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益林区林下种植用植载容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6038发布日期:2021-02-03 19:2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益林区林下种植用植载容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益林区林下种植用植载容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公益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被大力挖掘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宣传,但公益林发挥经济效益重视程度欠缺。林下种植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在林冠下开展农、林、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它使林地既是生态保护带又是综合经济带,能变林业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林地的长、中、短期效益有机结合,极大地增加林地附加值。在公益林区开展林下种植,通过植栽容器将种植的植物进行移植,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对推动公益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和富民林业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
[0003]
现有的林下种植用植栽容器在使用时,装置侧面对植物的根系生长发育控制效果一般,装置底侧网孔密集,不利于底部根系向土壤中生长发育,使得植物根系生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影响植物在林下的成活率,因此需要一种实用新型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为了解决现有的林下种植用植栽容器在使用时,装置侧面对植物的根系生长发育控制效果一般,装置底侧网孔密集,不利于底部根系向土壤中生长发育,使得植物根系生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影响植物在林下的成活率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公益林区林下种植用植载容器结构,包括环套、侧控根孔和底座,所述环套环侧一体成型有所述侧控根孔,所述环套下端设置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外环侧壁上设置有胶钉,所述底座内侧中心一体成型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侧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架内侧镂空成型有穿根环,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座边侧之间设置有透水网。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环套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胶钉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胶钉通过螺纹连接。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环套可以对植物根系进行周侧保护,所述胶钉可以将所述环套与所述底座稳定连接,在需要拆卸所述底座时,将所述胶钉拧下,即可将所述底座取下。
[0010]
进一步的,所述胶钉与所述环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螺纹连接。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脚使得所述底座得到稳定支撑,进而使得装置可以稳定放在地面上。
[0012]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网与所述底座通过卡槽连接,所述透水网与所述支撑架卡合连接。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透水网可以使得所述环套内侧土壤的多余水分及时排出,所述支撑架可以使得所述支撑脚与所述底座稳定连接。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环套的材料为可降解材料。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环套的材料特性,使得所述环套种植到土壤一段时间后可以自行降解,并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0016]
进一步的,所述侧控根孔在所述环套外侧十六等份设置,所述支撑脚在所述支撑架下侧四等分设置。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侧控根孔的均匀设置,可以保证植物根系周侧均匀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0018]
(三)有益效果
[0019]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
为解决现有的林下种植用植栽容器在使用时,装置侧面对植物的根系生长发育控制效果一般,装置底侧网孔密集,不利于底部根系向土壤中生长发育,使得植物根系生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影响植物在林下的成活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侧控根孔、支撑架和穿根环,使得装置内种植的植物在移栽到林下土地后,植物边侧根系的生长控制效果得到大大提高,装置底侧网孔大,有利于植物底部根系向下生长发育,进而使得植物根系生长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植物在林下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公益林区林下种植用植载容器结构的主视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公益林区林下种植用植载容器结构的仰视图;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公益林区林下种植用植载容器结构中a处的主剖视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5]
1、环套;2、底座;3、支撑脚;4、侧控根孔;5、胶钉;6、透水网;7、穿根环;8、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7]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公益林区林下种植用植载容器结构,包括环套1、侧控根孔4和底座2,环套1环侧一体成型有侧控根孔4,环套1下端设置有底座2,底座2外环侧壁上设置有胶钉5,底座2内侧中心一体成型有支撑架8,支撑架8下侧设置有支撑脚3,支撑架8内侧镂空成型有穿根环7,支撑架8与底座2边侧之间设置有透水网6。
[0028]
环套1与底座2通过胶钉5连接,底座2与胶钉5通过螺纹连接,环套1可以对植物根系进行周侧保护,胶钉5可以将环套1与底座2稳定连接,在需要拆卸底座2时,将胶钉5拧下,即可将底座2取下。
[0029]
胶钉5与环套1通过螺纹连接,支撑脚3与支撑架8通过螺纹连接,支撑脚3使得底座
2得到稳定支撑,进而使得装置可以稳定放在地面上。
[0030]
透水网6与底座2通过卡槽连接,透水网6与支撑架8卡合连接,透水网6可以使得环套1内侧土壤的多余水分及时排出,支撑架8可以使得支撑脚3与底座2稳定连接。
[0031]
环套1的材料为可降解材料,环套1的材料特性,使得环套1种植到土壤一段时间后可以自行降解,并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0032]
侧控根孔4在环套1外侧十六等份设置,支撑脚3在支撑架8下侧四等分设置,侧控根孔4的均匀设置,可以保证植物根系周侧均匀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0033]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时,将环套1内种植的植物埋入到林下的土壤中,环套1周侧的侧控根孔4使得植物周围根系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生长,进而使得植物根系得到健康生长,底座2下侧的穿根环7可以使得植物下部的根系快速向土壤中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生长发育速度,进而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拧下胶钉5,可以将底座2从环套1上取下,透水网6可以将环套1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0034]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