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生活史增殖移植热带海参种群的方法

文档序号:24690357发布日期:2021-04-16 10: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全生活史增殖移植热带海参种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目标海域进行热带海参适宜性评估,确定适宜移植海域;b、移植浮游期海参幼体至适宜移植海域;c、移植海参稚参至适宜移植海域;d、移植海参幼参至适宜移植海域;e、移植海参亲本至适宜移植海域;f、在适宜移植海域进行海参受精卵原位增殖及放流;g、在适宜移植海域进行海参原位增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目标海域热带海参适应性评估方法:预先运输热带海参幼苗或亲本运至海参资源遭到破坏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水深不超过30m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底布设数个面积0.2~1.0

、高0.1~0.4m的网笼,网孔大小根据海参的规格确定,以不逃逸为准,将海参放入网笼中试养,养殖密度为成参不超过10头/

,幼参不超过100头/

,每隔4~8周检查海参的生长与存活情况,3~6个月后网笼中的海参存活率60%以上,特定生长率达到0.2%/d以上,则说明该种海参适合在目标海域进行增殖移植;b、浮游期幼体移植方法:在陆基繁育基地培育出海参浮游幼体后,在海参的浮游期发育时间内运至目标海域,期间投喂小球藻粉、螺旋藻粉、面包酵母等饵料,投喂前使用400目的密网将饵料溶解搓碎后再投喂;c、附着稚参移植方法:在陆基繁育基地,将海参浮游期幼体培育至接近变态附着阶段后,将海参浮游幼体移至转运船的养殖系统中进行暂养,预先在转运船养殖容器上铺设150~200目的细网以便船运过程中幼体附着,期间投喂小球藻粉、螺旋藻粉、酵母、海泥等饵料,投喂前使用400目的网将饵料溶解搓碎后再投喂,到达目标海域后,将附着在细网上的稚参移植至目标海域海底;d、幼苗移植方法:将热带海参幼苗养至体长1~15cm,起捕海参幼苗,移至转运船只后,采用流动活水充氧的方式将海参幼苗船运至目标海域,再将海参幼苗移至目标海域后进行底播;e、亲本增移植方法:提前采集海参亲参,以藻粉和放流海域的沉积物混合作为饵料进行驯化蓄养;驯化蓄养过程中淘汰死亡或活力弱的个体,2~6个月后,获得耐受力强的海参亲本,船运至目标海域后进行底播;f、海参受精卵原位增殖及放流方法:在热带海参的繁殖季节,将50头以上热带海参亲本船运至目标海域,在阴凉的环境下对海参亲本进行阴干处理1.5~2.5h,抽取海水冲击亲本10~20分钟,将海参亲本按照不超过100头/吨水体的密度放入海水桶中;将所有开始产精的雄参抓入其他海水容器中产精制成精子稀释液,将所有产卵的雌参保留再原来桶中继续产卵,按照1头产卵雌参加入0.5~5l精子稀释液进行人工授精,搅拌均匀后微充气,显微镜观察胚胎开始发育后,将所有受精卵分2~5次放流到目标海域中;g、海参原位增殖方法:按照步骤f中的方法,将200头以上的海参亲本阴干、流水冲击刺激后,用网兜将海参亲本固定至目标海域海底,网兜中的海参亲本密度为每平方米25~50条,2~8小时后不同的雄参个体开始陆续持续产精,4~10小时后雌参开始产卵,海参精、卵在海水中自然受精,完成海参的原位增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考虑目标海域洋流方向的变化,将浮游期幼体分成3~6批次进行浮游幼体放流移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可将附着了稚参的细网倒扣固定在海底任其自行爬出分散,或用软毛刷子将其刷下,或通过抖动的方法将其抖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g中,有月相规律的海参需提前规划好时间,海参亲本到达目标海域的时间应与其繁殖的月相规律相吻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