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秦艽人工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4968654发布日期:2021-05-07 22:38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秦艽人工种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人工栽培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秦艽人工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秦艽又名大叶龙胆,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麻花艽主要分布于甘肃、山西、青海、云南等省(区)。麻花艽是秦艽的一个优良品种。主要产在青海。麻花艽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以根入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味苦,辛,平。祛风除湿,退虚热主治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秦艽是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的常用药材,又是金毛狗脊丸、独活寄生丸、祛风舒筋丸、关节炎丸、腰椎痹痛丸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麻花艽的根含有3种生物碱,其中麻花艽碱具有抗炎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还有降血压、升高血糖、抗过敏性休克、抗组胺作用。在对秦艽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秦艽碱甲的抗风湿作用和可的松相似,有一定的抗过敏性休克及抗组织胺作用,还能使毛细血管渗透性明显降低;秦艽有镇痛作用;小剂量的秦艽对大鼠有生微热作用,但在较大剂量时有解热作用。秦艽干品在当地药材市场价格高达30.o~45.0元/kg,种植效益十分显著。麻花艽株高20~60cm,主根粗长、扭曲不直,近圆锥形;基生叶多数丛生,长可达10cm。宽3~4cm,全缘,具主脉5条,茎生叶对生、较小;花在叶腋处轮状丛生成轮伞花序,花冠管状,深紫色,长约2cm,具雄蕊5枚,雌蕊1枚;蒴果长圆形或椭圆形,种子深黄色,光滑无翅,花期为7~9月份,果期为9~1o月份。麻花艽喜凉爽气候,耐寒,忌高温,怕积水,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较好。适宜海拔2o0o~3500m地区栽培。产全省大部分地区.生于海拔2500~4700米的山坡,河滩,草地,灌丛中。分布于甘肃,四川,西藏等省区。藏医用全草治关节痛,肺部发烧,黄疸及二便不通。中医用根入药。我省每年都有收购。由于分布广,数量大,是我省大宗药材之一。秦艽为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河滩草地、山坡草地、灌丛中、林下,在我省分布区域比较广。土壤为山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或河滩沙地。秦艽喜冷凉气候和湿润条件,日照过强会促使植株水分蒸发,导致叶片卷曲。生于海拔2800~4200m的林缘、林下、灌从中、高山草甸、河滩、阴坡年降水量为300~700mm左右,无霜期约100~120天左右。分布玉树、果洛、黄南、海北和海南州等。秦艽是青海省大宗道地中药材,也是传统出口创汇的中药材品种,虽然青海野生秦艽的蕴藏量和产销量曾居全国之首,但由于长期盲目和过度采挖,不但破坏了植被,使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野生资源日趋减少,濒临枯竭。由于秦艽的药效作用明确,不仅传统药方中大量使用,而且近年来开发出了一批新药,因而使原本资源就进展的秦艽,更是产生了较大的缺口。为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中藏药材资源,同时满足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青海省和国家有关部门设立专项,开展野生中藏药药材的人工驯化,引种栽培、药效成分跟踪以及大面积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等系统研究与推广工作。目前野生资源量明显减少,早在1981年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野生秦艽资源蕴藏量仅为35000吨,其中青海省达10000吨以上,约占全国总蕴藏量的1/3。由于秦艽是多年生药材,生长期长,人工栽培发展缓慢。我国中药材的生产还缺乏科学系统的质量标准,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已影响到中药的疗效和中成药的质量,中药材的生产没有统一的技术规范。中药材的育种繁殖和种植技术相对落后,现有药材生产较为分散,缺乏规划,有的非适宜地区也盲目发展药材种植,造成很大损失。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目前秦艽的人工种植技术成活率低、品质差。技术实现要素: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秦艽人工种植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1.一种秦艽人工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种子选择与处理9~10月采集海南州贵南、兴海和贵德县的秦艽种子,应扁卵圆形、红褐色,千粒重0.21~0.27g,采收种子胚形态发育,处于休眠状态;经500ppm赤霉素浸泡2小时处理;(2)栽培环境参数选择选择海拔约2280~4622m,干燥低温,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无霜期短,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6℃~5.2℃,多夜雨,强度小,土壤为砂质轻粘性栗钙土;选质地疏松、腐殖质含量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结冻前整地,清除地面杂草,深耕细耙;平整土地后要耙细,使土壤疏松、平整;翻地时应结合施肥,每亩可施1000kg有机肥;(3)大田种植出苗与保苗参数选择结冻前整地,清除地面杂草,深耕细耙,将地整理平坦;4月进行播种,播种量1.0~1.5公斤/亩;将种子细沙土拌匀后均匀撒播,撒播后用耙子耙匀,采用无纺布进行遮阴处理;在整地深翻时,结合翻地施用有机肥1000公斤,在苗基本出齐后,以速效性氮肥每亩1.5kg,分3次施,间隔1周,在7月施用氮肥1次,施肥量为每亩3kg;在施肥前先中耕除草,使土壤疏松;播种时播种量略大于实际用量,在出苗后有4片叶时进行间苗,把生长过密、过弱的幼苗拔除,第二年进行移栽;(4)秦艽的病虫害及其防治立枯病:排水、调节荫蔽度,以及阴雨天揭棚盖,发病前后用1∶100的波尔多液喷洒;根腐病: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拔除病株;用5%石灰水淋灌,防止扩散;金针虫、蛴螬:用烟叶熬水淋灌(每亩用烟叶2.5公斤,熬成75公斤原液,用时每公斤原液加水30公斤);或每亩用50%氯丹乳油0.5~1公斤,于整地时拌土或出苗后掺水500公斤灌土防治;地老虎:早晚捕捉或用90%晶体敌百虫拌毒诱杀;(5)合理种植密度参数选择选择3~8cm万株/亩种植密度;(6)采收加工与储藏参数选择9-10月当秦艽果实饱满鼓胀、完全变黄不显绿色时采收;播种后第四年收获,收获时宜选择晴天挖起根茎,清除残茎和泥土;贮存于通风干燥避光处,适宜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小于60%,商品安全水分为13%以下。2.秦艽标准化生产方法,包括:(1)秦艽生产基地环境选择生产基地应选择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的地区;有充足的水分,无阳光直射地块;土壤的ph值以6.5~7.5为宜;(2)物种或品种类型选择选择海南州贵南、兴海和贵德县的秦艽种子;(3)栽培技术参数选择选择温差较小、降水相对较多的环境条件,选背风的阴山或半阴山,并远离麦类作物,防止锈病感染;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油沙土,生荒地可与豆科植物间作,以净化杂草,熟化土地,改良土壤结构并增加有机质;结冻前整地;清除地面杂草,深耕细耙;栽培地基肥以有机肥为主;(4)繁殖参数选择和处理9~10月采集成熟,选饱满、无病害籽粒作种;种子质量种子品系纯正优良,无检疫性病虫害;种子外观形状:秦艽种子卵圆形、红褐色;种子理化指标:种子千粒重在0.22g~0.25g;净度95%以上;发芽率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0%;种子处理:采用赤霉素对秦艽种子作浸泡预处理,用500ppm赤霉素溶液浸泡2小时后用于播种;(5)播种参数选择播种时间:采用春播;春播在4月中旬,地化冻后;播种方式:可采用撒播;撒播:用细沙将种子均匀,撒种,然后用耙子耙匀,播种量1~1.5kg/亩;播种后畦面覆盖草保湿或覆膜;间苗:一般播后2~3周左右开始出苗,4周左右苗出齐,间去过密植株;除草:出苗后,杂草与秦艽幼苗同时生长,待苗高2~3cm左右时要进行松土锄草;水分管理:根据土壤情况,进行浇水,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田间积水引起烂根;追肥:一般于6月中旬每亩追施施硫酸铵5kg、过磷酸钙5kg、浇水;(6)种苗移栽参数选择起苗时间:第二年春起苗;起苗方式:在土壤较干燥时直接进行采挖;移栽时间:以秋季移栽为好,移栽时间为4月中下旬~5月中旬;栽植方法:整成宽1~1.5m,长依地形而定起垄,在整好的垄面上,按8~10cm行距开条沟,沟深2~3cm,将一年生苗按5~10cm均匀置入沟内后覆土,稍加镇压即可;(7)田间管理参数选择种子直播的大田需要间苗;秦艽幼苗纤弱,应勤除杂草,不伤幼苗;每年春季出苗前、秋季倒苗后各用镇草宁除草1次;在春季久晴不雨,应及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每年需灌水3~4次,播种或移栽后必须立刻浇1次透水,越冬前必须灌足冬水,其它生长季视土壤墒情灌1~2次水;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第1次追肥应在6月中下旬,每公顷施有机肥1000~2000kg;第2次于8月上中旬施硫酸铵、过磷酸钙各37.5kg,氯化钾15kg,以后每年追肥1次,8月上中旬,每公顷施硫酸铵、过磷酸钙各37.5kg,氯化钾15kg;(8)秦艽的病虫害及其防治立枯病:排水、调节荫蔽度,以及阴雨天揭棚盖,发病前后用1∶100的波尔多液喷洒;根腐病: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拔除病株;用5%石灰水淋灌,防止扩散;金针虫、蛴螬:用烟叶熬水淋灌(每亩用烟叶2.5公斤,熬成75公斤原液,用时每公斤原液加水30公斤);或每亩用50%氯丹乳油0.5~1公斤,于整地时拌土或出苗后掺水500公斤灌土防治;地老虎:早晚捕捉或用90%晶体敌百虫拌毒诱杀;(9)采收与加工种子的采收:当果实饱满鼓胀、果荚变黄不含绿色时采收为好;药材的采收:于9~10月份采收;播种后第四年~第五年收获;收获时宜选择晴天挖起根茎,清除残茎和泥土;种子加工:采收果实的晾于阴处;热风烘干法:烘干设施送风(引风机)同时加热(火炉)的通热风隧道;温度指标:进风口60~65℃,出风口40~45℃;干燥时间:55~70h,干燥指标:根茎含水13%以下;干燥后,装入专用编织袋,以备分级;(10)质量标准及检测根部缠绕成麻花状、发辫状,有显著向左旋转的皱纹;表面棕褐色或者黄褐色,粗糙,有裂隙,显网状纹;断面有腐朽状空心,味道涩苦;根须直径不小于0.5厘米,无虫蛀霉烂。有益效果:(1)本发明解决了秦艽栽培限制的关键技术--种子萌发技术,种子发芽率90%以上。(2)规范了秦艽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保证秦艽质量。(3)秦艽种子处理技术成熟,能够批量、高质量进行种子处理;实现了秦艽规范化大田栽培。综上所述,本发明对秦艽人工种植的条件进行探索,最终提出一系列种植步骤和最优参数,保证了了人工种植秦艽的品质和产量。附图说明图1一种秦艽人工种植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秦艽人工种植方法,包括:1.种子选择与处理采集地点:试验所用的麻花艽种子采自海南州贵南、兴海和贵德县。采集时间:2013年和2014年的9月~10月。采集方法:秦艽种子的采收期一般在9~10月,当果荚由绿转黄时,采收为好。将采集的果夹晾干后,让种子脱落,收集种子,用筛子过筛除去大的杂物,再用细筛筛去细土,利用风将种子中的不饱满的种子以及碎叶片除去,种子净度达90%以上。(1)种子形态和解剖学研究秦艽种子扁卵圆形、红褐色,千粒重0.21~0.27g。采收种子胚形态发育处于休眠状态。(2)种子发芽率测定采集的野生秦艽种子进行了发芽率测定实验。发芽率测定方法:在消毒过15cm的玻璃培养皿内铺一层消毒过的浸湿滤纸,消毒处理后,每组随机数取200粒,分别均匀放入培养皿滤纸上,在2℃~25℃和室温状况下,4周,统计发芽率,发芽率均为0,这表明存在休眠特性,如表1所示。表1未处理秦艽种子发芽率(%)(3)种子处理研究由于秦艽种子存在休眠特性。为此,在实验室采用赤霉素进行了处理,确定了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通过比较实验以便确定能进行大面积种植和便于操作的种子处理方法,为种子种植奠定基础。赤霉素对种子后熟和解除休眠的作用研究。利用50ppm、100ppm、200ppm、250ppm、500ppm5个赤霉素剂量,在10℃、15℃、20℃温度条件下,研究对麻花艽种子解除休眠作用。分别浸泡种子24小时,剩余的1份用清水浸泡种子24小时作为对照,每培养皿摆放浸泡过的种子200粒,每个处理重复3次,处理后,并做发芽试验,发芽温度20℃,逐日记载发芽数,计算发芽率。观察4周天,种子发芽情况见表2。表2赤霉素处理秦艽种子发芽率(%)通过上述研究表明:采自贵德、兴海、同德县的秦艽种子均存在休眠特性。通过50~500ppm的赤霉素处理后,均能解除秦艽种子的休眠,在250ppm处理条件下,处理效果最好,秦艽种子发芽率均≥96%。2.栽培环境参数选择麻花艽是我省分布地区广产,全省各地均有分布,适应性比较强的地道药材之一,在海拔2000~4000米的生态环境中生长性状良好。大通县属青藏大陆性气候,海拔约2280~4622m,干燥低温,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无霜期短,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6℃~5.2℃,海拔升高100m,山区气温递减0.52℃,农业区递减0.6℃年降雨量约为451~820mm,多夜雨,强度小,土壤为砂质轻粘性栗钙土。大通向化乡种植实验基地海拔3000~3200米,符合麻花艽生长环境要求。根据种植的秦艽品种,在广泛调查秦艽的生境基础上,针对秦艽对年积温、土壤水分、土壤性质等综合评定,并在对大通土壤情况、年积温、降雨、使用农药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经综合分析后,将实验种植地选择在大通向化乡上滩村。大通栽培地土壤养分含量见表3。大气环境:大气质量均符合药材种植要求。土壤条件:土壤富含有机质、湿润。灌溉用水:符合国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2005版)要求,结果见表4。表3种植地土壤养分含量表4基地灌溉水质分析结果表整地:选质地疏松、腐殖质含量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按常规方法进行,结冻前整地,清除地面杂草,深耕细耙。平整土地后要耙细,使土壤疏松、平整。由于秦艽是多年生药材,翻地时应结合施肥,每亩可施1000kg有机肥。3.大田种植出苗与保苗参数选择秦艽种子比较小,千粒重在0.2~0.4克之间,播种时较浅,在种植中需要解决田间技术问题较多,通过种植措施来解决大田种植技术,第一年出苗与保苗是成功种植秦艽的关键技术。在早春播种后,由于温度低,光照可以提高地温,促进种子的萌发,但在出苗后,由于植株小,光照使得地表干燥,最好采用遮荫处理。根据秦艽的生长发育特征和试验研究结果,制定出田间管理措施。按常规方法进行,结冻前整地,清除地面杂草,深耕细耙,将地整理平坦。秦艽的播种在4月进行播种。播种量1.0~1.5公斤/亩。将种子细沙土拌匀后均匀撒播,撒播后用耙子耙匀,采用无纺布进行遮阴处理即可。表5秦艽第一年田间管理措施生长发育时期时间田间管理措施播种4月18日萌发期播种后第1-4周有喷灌条件的,每日地面喷浇水1次,保持地表湿润。出苗期播种后第5-9周保持地表湿润。苗期播种后第10-11周根据土壤含水状况适时浇水。生长期播种后第12-13周1、根据土壤含水状况适时浇水。2、进行田间除草一次。生长期播种后第14-13周1、根据土壤含水状况适时浇水。2、进行田间除草一次。枯黄期9月上旬完全枯黄后进行冬灌。在整地深翻时,结合翻地施用有机肥1000公斤,秦艽出苗要保持适宜的湿度,2-4周左右发芽。由于秦艽的苗非常弱小,因而,在苗基本出齐后,要保证幼苗生长有良好的营养条件,以速效性氮肥为主,二胺每亩1.5kg,分3次施,间隔1周。在7月施用氮肥1次,施肥量为每亩3kg。如表5和6所示。要及时锄草,疏松土壤,促进幼苗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除草大都与施肥结合进行。在施肥前先中耕除草,使土壤疏松,容易吸收肥料,增加保肥保水能力。表6秦艽第二、三、四年田间管理措施间苗:由于为保证栽培植株数,在播种时一般播种量略大于实际用量,同时,为使幼苗生长健壮、整齐,在出苗后有4片叶时进行间苗,把生长过密、过弱的幼苗拔除。移栽定植:在第二年可以进行移栽。4.秦艽的病虫害及其防治立枯病:危害幼苗,发生于麦季多雨季节。防治方法:注意排水、调节荫蔽度,以及阴雨天揭棚盖;发病前后用1∶100的波尔多液喷洒。根腐病:5~6月发生,根发黄腐烂。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区。防治方法: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拔除病株;用5%石灰水淋灌,防止扩散。金针虫、蛴螬:4~6月为害植株。防止方法:用烟叶熬水淋灌(每亩用烟叶2.5公斤,熬成75公斤原液,用时每公斤原液加水30公斤);或每亩用50%氯丹乳油0.5~1公斤,于整地时拌土或出苗后掺水500公斤灌土防治。地老虎:咬食茎叶。防治方法:早晚捕捉或用90%晶体敌百虫拌毒诱杀。5.合理种植密度参数选择合理密植是栽培作物不仅是获得较高产量的必要条件,在合理的密度下植株生长健壮,能够防止倒伏、抑制杂草生长以及抵御疾病。实验方法:通过较高密度的播种,在种植第一年秋季经过间苗,使秦艽种植密度为3万株/亩、5万株/亩、8万株/亩、10万株/亩。在实验中,实际测得密度数据为:2.6万株/亩、4.1万株/亩、7万株/亩、9.2万株/亩。在3~8cm万株/亩的实验密度下,植株生长比较好,由于栽培时间只有3年,未能统计产量与密度的相关性。6.采收加工与储藏参数选择种子的采收与贮藏:秦艽的种子成熟时间往往不一致,必须根据果实的成熟度适时采收,否则得到的种子质量差,发芽率低。当秦艽果实饱满鼓胀、完全变黄不显绿色时采收为好。于9-10月份采收。播种后最好在第四年收获;收获时宜选择晴天挖起根茎,清除残茎和泥土。贮存于通风干燥避光处,适宜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小于60%,商品安全水分为13%以下。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秦艽标准化生产方法,包括:1.秦艽生产基地环境选择秦艽在甘肃、青海、西藏、四川、陕西、宁夏、新疆、山西、内蒙等十几个省区分布。麻花艽主产在我国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麻花艽性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怕高温,忌水涝。青海省广泛分布于各州县。生长在海拔高度2000~3800m,年降雨在400~800mm,年均温2.5~6.0℃,土壤厚度>20cm的高山乔木林、灌木林和高山草原。生产基地应选择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的地区。生产基地周围两公里内不得有“三废”及厂矿、垃圾场等污染源。环境生态质量要求:空气环境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灌溉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秦艽对土壤要求较严,一般以含腐殖质较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疏松肥沃的壤土和砂质壤土为宜。秦艽栽培土壤的ph值以6.5~7.5为宜。六六六的浓度不得超过0.05mg/kg;滴滴涕的浓度不得超过0.05mg/kg。参考允许的最大含量(mg/kg):铅(pb)50、砷(as)20、汞(hg)0.30、镉(cd)0.30、铬(cr)120、铜(cu)60。秦艽耐寒、喜湿润的植物,种子胚在后熟的过程中以及萌发时需要有充足的水分。秦艽是忌强光喜湿植物,因此在选择地块的时候,不宜阳光直射地块为宜。2.物种或品种类型选择秦艽种质资源较为丰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本发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麻花艽为基源。通过对上述秦艽的种源调查、试验、药效成分测定与分析,确定了适合青海省栽培的秦艽种源。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基部被残叶纤维组织所包围。主根粗壮,棕褐色,茎斜升。基生叶莲座状,茎生叶对生,线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1~1.5厘米,全缘,边缘略透明,基本联合成鞘,鞘长达2厘米,向上浅短,具3~5脉,中脉显著.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数少;花梗长达7厘米;花萼膜质,长1.5~3厘米,一侧身裂,萼齿2~5,不等长,齿状或线状钻形;花冠淡黄色,筒状钟形,长3~6厘米,上部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基部及喉部有绿色斑点,褶三角形,有时呈锯齿状;雄蕊5,长近花冠喉部;子房长椭圆形,柱头2裂.蒴果含多粒种子;种子褐色,椭圆形,表面有细网纹,花果期8~9月。3.栽培技术参数选择栽培秦艽必须选择温差较小、降水相对较多的环境条件,选背风的阴山或半阴山为宜,并远离麦类作物,防止锈病感染;以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油沙土为好,生荒地可与豆科植物间作,以净化杂草,熟化土地,改良土壤结构并增加有机质。结冻前整地。清除地面杂草,深耕细耙。栽培地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施有机肥kg或施1000kg。4.繁殖参数选择和处理培育种子:9~10月采集成熟,选饱满、无病害籽粒作种。种子质量种子品系纯正优良,无检疫性病虫害。种子外观形状:秦艽种子卵圆形、红褐色。种子理化指标:种子千粒重在0.22g~0.25g;净度95%以上;发芽率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0%。种子处理:采用赤霉素对秦艽种子作浸泡预处理,用500ppm赤霉素溶液浸泡2小时后用于播种。5.播种参数选择播种时间:采用春播。春播在4月中旬,地化冻后。播种方式:可采用撒播。撒播:用细沙将种子均匀,撒种,然后用耙子耙匀,播种量1~1.5kg/亩。播种后畦面覆盖草保湿或覆膜。间苗:一般播后2~3周左右开始出苗,4周左右苗出齐,间去过密植株。除草:出苗后,杂草与秦艽幼苗同时生长,待苗高2~3cm左右时要进行松土锄草。水分管理:根据土壤情况,进行浇水,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田间积水引起烂根。追肥:一般于6月中旬每亩追施施硫酸铵5kg、过磷酸钙5kg、浇水。6.种苗移栽参数选择起苗时间:第二年春起苗。起苗方式:在土壤较干燥时直接进行采挖。移栽时间:以秋季移栽为好,移栽时间为4月中下旬~5月中旬。栽植方法:整成宽1~1.5m,长依地形而定起垄,在整好的垄面上,按8~10cm行距开条沟,沟深2~3cm,将一年生苗按5~10cm均匀置入沟内后覆土,稍加镇压即可。7.田间管理参数选择种子直播的大田需要间苗,去除病苗、弱苗。秦艽幼苗纤弱,应勤除杂草,不伤幼苗。每年春季出苗前、秋季倒苗后各用镇草宁除草1次。灌溉水质量标准:灌溉水质量符合“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灌溉设备条件:基地内应有河流水源或机井,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备滴喷灌设施。灌溉:在春季久晴不雨,应及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每年需灌水3~4次,播种或移栽后必须立刻浇1次透水,越冬前必须灌足冬水,其它生长季视土壤墒情灌1~2次水。秦艽是喜肥植物,需磷、钾肥较多,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第1次追肥应在6月中下旬,每公顷施有机肥1000~2000kg;第2次于8月上中旬施硫酸铵、过磷酸钙各37.5kg,氯化钾15kg,以后每年追肥1次,8月上中旬,每公顷施硫酸铵、过磷酸钙各37.5kg,氯化钾15kg。8.秦艽的病虫害及其防治立枯病:危害幼苗,发生于麦季多雨季节。防治方法:注意排水、调节荫蔽度,以及阴雨天揭棚盖;发病前后用1∶100的波尔多液喷洒。根腐病:5~6月发生,根发黄腐烂。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区。防治方法: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拔除病株;用5%石灰水淋灌,防止扩散。金针虫、蛴螬:4~6月为害植株。防止方法:用烟叶熬水淋灌(每亩用烟叶2.5公斤,熬成75公斤原液,用时每公斤原液加水30公斤);或每亩用50%氯丹乳油0.5~1公斤,于整地时拌土或出苗后掺水500公斤灌土防治。地老虎:咬食茎叶。防治方法:捕捉或用90%晶体敌百虫拌毒诱杀。9.采收与加工种子的采收:当果实饱满鼓胀、果荚变黄不含绿色时采收为好。药材的采收:于9~10月份采收。播种后第四年~第五年收获。收获时宜选择晴天挖起根茎,清除残茎和泥土。种子加工:采收果实的晾于阴处。热风烘干法:烘干设施送风(引风机)同时加热(火炉)的通热风隧道。温度指标:进风口60~65℃,出风口40~45℃。干燥时间:55~70h,干燥指标:根茎含水13%以下。干燥后,装入专用编织袋,以备分级。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秦艽药材商品分大秦艽、麻花艽、小秦艽3个品种。麻花艽主要规格以统货为主。10.质量标准及检测根部常缠绕成麻花状、发辫状,有显著向左旋转的皱纹。表面棕褐色或者黄褐色,粗糙,有裂隙,显网状纹。断面有腐朽状空心,有特殊气味,味道涩苦。根须直径不小于0.5厘米,无虫蛀,霉烂变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杂质检查法”检查,不得高于1.0%。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水分测定法”第一法测定,不得超过15.0%;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灰分测定法”测定,总灰分不得高于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高于0.5%。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ixe、ixf“重金属总量检查法”、“总砷限量检查法”和“gbt5009.19”规定的六六六和滴滴涕测定法测定,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符合国家外贸部《药用植物及其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2001年)限定的值,即:铅≤5.0mg/kg,镉≤0.3mg/kg,汞≤0.2mg/kg,铜≤20.0mg/kg,砷≤2.0mg/kg,重金属总量≤20.0mg/kg;六六六≤0.2mg/kg。滴滴涕≤0.1mg/kg。秦艽一般为机制麻袋包装,每件40公斤。贮存于低温、干燥处;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2%~13%。贮藏应置干燥通风处,防霉、防蛀。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