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水稻种植用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9492发布日期:2021-02-20 16:2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水稻种植用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种植用施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水稻种植用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离心式撒肥机是欧美各国用得最普遍的一种撒施机具。它是由动力输出轴带动旋转的撒肥盘利用离心力将化肥撒出。有单盘式与双盘式两种。
[0003]
撒肥盘上一般装有2-6个叶片,它们在转盘上的安装位置可以是径向的,也可以是相对于半径前倾或后倾的;叶片的形状有直的,也有曲线形的。前倾的叶片能将流动性好的化肥撒得更远,而后倾的叶片对于吸湿后的化肥则不易粘附。但是此种机械均是大型设备,方便与大型农场类的施肥,但是在现有的国内耕作环境中,每家基本上都有小面积的农田使得大型机械无法进入,这就造成对现有小面积农田只能够通过人工,效率低下。因此提出一种绿色水稻种植用施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绿色水稻种植用施肥装置,通过手柄带动间接带动转板向下侧转动打开圆筒底部,方便了下料,同时通过圆锥防止了泥土的堵塞,以解决现有小面积农田只能够通过人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水稻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方形筒,所述方形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方形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锥筒,所述方形筒左、右两侧的前、后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板,每个所述转板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
[0006]
所述方形筒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台,每个所述第一限位台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t型滑杆,每个所述t型滑杆的表面均套设有弹簧,所述方形筒的内部设置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圆锥,所述方形框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台,所述方形筒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台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板,所述l型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t型滑杆穿过第二限位台延伸在其的上方,所述方形框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杆。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筒与圆筒的上端面均为开口的设置,所述圆筒的下端为锥形口。
[0008]
进一步地,左、右两侧的所述转板互相远离一端的前、后两侧均通过弹簧铰链与方形筒的内壁转动连接。
[0009]
进一步地,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台均滑动套设在各自一侧的t型滑杆的表面。
[0010]
进一步地,所述t型滑杆的t型端设置在第二限位台的上方。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各自一侧的第二限位台与第一限位台互相靠近的一侧面。
[0012]
进一步地,两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台互相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板,所述l型连接板滑动连接在各自一侧的滑槽内。
[0013]
进一步地,两侧的所述l型连接板互相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手柄,每个所述圆杆的前、后两端均滑动连接在各自一侧的滑轨内。
[00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5]
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提起手柄即可带动装置移动,使用时向下按压手柄,将会带动l型连接板下移,进而推动第二限位台带动方形框向下移动,由于圆杆在滑轨内的滑动连接,将会两侧的转板均向下转动打开,同时通过连接板带动圆锥下移,此时可以出料,进而肥料下落到锥筒内,部分肥料被圆锥阻挡,但是再次提起手柄时,圆锥再次回收到锥筒内,此时肥料完全下且圆锥有效防止了锥筒的下端口被泥土堵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具有方便家庭小规模使用,大大的提高了小规模施肥的效率,方便了携带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7]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绿色水稻种植用施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绿色水稻种植用施肥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绿色水稻种植用施肥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绿色水稻种植用施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方形筒、2圆筒、3锥筒、4转板、5滑轨、6第一限位台、7t型滑杆、8弹簧、9方形框、10连接板、11圆锥、12第二限位台、13滑槽、14l型连接板、15手柄、16圆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绿色水稻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方形筒1,所述方形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筒2,所述方形筒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锥筒3,所述方形筒1
左、右两侧的前、后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板4,每个所述转板4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5;
[0025]
所述方形筒1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台6,每个所述第一限位台6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t型滑杆7,每个所述t型滑杆7的表面均套设有弹簧8,所述方形筒1的内部设置有方形框9,所述方形框9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圆锥11,所述方形框9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台12,所述方形筒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13,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台1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板14,所述l型连接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15,所述t型滑杆7穿过第二限位台12延伸在其的上方,所述方形框9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杆16。
[0026]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筒1与圆筒2的上端面均为开口的设置,所述圆筒2的下端为锥形口,所述方形筒1外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0027]
进一步地,左、右两侧的所述转板4互相远离一端的前、后两侧均通过弹簧铰链与方形筒1的内壁转动连接。
[0028]
进一步地,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台12均滑动套设在各自一侧的t型滑杆7的表面,所述t型滑杆7的t型端设置在第二限位台12的上方且与t型滑杆7上侧的t型端限位。
[0029]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8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各自一侧的第二限位台12与第一限位台6互相靠近的一侧面,并套设在t型滑杆7的表面。
[0030]
进一步地,两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台12互相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板14,所述l型连接板14滑动连接在各自一侧的滑槽13内。
[0031]
进一步地,两侧的所述l型连接板14互相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手柄15,每个所述圆杆16的前、后两端均滑动连接在各自一侧的滑轨5内。
[0032]
实施场景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通过直接提起手柄15即可带动装置移动,使用时将装置放置在地面,向下按压手柄15,由于泥土的松软将会使得方形筒1下移,进而锥筒3将会嵌入泥土内,同时手柄15将会带动l型连接板14在滑槽13内滑动下移,进而带动第二限位台12带动方形框9向下移动,由于方形框9上端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圆杆16前后两端在各自滑轨5内的滑动连接,将会两侧的转板4均向下转动打开,此时圆筒2的下端口打开进行下料,同时通过方形框9将会推动连接板10带动圆锥11下移,随着圆锥11的下移,将会把锥筒3下端口内可能进入的部分泥土推出,防止多次使用造成堵塞,此时可肥料下落到锥筒3内,部分肥料被圆锥11阻挡,但是再次提起手柄15时,圆锥11再次回收到锥筒3内,此时肥料完全下落且圆锥11有效防止了锥筒3的下端口被泥土堵塞。
[0033]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