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种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77566发布日期:2021-02-05 18:2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牡丹种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牡丹种苗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牡丹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等美称。
[0003]
现有技术存在在牡丹种植过程中,种植温度温度不适宜,适宜温度不方便调整,光照时间不足,种植过程中,水不能及时的添加,不易观察生长中的问题,消毒不完善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牡丹种苗培育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种植温度温度不适宜,适宜温度不方便调整,光照时间不足,种植过程中,水不能及时的添加,不易观察生长中的问题,消毒不完善的问题。
[0005]
一种牡丹种苗培育装置包括种苗壳体,支架,保温层,透光层,种苗灯,测温装置,调温装置,紫外线消毒装置,土壤层,生长层,隔离线和导液管,所述种苗壳体四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种苗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透光层,所述种苗壳体两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固定有调温装置和种苗灯;所述保温层侧面设置有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与调温装置电连接,所述支架侧端设置有紫外线消毒装置,所述种苗壳体内部分为土壤层和生长层,所述土壤层和生长层之间设置有隔离线,所述生长层两侧均设置有导液管,用于给土壤层加水。
[0006]
所述种苗壳体呈长方形,内设置有用于分离土壤的分离条,所述分离条高度等于土壤层的高度,长度等于种苗壳体内部长度,厚度等于二毫米。
[0007]
所述导液管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导液管围绕隔离线一圈,所述导液管末端高于隔离线位置通过一孔与水箱连接。
[0008]
所述生长层壁上设置有四对种苗架线。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
1.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设置,种植温度温度适宜,温度方便调整,光照时间足,种植过程中,水能及时的添加,容易通过透光层观察生长中的问题,消毒完善。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离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
[0016]
1-种苗壳体,101-支架,102-分离条,2-保温层,3-透光层,4-种苗灯,5-测温装置,6-调温装置,7-紫外线消毒装置,8-土壤层,9-生长层,91-种苗架线,10-隔离线,11-导液管,111-漏水孔,112-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8]
实施例:
[0019]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牡丹种苗培育装置包括种苗壳体1,支架101,保温层2,透光层3,种苗灯4,测温装置5,调温装置6,紫外线消毒装置7,土壤层8,生长层9,隔离线10和导液管11,所述种苗壳体1四周设置有保温层2,所述种苗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透光层3,所述种苗壳体1两侧设置有支架101,所述支架上端固定有调温装置6和种苗灯4;所述保温层2侧面设置有测温装置5,所述测温装置5与调温装置6电连接,所述支架101侧端设置有紫外线消毒装置7,所述种苗壳体1内部分为土壤层8和生长层9,所述土壤层8和生长层9之间设置有隔离线10,所述生长层9两侧均设置有导液管11,用于给土壤层加水。
[0021]
所述种苗壳体1呈长方形,内设置有用于分离土壤的分离条102,所述分离条102高度等于土壤层8的高度,长度等于种苗壳体内部长度,厚度等于二毫米。
[0022]
所述导液管11上设置有漏水孔111,所述导液管11围绕隔离线10一圈,所述导液管11末端高于隔离线10位置通过一孔与水箱112连接。
[0023]
所述生长层9壁上设置有四对种苗架线91。
[0024]
工作原理
[0025]
本实用新型中,将土壤添加到土壤层,打开紫外线消毒装置进行消毒,将牡丹种苗添加到土壤层上,将种苗通过分离条102隔开,打开种苗灯,种苗灯4会根据24小时时间,自动调节光照,测温装置会检测温度,并发送给控温装置,进行调节温度,将水填入水箱112,导液管11会对土壤进行增湿,通过透光层能及时观测牡丹种苗种植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0026]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