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竿用导线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8027发布日期:2020-12-08 13:40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渔竿用导线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渔竿用导线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钓鱼成为新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渔竿种类多种多样,可伸缩或可拆卸的渔竿因为便于携带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欢迎,导眼在钓鱼时起到引导鱼线的作用,能使渔竿与鱼线穿连在一起,从而扩展钓鱼者的有效臂展,同时将鱼线上的受力分摊到渔竿竿节的各个部位上,使渔竿最大可能地整体受力,有效地增加渔竿的使用强度。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711849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带导线环的渔竿,包括竿体、鱼线、导线环、鱼线轮,所述竿体由多级伸缩节连接而成,相邻每级伸缩节首尾滑动连接,所述每级伸缩杆外壁上均开设有环形槽,导线环包括固定孔、伸缩节卡片、走线环和走线孔,将伸缩节卡片中部向外部弯曲形成弧形卡口,固定孔位于伸缩节卡片一端,走线孔位于伸缩卡片另一端,走线环卡嵌在走线孔中,导线环固定设置在环形槽内,鱼线缠绕在鱼线轮上,鱼线伸出鱼线轮一端穿过每个导线环,上述装置通过简易的弯折和钻孔工艺生产多个导线环,可以保护渔竿受力均匀,达到渔竿不易断裂的效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竿体由多级伸缩节连接而成,每级伸缩节自身直径不同,则定值的弧度不适配每级伸缩节的外壁弧度,若使用时由使用者自行弯折弧度,则影响使用者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渔竿用导线环,达到贴合渔竿外壁,增强使用者使用体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渔竿用导线环,包括导线环,导线环包括环圈、前绑线脚架和后绑线脚架,前绑线脚架和后绑线脚架位于同一直线上,环圈设置在前绑线脚架和后绑线脚架的同一侧,环圈固定设置在前绑线脚架和后绑线脚架交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绑线脚架的设置,使环圈位于后绑线脚架和前绑线脚架形成固定件的中部,后绑线脚架和前绑线脚架通过捆绑线与渔竿本体缠绕捆绑固定,两侧同时固定增强了环圈的抗拉性能,避免了环圈因受力不平衡造成倾覆现象的发生,穿过环圈的鱼线在垂钓时不易与渔竿本体缠绕,同时使鱼线的受力均匀分摊在渔竿本体上,使渔竿不易断裂,导线环采用捆绑式,便于安装且能贴合不同直径渔竿本体外壁,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钓鱼习惯调整导线环在渔竿本体上的固定位置,在不垂钓后,便于拆卸,不影响渔竿的收纳,导线环达到了贴合渔竿外壁,增强使用者使用体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圈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开口一端背离前绑线脚架,后绑线脚架一端与凹槽槽底固定连接,后绑线脚架由环圈部分本体裁剪拉伸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绑线脚架由环圈部分本体裁剪拉伸而成,为导线环的加工制作节省了成本,同时避免了焊接的工序,增强了后绑线脚架与环圈的整体性,进一步增强了导线环的抗拉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圈内外壁交接处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鱼线穿过环圈,在鱼线受到拉扯使,鱼线会反复与环圈进行摩擦,环圈倒角后减少了与鱼线的摩擦,延长了鱼线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因尖锐接触面造成鱼线崩断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绑线脚架沿前绑线脚架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大于凹槽槽深,后绑线脚架长度方向的侧壁与槽壁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绑线脚架长度侧壁与槽壁留有的间隙,供捆绑线通过,后绑线脚架在前绑线脚架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大于凹槽槽深后,便于使用者通过捆绑线将后绑线脚架和渔竿本体固定连接,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绑线脚架和前绑线脚架远离环圈一侧面为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绑线脚架和前绑线脚架与渔竿本体的接触面与渔竿本体外壁贴合,减少了三者接触面之间的间隙,增强了后绑线脚架和前绑线脚架与渔竿本体外壁固定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绑线脚架和前绑线脚架远离彼此交接处的一端均为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状的设置,使后绑线脚架和前绑线脚架彼此远离的一端在渔竿本体外壁上缠绕捆绑线时,减少了后绑线脚架和前绑线脚架因自身厚度带来的阶梯感,令使用者将后绑线脚架和前绑线脚架与渔竿本体外壁固定时更加顺畅,增强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绑线脚架和前绑线脚架两长边侧壁为波浪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浪状便于捆绑线的缠绕捆绑,增强了捆绑线对后绑线脚架和前绑线脚架与渔竿本体外壁的固定效果,减少了因鱼线剧烈震动和快速收放,造成捆绑线脱绑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线环采用不锈钢材质的导线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鱼线的剧烈震动和快速收放,会导致鱼线与导线环接触处产生大量热量,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散热效果,有效的减少了鱼线与导线环摩擦产生了热量,延长了鱼线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鱼线穿过多个导线环,使鱼线受到的拉力均匀分摊在渔竿本体上,使渔竿不易断裂;

2.导线环采用捆绑式,便于安装且能贴合不同直径渔竿本体外壁,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钓鱼习惯调整导线环在渔竿本体上的固定位置;

3.后绑线脚架和前绑线脚架两长边侧壁为波浪状,增强了捆绑线对后绑线脚架和前绑线脚架与渔竿本体外壁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渔竿用导线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线环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导线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渔竿本体;11、多级伸缩节;2、鱼线;3、导线环;31、环圈;311、凹槽;32、前绑线脚架;33、后绑线脚架;4、鱼线轮;5、捆绑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渔竿用导线环,包括渔竿本体1、鱼线2、导线环3、鱼线轮4,鱼线轮4固定设置在渔竿本体1人手握一端,导线环3设置有多个,导线环3绑扎固定在渔竿本体1上,鱼线2缠绕在鱼线轮4上,鱼线2伸出一端穿过每个导线环3后用于垂钓,导线环3采用绑扎的固定方式,便于安装且能贴合不同直径渔竿本体1外壁,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钓鱼习惯调整导线环3在渔竿本体1上的固定位置,增强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参照图2和图3,导线环3包括环圈31、前绑线脚架32和后绑线脚架33,环圈31本身的内壁与外壁交接处倒角,便于减少环圈31与鱼线2的摩擦力,较少对鱼线2的磨损,延长了鱼线2的使用寿命。前绑线脚架32固定设置在环圈31本体上,前绑线脚架32长度方向与渔竿本体1长度方向相同,前绑线脚架32垂直于环圈31中轴线设置,环圈31上开设有凹槽311,凹槽311一端为开口式,后绑线脚架33一端位于凹槽311内,后绑线脚架33深入凹槽311一端与槽底固定连接,后绑线脚架33留有部分外露在凹槽311外部,后绑线脚架33与前绑线脚架32位于同一直线上,后绑线脚架33由环圈31部分本体裁剪拉伸而成,裁剪留下来的间隙形成了凹槽311,环圈31位于后绑线脚架33和前绑线脚架32同一侧面,每个导线环3上均设置有捆绑线5,捆绑线5将后绑线脚架33和前绑线脚架32与渔竿本体1外壁缠绕捆绑在一起,完成导线环3的固定,在不垂钓后,便于拆卸从而不影响渔竿的收纳,导线环3达到了贴合渔竿外壁,增强使用者使用体验的效果。

参照图2和图3,前绑线脚架32和后绑线脚架33远离彼此交接处的一端均为圆弧状,且弧形凸面相互背离,前绑线脚架32和后绑线脚架33长度方向的侧壁均为波浪状,前绑线脚架32和后绑线脚架33与渔竿本体1接触的侧面与渔竿本体1外壁贴合。上述设计便于前绑线脚架32和后绑线脚架33更好的贴合渔竿本体1外壁,在使用者用捆绑线5将前绑线脚架32和后绑线脚架33以渔竿本体1外壁捆绑时,减少了后绑线脚架33和前绑线脚架32因自身厚度带来的阶梯感,令使用者将后绑线脚架33和前绑线脚架32与渔竿本体1外壁固定时更加顺畅,波浪式的设计,使捆绑线5的捆绑效果进一步增强,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多级伸缩节11完全展开,使渔竿本体1呈现完整状态,将导线环3的前绑线脚架32和后绑线脚架33贴紧渔竿本体1外壁,使导线环3与鱼线轮4沿渔竿本体1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根据使用者自身使用习惯,在渔竿本体1上通过捆绑线5将导线环3绑扎固定在渔竿本体1外壁上,将鱼线2一端从鱼线轮4上拉出,并依次通过所有导线环3后方可进行垂钓,在使用完毕后,解除或剪断捆绑线5取下导线环3,使导线环3不影响渔竿本体1的收纳。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