在本发明中,所述润湿剂优选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润湿剂与杀菌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10~1000),进一步优选为1:(15~995),更优选为1:(20~990),最优选为1:(25~980)。在本发明中,润湿剂便于杀菌剂制剂更加容易被水润湿,便于药剂溶解于水中,从而使得该杀菌剂达到最佳利用率。
[0034]
在本发明中,所述载体优选为颗粒载体;所述载体优选包括高岭土;所述载体与杀菌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3~25),进一步优选为1:(4~20),更优选为1:(4~14),最优选为1:(4~11)。本发明粒状载体便于杀菌剂加工成为颗粒状。
[0035]
在本发明中,所述填料优选包括滑石粉、陶土和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滑石粉;所述填料与杀菌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5~25),进一步优选为1:(5~20),更优选为1:(5~14),最优选为1:(5~10)。本发明填料降低成本提高杀菌剂性能和稳定性,在应用是便于药效的发挥。
[0036]
在本发明中,所述崩解剂优选包括羧甲基淀粉钠;所述崩解剂与杀菌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50~1000),进一步优选为1:(50~500),更优选为1:(50~300),最优选为1:(60~200)。本发明崩解剂便于颗粒剂的分散,提高杀菌剂在溶剂中的分散以及稳定性,从而增加氨基羧酸类螯合剂的分散效果和稳定效果,进而提高杀菌效果。
[0037]
在本发明中,所述控制缓释助剂优选包括多糖;所述控制缓释助剂与杀菌剂质量比优选为1:(100~1000),进一步优选为1:(100~500),更优选为1:(100~300),最优选为1:(100~200)。本发明控制释放助剂延缓杀菌剂的释放,减少用药次数。
[0038]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粉剂时,优选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40~85%氨基羧酸类螯合剂、0.5~1.5%黏着剂、1~4%分散剂、3~6%润湿剂、4~30%载体和4~20%填料,更优选包括:80%氨基羧酸类螯合剂、1.5%黏着剂、2%分散剂、3%润湿剂、9.5%载体和4%填料。
[0039]
当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时,优选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50~80%氨基羧酸类螯合剂、0.5~1.5%黏着剂、1~4%分散剂、3~8%润湿剂、4~30%载体和4~20%填料,更优选包括:80%氨基羧酸类螯合剂、1.5%黏着剂、2%分散剂、5%润湿剂、7.5%载体和4%填料。
[0040]
当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可溶性粉剂时,优选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35.5
~88%氨基羧酸类螯合剂、0.5~2%黏着剂、0.5~5%分散剂、3~8%润湿剂、4~30%载体和4~20%填料,更优选包括:80%氨基羧酸类螯合剂、2%黏着剂、2%分散剂、5%润湿剂、7%载体和4%填料。
[0041]
当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颗粒剂时,优选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36.5~87%氨基羧酸类螯合剂、0.5~2%黏着剂、1~4%分散剂、3~6%润湿剂、4~30%载体、4~20%填料和0.5~1.5%崩解剂,更优选包括:80%氨基羧酸类螯合剂、2%黏着剂、2%分散剂、4%润湿剂、7%载体、4%填料和1%崩解剂;所述颗粒剂为缓释颗粒剂时,优选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35~86.5%氨基羧酸类螯合剂、0.5~2%黏着剂、1~4%分散剂、3~6%润湿剂、4~30%载体、4~20%填料、0.5~1.5%崩解剂和0.5~1.5%控制缓释助剂,更优选包括:80%氨基羧酸类螯合剂、1.5%黏着剂、2%分散剂、4%润湿剂、7%载体、4%填料、0.5%崩解剂和1%控制缓释助剂。
[0042]
当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水溶性粉剂时,优选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38~87.5%氨基羧酸类螯合剂、0.5~2%黏着剂、1~4%分散剂、3~6%润湿剂、4~30%载体和4~20%填料,更优选包括:80%氨基羧酸类螯合剂、2.5%黏着剂、2%分散剂、5.5%润湿剂、6%载体和4%填料。
[0043]
当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时,优选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32~84.5%氨基羧酸类螯合剂、0.5~2%黏着剂、1~4%分散剂、3~6%润湿剂、4~30%载体、4~20%填料和3~6%崩解剂,更优选包括:80%氨基羧酸类螯合剂、3%黏着剂、2%分散剂、6%润湿剂、4%载体、4%填料和4%崩解剂。
[0044]
当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水剂时,优选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38~87.5%氨基羧酸类螯合剂、0.5~2%黏着剂、1~4%分散剂、3~6%润湿剂、4~30%载体和4~20%填料,更优选包括:80%氨基羧酸类螯合剂、2%黏着剂、2%分散剂、5%润湿剂、7%载体和4%填料。
[0045]
当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悬浮剂时,优选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38~87.5%氨基羧酸类螯合剂、0.5~2%黏着剂、1~4%分散剂、3~6%润湿剂、4~30%载体和4~20%填料,更优选包括:80%氨基羧酸类螯合剂、2.5%黏着剂、2%分散剂、5%润湿剂、6.5%载体和4%填料。
[0046]
本发明对所述农药杀菌剂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组分混合方式即可。
[004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杀菌剂的使用方法,所述农药的使用方法包括:喷雾法、浇灌法、擦抹法、蘸根法、种子处理法或土壤处理法。
[0048]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为喷雾法、浇灌法、擦抹法时,以有效成分计,所述杀菌剂的使用量优选为0.5g/亩~300g/亩,进一步优选为1g/亩~275g/亩,更优选为5g/亩~250g/亩,最优选为8g/亩~225g/亩。所述喷雾、浇灌和擦抹的部位优选包括植物叶片、茎部、根部、花穗或花芽;所述杀菌剂与水的体积比优选为1:(12~3000),进一步优选为1:(15~2900),更优选为1:(20~2800),最优选为1:(25~2700)。本发明对所述喷雾法、浇灌法、擦抹法没有任何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即可。
[0049]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为蘸根法时,以有效成分计,所述杀菌剂的使用量为优选0.5g/亩~75g/亩,进一步优选为1g/亩~74g/亩,更优选为2g/亩~72g/亩,
最优选为3g/亩~70g/亩;所述杀菌剂与水的体积比优选为1:(12~3000),进一步优选为1:(14~2900),更优选为1:(15~2700),最优选为1:(20~2600);所述蘸根法的时间优选为0.5~20min,进一步优选为1~18min,更优选为1~15min,最优选为1~13min。
[0050]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为种子处理法时,以有效成分计,所述杀菌剂的使用量优选为0.5g/亩~100g/亩,进一步优选为1g/亩~80g/亩,更优选为5g/亩~75g/亩,最优选为6g/亩~73g/亩;所述杀菌剂(以有效成分计)与种子的药种比优选为1:(10~5000),进一步优选为1:(11~4900),更优选为1:(15~4800),最优选为1:(20~4700);所述杀菌剂与水的体积比优选为1:(12~3000),进一步优选为1:(15~2900),更优选为1:(20~2500),最优选为1:(25~2400)。
[0051]
在本发明中,所述种子处理法优选包括浸种、拌种、闷种或种衣。本发明对浸种、拌种、闷种没有任何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即可。本发明优选将采用前文技术方案所述杀菌剂对种子进行浸种、拌种、闷种处理后,进行晾干处理,即可播种;
[0052]
所述浸种和闷种的处理时间优选为12~72h,更优选为24~60h;所述拌种的处理时间优选为0.1~1.5h,更优选为0.25~0.75h;或者,优选采用前文技术方案所述杀菌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后,进行晾干处理,得包衣种子。在本发明中,所述包衣处理优选在种子容器中进行;所述包衣的具体方式优选为搅拌;所述搅拌的结束标准优选为杀菌剂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所述包衣前,本发明优选还包括将种子置于药液中浸泡处理;所述浸泡的时间优选为12~72h,更优选为24~60h;所述浸泡的温度优选为室温。本发明将种子置于药液中浸泡,使药液能够包裹在种子表面或者进入种子内部,从而使杀菌剂发挥最佳防效。在本发明中,所述晾干处理优选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进行;所述晾干处理后,本发明优选还包括将晾干种子进行装袋处理。本发明对装袋处理没有任何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即可。
[0053]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为土壤处理法时,以有效成分计,所述杀菌剂的使用量为优选30~120g/亩,进一步优选为32g/亩~118g/亩,更优选为35g/亩~115g/亩,最优选为40g/亩~110kg/亩;所述土壤处理法优选包括喷雾法、撒粉法、撒粒法和浇灌法。本发明对喷雾法、撒粉法、撒粒法和浇灌法没有任何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即可。本发明选择土壤处理法中喷雾法、撒粉法、撒粒法或浇灌法的依据优选根据土传病害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所述分布情况优选为土传病害在土壤中分布深度;当分布较浅优选采用喷雾法、撒粉法或撒粒法;当分布较深优选采用浇灌法。在本发明中,所述土壤处理法中喷雾法、撒粉法或撒粒法的具体方式优选为:将杀菌剂撒施或喷施于土壤后,依次进行灌水、翻耕处理;所述翻耕的深度优选为5~40cm,进一步优选为6~39cm,更优选为7~35cm,最优选为8~33cm。
[0054]
所述翻耕处理后,本发明优选还包括静置处理;所述静置处理的时间优选为10~30d,进一步优选为11~28d,更优选为13~27d,最优选为15~25d。
[0055]
在本发明中,所述浇灌法的方式优选为将杀菌剂与水混合稀释后,直接往植物根部浇灌;具体操作优选为:在植株根际附近开挖沟穴,将与水混合稀释所得药液浇灌入内;所述杀菌剂与水的体积比优选为1:(12~3000):,进一步优选为1:(50~2000),更优选为1:(100~1500),最优选为1:(200~1000)。
[0056]
在本发明中,所述土壤优选为进行覆盖地膜后的土壤;所述覆盖地膜的时间优选
为7~28d,更优选为8~27d,最优选为9~26d;所述覆盖地膜后,本发明优选还包括对进行覆盖地膜后土壤进行晾晒处理;所述晾晒处理的时间优选为1~2d。本发明将施用杀菌剂后进行灌水,使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药膜,更有利于杀菌剂药效的发挥。
[0057]
本发明针对不同的使用方法设定了不同的条件参数(浓度、稀释比例)和剂型,能够发挥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至最低。本发明提供的使用方法简单方便,不同的剂型的药剂均易溶于水,且极易分散均匀;不同的使用方法操作简便,便于农民田间操作;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使用方法即使是长期使用也不会造成土地退化和杀菌剂残留。
[0058]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农药杀菌剂在治疗和预防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所述植物病害为丝状真菌病害;所述丝状真菌病害包括镰刀菌、稻瘟病原菌和灰葡萄孢菌。
[0059]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农药杀菌剂及其剂型、使用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0060]
实施例1
[0061]
农药杀菌剂可湿性粉剂备料:80%edtana2、1%聚乙二醇、2%morwet efw、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明胶、9.5%高岭土和4%滑石粉。
[0062]
按照常规方式加工成可湿性粉剂。
[0063]
将农药杀菌剂可湿性粉剂分别按照稀释比为1:750,1:1500,1:3000进行稀释,得到稀释后的农药杀菌剂,采用喷雾法,将稀释后的农药杀菌剂分别喷施于23℃,12h光照,12h黑暗培养至二叶期的小麦叶片上,喷施时,所述农药杀菌剂的使用量为50l/亩,喷药24h后接种3μl 1
×
106ml-1
镰刀菌孢子液,继续于23℃,12h光照,12h黑暗,湿度为95%的温室中培养,同时设有空白对照组,培养5d后统计叶片病斑大小并拍照,防治效果如表1和图1所示。
[0064]
表1可湿性粉剂喷施使用时对镰刀菌的防治效果
[0065]
稀释比病斑长度(mm)防治效率(%)空白对照28.00 1:300011.4859.001:15005.5880.071:7502.2492.00
[0066]
由表1和图1结果可知,农药杀菌剂稀释1:3000处理组的防治效率为59%,农药杀菌剂稀释1:1500处理组的防治效率为80.07%,农药杀菌剂稀释1:750处理组的防治效率为92.00%。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杀菌剂能对镰刀菌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能够达到59~92%。
[0067]
实施例1-1
[0068]
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配备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稀释比例为1:750,并且区别还在于,农药杀菌剂的用量为67l/亩的药剂喷施于植物上。同样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测试对镰刀菌的防治效果,防治率达到96%。
[0069]
实施例1-2
[0070]
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配备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采用浇灌法的方式进行,浇灌的部位
为根部,稀释比例为1:1500、1:3000,并且区别还在于,农药杀菌剂的用量为67l/亩。同样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测试对镰刀菌的防治效果,防治率分别为93%、85%。
[0071]
实施例1-3
[0072]
按照实施例1-2的方式配备杀菌剂粉剂,采用浇灌法的方式进行,浇灌的部位为根部,稀释比例为1:1500,并且区别还在于,农药杀菌剂的用量为100l/亩。同样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测试对镰刀菌的防治效果,防治率为97%。
[0073]
实施例1-4
[0074]
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配备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采用擦抹法的方式进行,擦抹的部位为茎部,稀释比例为1:500、1:1000、1:2000,并且区别还在于,农药杀菌剂的用量为50l/亩。同样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测试对镰刀菌的防治效果,防治率(按照1:500、1:1000、1:2000比例的顺序)分别为92%、85%、72%。
[0075]
实施例1-5
[0076]
按照实施例1-4的方式配备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采用擦抹法的方式进行,抹擦的部位为茎部,稀释比例为1:500,并且区别还在于,农药杀菌剂的用量为67l/亩。同样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测试对镰刀菌的防治效果,防治率为96%。
[0077]
实施例2
[0078]
农药杀菌剂可湿性粉剂备料:80%edta、1%聚乙二醇、2%morwet efw、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明胶、9.5%高岭土和4%滑石粉。
[0079]
按照常规方式加工成可湿性粉剂。
[0080]
按照药种比1:222(按照杀菌剂(以有效成分计)与种子的药种质量比1:222)准确称取农药杀菌剂可湿性粉剂,分别按照1:400,1:800,1:1600的稀释比稀释,得到稀释后的农药杀菌剂对水稻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所述杀菌剂的使用量为27l/亩,对水稻种子(带水稻恶苗病菌的水稻种子)浸种48h后捞出催芽,然后播种于湿润的土中,同时设有空白对照组。15d后统计稻苗发病的病苗率,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0081]
表2可湿性粉剂秧苗期防治效率
[0082]
稀释比病苗率(%)空白对照60.011:16005.241:8000.531:4000.01
[0083]
结果如表2所示,播种15d后统计水稻秧苗携带水稻恶苗病原菌的病苗率,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的病苗率为60.01%,农药杀菌剂稀释1:1600处理组的病苗率为5.24%,农药杀菌剂1:800稀释处理组病苗率为0.53%,农药杀菌剂稀释1:400处理组的病苗率为0.01%。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农药杀菌剂对水稻恶苗病原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病苗率显著降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农药杀菌剂的病苗率低至0.01%~5.24%。
[0084]
实施例2-1
[0085]
按照实施例2的方式配备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采用浸种的方式进行,稀释比例为1:400,浸种的时间为60h,农药杀菌剂的用量为27l/亩。同样按照实施例2的方式统计稻苗发病的病苗率,病苗率为0.001%。
[0086]
实施例2-2
[0087]
按照实施例2的方式配备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采用拌种的方式进行,稀释比例为1:400,1:800,1:1600,拌种的时间为30min,农药杀菌剂的用量27l/亩。同样按照实施例2的方式统计稻苗发病的病苗率,按照1:1600,1:800,1:400比例稀释比例水稻恶苗发病的病苗率依次为5%,1%,0.01%。
[0088]
实施例2-3
[0089]
按照实施例2-2的方式配备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采用拌种的方式进行,稀释比例为1:400,拌种的时间为1h,农药杀菌剂的用量为27l/亩。同样按照实施例2的方式统计稻苗发病的病苗率为0.005%。
[0090]
实施例2-4
[0091]
按照实施例2的方式配备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采用闷种的方式进行,稀释比例为1:400,1:800,1:1600,闷种的时间为24h;农药杀菌剂的用量为27l/亩。同样按照实施例2的方式统计稻苗发病的病苗率,按照1:1600,1:800,1:400比例稀释比例稻苗发病的病苗率依次为4.5%,0.7%,0.01%。
[0092]
实施例2-5
[0093]
按照实施例2-4的方式配备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采用闷种的方式进行,稀释比例为1:400,闷种的时间为60h;农药杀菌剂的用量为27l/亩。同样按照实施例2的方式统计稻苗发病的病苗率为0.005%。
[0094]
实施例3
[0095]
农药杀菌剂可湿性粉剂备料:80%edtak2、1%聚乙二醇、2%morwet efw、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明胶、9.5%高岭土和4%滑石粉。
[0096]
按照常规方式加工成可湿性粉剂。
[0097]
按照药种比1:100(按照农药杀菌剂(以有效成分计)与种子的药种质量比1:100)准确称取农药杀菌剂可湿性粉剂,按照1:400,1:800,1:1600的稀释比稀释后,得到稀释后的农药杀菌剂,采用包衣的方式,所述杀菌剂的使用量为27l/亩,将水稻种子分别在不同的农药杀菌剂中室温下浸泡24h,倒入种子容器中,搅拌均匀使其均匀的包裹在种子表面。阴凉干燥处晾干,然后装袋备用。同时设有空白对照组,7d后统计种子带菌率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3。
[0098]
表3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农药杀菌剂可湿性粉剂包衣处理种子带病率
[0099]
稀释比病苗率(%)空白对照60.041:16003.011:8000.131:4000.01
[0100]
结果如表3所示,7d后统计种子带菌率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病苗率为60.04%,农药杀菌剂稀释1:1600处理组的病苗率为3.01%,农药杀菌剂稀释1:800处理组病苗率为0.13%,农药杀菌剂稀释1:400处理组病苗率为0.01%。
[0101]
实施例4
[0102]
农药杀菌剂可湿性粉剂备料:80%edtana4、1%聚乙二醇、2%morwet efw、3%十
二烷基苯磺酸钠、0.5%明胶、9.5%高岭土和4%滑石粉。
[0103]
按照常规方式加工成可湿性粉剂。
[0104]
农药杀菌剂粉剂按照1:20,1:1500,1:3000的稀释比,得到稀释后的农药杀菌剂,采用蘸根法,农药杀菌剂的使用量为27l/亩,将待移栽的带菌幼苗的根系于药液中浸根,蘸根1分钟后再移栽。同时设有空白对照组,15d后统计苗期的病苗率,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0105]
表4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农药杀菌剂可湿性粉剂蘸根后苗期带菌率
[0106]
稀释比病苗率(%)空白对照50.021:30004.031:15000.111:200.01
[0107]
结果如表4所示,15d后统计苗期的病苗率结果表明,空白对照带菌率为50.02%,农药杀菌剂稀释1:3000处理组的带菌率为4.03%,农药杀菌剂稀释1:1500处理组带菌率为0.11%,农药杀菌剂稀释1:400处理组带菌率为0.01%。
[0108]
实施例5
[0109]
农药杀菌剂粉剂备料:80%edtana2、1%聚乙二醇、2%morwet efw、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明胶、9.5%高岭土和4%滑石粉。
[0110]
按照常规方式加工成可湿性粉剂。
[0111]
采用撒粉法,以有效成分计,按照30g/亩、60g/亩、120g/亩的农药杀菌剂粉剂均匀的撒施于待耕田地中,灌水后地耕翻,深翻的深度为20cm,放置15天,期间土壤可选择性的覆盖地膜7天后,将地膜去除,晾晒2天,播水稻种子,同时设有空白对照组。30天后调查秧苗期的水稻带菌量,调查结果见表5。
[0112]
表5-1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农药杀菌剂可湿性粉剂土壤处理的防治效率
[0113]
稀释比病苗率(%)30g/亩18.0460g/亩7.52120g/亩0.01空白对照59.75
[0114]
结果如表5所示,30天后调查秧苗期的水稻带菌量,空白对照病苗率为58.75%,农药杀菌剂30g/亩处理组的病苗率为18.04%,农药杀菌剂60g/亩处理组带菌率为7.52%,农药杀菌剂120g/亩处理组带菌率为0.01%。
[0115]
由上述实施例记载的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农药杀菌剂药效明显,长期使用也不会造成土地和农药杀菌剂残留,对环境的污染程低,再搭配生本发明限定的剂型和使用方法,能够使农药杀菌剂发挥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至最低。
[0116]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