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南极磷虾拖网的收缩式导管形选择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2087发布日期:2021-03-26 22:1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南极磷虾拖网的收缩式导管形选择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渔业的拖网渔具选择性装置,尤其是捕捞南极磷虾的拖网渔具的选择性装置。


背景技术:

2.极地是国际高度关注的集政治、经济、法律与安全为一体的战略新疆域。南极大陆被广袤的海洋环绕,南极条约及其环境保护议定书冻结了七国的领土主权要求和矿产开采活动,能够开发利用的只有生物资源。南极磷虾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关键物种之一,其资源量丰富,环南极均有分布,资源蕴藏量达6.5-10亿吨,是目前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战略资源。为促进我国南极磷虾渔业可持续发展,2017年国家海洋环境安全领域专门设置了国家科技重点研究计划专项,其中南极磷虾高效连续捕捞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了立项研究,以期扭转目前我国南极磷虾渔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的不利局面,切实保障我国在极地渔业治理中的实际存在,维护国家极地海洋权益。
3.南极磷虾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进行商业性开发以来,虽然尝试了拖网、围网和围拖网等多种作业方式,但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目前仅保留了拖网捕捞作业方式一种。
4.根据南极磷虾拖网渔具的扩张方式来分,主要有2种型式:一种为通过拖网网板保持网具的水平扩张;另一种则是通过网口前端的桁杆来保持网具的水平扩张。网板拖网捕捞作业方式,由于网板需在一定的动态条件下才能保持稳定,所以每次渔获物的获取需通过放网、捕捞和起网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实现,同时,为使网具和网板充分扩张,需左右各配置曳纲、网板、手纲和网具上纲及浮子纲、下纲及沉子纲和侧纲、叉纲等来保证拖网渔具处于较好的作业状态,由于船与网之间的联接涉及部件较多,造成拖网渔具与船舶的距离较远,使整个捕捞操作过程耗时、费力,势必会影响有效拖网时间,影响捕捞产量;桁杆拖网捕捞作业方式,由于其网具作业形态主要通过网口前端预设的桁杆长度来控制,网口水平扩张较稳定,不易变形,与网板拖网相比,其船网之间的联接仅需配置单曳纲,桁杆,浮球和沉力,再加上纲、侧纲和下纲等即可保证拖网渔具的作业状态,拖网网具与船舶的距离相对较近,便于起放网快速操作和网位快速调整。同时,由于桁杆拖网捕捞作业方式,由于其仅需单曳纲即可捕捞作业,如在船舶2侧同时增加支撑杆,设置曳纲牵引点,可在船舶左右舷2侧同时开展拖网捕捞作业,成倍提升捕捞效率,是目前南极磷虾捕捞最高效的作业方式。
5.根据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对极地渔业管理的要求,南极磷虾拖网渔具必须具备哺乳动物释放功能,并提供相应的设计和说明,否则将被拒绝入渔。同时,根据捕捞入渔申请,只能捕捞申请的捕捞对象,如南极磷虾渔业只能捕捞南极磷虾,但应采用必要的措施避免南极磷虾渔业兼捕其它鱼类资源,鱼类兼捕数量一旦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将被认定为违约行为,有可能被强制取消入渔资格,将对生产造成毁灭性影响,也因引起高度重视。关于南极磷虾渔业的兼捕品种和数量由专门的南极磷虾国家或国际观察员随船进行抽样调查,观察员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形成观察员日志,并按规定定时上报至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由委员会相关专业机构进行结果检查和评定,最终在每年的年会上公布
结果。因此,研发可降低南极磷虾渔业兼捕鱼类的选择性装置对南极磷虾渔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6.根据目前南极磷虾拖网哺乳动物释放装置主要采用以下2种结构型式:一种为网片诱导型释放装置,其主要通过在身网部位增加独立的一片由腹部延伸到背部,并与侧网衣相互联接的分隔网片进行释放。分隔网片由网目尺寸约 0.2m网衣组成,在分隔网片与背网结合处前部分别开设2-3个1.6m大小的菱形或长方形网目,用于哺乳动物或鱼类的逃逸窗口。该类装置一方面,由于逃逸窗口太少,很难及时释放兼捕的品种,造成误捕;另一方面,由于起放网过程中的钩挂或摩擦破损,容易产生联接处破损,造成兼捕品种进入网囊内误捕。另一种为刚性分隔栅释放装置,该装置呈垂直状直接安装于身网部位,分隔栅前部设置逃逸窗口,栅间距一般为0.1-0.2m,用于直接拦截或筛选哺乳动物和鱼类进入网内。由于该装置呈刚性结构,与网具的融合度较低,造成拖网操作困难,目前已较少使用。
7.目前我国南极磷虾渔业经过近10年的培育,主要以网板拖网作业方式进行南极磷虾拖网,哺乳动物的释放均采用网片诱导型释放装置,已多次发现哺乳动物进入网囊的误捕现象,已引起生产企业和南极海洋生物养护委员会的高度重视,迫切需要改进和提高网具的选择和释放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8.为解决目前南极磷虾拖网,尤其是南极磷虾桁杆泵吸高效连续捕捞作业过程中对哺乳动物和鱼类的兼捕与释放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南极磷虾泵吸连续捕捞降低哺乳动物和鱼类兼捕的导管式选择性装置。
9.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目前南极磷虾高效捕捞的桁杆泵吸高效连续捕捞拖网过程中不同兼捕种类的游泳行为,开发适合不同对象的选择装置和方法,实现对不同兼捕对象的选择与释放,提高了南极磷虾拖网渔具的释放效率,提升南极磷虾渔业的生态功能。该实用新型同时也适用于其它拖网渔具的兼捕与释放。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南极磷虾拖网的收缩式导管形选择性装置,包括南极磷虾拖网,所述南极磷虾拖网包括桁杆、上缘纲、下缘纲、侧纲、盖网、侧翼网和身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身网设有十节,所述身网的第九节采用导管式选择装置结构,所述身网的第九节前端设有导管型诱导网片,所述导管式选择装置结构的前端长度与所述身网第九节前端网衣网目拉紧长度一致;
11.所述导管型诱导网片的后侧部网衣呈单边往上剪裁,直至所述导管型诱导网片的末端与所述身网第十节前端的背部结合处联接,形成闭合;
12.所述导管型诱导网片的背部网衣和所述导管型诱导网片的腹部网衣呈两边对称式剪裁收缩,使所述导管型诱导网片的网衣中部保留三分之一的网目数,所述导管型诱导网片的网衣中部与所述导管型诱导网片的侧部网衣进行缝合固定,形成斜向向上的收缩型导管;
13.所述收缩型导管在网具背部形成高度约0.4米的导口,并直接与背部外网衣联接形成闭合通道。
14.本实用新型根据释放对象的个体大小和游泳行为,通过安装诱导装置,对不同兼捕对象进行选择释放,有效降低了南极磷虾拖网作业中哺乳动物和鱼类等兼捕问题,保障
了南极磷虾渔业的生态友好,促进了南极磷虾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15.优选的,所述盖网与所述侧翼网均设有两节,每节长八米。
16.优选的,所述身网每节长八米,所述导管型诱导网片的网目尺寸为0.1米,所述导管型诱导网片采用45股聚乙烯材料。
17.优选的,所述导管型诱导网片的背部网衣的长度小于所述导管型诱导网片的腹部网衣的长度,且差值为0.4m。
18.优选的,所述收缩型导管的末端为高度目数2目
×
0.2米,宽度目数50目
×
0.2米的窗口。
19.优选的,所述背部外网衣的网目尺寸为0.2米。
20.使兼捕的鱼类直接从导口穿越外网网目重回大海,完成释放。
附图说明
21.附图1是南极磷虾桁杆拖网作业状态示意图;
22.附图2是网衣展开图;
23.附图3是导管式选择装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4是导管式选择装置结构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5是导管式选择装置结构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27.1为桁杆;2为上缘纲;3为下缘纲;4为侧纲;5为盖网;6为侧翼网;7 为身网;8为导管式选择装置结构;9为背网;10为侧网;11为腹网;12为背部网衣;13为导口;14为后侧部网衣;15为腹部网衣。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9.实施例1
30.请参照附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南极磷虾拖网的收缩式导管形选择性装置,包括南极磷虾拖网,南极磷虾拖网包括桁杆1、上缘纲2、下缘纲3、侧纲4、盖网5、侧翼网6和身网7,身网7包括背网9、侧网10和腹网11,身网设有十节,身网的第九节采用导管式选择装置结构8,身网的第九节前端设有导管型诱导网片,导管式选择装置结构的前端长度与身网第九节前端网衣网目拉紧长度一致;
31.导管型诱导网片的后侧部网衣14呈单边往上剪裁,直至导管型诱导网片的末端与身网第十节前端的背部结合处联接,形成闭合;
32.导管型诱导网片的背部网衣12和导管型诱导网片的腹部网衣15呈两边对称式剪裁收缩,使导管型诱导网片的网衣中部保留三分之一的网目数,导管型诱导网片的网衣中部与导管型诱导网片的侧部网衣进行缝合固定,形成斜向向上的收缩型导管。
33.本实用新型根据释放对象的个体大小和游泳行为,通过分别安装拦截和诱导装置,对不同兼捕对象进行二级选择释放,有效降低了南极磷虾拖网作业中哺乳动物和鱼类等兼捕问题,保障了南极磷虾渔业的生态友好,促进了南极磷虾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4.优选的,盖网与侧翼网均设有两节,每节长八米。
35.优选的,身网每节长八米,导管型诱导网片的网目尺寸为0.1米,导管型诱导网片采用45股聚乙烯材料。
36.优选的,所述导管型诱导网片的背部网衣的长度小于导管型诱导网片的腹部网衣的长度,且差值为0.4m。
37.优选的,导管型诱导网片的侧部网衣的剪裁斜率为1-2,导管型诱导网片的背部网衣的剪裁斜率和导管型诱导网片的腹部网衣的剪裁斜率均为2-1,使导管型诱导网片的网衣网目保留50目。
38.优选的,收缩型导管的末端为高度目数2目
×
0.2米,宽度目数50目
×
0.2 米的窗口。
39.优选的,收缩型导管在网具背部形成高度约0.4米的导口13,并直接与背部外网衣联接,背部外网衣的网目尺寸为0.2米,形成闭合通道。
40.使兼捕的鱼类直接从导口穿越外网网目重回大海,完成释放。
41.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