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藏高原亚东鲑鱼养殖的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5403发布日期:2021-02-27 13:3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西藏高原亚东鲑鱼养殖的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西藏高原亚东鲑鱼养殖的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亚东鲑鱼为亚东特产鱼,是西藏自治区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亚东鲑鱼之所以稀少,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非常的特别,在中国仅分布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西藏亚东河二十公里的范围内。亚东鲑鱼营养丰富,肉质鲜美,且无肌间刺,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人工养殖的亚东鲑鱼是一种优质水产品。
[0003]
由于亚东鲑鱼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对养殖条件也提出了高要求。现有的养殖设备在水处理上难以满足亚东鲑鱼的生长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西藏高原亚东鲑鱼养殖的水处理系统,可满足养殖水体的水质要求,是实现水循环利用的一体化养殖设备。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西藏高原亚东鲑鱼养殖的水处理系统,包括养殖箱,所述养殖箱内设置有养殖池、水处理池和太阳能热水器,所述养殖池的侧壁顶部设置有进水口,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口距养殖池底部50-70cm,所述养殖池的底部排布有多根增氧管;所述养殖池和水处理池相邻设置,且通过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水处理池内沿水流方向依次竖直设有活性炭过滤层和生物填料净化层,所述水处理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进水口管道连接,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口通过循环管道与所述养殖池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进水管通过进水支管连接养殖箱外部的进水总管。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述增氧管包括陶瓷管和设置于陶瓷管两端的密封盖,所述陶瓷管距所述养殖池底面10-20cm,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从养殖箱的一端穿出连接增氧泵,另一个所述密封盖无开口且连接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从养殖箱的另一端穿出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
[0008]
优选地,所述陶瓷管内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导气管的开口端连接所述密封盖上的进气口,所述导气管上均布有导气孔。
[0009]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气管由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螺纹连接组成,所述第一导气管连接所述密封盖上的进气口,所述第二导气管连接另一个所述密封盖。
[0010]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增氧泵之间采用密封式旋转接头连接。
[0011]
本实用新型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为内设有活性炭的金属网框,所述生物填料过滤层为内设有生物填料的金属网框。
[0012]
本实用新型所述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光伏板和储水箱,所述光伏板安装于所述养殖箱的顶部,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水处理池的出水口,储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循环管
道。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本系统将养殖池、水处理池和太阳能热水器集成在养殖箱中,流水从进水管进入养殖池,从距养殖池底部50-70cm的排水口排出到水处理池,保持养殖池内水位为高原亚东鲑鱼养殖需要的水位;流水依次经过水处理池内的活性炭过滤层和生物填料净化层,经过净化后的流水进入太阳能热水器,充分利用西藏高原地区日照强的特点,利用太阳能保持养殖需要的水温,流水经过净化和恒温处理后由循环管道7输送回到养殖池中,养殖池的底部排布有增氧管,保持水体内溶氧能持续满足养殖需求。
[0015]
2、增氧管利用陶瓷管的天然微孔向水中释放密集的微小气泡,有利于增加溶氧率,使氧气能快速溶入到养殖水体中。转动电机驱动陶瓷增氧管转动,扰动水体,更有利于气体溶入到水体中,同时形成从上至下的微循环水流,使水体中的氧含量平均分布,还有利于水体温度的平均分布。
[0016]
3、在陶瓷管的内部设置均布有导气孔的导气管,有利于气体在整个陶瓷管上匀速释放。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西藏高原亚东鲑鱼养殖的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增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实施例3的增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实施例3的增氧管的剖示图;
[0021]
图5是实施例4的增氧管的剖示图。
[0022]
附图标记:1、养殖箱;2、增氧管;3、进水管;4、排水口;5、活性炭过滤层;6、生物填料净化层;7、循环管道;8、进水支管;9、进水总管;10、循环泵;11、养殖池;12、水处理池;13、太阳能热水器;22、增氧泵;23、转动电机;24、陶瓷管;25、密封盖;26、密封式旋转接头;27、进气管;28、导气管; 29、转动轴;131、光伏板;132、储水箱;251、进气口;281、第一导气管;282、第二导气管;283、导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4]
实施例1
[0025]
如图1所示,一种西藏高原亚东鲑鱼养殖的水处理系统,包括养殖箱1,所述养殖箱1内设置有养殖池11、水处理池12和太阳能热水器13,所述养殖池11的侧壁顶部设置有进水管3,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口4,所述排水口4距养殖池11底部50-70cm,所述养殖池11的底部排布有多根增氧管2;所述养殖池11和水处理池12相邻设置,且通过所述排水口4连通,所述水处理池12内沿水流方向依次竖直设有活性炭过滤层5和生物填料净化层6,所述水处理池12的出水口与所述太阳能热水器13的进水口管道连接,所述太阳能热水器13的出水口通过循环管道7与所述养殖池11的进水管4连接,所述循环管道4上设置有循环泵10;所述进水管4通过进水支管8连接养殖箱外部的进水总管9。
[0026]
本系统将养殖池11、水处理池12和太阳能热水器13集成在养殖箱1中,流水从进水
管4进入养殖池11,从距养殖池11底部50-70cm的排水口4排出到水处理池12,保持养殖池内水位为高原亚东鲑鱼养殖需要的水位;流水依次经过水处理池12内的活性炭过滤层5和生物填料净化层6,经过净化后的流水进入太阳能热水器13,充分利用西藏高原地区日照强的特点,利用太阳能保持养殖需要的水温,流水经过净化和恒温处理后由循环管道7输送回到养殖池11中,养殖池的底部排布有增氧管,保持水体内溶氧能持续满足养殖需求。在循环管道4上设置有循环泵10,保持养殖水体的微水流环境,进水管4通过进水支管8连接养殖箱外部的进水总管,水体除了内实现内部循环,还可从养殖池底部的排污口将废弃的污水排出,通过外部进水补充新鲜的水体。
[0027]
实施例2
[002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0029]
如图2所示,所述增氧管2包括陶瓷管24和设置于陶瓷管24两端的密封盖25,所述陶瓷管24距所述养殖池11底面10-20cm,所述陶瓷管24靠近所述养殖池11的底部设置,一个所述密封盖25上设置有进气口251,所述进气口251连接进气管27,所述进气管27从养殖池11的一端穿出连接所述增氧泵22,另一个所述密封盖25无开口且连接转动轴29,所述转动轴29从养殖池11的另一端穿出连接所述转动电机23的输出轴。
[0030]
增氧装置采用陶瓷管作为增氧管,利用陶瓷管的天然微孔向水中释放密集的微小气泡,有利于增加溶氧率,使氧气能快速溶入到养殖水体中。陶瓷增氧管的进气口251连接增氧泵22,另一端连接转动电机23,转动电机23驱动陶瓷管24转动,扰动水体,更有利于气体溶入到水体中,同时形成从上至下的微循环水流,使水体中的氧含量平均分布,还有利于水体温度的平均分布。所述增氧管2距所述养殖池11底部10-20cm,有利于水体的流动。
[0031]
增氧泵型号为aquaoxy cws4800,转动电机为精研的f系列标准电机。
[0032]
实施例3
[003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
[0034]
如图3-5所示,所述陶瓷管24内设置有导气管28,所述导气管28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导气管28的开口端连接所述密封盖上的进气口251,所述导气管28上均布有导气孔283。
[0035]
在陶瓷管24的内部设置均布有导气孔283的导气管28,有利于气体在整个陶瓷管24上匀速释放。
[0036]
所述导气管28的外壁与陶瓷管24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5-1cm。有利于气体的溢出。
[0037]
实施例4
[003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
[0039]
如图5所示,所述导气管28由第一导气管281和第二导气管282螺纹连接组成,所述第一导气管281连接所述密封盖上的进气口251,所述第二导气管282连接另一个所述密封盖25。
[0040]
将导气管28由第一导气管281和第二导气管282螺纹连接,有利于装置的拆装,通过取下两端的密封盖25即可从两端取出导气管28。
[0041]
实施例5
[004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
[0043]
所述进气管27与所述增氧泵22之间采用密封式旋转接头26连接,实现密封式可转
动连接。
[0044]
密封式旋转接头的型号为deublin 357-051-198。
[0045]
实施例6
[004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0047]
所述活性炭过滤层5为内设有活性炭的金属网框,所述生物填料过滤层6为内设有生物填料的金属网框。
[0048]
实施例7
[0049]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0050]
所述太阳能热水器13包括光伏板131和储水箱132,所述光伏板131安装于所述养殖箱1的顶部,所述储水箱132的进水口连接水处理池12的出水口,储水箱132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循环管道7。
[0051]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太阳能热水器采购自山东凯热新能源有限公司,循环泵的型号为fl-35。
[0052]
本实用新型中未提及的连接方式为螺纹、铆接、螺钉和焊接等常规连接方式。
[005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