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免浇水种植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54928发布日期:2021-04-13 20:5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免浇水种植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免浇水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免浇水种植盆。


背景技术:

2.在夏季气温较高时,种植盆里的土壤水分蒸发较快,使得种植盆里的植物很容易缺水,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目前人们在夏季时为了避免麻烦,市场应运而生免浇水种植方式,并不是完全不用水,而是解放人们的双手,不用天天浇水,对种植盆免浇水常用两种方式,分别是懒人花盆及滴灌装置,前者是在水箱与土壤之间放置吸水绳索,或者将土壤直接和水接触,由于直接插入土壤中无法控制土壤水分的大小,土壤湿度难以把控,导致植物根系不能呼吸而烂根死亡,后者倒立插入土壤中,在瓶底安装节流阀将水珠滴入土壤,该方法美观性较差且只能湿润一小部分的土壤,两种方式均不能给人们带来良好的生活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免浇水种植盆,利用流量控制组件控制蒸发后的水分进入土壤内的流量,使得土壤湿度保持最合适的状态,实现免浇水种植,避免植物根部因缺水或缺氧导致植物死亡。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改进的免浇水种植盆,包括第一盆体、第二盆体及流量控制组件,所述第一盆体安装在第二盆体上,所述流量控制组件安装在第一盆体与第二盆体之间,所述第一盆体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内设有隔离网;所述流量控制组件设有第一控制板、第二控制板及转动齿轮,所述第一控制板活动安装在第二控制板上,所述第二控制板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流量口,所述第一控制板开设有与第二流量口相对位的控制口,所述第一控制板侧壁设有与转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转动齿轮设有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端部设有一转动帽。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板与第二控制板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二控制板设有一开孔,所述第一控制板设有用于插嵌开孔的中心轴;所述第二控制板设有2个u型弧板,所述第一控制板嵌设在u型弧板的第一u型口内转动;所述流量口与控制口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控制板遮盖住流量口,所述第二控制板遮盖住控制口,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板在第二控制板上转动,调节所述控制口与流量口的对位面积。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板与第二控制板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二控制板设有2个u型直板,所述第一控制板嵌设在u型直板的第二u型口内滑动,所述流量口与控制口均为方形或圆形结构;所述第一控制板遮盖住流量口,所述第二控制板遮盖住控制口,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板在第二控制板上滑动,调节所述控制口与流量口的对位面积。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盆体的顶部压盖有一上盖,所述上盖开设有一用于植物呼吸的第二开口部及用于观测土壤的第一观测窗口,所述第二盆体侧壁开设有一用于水位观测的第二观测窗口,所述第一观测窗口及第二观测窗口均内设有透明玻璃;所述第一盆体内
设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土壤混合物。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盆体的底部设置在第二盆体内,顶部压盖在第二盆体的盆口,所述第一盆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侧壁设有螺纹结构;所述流量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与第二控制板侧壁相固接,所述第二延伸板内侧壁设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通过螺纹安装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盆体的底部设置在第二盆体内,顶部压盖在第二盆体的盆口;所述流量控制组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与第二控制板的侧壁相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盆体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第二盆体的底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有一水箱;所述第二盆体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动杆内套设在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转动杆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盆体侧壁还开设有第三开口部,所述第三开口部盖设有一用于密封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一面与水箱侧壁相固接,另一面设有用于拉动密封板的拉手。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盆体内壁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设有第一磁块,所述第一磁块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密封板侧壁设有与第一磁块相吸引的第二磁块。
13.进一步地,所述流量控制组件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与第二控制板侧壁相固接,所述侧板内壁设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一盆体的底部设有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二盆体顶部设有第四延伸板,所述第一盆体、侧板及第二盆体自上而下通过第三延伸板、侧板及第四延伸板相互螺纹安装固定;所述第二盆体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动杆内套设在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转动杆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盆体侧壁还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连接一管道,所述管道的开口设有一用于密封的堵头。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帽带动转动杆带动转动齿轮配合齿条,带动第一控制件活动,改变控制口与流量口的对位面积,流量控制组件调节第二盆体内水分蒸发进入第一盆体的流量,使得土壤湿度保持最合适的状态,实现免浇水种植,避免植物根部因缺水或缺氧导致植物死亡。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上盖盖设在第一盆体上,上盖开设第二开口部连通第一盆体的盆内空间和外界,保持盆内空间内的氧气,避免植物缺氧,通过第一观测窗口观测第一盆体内的情况,在第一观测窗口设置透明玻璃,使阳光可以照射进入第一盆体。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具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齿轮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二控制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一控制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流量控制组件开启状态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流量控制组件闭合状态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第二控制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第一控制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流量控制组件开启状态示意图;
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流量控制组件闭合状态示意图;
29.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具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具体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第一盆体.1、第二盆体.2、流量控制组件.3、第三通孔.4;
35.第一开口部.11、隔离网.111、上盖.12、第二开口部.121、第一观测窗口.122、第一延伸板.13、第三延伸板.14;
36.第二观测窗口.21、滑轨.22、水箱.23、第一通孔.24、第三开口部.25、密封板.26、挡板.27、第四延伸板.28、第二通孔.29;
37.拉手.261、第二磁块.262、第一磁块.271、第二密封圈.272;
38.第一控制板.31、第二控制板.32、转动齿轮.33、转动杆.34、转动帽.35、第二延伸板.36、固定板.37、侧板.38;
39.控制口.311、齿条.312、中心轴.313、流量口.321、开孔.322、u型弧板.323、u型直板.324、第一密封圈.341、第三密封圈.342、管道.41、堵头.42。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1.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2.实施例一
43.配合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免浇水种植盆,包括第一盆体1、第二盆体2及流量控制组件3,第一盆体1安装在第二盆体2上,流量控制组件3安装在第一盆体1与第二盆体2之间,第一盆体1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部11,第一开口部11内设有隔离网111;流量控制组件3设有第一控制板31、第二控制板32及转动齿轮33,第一控制板31活动安装在第二控制板32上,第二控制板32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流量口321,第一控制板31开设有与第二流量口321相对位的控制口311,第一控制板31侧壁设有与转动齿轮33相啮合的齿条312;转动齿轮33设有一转动杆34,转动杆34端部设有一转动帽35。
44.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组件3优选旋转式流量控制组件,第一控制板31与第二控制板32为圆形结构,第二控制板32的中心位置设有一开孔322,第一控制板31的中心位置设有用于插嵌开孔322的中心轴313;第二控制板32设有2个u型弧板323,第一控制板31嵌设在u型弧板323的第一u型口内转动;流量口321与控制口311均为弧形结构;第一控制板31遮盖
住流量口321,第二控制板32遮盖住控制口311,通过第一控制板31在第二控制板32上转动,调节控制口311与流量口321的对位面积。
45.本实施例的第一盆体1的顶部压盖有一上盖12,上盖12开设有一用于植物呼吸的第二开口部121及用于观测土壤的第一观测窗口122,第二盆体2侧壁开设有一用于水位观测的第二观测窗口21,第一观测窗口122及第二观测窗口21均内设有透明玻璃;第一盆体1内设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土壤混合物,土壤混合物采用土壤与颗粒物相混合的种植土壤。
46.本实施例通过一个上盖12盖设在第一盆体1上,上盖12开设第二开口部121连通第一盆体1的盆内空间和外界,保持盆内空间内的氧气,避免植物缺氧,通过第一观测窗口122观测第一盆体内的情况,在第一观测窗口122设置透明玻璃,使阳光可以照射进入第一盆体。
47.第一盆体1的底部设置在第二盆体2内,顶部压盖在第二盆体2的盆口,第一盆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延伸板13,第一延伸板13侧壁设有螺纹结构;流量控制组件3还包括第二延伸板36,第二延伸板36与第二控制板32侧壁相固接,第二延伸板36内侧壁设有螺纹结构,第一延伸板13与第二延伸板36通过螺纹安装固定。
48.本实施例通过转动帽35带动转动杆34带动转动齿轮33配合齿条312,带动第一控制件31活动,改变控制口311与流量口321的对位面积,流量控制组件3调节第二盆体2内水分蒸发进入第一盆体1的流量,使得土壤湿度保持最合适的状态,实现免浇水种植,避免植物根部因缺水或缺氧导致植物死亡。
49.实施例二
50.配合图8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流量控制组件3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组件3优选平移式流量控制组件,第一控制板31与第二控制板32为方形结构,第二控制板32设有2个u型直板324,第一控制板31嵌设在u型直板324的第二u型口内滑动,流量口321与控制口311均为方形或圆形结构;第一控制板31遮盖住流量口321,第二控制板32遮盖住控制口311,通过第一控制板31在第二控制板32上滑动,调节控制口311与流量口321的对位面积。
51.实施例三
52.配合图12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盆体1与第二盆体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的第一盆体1的底部设置在第二盆体2内,顶部压盖在第二盆体2的盆口;流量控制组件3还包括固定板37,固定板37一端与第二控制板32的侧壁相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盆体2的内壁相固接;第二盆体2的底部设有滑轨22,滑轨22上滑动安装有一水箱23;水箱23底部安装有在滑轨22上滑动的滑轮或滑块;第二盆体2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24,转动杆34内套设在第一通孔24,第一通孔24与转动杆34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341,通过第一密封圈341避免水分蒸发从第一通孔24溢出。
53.第二盆体2侧壁还开设有第三开口部25,第三开口部25盖设有一用于密封的密封板26,密封板26一面与水箱23侧壁相固接,另一面设有用于拉动密封板26的拉手261。
54.第二盆体2内壁设有一挡板27,挡板27设有第一磁块271,第一磁块271上设有第二密封圈272;密封板26侧壁设有与第一磁块271相吸引的第二磁块262,通过第二磁块262与第一磁块271的磁力吸引,使得第二磁块262压紧第二密封圈272,挡板27固定,提高了密封板26的密封效果,避免水分蒸发从第三开口部25溢出。
55.实施例四
56.配合图14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第一盆体1与第二盆体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的流量控制组件3还包括侧板38,侧板38与第二控制板32侧壁相固接,侧板38内壁设有螺纹结构,第一盆体1的底部设有第三延伸板14,第二盆体2顶部设有第四延伸板28,第三延伸板14、第四延伸板28均具有螺纹结构,第一盆体1、流量控制组件3及第二盆体2自上而下通过第三延伸板14、侧板38及第四延伸板28相互螺纹安装固定;第二盆体2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29,转动杆34内套设在第二通孔29,第二通孔29与转动杆34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342。
57.第二盆体2侧壁还开设有第三通孔4,第三通孔4连接一管道41,管道41的开口设有一用于密封的堵头42,通过拔掉堵头42,向管道41注水,补充第二盆体2内的水分,堵头42优选采用橡胶材质,密封性能好。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