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原蝗虫吸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4559发布日期:2020-12-11 15:1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草原蝗虫吸捕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草原蝗虫吸捕机。



背景技术: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是典型的植食性昆虫,具有暴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等特点。蝗灾是危害农牧业生产安全的世界性重大生物灾害,历史上蝗灾频繁发生,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曾给人民生活造成过深重灾难。草原蝗虫是草原上的主要害虫,每年都有大量的牧草被啃食,加剧了草畜的不平衡,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改善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104106556b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养殖蝗虫吸捕机,包括吸捕机构、分离箱、隔离机构、收集箱、与分离箱相连通的离心风机,解决现有蝗虫吸捕装置吸捕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

但是上述吸捕机的诱虫效果不好,吸捕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草原蝗虫吸捕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草原蝗虫吸捕机,包括内底端安装有离心风机的吸捕箱体,所述吸捕箱体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吸捕箱体上端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上端固定连接有诱虫板,所述诱虫板中心处设置有与螺纹管相连通的孔洞,所述诱虫板上端中心处连接有诱虫灯架,所述诱虫灯架上端连接有诱虫灯,所述吸捕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全隔板,所述离心风机上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端部贯穿全隔板并固定连接有风斗,所述全隔板上侧设置有半隔板,所述半隔板上设置有与风斗相匹配的风孔。

优选的,所述全隔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虫叶,所述全隔板上端放置有集虫筒。

优选的,所述吸捕箱体侧端设置有清理口,且清理口处铰接有开关门,所述集虫筒位于清理口处。

优选的,所述开关门和集虫筒均采用透明玻璃材质。

优选的,所述诱虫灯架采用导热硅胶材料制得。

优选的,所述诱虫板上表面贴有反光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草原蝗虫吸捕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吸捕箱体上端设置诱虫板和诱虫灯,夜晚时,打开诱虫灯,贴有反光膜的诱虫板可增大诱虫灯的光照范围和光照强度,利用蝗虫的趋光性将蝗虫吸引至诱虫板处,接着利用离心风机将周围的蝗虫吸入吸捕箱体中,提高了蝗虫的吸捕效率。

2.通过在全隔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虫叶,全隔板上端放置有集虫筒,电动机驱动排虫叶转动,利用排虫叶刮除掉落在半隔板上的蝗虫,并将蝗虫刮落至集虫筒中收集。

3.通过在诱虫灯架采用导热硅胶材料制得,一方面可对诱虫灯有效散热,另一方面,硅胶材料本身具有较好的弹性性能,可在诱虫灯受到碰撞挤压时起到较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捕箱体上端设置诱虫板和诱虫灯,夜晚时,打开诱虫灯,利用蝗虫的趋光性将蝗虫吸引至诱虫板处,接着利用离心风机将周围的蝗虫吸入吸捕箱体中,提高了蝗虫的吸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草原蝗虫吸捕机去除开关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草原蝗虫吸捕机部分剖开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草原蝗虫吸捕机部分剖开状态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捕箱体、2-移动轮、3-诱虫板、4-离心风机、5-风管、6-全隔板、7-电动机、8-半隔板、9-风孔、10-风斗、11-排虫叶、12-集虫筒、13-螺纹管、14-诱虫灯架、15-诱虫灯、16-清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草原蝗虫吸捕机,包括内底端安装有离心风机4的吸捕箱体1,吸捕箱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吸捕箱体1上端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纹管13,螺纹管13上端固定连接有诱虫板3,诱虫板3中心处设置有与螺纹管13相连通的孔洞,诱虫板3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吸捕效果更佳,诱虫板3上端中心处连接有诱虫灯架14,诱虫灯架14上端连接有诱虫灯15,吸捕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全隔板6,离心风机4上连接有风管5,风管5的端部贯穿全隔板6并固定连接有风斗10,全隔板6上侧设置有半隔板8,半隔板8上设置有与风斗10相匹配的风孔9。

本实用新型中,全隔板6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7,电动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虫叶11,全隔板6上端放置有集虫筒12,电动机7驱动排虫叶11转动,利用排虫叶11刮除掉落在半隔板8上的蝗虫,并将蝗虫刮落至集虫筒12中收集。

其中,吸捕箱体1侧端设置有清理口16,且清理口16处铰接有开关门,集虫筒12位于清理口16,便于清理集虫筒12中的蝗虫。

其中,开关门和集虫筒12均采用透明玻璃材质,便于使用人员从外部观察集虫筒12内部积存的蝗虫量。

其中,诱虫板3上表面贴有反光膜,可增大诱虫灯15的光照范围和光照强度。

工作原理:利用离心风机4将周围的蝗虫吸入吸捕箱体1中,电动机7驱动排虫叶11转动,利用排虫叶11刮除掉落在半隔板8上的蝗虫,并将蝗虫刮落至集虫筒12中收集;夜晚时,打开诱虫灯15,贴有反光膜的诱虫板3可增大诱虫灯15的光照范围和光照强度,利用蝗虫的趋光性将蝗虫吸引至诱虫板3处,接着利用离心风机4将周围的蝗虫吸入吸捕箱体1中,提高了蝗虫的吸捕效率。

实施例2

参照图1-3,一种草原蝗虫吸捕机,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诱虫灯架14采用导热硅胶材料制得,一方面可对诱虫灯15有效散热,另一方面,硅胶材料本身具有较好的弹性性能,可在诱虫灯15受到碰撞挤压时起到较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电性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并利用外部电源供电,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