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的旋转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5409发布日期:2020-12-15 08:2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的旋转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的旋转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等,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

然而,在黑水虻养殖过程中,需要对达到成品规格的黑水虻幼虫与处理剩余物分离,以便将黑水虻幼虫用于饲料加工等,剩余物制备肥料。目前的分离方法主要通过传统的人工筛选分离和机器筛分的方法,前者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后者分离效果也不理想,特别是当养料湿度稍大时,分离效果不佳。为了更高效地分离黑水虻幼虫和养料,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有必要实用新型出一种能在黑水虻养殖中可实现高效分离的技术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的旋转收集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的旋转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收集组件、与所述收集组件连接的位移杆,所述位移杆用于调整所述收集组件相对于所述虫料的位置;

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旋转套环、沿所述旋转套环周向均匀设置的三根收集杆,所述旋转套环与所述位移杆套接,所述旋转套环能够带动所述收集杆旋转,并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之间循环,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虫料内,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虫料外,所述收集杆为中空管状,所述收集杆上设置有若干与其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收集杆的内壁上设置有水管,所述旋转套环沿其周向设置有三个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收集杆内腔连通的内腔开口;

所述位移杆为中空管状,其侧壁设置有清洁出口,所述清洁出口能够通过所述内腔开口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或所述第三位置的所述收集杆内腔连通,用于向其内部输送水流。

优选地,所述收集杆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遮挡所述通孔的挡板,所述挡板为圆弧状,并且其两侧位于所述通孔的侧边,并与所述收集杆的外壁固定。

优选地,所述旋转套环沿其周向设置有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收集杆内的所述水管连通的水管开口,所述位移杆的侧壁上设置有水管出入口,所述水管出入口能够通过所述水管开口至少与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收集管内的所述水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管至少有两根,并依次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收集杆上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5-10mm。

优选地,所述收集杆的内壁上设置有发光管。

优选地,所述收集杆的自由端设置有能够开启的封闭件。

优选地,所述收集杆具有棱边,并且其棱边对向所述虫料。

优选地,所述收集杆的横截面为扇形或三角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三根同轴旋转的收集杆,对虫料混合物中的黑水虻幼虫进行收集,黑水虻幼虫爬至位于虫料内的收集杆内,实现与养料分离,并且相较于完全爬出养料,利用本装置爬行距离短,分离效率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养殖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三根同轴旋转的收集杆,将虫料分离分为至少虫料中收集和虫料外释放两步,并且两步可同时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位移杆向位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的收集杆内输送水流,一方面,借助水流将黑水虻幼虫快速冲出释放进入第二箱体内,另一方面,借助水流冲洗收集杆内腔,以及部分水流通过通孔外散清洗通孔和收集杆外壁,减少收集杆堵塞,降低黑水虻幼虫爬入难度,提高收集效率,进而提高分离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圆弧状挡板对收集杆上的通孔提供一定保护,使得收集杆在进入虫料混合物中时,挡板阻挡养料,减少通孔堵塞情况,方便黑水虻幼虫通过通孔进入收集杆内部,并且该挡板同时阻隔部分光线,以保持收集杆内部较为黑暗的环境。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收集杆内部设置水管,能够对处于第一位置的收集杆提供冷水,以在收集杆内形成较低温度,以吸引黑水虻幼虫,对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的收集杆提供热水,以驱赶收集杆内的黑水虻幼虫,达到释放目的。

(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收集杆的自由端设置可开启的封闭件,以在进入虫料混合物中时,封闭收集杆的端部,防止养料从收集杆端头进入收集杆内部,确保黑水虻幼虫收集空间,以及提高分离幼虫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位移杆与收集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杆的自由端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收集组件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地,10-收集杆,11-通孔,12-插入面,13-滑出面,14-水管,15-挡板,16-封闭件,

20-旋转套环,21-内腔开口,22-水管开口,

30-位移杆,31-清洁出口,32-水管出入口,

p1-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p3-第三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的旋转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旋转的收集组件、与收集组件连接的位移杆30,位移杆30用于调整收集组件相对于虫料的位置,使得收集组件能够无阻隔旋转。

收集组件包括旋转套环20、沿旋转套环20周向均匀设置的三根收集杆10,收集杆10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套环20固定,旋转套环20与位移杆30套接,并且旋转套环20能够绕位移杆30自转,从而带动收集杆10旋转,并使得各收集杆10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之间循环(参考图4所示),第一位置位于虫料内,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位于虫料外。本装置通过三根同轴旋转的收集杆10,对虫料混合物中的黑水虻幼虫进行收集,黑水虻幼虫爬至位于虫料内的收集杆10内,实现与养料分离,并且相较于完全爬出养料,利用本装置爬行距离短,分离效率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养殖成本。并且本装置将虫料分离分为至少虫料中收集和虫料外释放两步,并且两步可同时进行,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2所示,旋转套环20沿其周向设置有三个分别与对应的收集杆10内腔连通的内腔开口21。位移杆30为中空管状,其侧壁设置有清洁出口31,清洁出口31能够通过内腔开口21与位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的收集杆10内腔连通,用于向其内部输送水流。通过位移杆30向位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的收集杆10内输送水流,一方面,借助水流将黑水虻幼虫快速冲出释放,另一方面,借助水流冲洗收集杆10内腔,以及部分水流通过通孔11外散清洗通孔11和收集杆10外壁,减少收集杆10堵塞,降低黑水虻幼虫爬入难度,提高收集效率,进而提高分离工作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此时,为确保位移杆30的清洁出口31指向一定,位移杆30优选不旋转,仅收集组件旋转。

如图3所示,收集杆10为中空管状,收集杆10上设置有若干与其内部连通的通孔11,优选地,收集杆10上的通孔11的孔径为5-10mm,以适应黑水虻幼虫大小。收集杆10的内壁上设置有水管14,通过该水管14,能够对处于第一位置的收集杆10提供冷水,以在收集杆10内形成较低温度,以吸引黑水虻幼虫,对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的收集杆10提供热水,以驱赶收集杆10内的黑水虻幼虫,达到释放目的。该水管14可以是灌装水后即封闭,然后设置在收集杆10内,也可以是与外部连通,以提供流动水流。收集杆10的内壁上还可以设置有发光管,当需要释放黑水虻幼虫时,启动发光管,以光亮驱使黑水虻幼虫离开。

本装置优选采用收集杆10旋转下压进入虫料混合物中,故,收集杆10优选具有棱边,并且其棱边对向虫料,例如,收集杆10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即收集杆10由两插入面12以及一滑出面13围着而成,两插入面12形成尖端棱边,以减小下压阻力,进一步优选地,收集杆10的横截面为扇形,即滑出面13为曲面,参考图1和图4,收集杆10位于第二位置p2时,滑出面13位于下方,以配合使得高压水流流通顺畅,增强清洁效果。进一步地,通孔11可以仅设置在插入面12,滑出面13不设置通孔11,以增强流体流通顺畅,并减小黑水虻幼虫释放时卡在收集杆10内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收集杆10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遮挡通孔11的挡板15,挡板15为圆弧状,并且其两侧位于通孔11的侧边,并与收集杆10的外壁固定。通过圆弧状挡板15对收集杆10上的通孔11提供一定保护,使得收集杆10在进入虫料混合物中时,挡板15阻挡养料,减少通孔11堵塞情况,方便黑水虻幼虫通过通孔11进入收集杆10内部,并且该挡板15同时阻隔部分光线,以保持收集杆10内部较为黑暗的环境,以吸引黑水虻幼虫进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旋转套环20沿其周向设置有分别与对应的收集杆10内的水管14连通的水管开口22,位移杆30的侧壁上设置有水管出入口32,水管出入口32能够通过水管开口22至少与位于第一位置的收集管内的水管14连通,通过位移杆30向水管14内提供流动水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水管14至少有两根,并依次相互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收集杆10的自由端设置有能够开启的封闭件16,以提高分离效率。在进入虫料混合物中时,封闭收集杆10的端部,例如在第一位置p1时,防止养料从收集杆10端头进入收集杆10内部,确保黑水虻幼虫收集空间,以及提高分离幼虫的洁净度;在收集杆10由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过程中,也封闭对应的收集杆10,以防止内部的黑水虻幼虫掉出;在第二位置p2和第三位置p3时,开启封闭件16,以释放收集杆10内部的黑水虻幼虫,以及对收集杆10内部进行其他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三根同轴旋转的收集杆,对虫料混合物中的黑水虻幼虫进行收集,黑水虻幼虫爬至位于虫料内的收集杆内,实现与养料分离,并且相较于完全爬出养料,利用本装置爬行距离短,分离效率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养殖成本。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