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水稻育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及育秧方法。
背景技术:2.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首先对于道中进行育苗,然后将育秧完成之后的稻种通过插秧的方式实现对于对于水稻的栽种,且由于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人工插秧方式由于自身的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等问题逐渐被机械栽种的方式取代,因此目前对于水稻的栽种效率能够大大的提高。
3.但是对于水稻进行栽种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秧苗由于自身的根系较少,导致秧苗难以很好的扎根在水田中,进而导致秧苗容易出现伏倒的现象,且由于机械化栽种虽然能够使得秧苗的栽种效率大大的提高,但是却难以精确的根据水田各处的水平问题实现秧苗栽种深度的不同,进而将会使得栽种之后秧苗伏倒的现象更加容易发生。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及育秧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及育秧方法。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内设有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位于第二滑轨上方设置,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培根板,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连接有适应机构,所述培育箱底端设有多个连通管,所述连通管顶端连通有多个喷头,所述连通管底端设有循环机构。
7.在上述的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中,所述培根板上设有多个竖直的通槽,所述通槽两相对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机构。
8.在上述的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中,所述限位机构由限位板、滑槽、限位块以及电磁铁组成,所述滑槽设置在通槽侧壁上,所述电磁铁固定连接在滑槽侧壁上,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限位板贯穿滑槽且延伸至滑槽内与限位块固定连接。
9.在上述的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中,所述适应机构由固定板、液压缸、移动板以及填土机构组成,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上,所述液压缸上下两端分别与移动板以及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填土机构位于移动板上方。
10.在上述的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中,所述移动板上设有多个与通槽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填土机构由填土导管以及进料机组成。
11.在上述的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中,所述循环机构由回收腔、循环泵以及传输管组成,所述回收腔位于培育箱内,且所述回收腔位于连通管下方设置,所述循环泵设置在回收腔底部,所述循环泵通过传输管与连通管连通设置。
12.在上述的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中,所述培育箱外侧设有第一储液箱以及第二储液箱,所述第一储液箱以及第二储液箱均与回收腔连通设置。
13.在上述的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中,所述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振动盘,多个所述振动盘匀分布在移动板底端设置。
1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育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s1、稻种在通槽内的基质中发芽,直到稻种的根部延伸至培根板底端;
16.s2、此时循环泵将回收腔内的营养液传输至连通管内,然后通过雾化喷头将营养液通过雾化的形式喷向培根板底端使得秧苗根系快速生长、发育;
17.s3、然后通过将固定板插入到第二滑轨上,进而通过液压缸使得移动板向上移动,进而实现秧苗的根系将会进入到凹槽中,然后通过填土机构对于凹槽内进行填土;
18.s4、需要对于秧苗进行移植时,改变电磁铁的电流方向,使得限位板将会移动至滑槽内,通过液压缸使得移动板向下移动,此时秧苗整体没有限位板的限位,此时秧苗将会随着移动板一同下降,然后将固定板从培育箱中取出。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稻种在培根板上发芽,直到稻种的根须穿透至培根板下方,然后通过循环机构以及喷头等结构实现对于稻种根系喷洒营养液,进而实现过程中稻种根须能够吸收到足够的营养物质,且稻种的根系将会在这过程中将会能够充分地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进而实现稻种的根系将会迅速生长。
20.然后通过适应机构能够使得稻种与土壤接触,使得稻种适应土壤环境,且根系中将会与土壤之间相结合,土壤将会实现对于稻种根系进行保温保湿,进而确保在秧苗栽种的过程中却要秧苗的存活率。
21.括而言之:通过雾培的方式能够使得秧苗生长出较为发达的根系,然后在插秧后,秧苗能够更好的与土壤接触,且能够大大提高秧苗的存活率以及秧苗在土壤中的固定效果,能够具有较强的抗伏倒能力。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实施例1中培根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实施例1中通槽的竖直切面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培育箱、11第一储液箱、12第二储液箱、2第一滑轨、3第二滑轨、4培根板、41通槽、42限位机构、421限位板、422滑槽、423限位块、424电磁铁、5适应机构、51固定板、52液压缸、53移动板、54填土机构、541填土导管、542进料机、55凹槽、6连通管、7喷头、8循环机构、81回收腔、82循环泵、83传输管、9振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8.实施例1
29.如图1
‑
3所示,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包括培育箱1,培育箱1内设有第一滑轨2以及第二滑轨3,第一滑轨2位于第二滑轨3上方设置,第一滑轨2上滑动连接有培根板4。
30.培根板4上设有多个竖直的通槽41,通槽41内可填充有适量的培养基质,通槽41两相对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机构42,且基质将会被限位机构42进行支撑,进而避免基质从通槽41中掉落。
31.限位机构42由限位板421、滑槽422、限位块423以及电磁铁424组成,滑槽422设置在通槽41侧壁上,电磁铁424固定连接在滑槽422侧壁上,限位块423滑动连接在滑槽422内,限位板421贯穿滑槽422且延伸至滑槽422内与限位块423固定连接。
32.通槽41为方形槽状结构,限位板421为方形板状结构,限位板421为永磁铁结构,常态下限位板421将会位于通槽41内,且两个限位板421将会对于基质进行支撑,进而避免出现基质从通槽41内掉落。
33.通过给电磁铁424两端通不同方向的电流能够实现电磁铁424对于限位板421的吸引或者排斥。
34.第二滑轨3上滑动连接有适应机构5,适应机构5由固定板51、液压缸52、移动板53以及填土机构54组成,固定板51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3上,液压缸52上下两端分别与移动板53以及固定板51固定连接,填土机构54位于移动板53上方。
35.移动板53上设有多个与通槽41相对应的凹槽55,填土机构54由填土导管541以及进料机542组成,进料机542结构如图所示,通过进料机542能够实现将土壤通过填土导管541传输至凹槽55内。
36.当秧苗培育出较为发达的根系之后,然后通过液压缸52使得移动板53向上移动,进而实现秧苗的根系将会进入到凹槽55中,然后通过填土机构54对于凹槽55内进行填土,进而实现使得秧苗根系逐渐的适应土壤的环境,且根系中将会与土壤之间相结合,土壤将会实现对于稻种根系进行保温保湿,进而确保在秧苗栽种的过程中却要秧苗的存活率。
37.培育箱1底端设有多个连通管6,连通管6顶端连通有多个喷头7,连通管6底端设有循环机构8,循环机构8由回收腔81、循环泵82以及传输管83组成,回收腔81位于培育箱1内,且回收腔81位于连通管6下方设置,循环泵82设置在回收腔81底部,循环泵82通过传输管83与连通管6连通设置。
38.通过循环泵82将回收腔81内的营养液传输至连通管6内,然后通过雾化喷头7将营养液通过雾化的形式喷向培根板4底端,进而实现培根板4底端的秧苗根系快速生长、发育。
39.培育箱1外侧设有第一储液箱11以及第二储液箱12,第一储液箱11以及第二储液箱12均与回收腔81连通设置,第一储液箱11内盛有高浓度营养液,第二储液箱12内盛有水,第一储液箱11以及第二储液箱12与回收腔81连通处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通过第一储液箱11以及第二储液箱12能够实现改变回收腔81内液体的浓度,进而实现对于回收腔81内营养液的溶度进行调节。
40.现对本发明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41.首先将使得稻种在通槽41内的基质中发芽,直到稻种的根部延伸至培根板4底端后,此时循环泵82将回收腔81内的营养液传输至连通管6内,然后通过雾化喷头7将营养液通过雾化的形式喷向培根板4底端,且此时仅通过喷头7喷出的雾化营养液实现对于秧苗的营养进行补充,此时由于根系能够从空气中吸收足够的氧气,且营养液能够满足秧苗的生长需求,进而实现培根板4底端的秧苗根系快速生长、发育。
42.当秧苗的根系足够发达后,然后通过将固定板51插入到第二滑轨3上,进而通过液
压缸52使得移动板53向上移动,进而实现秧苗的根系将会进入到凹槽55中,然后通过填土机构54对于凹槽55内进行填土,进而实现使得秧苗根系逐渐的适应土壤的环境,过程保持土壤的湿度,且凹槽55底端为非透水结构,进而避免土壤掉落至回收腔81内导致回收腔81内的营养液被污染,根系中将会与土壤之间相结合,进而使得根系提前适应突然的环境,土壤将会实现对于稻种根系进行保温保湿,进而确保在秧苗栽种的过程中却要秧苗的存活率。
43.当需要对于秧苗进行移植时,改变电磁铁424的电流方向,使得限位板421将会移动至滑槽422内,通过液压缸52使得移动板53向下移动,此时秧苗整体没有限位板421的限位,此时秧苗将会随着移动板53一同下降,然后将固定板51从培育箱1中取出,进而实现对于秧苗进行取用。
44.实施例2
45.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移动板5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振动盘9,多个振动盘9匀分布在移动板53底端设置。
46.振动盘9能够实现在凹槽55进行填土时,泥土能够更加充分的与秧苗的根系进行接触,进而实现此时能够将提高秧苗根系与土壤之间的结合效果。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