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浮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7378发布日期:2021-01-23 08:3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浮球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养殖及水域工作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浮球。


背景技术:

[0002]
浮球在水上作为航标或者测量、捕捞及养殖工具被广泛的使用。目前的浮球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的撞击时,结构容易变形直接沉到海底。当海面上出现大风大浪时,由于浮球的浮力较低,浮球也容易被风浪刮到海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专利201920104399.6《海洋养殖浮球》,其只有顶部一个挽手穿孔,底部只有一个悬吊孔,因此其连接定位较为不稳,空间利用率小,浮球之间容易碰卡损坏,不耐用。如201620017330.6《一种浮球》,其形状为球形,不好连接并占用位置多,浮力小。因此,对现有技术依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需要我们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多功能浮球,实现浮球之间能稳定连接,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大大提高浮球浮力,并可以实现水上浮床的简易稳定建立,并提高了产品的耐用性,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高的需求。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浮球,包括中空密封的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为长圆筒状,外壳体顶部十字交叉竖起四块上竖翼,其中一组相对的上竖翼相互远端各设有一上连接通孔,四块上竖翼的顶端在同一个平面;
[0005]
外壳体底部同样设有十字交叉向下凸起的四块下竖翼,其中一组相对的下竖翼相互远端各设有一下连接通孔;
[0006]
如此浮球外壳体容装的空气量大,浮力也大,长向垂直筒身在多个浮球连接后,相互浮球之间筒身实现线接触配合,提高了结合后的稳定性。
[0007]
进一步,所述浮球的外壳体筒壁自上而下交替间隔设有全圆凸环和2个半圆环或2个以上个圆弧环组成第二凸环组成,全圆凸环与第二凸环的最大外径为外壳体筒体的最大直径,如此可以提高浮球外壳体的强度。第二凸环的圆弧环数目为4时模具较为简单并增强效果最理想。
[0008]
进一步,所述浮球的下底面中央凸出一底部竖管,该底部竖管下底部为密封状,管中央中空部与浮球外壳体中空内部相通,高度高于下竖翼高度。如此,在浮球在水里,由于底部重量增大,浮球自然垂立,提高了浮球的定位性与稳定性。当然这竖管也可以是吹塑件的退模口,如此可以充分利用模具自身结构。
[0009]
再进一步,所述上竖翼的十字位与下竖翼的十字位是一致的,并且上竖翼的上连接通孔所在位置与下竖翼的下连接通孔所在位置在同一平面。如此可方便在实际使用时候的连接定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001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浮球,实现浮球之间能稳定连接,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大大提高浮球浮力,并可以实现水上浮床的简易稳定建立,并提高了产品的耐用性,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高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多功能浮球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多功能浮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实施例1
[0014]
本实施例1所描述的一种多功能浮球,如图1-2所示,包括中空密封的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为长圆筒状,外壳体顶部十字交叉竖起四块上竖翼3,其中一组相对的上竖翼相互远端各设有一上连接通孔2,四块上竖翼的顶端在同一个平面;
[0015]
外壳体底部同样设有十字交叉向下凸起的四块下竖翼4,其中一组相对的下竖翼相互远端各设有一下连接通孔5;
[0016]
所述浮球的外壳体筒壁自上而下交替间隔设有全圆凸环6和4个圆弧环组成第二凸环7组成,其中全圆凸环有5个,第二凸环有4个,全圆凸环与第二凸环的最大外径为外壳体筒体的最大直径。
[0017]
所述浮球的下底面中央凸出一底部竖管8,该底部竖管下底部为密封状,管中央中空部与浮球外壳体中空内部相通,高度高于下竖翼高度。
[0018]
所述上竖翼的十字位与下竖翼的十字位是一致的,并且上竖翼的上连接通孔所在位置与下竖翼的下连接通孔所在位置在同一平面
[001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