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苗木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306928发布日期:2021-06-04 14:42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苗木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与流程

1.本申请涉及园林绿化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苗木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2.苗木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称苗木。苗木种类: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留床苗。苗木还可以按照乔灌木分类,一般在北方乔木苗比较多,南方灌木比较多,这主要是由于生长气候所引起的。
3.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14982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园林苗木种植车,包括车架板,还包括用于支撑苗木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较接于所述车架板的立杆、饺接于所述立杆上的支撑杆、当所述支撑构件竖直放置时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车架板的固定组件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杆一端用于支撑苗木的苗木固定套。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在长期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缺陷:该园林苗木种植车在种植苗木的过程中需要将车停下来对苗木进行填土,填完土之后才能对下一个树苗进行种植,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种植苗木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园林苗木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园林苗木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园林苗木种植装置,包括收集机构、两个滚动机构、驱动机构、挖土机构和两个填土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承载板,所述滚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和阿基米德滚轮,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板的下表面,所述阿基米德滚轮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换向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换向组件与所述滚动机构一一对应;所述换向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块、第一旋转轴以及相互啮合的涡轮和蜗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均固定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设置于所述阿基米德滚轮的端部,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涡轮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远离所述阿基米德滚轮的一端,所述涡轮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同时驱动两个所述蜗杆旋转;所述挖土机构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挖土机构用于挖出种植槽两个所述填土机构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填土机构用于将土壤填充于种植槽内。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同时驱动两个蜗杆旋转,两个蜗杆分别带动两个涡轮旋转,两个涡轮分别带动两个第一旋转轴旋转,两个第一旋转轴分别带动两个阿基米德滚轮旋转,两个阿基米德滚轮带动承载板前进,承载板带动挖土机构前进,挖土机构在
地面上挖出种植槽,工作人员将苗木放置于种植槽内,通过两个填土机构将土回填于种植槽内,完成对苗木的种植,提高了工作人员种植苗木的效率。
8.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块、换向杆、连接杆、驱动件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蜗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换向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换向杆的底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换向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换向杆旋转。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驱动换向杆旋转,换向杆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带动连接杆旋转,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带动两个蜗杆旋转,以使一个驱动件能同时驱动两个蜗杆旋转,进而使两个旋转杆实现同步旋转,提高了工作效率。
10.可选的,所述挖土机构包括挖土块和挡土块,所述挖土块与所述挡土块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块的下表面,所述挖土块的侧壁与所述挡土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挖土块与所述承载块的下表面均位于所述阿基米德滚轮的下方,所述挖土块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挖土块的尖端朝向所述连接杆的方向;所述挡土块背离所述挖土块的侧壁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端呈开口设置;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与所述容置槽的顶端相连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块的下表面位于阿基米德滚轮的下方,以使承载块在前进的过程中可以在地面上开挖出容置槽,挖土块的尖端增加了挖土块对地面的压强,以使挖土块易于开挖出容置槽,提高了挖土块开挖容置槽的效率;挡土块可以限制挡土块两侧的土壤进入容置槽内;避位槽与容置槽相连通,便于工作人员将承载板上的苗木插入到种植槽内。
12.可选的,所述填土机构包括安装架和第一填土组件;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朝向所述承载块的一端与所述承载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填土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和填土轮,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杆的下表面,所述填土轮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填土轮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壁的面积小于所述填土轮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壁的面积。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板带动第一安装杆前进,第一安装杆带动第二支撑板前进,第二支撑板带动填土轮前进,以使填土轮在种植槽内滚动,且填土轮背离第二支撑板的侧壁的面积小于填土轮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壁的面积,以使填土轮将位于种植槽两侧的土壤挤压到种植槽的中间,以使苗木的根部埋设于土壤内,从而实现对苗木的初步固定。
14.可选的,所述安装架还包括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二安装杆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杆上;所述填土机构还包括第二填土组件,所述第二填土组件包括第一滑移杆、第二滑移杆和填土板,所述第一滑移杆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滑移框,所述第二安装杆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滑移框,所述滑移框与所述第二安装杆滑移配合,所述滑移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滑移框的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滑移杆远离所述滑
移框的一端开设有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杆的顶端穿过所述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杆与所述滑移槽滑移配合,所述第一滑移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滑移杆的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滑移杆的底端与所述填土板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杆带动第二安装杆前进,第二安装杆带动第一滑移杆前进,第一滑移杆带动第二滑移杆前进,第二滑移杆带动填土板前进,两个填土板将位于种植槽两侧的土壤推向种植槽中间,实现对树苗的二次固定。
16.可选的,所述收集机构还包括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相互垂直,两个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表面均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挡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放置于承载板上表面的苗木有限位作用,可以限制放置于承载板上表面的苗木从承载板的边沿滑落至地面。
18.可选的,两个所述填土板均呈倾斜设置,两个所述填土板靠近所述承载板一端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填土板远离所述承载板一端的距离。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填土板对土壤有收集作用,以使位于种植槽两侧的土壤分别沿着两个填土板的长度方向从种植槽的两侧滑移至种植槽的中间,同时减少了土壤对填土板的阻力。
20.可选的,所述填土板靠近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异形块。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形块增大了填土板靠近承载板的一端对土壤的压强,进一部减少了土壤对填土板的阻力。
22.可选的,所述填土板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挡块。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块对土壤有进一步收集作用,以使填土板内能收集更多的土壤。
24.可选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园林苗木种植装置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待种植的苗木放置于承载板上表面;步骤二:通过驱动组件同时驱动两个蜗杆旋转,两个蜗杆分别带动两个涡轮旋转,两个涡轮分别带动两个第一旋转轴旋转,两个第一旋转轴分别带动两个阿基米德滚轮旋转,两个阿基米德滚轮与地面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承载板前进;承载板同时带动挖土机构和两个填土机构前进,挖土机构在地面上挖出用于种植苗木的种植槽,工作人员将苗木放置于种植槽内,通过两个填土机构将土回填于种植槽内,实现对苗木的固定;步骤三:人工对土壤进行夯实。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在驱动种植装置前进的同时,挖土机构可以在地面上开挖出用于种植苗木的种植槽,工作人员将苗木放置于种植槽内以后,填土机构可以利用开挖出来的土壤将苗木进行回填,最后通过人工对土壤进行夯实,相比于背景技术,提高了工作人员种植苗木的效率。
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驱动组件同时驱动两个蜗杆旋转,两个蜗杆分别带动两个涡轮旋转,两个涡轮分别带动两个第一旋转轴旋转,两个第一旋转轴分别带动两个阿基米德滚轮旋转,两个阿基米德滚轮带动承载板前进,承载板带动挖土机构前进,挖土机构在地面上挖出种植槽,工
作人员将苗木放置于种植槽内,通过两个填土机构将土回填于种植槽内,完成对苗木的种植,提高了工作人员种植苗木的效率;2.通过驱动件驱动换向杆旋转,换向杆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带动连接杆旋转,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带动两个蜗杆旋转,以使一个驱动件能同时驱动两个蜗杆旋转,进而使两个旋转杆实现同步旋转,提高了工作效率;3.种植装置在前进的同时,挖土机构可以在地面上开挖出用于种植苗木的种植槽,工作人员将苗木放置于种植槽内以后,填土机构可以利用开挖出来的土壤将苗木进行回填,最后通过人工对土壤进行夯实,相比于背景技术,提高了工作人员种植苗木的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园林苗木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园林苗木种植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收集机构;11、承载板;111、避位槽;112、挡杆;12、限位架;121、第一挡板;122、第二挡板;2、滚动机构;21、第一支撑板;211、第一圆角;22、阿基米德滚轮;221、旋转杆;222、螺旋片;3、驱动机构;31、换向组件;311、第一支撑块; 312、第一旋转轴;313、涡轮;314、蜗杆;32、驱动组件;321、第二支撑块;322、连接杆;323、换向杆;324、第一锥齿轮;325、第二锥齿轮;326、电机;4、挖土机构;41、挖土块;42、挡土块;421、容置槽;5、填土机构;51、安装架;511、第一安装杆;5111、第一固定部;512、第二安装杆;52、第一填土组件;521、第二支撑板;5211、第二固定部;5212、第二圆角;522、填土轮;5221、第二旋转轴;53、第二填土组件;531、第一滑移杆;5311、滑移框;5312、滑移槽;532、第二滑移杆;5321、固定块;533、填土板;5331、挡块;5332、异形块;54、第一紧固件;541、第一螺杆;542、第一旋钮;55、第二紧固件;551、第二螺杆;552、第二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园林苗木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参照图1和图2,园林苗木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包括收集机构1、两个滚动机构2、驱动机构3、挖土机构4和两个填土机构5。收集机构1用于收集待种植的苗木。驱动机构3和滚动机构2均安装于收集机构1上,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两个滚动机构2滚动,从而驱动收集机构1前进。挖土机构4安装于收集机构1上,挖土机构4用于在地面开挖出种植槽。填土机构5安装于收集机构1上,填土机构5用于将土壤填充于种植槽内。
32.参照图1,收集机构1包括承载板11和限位架12,限位架12固定设置于承载板11的上表面。具体的,承载板11的形状为长方体,承载板11的水平截面为矩形。限位架12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的形状均为长方体,第一挡板121与第二挡板122相互垂直。两个第一挡板121的下表面均与承载板11的上表面焊接,第二挡板122的下表面与承载板11的上表面焊接,第二挡板1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挡板121相互靠近的侧壁焊接。当工作人员将苗木放置于承载板11上表面时,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可以限制苗木从承载板11的边沿滑落至地面。
33.参照图1和图2,两个滚动机构2均安装于承载板11的下表面,两个滚动机构2对称
分布于承载板11长度方向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滚动机构2均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21和阿基米德滚轮22,两个第一支撑板21的形状均为长方体,两个第一支撑板21均焊接于承载板11的下表面,两个第一支撑板21相互平行。阿基米德滚轮22包括旋转杆221和螺旋片222,旋转杆221的长度方向与承载板11的长度方向相同,旋转杆22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一支撑板21,旋转杆2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板21转动连接。螺旋片222一体成型于旋转杆221的表面,螺旋片222沿旋转杆221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分布。
34.参照图1,驱动机构3包括两个换向组件31和驱动组件32,两个换向组件31分别与两个滚动机构2一一对应。每个换向组件31均包括两个第一支撑块311、第一旋转轴312以及相互啮合的涡轮313和蜗杆314。两个第一支撑块311的形状均为长方体,两个第一支撑块311均固定设置于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板21上,两个第一支撑块311相互平行。蜗杆314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蜗杆314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一支撑块311,蜗杆3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块311转动连接。第一旋转轴312一体成型于旋转杆221的端部,涡轮313套设于第一旋转轴312远离阿基米德滚轮22的一端,涡轮313与第一旋转轴312固定连接,驱动组件32用于驱动两个蜗杆314同时旋转,从而带动种植装置前进。
35.继续参照图1,为了减小第一支撑板21在前进的过程中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第一支撑板2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圆角211,第一圆角211减小了第一支撑板21底端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
36.继续参照图1,驱动组件32固定于承载板11上,驱动组件32包括第二支撑块321、换向杆323、连接杆322、驱动件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324和第二锥齿轮325。连接杆322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连接杆3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蜗杆314的端部一成型,第一锥齿轮324套设于连接杆322上,第一锥齿轮324与连接杆322固定连接。第二支撑块321焊接于承载板11的端部,换向杆323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换向杆323的顶端穿设于第二支撑块321,换向杆323的顶端与第二支撑块321转动连接,换向杆323的底端穿设于第二锥齿轮325,换向杆323的底端与第二锥齿轮325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为电机326,电机326安装于第二支撑块321的上表面,电机326的输出轴与换向杆323的顶端固定连接,电机326用于驱动换向杆323旋转。
37.参照图2,挖土机构4包括挖土块41和挡土块42,挖土块41与挡土块42均焊接于承载块的下表面,挖土块41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挡土块42的水平截面为矩形,挖土块41的侧壁与挡土块42的侧壁一体成型。挖土块41与承载块的下表面均位于阿基米德滚轮22的下方,挖土块41的尖端朝向连接杆322的方向。挡土块42背离挖土块41的侧壁开设有容置槽421,容置槽421的底端呈开口设置。承载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避位槽111,避位槽111与容置槽421的顶端相连通。
38.参照图1,为了限制苗木从避位槽111和容置槽421滑落至种植槽内,承载板11的上表面焊接有挡杆112,挡杆112的形状为长方体,挡杆112的长度方向与承载板11的宽度方向相同,挡杆1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挡板121的侧壁焊接。
39.参照图1和图2,两个填土机构5均固定设置于承载板11背离驱动机构3的一端,每个填土机构5均包括安装架51、第一填土组件52和第二填土组件53。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51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安装杆511和第二安装杆512,第一安装杆511与第二安装杆512的形状均为长方体,第一安装杆511的端部与第二安装杆512的端部一体成型。为了增加工作人
员安装和拆卸安装架51的便捷性,第一安装杆511远离第二安装杆512一端两个相对的侧壁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固定部5111,两个第一固定部5111的形状均为长方体,两个第一固定部5111的侧壁与第一安装杆511的端部齐平。第一安装杆511远离第二安装杆512的一端抵接于承载板11的端部。每个第固定部上均穿设有螺栓,每个螺栓均与承载板11螺纹配合,从而将两个第一固定部5111固定于承载板11上,进而将安装架51固定于承载板11上,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安装架51的便捷性。
40.参照图2,第一填土组件52包括第二支撑板521和填土轮522,第二支撑板521的形状为长方体,第二支撑板521两个相对的侧壁均一体成型有第二固定部5211,两个第二固定部5211的形状均为长方体,两个第二固定部5211的上表面均与第二支撑板521的上表面齐平,第二支撑板521的上表面抵接于第一安装杆511的下表面,每个第二固定部5211上均穿设有螺栓,两个螺栓均与第一安装杆511螺纹配合,从而将两个第二固定部5211固定于第一安装杆511的下表面,进而将第二支撑块321固定于第一安装杆511的下表面。
41.继续参照图2,填土轮522的形状为圆台状,填土轮522背离第二支撑板521的侧壁的面积小于填土轮522靠近第二支撑板521的侧壁的面积。填土轮522靠近第二支撑板521的侧壁一体成型有第二旋转轴5221,第二旋转轴5221远离填土轮522的一端穿设于第二支撑板521,第二旋转轴5221与第二支撑板52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521带动填土轮522向前滚动,填土轮522在滚动的过程中将种植槽两侧的土壤推向种植槽内,以使填土轮522将位于种植槽两侧的土壤挤压到种植槽的中间,以使苗木的根部埋设于土壤内,从而实现对苗木的初步固定。
42.参照图1和图2,第二填土组件53包括第一滑移杆531、第二滑移杆532和填土板533。第一滑移杆531的形状为长方体,第一滑移杆531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一滑移杆531靠近第二安装板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滑移框5311,第二安装杆512远离第一安装杆511的一端穿过滑移框5311,滑移框5311与第二安装杆512滑移配合。滑移框531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滑移框5311的第一紧固件54,具体的,第一紧固件54包括第一旋钮542和第一螺杆541,第一旋钮542套设于第一螺杆541的一端,第一旋钮542与第一螺杆541焊接。第一螺杆541远离第一旋钮542的一端穿设于滑移框5311,第一螺杆541与滑移框5311螺纹配合,第一螺杆541远离第一旋钮542的一端抵接于第二安装杆512的上表面,从而将滑移框5311固定于第二安装杆512上,进而将第一滑移杆531固定于第二安装杆512上。工作人员可以沿第二安装杆512的长度方向调节第一滑移杆531的位置。
43.参照图1,第一滑移杆531远离滑移框5311一端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滑移槽5312,第二滑移杆532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滑移杆532的形状为长方体。第二滑移杆532的顶端穿设于滑移槽5312,第一滑移杆53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第二滑移杆532的第二紧固件55,两个第二紧固件55对称分布于第一滑移杆531两个相对的侧壁。具体的,第二紧固件55包括第二旋钮552和第二螺杆551,第二旋钮552套设于第二螺杆551的一端,第二旋钮552与第二螺杆551焊接。第二螺杆551远离第二旋钮552的一端穿设于滑移框5311,第二螺杆551与滑移框5311螺纹配合,第二螺杆551远离第二旋钮552的一端抵接于第二滑移杆532的侧壁。工作人员可以沿竖直方向调节第二滑移杆532的位置。
44.参照图2,第二滑移杆532的底端焊接有固定块5321,固定块5321的形状为长方体。填土板533的形状为长方体,填土板533的侧壁与固定块5321的侧壁焊接,两个填土板533均
呈倾斜设置,两个填土板533靠近承载板11一端的距离大于两个填土板533远离所述承载板11一端的距离。种植装置在前进的过程中,两个填土板533对土壤有收集作用,以使位于种植槽两侧的土壤分别沿着两个填土板533的长度方向从种植槽的两侧滑移至种植槽的中间。
45.继续参照图2,为了增加填土板533对土壤的压强,填土板533靠近承载板11的侧壁一体承载有异形块5332,异形块5332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异形块5332增大了填土板533靠近承载板11的一端对土壤的压强,减少了土壤对填土板533的阻力。
46.继续参照图2,填土板533远离所述承载板1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挡块5331,挡块5331的形状为长方体,挡块5331与第一支撑板21相互平行。挡块5331以使填土板533内能收集更多的土壤。
47.继续参照图2,为了减小第二支撑板521在前进的过程中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第二支撑板52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圆角5212,第二圆角5212减小了第二支撑板521底端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
48.采用上述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一种园林苗木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待种植的苗木整齐排列于承载板11上表面;步骤二:通过电机326驱动换向杆323旋转,换向杆323带动第二锥齿轮325旋转,第二锥齿轮325带动第一锥齿轮324旋转,第一锥齿轮324带动连接杆322旋转,连接杆322的两端分别带动两个蜗杆314旋转,两个蜗杆314分别带动两个涡轮313旋转,两个涡轮313分别带动两个第一旋转轴312旋转,两个第一旋转轴312分别带动两个旋转杆221旋转,两个旋转杆221分别带动两个旋转片旋转,两个旋转片带动种植装置前进;承载板11同时带动挖土块41和挡土块42前进,挖土块41在地面上挖出用于种植苗木的种植槽,挡土块42用于限制位于种植槽内的土壤在重力作用下滑移至种植槽的槽底;工作人员在承载板11上将苗木放置于容置槽421内,以使苗木的底端底端位于种植槽内;与此同时承载板11带动第一安装杆511和第二安装杆512前进,第一安装杆511带动填土轮522在种植槽内滚动,填土轮522将位于种植槽两边的土壤挤压到种植槽的中间,以使苗木的根部埋设于土壤内,从而实现对苗木的初步固定;与此同时第二安装杆512带动第一滑移杆531前进,第一滑移杆531带动第二滑移杆532前进,第二滑移杆532带动填土板533前进,以使填土板533将位于种植槽两侧的土壤推向种植槽中间,从而实现对苗木的二次固定。
49.步骤三:人工对土壤进行夯实,进一步增加苗木种植于土壤内的牢固性。
50.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