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11287发布日期:2021-06-04 15:4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属于循环水工厂化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2.所谓生态养殖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合理利用多种资源,以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养殖是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3.但是现有利用这种生态养殖模式进行的工厂化养殖,无法做到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最高产量的养殖,同时未对生态环境做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不仅实现了高密度的养殖操作,同时可以实现对养殖环境的保护以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池本体,
7.养殖池本体为圆柱结构,其底部中心向开口方向膨大形成弧形部分,弧形部分的圆周边与养殖池本体的池底之间有距离;
8.在养殖池本体的池底圆周形成环状集污池;
9.还包括若干储存净化池,每个储存净化池的池底通过排污管与集污池连通;
10.每个储存净化池的开口端通过吸水管与养殖池本体连通;
11.在养殖池本体内嵌设增氧装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增氧装置包括圆形边框,其直径与养殖池本体直径匹配,圆形边框内部为中空,在其圆形内部安装若干与圆形边框相连通的曝气管,若干曝气管相互之间平行布设;
13.在曝气管上开设若干小孔;
14.在圆形边框上开设进气口;
15.圆形边框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养殖池本体的圆周内壁上;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增氧装置的进气口通过输氧管与增氧泵连通;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增氧泵选用罗茨鼓风机;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储存净化池内由顶部开口至底部分别安装第二过滤板和第一过滤板,其中第一过滤板与储存净化池池底之间布设若干纤维束;
19.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上均开设若干过滤孔;
20.排污管的一端与集污池连通,其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过滤板与储存净化池池底之间部分;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每根排污管上安装吸污泵,每根吸水管上安装抽水泵。
2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实用新型将养殖池本体池底的结构做了一个改变,可以更加方便鱼类的排泄物以及残饵的沉淀,最终通过储存净化池进行收集再利用;
24.2、本实用新型的储存净化池在经过收集二次过滤以后,将过滤后的无污染的水重新输送至养殖池本体内,实现了整个养殖化循环利用;
25.3、本实用新型在养殖池本体内设置了增氧装置,可以实现对养殖池本体内氧气量的增加,从而提高了养殖密度。
附图说明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增氧装置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为养殖池本体,2为集污池,3为增氧装置,4为储存净化池,5为第一过滤板,6为第二过滤板,7为纤维束,8为圆形边框,9为曝气管,10为小孔,11为进气口,12为吸污泵,13为排污管,14为吸水管,15为抽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3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31.现有使用的生态养殖系统,难以形成一个生态循环的净化系统,不仅影响了其养殖效果,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
32.实施例:
33.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池本体,养殖池本体为圆柱结构,其底部中心向开口方向膨大形成弧形部分,弧形部分的圆周边与养殖池本体的池底之间有距离;在养殖池本体的池底圆周形成环状集污池;将养殖池本体的底部设置弧状凸起,当鱼类产生排泄物,以及残余的饵料沉淀以后,可以由弧状结构的顶部慢慢滑落至环状集污池内;
34.在优选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储存净化池,每个储存净化池的池底通过排污管与集污池连通;图1中可以看出,储存净化池内由顶部开口至底部分别安装第二过滤板和第一过滤板,将养殖池本体内部分成由上至下分成了三个腔室,在最下面的腔室即第一过滤板与储存净化池池底之前的部分内布设若干纤维束;
35.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之间的腔室内同样可以设置过滤的结构,可以是纤维束,也可以是竹炭类的吸附物质,也可以是金属过滤网叠加形成的过滤结构;
36.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上均开设若干过滤孔;
37.排污管的一端与集污池连通,其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过滤板与储存净化池池底之间
部分,每根排污管上安装吸污泵;当吸污泵启用后,将沉淀在集污池内的鱼类排泄物以及残饵吸收至储存净化池内,在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上开设若干过滤孔,随着吸收的物质夹杂着水分的增多,水顺次经过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在储存净化池内水位升高;
38.每个储存净化池的开口端通过吸水管与养殖池本体连通,每根吸水管上安装抽水泵;此时启动抽水泵,将储存净水池内净化后的水重新输送回养殖池本体内,此时整个系统形成一个循环利用。
39.在养殖池本体内嵌设增氧装置;图2所示,增氧装置包括圆形边框,其直径与养殖池本体直径匹配,圆形边框内部为中空,在其圆形内部安装若干与圆形边框相连通的曝气管,若干曝气管相互之间平行布设,在曝气管上开设若干小孔,在圆形边框上开设进气口,增氧装置的进气口通过输氧管与增氧泵连通,增氧泵选用罗茨鼓风机。启动罗茨鼓风机,氧气通过进气口输入增氧装置的圆形边框内,在传送至曝气管内,通过曝气管上的小孔输进养殖池本体内,当养殖池本体内的鱼类较多时,提高罗茨鼓风机的动力,进而提高氧气的输入量,满足养殖需求。
40.圆形边框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养殖池本体的圆周内壁上,固定件有多种选择,只要满足可拆卸即可,一般的我们选用的固定件包括中间为凸起的弧状部分,弧状部分的两端延伸形成连接部分,只需在连接部分穿设螺栓,螺栓通过螺母锁紧即可实现固定。
41.基于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将鱼苗放入养殖池本体内,开启罗茨鼓风机,罗茨鼓风机提供的氧气通过增氧装置的进气口进入圆形边框内,再经过圆形边框通入曝气管内,最后再通过曝气管的小孔输入养殖池本体内,氧气量输送的多少根据实际养殖池本体内鱼类的密集度进行调整;
42.当养殖池本体底部的环状集污池内鱼类的排泄物以及残饵的沉淀物达到预设体积后,启动吸污泵,吸污泵将沉淀物通过排污管吸收至储存净化池内,随着吸收的物质夹杂着水分的增多,水顺次经过纤维束、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进行多重过滤,在储存净化池内水位升高,此时启动吸水管上的抽水泵,将储存净化池内经过过滤后的水重新输送至养殖池本体内,形成整个系统的循环;储存净化池内的过滤后的物质可用作农作物的肥料。
43.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44.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45.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4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