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子培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86851发布日期:2021-05-11 14:2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子培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种子培育器。



背景技术: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一些农作物种植是通过种植幼苗而不是种子,因此对于此种农作物的种植,需要对其进行发芽培育。

在中国专利cn210868665u中公开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发芽培育装置,该农业种植用种子发芽培育装置,通过两个加热灯管可以提高箱体内的温度,使箱体内的温度为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通过向上拉动拉手,使得不锈钢网带动土壤松动,利于空气进入土壤,为种子发芽提供氧气;通过设置锁止万向轮,便于工作人员移动箱体,更方便种子发芽进行管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但是,该农业种植用种子发芽培育装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具有以下缺点:

其在使用的过程中,种子发芽培育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光照时,工作人员,通过推动箱体,在锁止万向轮的作用下,移动箱体并使透明开关门朝阳,如此实现种子培育时的光照,工作过程需要移动整个培育装置,需要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的体力,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便,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种子培育器,用来解决以往的装置在实现种子培育时的光照过程中,需要移动整个培育装置,需要消耗工作人员的体力,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种子培育器,包括培育装置本体,所述培育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环相适配的环槽;

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转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承的内壁,所述转动柱远离轴承的一端焊接于培育装置本体的底部;

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弹簧片,所述转动柱远离第一金属弹簧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弹簧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与连接块的内部均开设有螺丝孔,且所述连接块插接于插槽的内部并通过螺丝钉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固定环能够与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已达到将固定环固定位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与环槽相通,所述固定环卡接于环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块插入插槽的内部时,对固定环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柱通过轴承与固定环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柱焊接于培育装置本体底部的中心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培育装置本体通过转动柱进行转动,以达到改变培育装置本体朝向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第一金属弹簧片与第二金属弹簧片的外表面均经过抛光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卡块、第一金属弹簧片与第二金属弹簧片的外表面更加的光滑,有效的减少了卡块与两个金属弹簧片之间的摩擦阻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该种子培育器,通过固定环与转动柱的配合使用,并通过将固定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转动柱与固定环转动连接、转动柱与培育装置本体固定连接,使得培育装置本体能够通过转动柱进行转动,以达到改变培育装置本体朝向的目的,该装置操作简单,从而有效的改善了以往的装置在调整培育装置的朝向时,需要移动整个培育装置,并且大量消耗工作人员的体力,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的弊端,进而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该种子培育器,通过固定块与两个金属弹簧片的配合使用,在转动柱通过工作人员的调整进行转动后,两个金属弹簧片能够对转动柱进行定位,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该装置在非人为的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进而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转动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支撑板、201-环槽、3-支撑杆、4-轮子、5-固定块、6-插槽、7-连接块、8-固定环、801-凹槽、9-卡块、10-转动柱、11-轴承、12-第一金属弹簧片、13-第二金属弹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种子培育器,包括培育装置本体1,培育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4,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内部开设有插槽6,插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在本实施例中,培育装置本体1的工作原理与在中国专利cn210868665u中公开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发芽培育装置的工作原理相同,仅对其外部结构做出改变。

参照图3,与图4,连接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8,支撑板2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环8相适配的环槽201,固定环8的内部开设有凹槽801,凹槽8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块9,凹槽801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10,固定环8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

参照图5,安装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1,转动柱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承11的内壁,转动柱10远离轴承11的一端焊接于培育装置本体1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柱10靠近轴承11的一端与支撑板2完全不接触,且转动柱10远离轴承11的一端高于支撑板2的顶部。

参照图6,转动柱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弹簧片12,转动柱10远离第一金属弹簧片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弹簧片13。

固定块5与连接块7的内部均开设有螺丝孔,且连接块7插接于插槽6的内部并通过螺丝钉进行固定。

插槽6与环槽201相通,固定环8卡接于环槽201的内部。

转动柱10通过轴承11与固定环8转动连接,且转动柱10焊接于培育装置本体1底部的中心位置。

卡块9、第一金属弹簧片12与第二金属弹簧片13的外表面均经过抛光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卡块9、第一金属弹簧片12与第二金属弹簧片13均设计为弧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该装置在静止时,两个金属弹簧片远离转动柱10的一端均与卡块9相接触,且第一金属弹簧片12的内壁与一个卡块9的外壁相接触,第二金属弹簧片13的外壁与另一个卡块9的内壁相接触,此时两个金属弹簧片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当转动柱10进行转动的时候,第二金属弹簧片13弯曲并移动至其内壁与卡块9的外壁相接触,同时第一金属弹簧片12弯曲并移动至与其相邻的卡块9处,并且其外壁与该卡块9的内壁相接触,此时两个金属弹簧片再次同时起到限位作用;通过固定环8与转动柱10的配合使用,并通过将固定环8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转动柱10与固定环8转动连接、转动柱10与培育装置本体1固定连接,使得培育装置本体1能够通过转动柱10进行转动,以达到改变培育装置本体1朝向的目的,该装置操作简单,从而有效的改善了以往的装置在调整培育装置的朝向时,需要移动整个培育装置,并且大量消耗工作人员的体力,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的弊端,进而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卡块9与两个金属弹簧片的配合使用,在转动柱10通过工作人员的调整进行转动后,两个金属弹簧片能够对转动柱10进行定位,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该装置在非人为的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进而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稳固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