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用活动插板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1094发布日期:2020-11-20 09:4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验用活动插板鱼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施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验用活动插板鱼缸。



背景技术:

水体溶氧是水产养殖业判断水质、健康养殖的重要指标,不同的水产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溶氧的要求存在明显差异。目前文献中水产品种的窒息点、临界溶氧值、呼吸耗氧率等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参数一般由精密复杂的密闭流水或静水装置经过长时间稳定运行后测得,而实际生产中基本没有完成上述试验的条件。并且生产过程中的养殖水体并非试验使用的纯净水,实际数值与文献中存在差异;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相关经验参数精度不高且通用性欠佳。现有密闭静水或流水试验装置与测定方法虽然准确,但装置精密、试验周期长、操作复杂,所用的纯净水与实际生产情况不符,难以普及;而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试验标准,其经验参数缺乏试验支撑、精度差,在养殖环境、品种变化后又需要长时间的经验总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水产养殖品种静水呼吸耗氧测定,是在密闭静水试验的基础上对普通鱼缸进行改造,为水产养殖实际生产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的测定装置,针对不同水产养殖品种、环境,能够快速得到临界溶氧、窒息点、呼吸耗氧率等经验参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试验用活动插板鱼缸,包括缸体、活动插板、橡皮圈、便携式溶氧仪和控温底座;所述缸体,由透明亚克力材料制作,为上面开口、下面封口的长方体盒式结构,包括前壁、后壁、左右侧壁和底面,所述前壁及后壁内侧分别套接有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所述左右侧壁分别设有扁长方形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活动插板,由透明亚克力材料制作,为板状长方体结构,所述活动插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过所述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与缸体连接,两端伸出缸体一部分,能平行于底面抽插,中心设有圆形开孔;所述橡皮圈,与所述圆形开孔固定连接;所述便携式溶氧仪,设有一柱形溶氧仪探头;所述控温底座,设于缸体底部,包括座体、时间调节按钮和温度调节按钮。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槽水平设于前壁内侧上部,所述第二导槽水平设于后壁内侧上部,两条导槽高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相接。

优选地,所述活动插板一端设有挡条。

优选地,所述便携式溶氧仪探头通过所述橡皮圈固定在所述活动插板圆形开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槽、第二导槽上部设有手提开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试验用活动插板鱼缸透明度高、便于观察、质地坚韧、可塑性强,可以通过改变尺寸对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单尾、多尾的水产进行观察测定。活动插板消除了空气与水面直接接触造成的溶氧误差与试验对象浮头呼吸造成的误差,明显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相比复杂的密闭静水或流水试验装置制造和操作更加方便,符合实际生产环境需要。活动插板带动探头在同一高度多点测量,获得数据更加准确稳定;且能稳定水体温度,为长时间观察、试验提供稳定的环境参数,降低误差;本实用新型综合考虑实际生产中设备、环境、人力等条件,装置耐久度高、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数据准确实用,能够针对各种水质、品种、规格快速收集数据,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试验用活动插板鱼缸一个实施方式的使用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缸体和活动插板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缸体和活动插板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缸体和活动插板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缸体和活动插板的俯视图。

图中:

1-缸体;2-活动插板;3-导槽;301-第一导槽;302-第二导槽;4-橡皮圈;5-通孔;501-第一通孔;502-第二通孔;6-手提开孔;7-便携式溶氧仪;701-溶氧仪探头;8-控温底座;9-时间调节按钮;10-温度调节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试验用活动插板鱼缸,包括缸体1、活动插板2、导槽3、橡皮圈4、通孔5、手提开孔6、便携式溶氧仪7和控温底座8。其中,缸体1由透明亚克力材料制作,为上面开口、下面封口的长方体盒式结构,包括前壁、后壁、左右侧壁和底面,导槽3包括前壁内侧套接的第一导槽301和后壁内侧套接的第二导槽302;通孔5包括左侧壁的第一通孔501和右侧壁对称设有的第二通孔502;活动插板2,由透明亚克力材料制作,为板状长方体结构,活动插板2穿过第一通孔501,穿入第一导槽301和第二导槽302,再穿过第二通孔502,伸出缸体1一部分;活动插板2能平行于底面抽插,中心设有圆形开孔;橡皮圈4与圆形开孔固定连接;便携式溶氧仪7,设有一柱形溶氧仪探头701;控温底座8,设于缸体1底部,包括座体、时间调节按钮9和温度调节按钮10。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试验用活动插板鱼缸按以下步骤测量:

1、清洗装置,并用鱼池水适当润洗。

2、将缸体1加满鱼池水,并使用小型加氧泵对水体持续加氧;打开控温底座按钮,设置温度与时间。

3、选择规格适当的试验对象,进行捕捞称重后放入缸体1,补满鱼池水稳定10min,若需要测量应激状态下的数据则可以不用稳定。

4、取出加氧泵,使用溶氧仪测量初始溶氧后立即插上活动插板2,插入时活动插板2首先穿过第一通孔501,再穿入第一导槽301和第二导槽302,最后穿过第二通孔502,伸出缸体1一部分;因为活动插板2平行于底面,且能平行于底面抽插,所以能够在同一水位稳定滑动,与水面进行充分接触,从而形成缸体1内水体的密闭,阻断水面与空气的接触。

5、目前实际生产中水体溶氧的测定一般使用带有柱形探头的溶氧仪,将溶氧仪探头701固定在活动插板2的中心开孔上并用橡皮套4固定。数值稳定至初始溶氧后开始计时,设置时间节点读取数据,期间缓缓移动活动插板2,带动探头701在同一高度多点测量,获得数据更加准确稳定;保证数据准确。

6、设置溶氧或时间阈值停止试验,通过水体体积、时间、鱼重、溶氧计算出试验对象的呼吸耗氧率。

7、设置对照、重复试验。

实际生产中不同品种、规格的水产动物窒息点、临界溶氧、呼吸频率、耗氧率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来说,上述生理指标的测定需要透明、狭小、环境稳定的试验空间,所需数据包括:水体体积、时间、水体溶氧、试验对象体重。因此鱼缸的尺寸设置必须合理,不仅要使水体体积便于计算,同时要考虑实验对象的生理特征。以鱼类为例,若矩形鱼缸的宽度≤其体长的2/3,则大多数品种无法完成掉头动作,即可最大程度减少其游动对水体的扰动,同时方便观察记录其呼吸次数;但普通的开口鱼缸由于水面与空气接触,一旦试验用鱼多次浮头则无法测得准确的呼吸耗氧率与窒息点。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原有观察鱼缸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层特殊的活动插板,插板与水面充分接触,阻断水面与空气的接触。目前实际生产中水体溶氧的测定一般使用带有柱形探头的溶氧仪,因此活动插板上开孔并安装橡皮套,用于固定溶氧仪探头;缸体内壁在特定高度设置导槽,使插板能够在同一水位稳定滑动;缸体底部设置控温底座,可维持水温。

若具备直接测出试验对象体重的条件,可省略单独称重步骤;若试验时间较短,可去除控温底座。临界溶氧以及窒息点的测量判别标准尚未统一,但使用此装置通过上述操作均可测出,故在此只给出利用本装置测量呼吸耗氧率的建议。柱形探头溶氧仪一般具有测量水温的附加功能,可以与控温底座设置温度进行对比及时调节,若不具备测量水温功能可附加温度传感器。缸体模数参考成熟期食用鲤鱼、鲫鱼、罗非鱼体尺,水体体积设置为长×宽×高=35cm×20cm×30cm。生产中应根据养殖品种实际规格设置模数后定制。

发展空间:可以利用溢出水的体积测出实验对象的体积,从而估算实验对象的体重,在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避免对试验对象称重,因此在侧壁进行引流设计,便于液体收集测量体积。手动向自动转化,即滑动由电机完成;数据自动收集,即设置时间节点自动计算、记录;视频记录,即由传感器和识别系统记录试验对象的呼吸频率、浮头动作等。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