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类作物授粉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4334发布日期:2020-12-08 13: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麦类作物授粉辅助器,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中设置有隔板(2),隔板(2)呈十字交叉状,隔板(2)将箱体(1)内部分隔成四个加热仓(3),每个加热仓(3)内均滑动设置有插穗板(4),每个加热仓(3)内均安装有单独控制的加热板(8)和温度感应器(10),每个加热仓(3)的外侧均对应设置有取穗门(6),四个取穗门(6)对应设置在箱体(1)的前后两面;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支撑架(5),支撑架(5)上设置有透明顶板(7),透明顶板(7)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雨伞连接杆(9),雨伞(15)与雨伞连接杆(9)可拆连接;所述箱体(1)两侧均设置有提手(11),箱体(1)的底部固定有调节支腿(14),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凉穗板(12),凉穗板(12)与箱体(1)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下部设置有控制板(17)、电池仓(18)、电量显示器(19)和电线收纳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麦类作物授粉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顶板(7)的材质为透明强化塑料板或钢化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麦类作物授粉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穗门(6)与箱体(1)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取穗门(6)上设置有把手(16),取穗门(6)的材质为透明强化塑料板或钢化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麦类作物授粉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腿(14)包括丝筒(1401)、螺杆(1402)和支撑板(1403),丝筒(1401)焊接在箱体(1)底部,螺杆(1402)与丝筒(1401)螺纹连接,支撑板(1403)焊接在螺杆(1402)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麦类作物授粉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7)上设置有电源开关(1701)、温度控制旋钮(1702)和温度显示器(1703),温度显示器(1703)位于温度控制旋钮(1702)上方,温度控制旋钮(1702)和温度显示器(1703)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温度控制旋钮(1702)依次对应控制四个加热仓(3)内的四个加热板(8),四个温度显示器(1703)依次与四个加热仓(3)内的温度感应器(10)对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麦类作物授粉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18)内设置有主电池仓和备用电池仓,电池仓(18)外侧设置有翻盖,主电池仓和备用电池仓对应放置有主电池(1801)和备用电池(1802);所述电线收纳仓(20)外侧设置有翻盖,电线收纳仓(20)内设置有充电线(21)和交直流转换器,交直流转换器与电池仓(18)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麦类作物授粉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凉穗板(12)的旋转角度为90°,凉穗板(12)的上端设置有扣板(13),扣板(13)通过转轴与箱体(1)连接,扣板(13)与转轴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麦类作物授粉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穗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导轨(22),导轨(22)分别固定在箱体(1)内侧和隔板(2)的侧面上,导轨(22)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插穗板(4)的两侧位于滑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麦类作物授粉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穗板(4)上开设有插穗孔(401),每块插穗板(4)上的插穗孔(401)数量为九个,九个插穗孔(401)等距阵列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麦类作物授粉辅助器,属于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在不利天气条件下使麦穗父本散粉从而完成麦类作物授粉工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箱体内分隔成四个加热仓,每个加热仓内均设置有插穗板,加热仓内均安装有加热板和温度感应器,箱体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透明顶板,透明顶板上有雨伞连接杆,箱体底部固定有调节支腿,箱体一侧设置有凉穗板,箱体下部设置有控制板、电池仓、电量显示器。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加热仓可独立控制仓内温度,加快麦穗散粉速度,提高授粉工作效率,适用于野外恶劣的环境,在下雨天气也可以使用,结构简单,易于携带,操作方便,保证花粉的正常散开,完成不利条件下的授粉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刘效华;刘光明;袁俊秀;虎梦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4.22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