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长渔竿轮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8049发布日期:2020-12-08 13:4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长渔竿轮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长渔竿轮座。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鱼竿一般由竿体、线轮和轮组成,通常在竿体上设有导眼支架,将线轮安装在轮座本体上,竿体从轮座本体的内部穿过并固定,完成对鱼竿的组装,使用者在垂钓时需要手握轮座本体向上拽起,同时收回鱼线完成钓鱼的过程。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1020299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鱼竿轮座,轮座主体和旋钮,所述的轮座主体和旋钮内部设有通孔,旋钮包括转动连接的活动螺母和夹帽,轮座主体的两端分为固定端和配合端,配合端设有与活动螺母配合的外螺纹,固定端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的槽口方向沿所述轮座主体的轴向朝向配合端,夹帽与轮座主体之间形成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的槽口方向沿所述轮座主体的轴向朝向固定端,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之间形成放置槽,该结构实现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渔线轮牢固的固定在轮座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者需要手握轮座本体倾斜向上拉起将鱼竿拽起,在日常的使用中,因频繁的对轮座本体施力,可能会造成轮轮座本体损坏,间断轮座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长渔竿轮座,达到减少轮座本体的受力,延长轮座本体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加长渔竿轮座,包括轮座本体,轮座本体包括连接端和手持端,沿着连接端至手持端为长度方向,连接端连接有卡轮件,所述手持端连接有加长握把,加长握把与轮座本体以插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垂钓时,手掌握在加长握把和轮座本体的连接处,从而使加长握把为轮座本体承担一部分的拉力,减少了轮座本体的受力,同时当加长握把老化损坏时,因加长握把和轮座本体之间的插接式连接,可实现拆卸并更换新的加长握把,以保证加长握把对轮座本体拉力良好的分担效果,进而实现了减少轮座本体的受力,延长轮座本体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座本体的手持端与卡轮件相对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卡轮件相对加长握把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轮座本体与加长握把的贴合面均沿着靠近第一卡槽至背离卡轮件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上抬起鱼竿时,加长握把和轮座本体连接处的受力点主要位于靠近第一卡槽的一侧,将贴合面以此结构设置,以减少加长握把和轮座本体靠近第一卡槽的连接处的受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长握把内部为空心结构,在加长握把内固定设置有加强块,加强块从加长握把内沿着至轮座本体内,加强块设置于靠近第一卡槽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长握把的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以保证鱼竿可以正常的穿过加长握把,通过加强块提高加长握把和轮座本体在位于第一卡槽一侧连接处的强度,防止轮座本体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块为u型,且加强块的开口背离第一卡槽开设,在加强块内固定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进一步加强加长握把和轮座本体在位于第一卡槽一侧连接处的强度,防止轮座本体发生损坏。

所述轮座本体在背离第一卡槽的一侧沿着轮座本体至加长握把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四个指节槽,其中两个指节槽开设于轮座本体,两个指节槽开设于加长握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握住轮座本体和加长握把之间时,手指位于指节槽内,提高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通过方便使用者可以更好的对鱼竿施加向上的拉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座本体开设有露孔结构,露孔结构位于指节槽的同侧,露孔结构与轮座本体的内部贯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让手指直接接触到鱼竿,避免握住鱼竿时的手感太粗,进而为鱼竿提供了良好的手握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轮座本体的两个指节槽之间设置有挡片,挡片和轮座本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片能够起到稳固的作用,同时起到一定的卡位作用,方便使用者对鱼竿的拿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长握把为橡胶制成的加长握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制成的加长握把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舒适度,同时橡胶表面摩擦力大,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长握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可进一步提高摩擦力,有效的防止使用者和在使用时发生脱手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轮座本体的手持端加设加长握把,使用者手持加长握把和轮座本体的连接处以减少轮座本体的受力,延长轮座本体使用寿命的效果;

2.在加长握把和轮座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加强块和加强筋,以提高加长握把和轮座本体连接处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加长渔竿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加长握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为体现卡轮件和连接端结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中,1、轮座本体;11、连接端;111、滑道;12、手持端;13、第一卡槽;14、凹槽;2、卡轮件;21、夹帽;211、第二卡槽;22、连接套;221、滑块;3、加长握把;31、凸台;32、防滑纹;4、加强块;41、加强筋;5、指节槽;6、露孔结构;7、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加长渔竿轮座,包括轮座本体1,轮座本体1包括连接端11和手持端12,沿着连接端11至手持端12为长度方向。

参照图1和图5,连接端11连接有卡轮件2,卡轮件2包括夹帽21和连接套22,连接套22和夹帽21之间为转动连接,连接端11的周向外壁设置有螺纹,连接套22的周向内壁设置有螺纹,连接套22和连接端11螺纹连接,连接端11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滑道111,夹帽21的内壁固定设置有与滑道111滑动连接的滑块221,夹帽21沿着长度方向与连接端11滑动连接,轮座本体1的手持端12沿着长度方向连接有加长握把3,加长握把3内部为中空结构,加长握把3以插接的方式和轮座本体1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夹帽21在与加长握把3的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211,轮座本体1的手持端12与卡轮件2相对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13。在钓鱼准备过程中,将鱼竿沿着长度方向插入轮座本体1内和加长握把3内,并使鱼竿和轮座本体1和加长握把3固定,再将轮线放在第一卡槽13和第二卡槽211之间,转动连接套22,使夹帽21沿着长度方向向第一卡槽13滑动,将线轮的两侧卡接在第一卡槽13和第二卡槽211之间,实现线轮和轮座本体1之间的连接固定。使用者在抬起鱼竿时,手握在轮座本体1和加长握把3之间,加长握把3为轮座本体1分担一部分受力,从而减少了轮座本体1在向上抬起时受到拉力,进而延长了轮座本体1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和图3,在加长把靠近轮座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台31,轮座本体1在靠近加长握把3的一侧开设有与凸台31相插接式连接的凹槽14。因在向上抬起鱼竿时,轮座本体1和加长握把3之间的受力点主要集中在靠近第一卡槽13的一侧,因此将加长握把3和轮座本体1之间的贴合面沿着第一卡槽13至背离卡轮件2倾斜设置,有利于减小加长握把3和轮座本体1贴合处的受力。通过凸台31和凹槽14插接的方式使轮座本体1和加长握把3之间连接固定,同时,方便加长握把3的拆卸、保养和更换。

参照图2和图3,在加长握把3的内部靠近第一卡槽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块4,加强块4为u型且开口向背离第一卡槽13的一侧开设,在加强块4内部设置有加强筋41,加强块4和加强筋41均沿着长度方向从加长握把3内延伸至轮座本体1内。因在钓鱼时,鱼会给鱼竿一个向下的拉力,因此轮座本体1和加长握把3的受力点主要集中在靠近第一卡槽13的一侧,通过加强块4和加强筋41以提高加长握把3和轮座本体1连接处的强度,有效的防止了加长握把3和轮座本体1发生损坏,进而沿着了轮座本体1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和图3,在轮座本体1和加长握把3与第一卡槽13相对一侧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四个指节槽5,其中两个指节槽5开设有于轮座本体1,两个指节槽5开设于加长握把3,并在位于轮座本体1的两个指节槽5支架设置有挡片7,挡片7与轮座本体1固定连接。使用者在握住轮座本体1和加长握把3之间时,手指位于指节槽5内,并使挡片7位于食指和中指之间,提高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并通过挡片7起到一定的卡位作用,方便使用者对鱼竿的拿握,有效的防止使用者和鱼竿之间发生手滑现象。

参照图1和图2,沿着轮座本体1的长度方向在指节槽5和卡轮件2之间开设有露孔结构6,露孔结构6与轮座本体1的内部贯穿,可以让使用者的手指直接接触到鱼竿,避免握住鱼竿时的手感太粗,进而为鱼竿提供了良好的手握感。

参照图1和图2,加长握把3为橡胶材质制成的加长握把3,且在加长握把3表面设有鱼骨型的防滑纹32。因橡胶制成的加长握把3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舒适度,同时橡胶表面摩擦力大,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鱼骨型的防滑纹32一方面可以增加加长握把3的美观效果,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摩擦力,有效的防止使用者和在使用时发生脱手现象。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者在使用时,手握在轮座本体1和加长握把3的连接位置,使四指位于四个指节槽5内,并时挡片7位于食指和中指之间,有效的避免发生脱手现象,同时使用者在向上抬起鱼竿时,加长握把3可以为轮座本体1分担一部分受力,从而达到减少轮座本体1的受力,延长轮座本体1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