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畜饲喂限位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9420发布日期:2021-04-16 14:50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畜饲喂限位栏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业机械技术领域,即一种大畜饲喂限位栏。


背景技术:

2.在畜牧业养殖领域,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区别于自给自足家畜饲养,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化、规模化、并以营利为生产目的。畜牧业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畜牧业它不但为纺织、油脂、食品、制药等工业提供原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肉、乳、蛋、禽等丰富食品,为农业提供役畜和粪肥。故搞好畜牧业生产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出口物资,增强民族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畜牧养殖领域,特别是牛等大型动物,需要尽可能保证个体每日常规定量的采用量,以使饲养群体在体量上具有一致性、标准化,减小个别动物因长期采食量不足而导致的营养不良,增肥、增长缓慢。特别是产犊母体的养殖,更需要保证每个母牛的营养均衡,避免相邻动物在采食时霸槽、抢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廉的大型动物饲养护栏,以解决动物集中采食时相互间顶撞抢食的问题,避免个别动物因长期抢不到食而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发育。
4.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大畜饲喂限位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栏包括隔间、食槽、料道;
6.隔间设在基础地面上,隔间并排设有多个,隔间之间设有隔栏;
7.料道用于向食槽输送、分配饲料,料道高度高于基础地面;
8.食槽设在料道一侧边缘;
9.隔间靠近食槽一侧为隔间头侧、远离食槽一侧为隔间尾侧;
10.隔栏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立杆设在紧贴食槽的位置,第二立杆设在远离食槽的位置,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之间的连线与食槽相垂直;第一横杆设在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之间,第二横杆设在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之间、且第二横杆在食槽的上沿以上位置,第二横杆向料道方向延伸出第三横杆;
11.第一横杆在第二横杆上部;
12.隔间头侧设有限头杆,该限头杆贯穿各隔间,且限头杆设有连接件,限头杆通过该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第一立杆上;
13.隔间尾侧设有限尾杆,该限尾杆采用销轴活动连接在第二立杆上,限尾杆贯穿一至五个相邻的隔间。
14.所述隔栏设有阻挡杆,该阻挡杆垂直地设在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且阻挡杆
设在靠近第一立杆位置,阻挡杆设有一至三个。
15.所述限尾杆设有摆杆,该摆杆设有两个,两个摆杆分别垂直地固定连接在限尾杆的两端;
16.摆杆远离限尾杆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第二立杆上。
17.所述销轴设在第二立杆上高于第一横杆或第二横杆的位置;
18.摆杆的长度等于或大于第二立杆上销轴与第二横杆之间的距离。
19.所述限尾杆和/或摆杆设有锁销,该锁销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限尾杆上行终止点和下行终止点位置;
20.所述上行终止点和下行终止点均在第二立杆远离第一立杆的一侧位置上。
21.所述隔栏的具体尺寸如下:
22.第二横杆距离基础地面的高度为65厘米;
23.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的距离为35厘米;
24.第一立杆和/或第二立杆的高度为120~150厘米;
25.阻挡杆之间的距离为25~30厘米;
26.靠近第一立杆的阻挡杆与第一立杆之间的距离为30厘米;
27.第三横杆的长度为50~70厘米;
28.所述隔栏之间的距离为90~120厘米;
29.上述具体尺寸的误差范围是相应尺寸的
±
10%。
30.【实施例二】
31.所述隔栏设有起杆装置。
32.所述起杆装置为传动杆,该传动杆设置在第一横杆内、且传动杆的两端均分别伸出第一立杆、第二立杆之外;
33.传动杆伸出第一立杆的一端设有摇把,传动杆伸出第二立杆的一端设有齿轮传动装置,摆杆的销轴设有与该齿轮传动装置相匹配的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齿轮传动装置相传动连接。
34.【实施例三】
35.所述起杆装置为连杆装置,连杆装置包括活动件、固定件,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摆杆上、另一端与活动件相活动连接;活动件远离固定件一端铰接有滑环,滑环套在第一横杆上;
36.第一立杆设有牵拉装置,该牵拉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拉杆电机、液压装置中的任一种。
37.所述活动件和固定件均为刚性杆件。
38.【实施例四】
39.所述活动件为刚性杆件,固定件为扇形板件,该扇形板件的圆心角一端固定连接在摆杆上、圆弧边设有凹槽;
40.扇形板件的凹槽内设有拉索,该拉索一端固定在凹槽远离活动件的一端,拉索的另一端沿凹槽向活动件延伸、并固定在活动件上。
41.所述扇形板件设有顶槽,该顶槽位于扇形板件靠近活动件的一侧。
42.其有益效果是:采用结构简单的杆件形成隔栏,并通过多道隔栏形成多个独立的
隔间,使用每个隔间内的动物都能单独采食,不受相邻动物的影响,利于动物饲喂。进一步地,隔间头侧、及尾侧的限制头、尾的杆件,将隔间相对地封闭起来,防止当隔间内的动物正在采食时,隔间以外的动物进入隔间而影响其采食。
附图说明
43.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44.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4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设有传动杆式起杆装置的隔栏的结构示意图;
4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起杆装置使限尾杆落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起杆装置使限尾杆抬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起杆装置使限尾杆落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活动件的自由端抵在扇形板件的顶槽内,在滑环被限定在第一横杆的基础上,活动件通过扇形板件将摆杆(即限尾杆)锁止;
49.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起杆装置使限尾杆抬起至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0.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起杆装置使限尾杆抬起至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1.由图可见:10隔间 11隔间头侧 12限头杆 13连接件 14隔间尾侧 15限尾杆 16摆杆 17销轴
52.20隔栏 21第一立杆 22第二立杆 23第一横杆 24第二横杆 25第三横杆 26阻挡杆
53.30食槽
54.40料道
55.50基础地面
56.61传动杆 62摇把 63连杆装置 64活动件 65固定件 651扇形板件 652凹槽 653拉索 654顶槽 66滑环。
具体实施方式
57.【实施例一】
5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大畜饲喂限位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栏包括隔间、食槽、料道;
59.隔间设在基础地面上,隔间并排设有多个,隔间之间设有隔栏;
60.料道用于向食槽输送、分配饲料,料道高度高于基础地面;
61.食槽设在料道一侧边缘;
62.隔间靠近食槽一侧为隔间头侧、远离食槽一侧为隔间尾侧;
63.隔栏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立杆设在紧贴食槽的位置,第二立杆设在远离食槽的位置,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之间的连线与食槽相垂直;第一横杆设在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之间,第二横杆设在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之间、且第二横杆在食槽的上沿以上位置,第二横杆向料道方向延伸出第三横杆;
64.第一横杆在第二横杆上部;
65.隔间头侧设有限头杆,该限头杆贯穿各隔间,且限头杆设有连接件,限头杆通过该
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第一立杆上;
66.隔间尾侧设有限尾杆,该限尾杆采用销轴活动连接在第二立杆上,限尾杆贯穿一至五个相邻的隔间。
67.为扩大养殖量,可在料道两侧相对设置食槽及隔间,形成多个养殖区,各养殖区可以独立、也可以互通。
68.限头杆的高度稍低于动物(如牛)的头部或肩部高度,使得动物在进入隔间后,只能低头将头部伸入食槽,采食过程中无法抬头,使得其能够高效采食。而限尾杆的作用是当前一只动物进入隔间后,其他动物则不能再进入同一间隔间,从而防止动物间拥挤、顶撞,影响采食。第三横杆用来将食槽分隔为与隔间相对应的隔段,防止相邻隔间的动物抢食。
69.所述隔栏设有阻挡杆,该阻挡杆垂直地设在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且阻挡杆设在靠近第一立杆位置,阻挡杆设有一至三个。阻挡杆的作用是防止动物在隔间内向两侧顶撞,影响相邻的其他动物采食。
70.所述限尾杆设有摆杆,该摆杆设有两个,两个摆杆分别垂直地固定连接在限尾杆的两端;
71.摆杆远离限尾杆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第二立杆上。
72.所述销轴设在第二立杆上高于第一横杆或第二横杆的位置;
73.摆杆的长度等于或大于第二立杆上销轴与第二横杆之间的距离。
74.所述限尾杆和/或摆杆设有锁销,该锁销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限尾杆上行终止点和下行终止点位置;
75.所述上行终止点和下行终止点均在第二立杆远离第一立杆的一侧位置上。
76.所述隔栏的具体尺寸如下:
77.第二横杆距离基础地面的高度为65厘米;
78.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的距离为35厘米;
79.第一立杆和/或第二立杆的高度为120~150厘米;
80.阻挡杆之间的距离为25~30厘米;
81.靠近第一立杆的阻挡杆与第一立杆之间的距离为30厘米;
82.第三横杆的长度为50~70厘米;
83.所述隔栏之间的距离为90~120厘米;
84.上述具体尺寸的误差范围是相应尺寸的
±
10%。
85.上述具体尺寸仅是以牛为例所做的参考尺寸,当所述限位栏用于饲喂其他体型的动物时,可根据动物体量大小灵活调整。
86.【实施例二】
8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所述隔栏设有起杆装置。
88.如图2、3所示,所述起杆装置为传动杆,该传动杆设置在第一横杆内、且传动杆的两端均分别伸出第一立杆、第二立杆之外;
89.传动杆伸出第一立杆的一端设有摇把,传动杆伸出第二立杆的一端设有齿轮传动装置,摆杆的销轴设有与该齿轮传动装置相匹配的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齿轮传动装置相传动连接。
90.【实施例三】
91.如图4、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所述起杆装置为连杆装置,连杆装置包括活动件、固定件,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摆杆上、另一端与活动件相活动连接;活动件远离固定件一端铰接有滑环,滑环套在第一横杆上;
92.第一立杆设有牵拉装置,该牵拉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拉杆电机、液压装置中的任一种。
93.所述活动件和固定件均为刚性杆件。
94.【实施例四】
95.如图6、7、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所述活动件为刚性杆件,固定件为扇形板件,该扇形板件的圆心角一端固定连接在摆杆上、圆弧边设有凹槽;
96.扇形板件的凹槽内设有拉索,该拉索一端固定在凹槽远离活动件的一端,拉索的另一端沿凹槽向活动件延伸、并固定在活动件上。
97.所述扇形板件设有顶槽,该顶槽位于扇形板件靠近活动件的一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