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秧机后插前平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1234发布日期:2020-10-13 07:4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秧机后插前平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轮驱动高速插秧机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插秧机后插前平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水稻插秧机的使用大大加快了水稻的插秧速度。但是由于插秧机由机车驱动,特别是为提高插秧速度,还会使用四轮机车高速驱动插秧机,而水稻的秧田在插秧时为水田,泥土相当松软,车轮在行进过程中,车辙较深,特别是在插秧机拐弯时,由于一侧车轮相对转弯半径小,车辙更深,而插秧机的插苗深度固定,如果秧苗被插在车辙处,则很可能会使秧苗悬浮在水面上,无法固定在秧田里。而即便能够将秧苗插固在车辙里,高低不平的秧田也不利于后期水稻管理。如通过人工平整车辙,再进行人工补苗来弥补车辙造成的困扰,则会增加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秧机后插前平整装置,该平整装置的目的在于在插秧前平整车辙,使秧田保持一定的平整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秧机后插前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装置包括平整板横梁、平整板、顺梁、缓冲梁、平整辊、压紧弹簧;

两根所述平整板横梁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顺梁的左右两侧;所述平整板包括扭簧,所述平整板通过所述扭簧与所述平整板横梁绕性连接;两个所述平整板分别位于所述插秧机的左右车轮后;

所述平整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缓冲梁与所述顺梁螺栓连接,所述缓冲梁能够围绕所述螺栓转动;所述压紧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顺梁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缓冲梁的上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平整板还包括平整部、安装部和安装卡;所述平整部与所述安装部以预定弧度连成一体;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卡与所述平整板横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整部由若干耙齿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平整板还包括压草齿,所述压草齿为向后弯曲的齿状结构,多个所述压草齿均布在所述安装部的外侧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顺梁连接所述缓冲梁的端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限制所述缓冲梁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平整装置还包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调节螺母的螺杆朝向所述缓冲梁,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螺母能够调节所述安装板下方所述螺杆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平整装置还包括前支撑板,两个所述前支撑板对称设置在两根所述顺梁的左右两侧;所述平整板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前支撑板和所述顺梁侧面的预定位置上;所述前支撑板的长度小于所述顺梁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板为三角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平整装置还包括卡板,所述前支撑板和所述顺梁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卡板固定在预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机在车轮后、插秧组件前的主横梁或预定位置上安装有上述任一项的所述平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无需动力驱动,在插秧作业时可自动整理稻田,实现整栽植宽幅的平整,使栽植部的各行间的插植深度保持一致,作业完的田块更加平整,可大大提高作业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秧机后插前平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平整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秧机后插前平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平整辊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支撑板、2–平整板横梁、3–平整板、3.1–平整部、3.2–安装部、3.3–扭簧、3.4–安装卡、3.5–压草齿、4–顺梁、5–缓冲梁、6–平整辊、7–压紧弹簧、8–卡板、9–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方位或位置关系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相接”、“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器件内部的联通,也可以是两个元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插秧机后插前平整装置,该平整装置是加装在四轮驱动高速插秧机上的一套附加装置,安装在插秧机的车轮后、插秧组件前的主横梁或预定位置上,无需动力单独驱动,即可平整车轮压出的车辙,实现整栽植宽幅的平整。本实施例以平整装置安装在主横梁上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该平整装置包括前支撑板1、平整板横梁2、平整板3、顺梁4、缓冲梁5、平整辊6、压紧弹簧7和卡板8。其中,两个平整板3对称设置在平整辊6的左右两侧。

两个前支撑板1和两根顺梁4轴向平行设置,且前支撑板1和顺梁4的一端分别与卡板8固定连接,两个前支撑板1分别通过卡板8和u型螺栓与插秧机的车轮后、插秧组件前主横梁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两根顺梁4分别通过卡板8和u型螺栓螺纹固定在主横梁的中间预定位置上,且前支撑板1的长度小于顺梁4长度,两个前支撑板1之间的宽度略大于插秧机两侧车轮之间的轮距。前支撑板1优选地为三角支撑板,在保证安装强度及稳定性的情况下减轻平整装置的重量,且三角支撑板前进时阻力小,利于该平整装置在秧田中推进。

该平整装置包括两根平整板横梁2,分别设置在两根顺梁4的左右两侧,用于安装平整板3。平整板横梁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支撑板1的另一端和顺梁4侧面的预定位置上,且平整板横梁2与主横梁平行。

本实施例的平整板3宽度大于车轮宽度,左右两侧的平整板3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车轮后,用于平整车辙。如图2和图3所示,平整板3由平整部3.1、安装部3.2、扭簧3.3、安装卡3.4和压草齿3.5组成。平整部3.1位于平整板3下部,由若干耙齿组成,耙齿的齿根端与安装部3.2的下端以预定弧度连成一体。安装部3.2通过多个均布的安装卡3.4与平整板横梁2相连,安装卡3.4上具有通孔,通过通孔安装卡3.4套装在平整板横梁2上,平整板3通过安装卡3.4能够围绕平整板横梁2旋转。扭簧3.3套装在平整板横梁2上,实现平整板3与平整板横梁2的绕性连接。当平整板3围绕平整板横梁2旋转时,扭簧3.3向平整板3施加反向扭力,以减缓平整板3的旋转,且在扭力作用下,平整板3推动秧田中的泥土,平整田面。为确保平整板3能够得到预定且均衡的扭力,在平整板横梁2上可间隔设置多个扭簧3.3,如本实施例在平整板横梁2上对称设置了2个扭簧3.3。多个压草齿3.5均布在安装部3.2的外侧下部,朝向地面,压草齿3.5为向后弯曲的齿状结构,用于下压秧田中的杂草等杂物,以方便平整板3平整田面。

平整辊6用于压平田面。平整辊6可围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中心轴两端分别通过缓冲梁5与两根顺梁4的端部螺栓连接,当平整辊6随秧田的凹凸不平上下浮动时,缓冲梁5围绕螺栓转动。本实施例的顺梁4端部开口,缓冲梁5端部通过螺栓安装在开口内。

压紧弹簧7可实现平整辊6弹性压平田面。压紧弹簧7一端固定在顺梁4上,另一端安装在缓冲梁5上端部。当缓冲梁5转动时,压紧弹簧7可为缓冲梁5施加反向作用力,减缓平整辊6随田地的凹凸不平上下起伏,更利于平整辊6压平田地。

在顺梁4端部开口内端上方固定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在开口上方向上倾斜设置,用于限制缓冲梁5的转动角度,进而对平整辊6的起伏高度进行限位。调节螺母9螺纹连接在安装板上,调节螺母9的螺杆朝向缓冲梁5,通过旋转调节螺母9可调节安装板下方螺杆的长度,以调节缓冲梁5的转动范围,进而调节平整辊6的起伏高度。

作业时,插秧机行进过程中,平整辊6压平田面,给后面的中央传感浮船创造平整田面,压草齿3.5进行压草,左右两侧的平整板3对左右两侧的车辙进行平整,从而使整个插植幅平整,为插秧组件的栽植臂创造个良好的栽植田面,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平整田面及补苗。

虽然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